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几年看到一个对香港导演叶念琛的访谈,叫做《爱情就像洗发水》,这位擅拍三角恋爱题材的电影人如此诠释了标题说法的来由:以前我们洗头发,基本上都用同样的洗发水,没有现在的什么二合一、三合一洗发水。现在我们都习惯了用这些洗发水,似乎它们真的很适合我们。其实这些东西不一定真的适合我们各自的发质,反而是那些功效单一的洗发水,才会更适合我们质地各异的头发。
一段很有文艺气质兼人生朴素哲学气质的话,会让小资青年们赞叹有加。倘若叫某位欧莱雅或宝洁公司的产品经理听见,一定会跳起来,然后转身搬出大套香波宣传资料往面前狠狠摔将下来,接着报出一堆诸如ZPT、丝蛋白、硅酮衍生物……的名词,长篇大论地把它们具有的功用挨个陈述,来堵住说话人的嘴巴。
好,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名词背后的内涵,以及它们到底有多神?
ZPT的去屑作用
ZPT,最早出现于大众视野时带着好一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姿态,俨然要扮演一个去拯救那些还在头皮屑之水深火热之下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角色。其实它的真身是一种10个碳8个氢2个氮2个氧2个硫1个锌组成的有机衍生物,从行家眼里看来实在稀松平常,合成也没有多难。不过话要说回来,平常事物并非不能做不平常之事。一般来说,头皮自然脱屑属于正常的生理代谢现象,多为人眼难以观察的细小颗粒,但不少人却容易掉非常明显的白色或灰色皮屑,烦恼得要死。
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证实马拉色菌是导致头皮屑过多的主要原因。这种常见真菌群长在人的头皮上,以皮脂为养料,其异常繁殖会造成表皮细胞大片脱落。因此,治头屑的政策方针显而易见:抑制真菌繁殖,调整油脂分泌。在人类和那些找乱子微生物漫长的斗争史上,多种化学制剂曾各领风骚一时:上世纪60年代被推崇的抗菌剂是有机锡、氯酚,到了80年代中期季铵盐类冒头,而近年来则被铜、锌有机盐取而代之,学名吡啶硫酮锌的ZPT便属于这一家族。除了被以不超过1.5%的量添加到洗发水中以外,ZPT也现身于牙膏、香皂和各洗涤剂成分中。就全中国而言,每年消耗量便达数千吨,除此以外它还要加盟一些功能性霜剂,用于治疗各种皮癣、疥疮乃至酒糟鼻……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有跌破眼镜的感觉?没错,这个被鼓吹得有点过分的家伙,确确实实,不过一个被我们派去和真菌搏杀的小咯罗而已。而资深的头发专家都会告诉你,头皮屑不可能根治,除非个人体质或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所以头屑一族最好是用一阵子特效洗发水,觉得情况好转得差不多就换回普通洗发水,等头屑重新多起来以后还是要用特效。从防治头屑的角度来说,对洗发水进行油性、中性和干性发质之分非常必要。
有趣的是: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ZPT系列有潜力用在癫痫治疗上,因为这类化学物质似乎有能力恢复病人身上某个重要的神经钾通道。
丝蛋白保护发质吗
再看丝蛋白。最早因从蚕丝中提取而得名,早期研究认为其与人体皮肤角质朊结构极为相似,基本上可以当做“自家人”来征募。但它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水,而用于保护头发、皮肤的蛋白质,必须在水解后控制于一定“个头”以内(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吸收利用),才能混进头皮或皮肤,抵达表皮角质层细胞,让对方“看着用吧”。因此,工业化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使之在一定条件下不完全水解的办法。目前看来,让它们保持在符合条件的多肽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对于洗发水来说,能够奢侈地添加入丁点儿丝蛋白,本身是值得称道的一件事,至少聊胜于无,而且它温和无刺激,和具有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打成一片,厂家看着很喜欢——商标上还可以放上“纯天然”的标签。在超市里,你可以抱着美好的愿望去货品架上寻找这个词,但请记住:即使找到了,也不等于真有可达有效利用的量;即使达到了,每个人对这种成分的吸收率也不尽相同。
事实上,对于置入洗发用品的那些氨基酸(如丝蛋白分解后的丝氨酸之类)成分,大S和王菲用完以后的数据,商人们从来不会花钱费事儿做出来提供给你我。
再说硅酮衍生物
硅酮衍生物,更是护发领域这些年没啥建树的证据之一。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氨基硅酮等物质,可均匀地在头发表面展开而形成薄膜,从而使头发表面变得平整光滑、富有光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挥发,一直被沿用多年。平心而论,它们也算克勤克俭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就这么用着也没啥不好,指望以绿色的天然的植物萃取物来替代其实是不切实际,因为大量宣传语上写着“草本精华素”的膏剂迄今还没有弄清楚有效成分。
写到这里不得不交代一个我认为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大家千万对那些标榜“草本”的洗发护发用品采取谨慎态度。据今年年初的一个报道,南方地区的市场抽样检测发现,所谓以草本植物精制而成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多种“XX一洗黑”,实际上都添加了对苯二胺等染发剂成分——几年前一项针对欧洲消费者的研究指出,这种物质有潜在致癌作用。
公众需要更多检测数据来为自己的购买选择提供依据。只可惜按照惯例,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经常讳莫如深,一些看似不可理解的事情藏身巨大经济利益之后“躲在深闺无人识”。
比如作为泡沫稳定剂的二乙酰氨多年来在很多品牌中都有较高使用率,即使被怀疑会致癌也依旧照用不误,但它捅的漏子可真不在少。
2006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这种制剂洗涤妊娠小鼠的皮肤时,发现它们腹中胎儿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大脑复杂记忆的海马区域的细胞死亡增加。
可能的一个解释是,二乙酰氨会抑制身体吸收维生素B的能力。据当时数据,二乙酰氨在美国每年销售超过10万吨,洗发水之外还见诸于洗手液、定形剂和防晒品中。
一段很有文艺气质兼人生朴素哲学气质的话,会让小资青年们赞叹有加。倘若叫某位欧莱雅或宝洁公司的产品经理听见,一定会跳起来,然后转身搬出大套香波宣传资料往面前狠狠摔将下来,接着报出一堆诸如ZPT、丝蛋白、硅酮衍生物……的名词,长篇大论地把它们具有的功用挨个陈述,来堵住说话人的嘴巴。
好,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名词背后的内涵,以及它们到底有多神?
ZPT的去屑作用
ZPT,最早出现于大众视野时带着好一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姿态,俨然要扮演一个去拯救那些还在头皮屑之水深火热之下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角色。其实它的真身是一种10个碳8个氢2个氮2个氧2个硫1个锌组成的有机衍生物,从行家眼里看来实在稀松平常,合成也没有多难。不过话要说回来,平常事物并非不能做不平常之事。一般来说,头皮自然脱屑属于正常的生理代谢现象,多为人眼难以观察的细小颗粒,但不少人却容易掉非常明显的白色或灰色皮屑,烦恼得要死。
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证实马拉色菌是导致头皮屑过多的主要原因。这种常见真菌群长在人的头皮上,以皮脂为养料,其异常繁殖会造成表皮细胞大片脱落。因此,治头屑的政策方针显而易见:抑制真菌繁殖,调整油脂分泌。在人类和那些找乱子微生物漫长的斗争史上,多种化学制剂曾各领风骚一时:上世纪60年代被推崇的抗菌剂是有机锡、氯酚,到了80年代中期季铵盐类冒头,而近年来则被铜、锌有机盐取而代之,学名吡啶硫酮锌的ZPT便属于这一家族。除了被以不超过1.5%的量添加到洗发水中以外,ZPT也现身于牙膏、香皂和各洗涤剂成分中。就全中国而言,每年消耗量便达数千吨,除此以外它还要加盟一些功能性霜剂,用于治疗各种皮癣、疥疮乃至酒糟鼻……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有跌破眼镜的感觉?没错,这个被鼓吹得有点过分的家伙,确确实实,不过一个被我们派去和真菌搏杀的小咯罗而已。而资深的头发专家都会告诉你,头皮屑不可能根治,除非个人体质或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所以头屑一族最好是用一阵子特效洗发水,觉得情况好转得差不多就换回普通洗发水,等头屑重新多起来以后还是要用特效。从防治头屑的角度来说,对洗发水进行油性、中性和干性发质之分非常必要。
有趣的是: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ZPT系列有潜力用在癫痫治疗上,因为这类化学物质似乎有能力恢复病人身上某个重要的神经钾通道。
丝蛋白保护发质吗
再看丝蛋白。最早因从蚕丝中提取而得名,早期研究认为其与人体皮肤角质朊结构极为相似,基本上可以当做“自家人”来征募。但它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水,而用于保护头发、皮肤的蛋白质,必须在水解后控制于一定“个头”以内(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吸收利用),才能混进头皮或皮肤,抵达表皮角质层细胞,让对方“看着用吧”。因此,工业化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使之在一定条件下不完全水解的办法。目前看来,让它们保持在符合条件的多肽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对于洗发水来说,能够奢侈地添加入丁点儿丝蛋白,本身是值得称道的一件事,至少聊胜于无,而且它温和无刺激,和具有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打成一片,厂家看着很喜欢——商标上还可以放上“纯天然”的标签。在超市里,你可以抱着美好的愿望去货品架上寻找这个词,但请记住:即使找到了,也不等于真有可达有效利用的量;即使达到了,每个人对这种成分的吸收率也不尽相同。
事实上,对于置入洗发用品的那些氨基酸(如丝蛋白分解后的丝氨酸之类)成分,大S和王菲用完以后的数据,商人们从来不会花钱费事儿做出来提供给你我。
再说硅酮衍生物
硅酮衍生物,更是护发领域这些年没啥建树的证据之一。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氨基硅酮等物质,可均匀地在头发表面展开而形成薄膜,从而使头发表面变得平整光滑、富有光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挥发,一直被沿用多年。平心而论,它们也算克勤克俭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就这么用着也没啥不好,指望以绿色的天然的植物萃取物来替代其实是不切实际,因为大量宣传语上写着“草本精华素”的膏剂迄今还没有弄清楚有效成分。
写到这里不得不交代一个我认为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大家千万对那些标榜“草本”的洗发护发用品采取谨慎态度。据今年年初的一个报道,南方地区的市场抽样检测发现,所谓以草本植物精制而成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多种“XX一洗黑”,实际上都添加了对苯二胺等染发剂成分——几年前一项针对欧洲消费者的研究指出,这种物质有潜在致癌作用。
公众需要更多检测数据来为自己的购买选择提供依据。只可惜按照惯例,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经常讳莫如深,一些看似不可理解的事情藏身巨大经济利益之后“躲在深闺无人识”。
比如作为泡沫稳定剂的二乙酰氨多年来在很多品牌中都有较高使用率,即使被怀疑会致癌也依旧照用不误,但它捅的漏子可真不在少。
2006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这种制剂洗涤妊娠小鼠的皮肤时,发现它们腹中胎儿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大脑复杂记忆的海马区域的细胞死亡增加。
可能的一个解释是,二乙酰氨会抑制身体吸收维生素B的能力。据当时数据,二乙酰氨在美国每年销售超过10万吨,洗发水之外还见诸于洗手液、定形剂和防晒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