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正确的校园手机文化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手机是大学生获取资讯的必要载体,是娱乐、购物、交友、消遣的工具。由于没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手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只有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手机文化氛围。
   关键词:手机文化;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手机是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但是,手机的不良使用方式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和手机、电脑来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这已经变成了教育界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只有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正确引导才是培养良好手机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严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正人先正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联系业务,接听电话,规定再多,纪律再严格,学生也会上行下效,纪律规定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教师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高校应对教师使用手机做出严格的规定,严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并且要进行检查监督,制订惩罚措施,保障纪律的严格执行。
   二、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和理念,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内容,生动丰富,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奋点,使学生有兴趣学习,有问题要思考,有任务要完成。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网络上。例如,用Twitter来辅助课堂讨论,融合了网络教学的“翻转课堂”,师生一起欣赏欧美大片练习听力,任选主题进行Classreport,这些时候学生的兴趣明显比较高。
   三、根据需要,在某些课上鼓励学生使用手机。
   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工具获取知识,锻炼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正确使用手机。讲手机的危害,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排斥课堂上的使用手机。比如让学生比赛,看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搜索到最有用的信息。南京大学有一门课程,用微信“点名”,通过微信平台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签到,随堂交作业。
   四、开展无手机课堂
   开展无手机课堂,建立“手机休息区”。上课前,教师和学生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统一放入手机存储盒,即“手机休息区”,实行手机“集体休息”。开展“无手机课堂”签名活动,通过宣传海报、微博、微信等媒体发布倡议;开设“无手机课堂”讨论专题,围绕“无手机课堂,打响课堂保卫战”展开广泛讨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启动课堂“净Phone行动”。该校长清校区200余个教室的讲桌上,都多了两个小存储盒。上课前,学生们都主动将手机关机放到手机存储盒内。除此之外的类似做法还有:
   屏蔽法: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高价购置了一台手机信号屏蔽器,有学生和网友提出质疑:“万一遇上紧急情况,电话都打不出去,会不会太危险?”
   连坐法: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认为,造成课堂上玩手机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任课教师的“熟视无睹”。如果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在玩手机,教师又置之不理,学院将根据玩手机的人数多少,按照教学事故来对任课教师进行处罚。
   没收法:某校物理学院出台《关于上课期间手机管理的规定》,学生上课时玩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
   扣分法:去年年底,武昌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发现一次扣除1分平时成绩,直至扣完平时成绩为止。
   积分法: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使用“无手机课堂”点赞本进行积分,若上课过程中,全班无学生使用手机,即可在课后请任课教师签名确认,完成一堂课得1分。
   无手机课堂不能是一时的形式,而需要长期实行下去,让学生慢慢养成上课不玩手机的习惯,帮助学生渐渐戒除“手机瘾”,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才是高校推行“无手机课堂”的最终目的。
   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长期以来,学生是在教师、家长管理下成长的,普遍没有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进入大学之后,一旦失去被管理、被规划的环境,就不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在大一学生中尤为明显。对于这些学生,不能让他们重回被管理、被约束的环境,而应该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学校、学生会更应关注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进行规划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多方配合,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正确引导才是培养良好手机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强.大学课堂无手机,能做到吗[N].中国青年报,2014-12-18.
  [2]赵东平,王子华.高校思政课堂学生玩手机题剖析[J].潍坊工程学院学报,2014(9):100-101.
  作者简介:吴增伟(1973- ),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其他文献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临床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经典传染病病例正在逐渐减少,而很多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必须在新形式下,改善传染病学临
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试行住院医规范化培训教育和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因为两者培养点、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此项"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而且
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药学行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院校培养的人才职业能力是否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需进一步探究。分析了医学高职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医学研究新模式,旨在联系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双向转化,是未来医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在传染病临床教学实践中,转化医学理念的作用日益显著。基于传染病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中实操性较强的重要方面,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文本呈现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课程实施中的教材变化入手,以小学数学学科作为研究方向,探析课程实施过
2013年,抚州一中实行了20多年的“初高中五年一贯制”超常教育模式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正式改为“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模式。“少年班”向“实验班”的转型带领着我们迈开新的跨越步伐。能担任实验班的课任老师是笔者的荣幸,也更让笔者感觉到责任的重大。  “六年一贯制”模式坚持“重划学段,系统推进,拓宽加深,注重实效”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力争使实验班学生经过六年培育,全部升入国内外一
阐述多年来从事颅脑创伤适宜技术的实践探索、体会和未来的设想。通过实践认识到颅脑创伤主要工作在基层医院,只要把基层医生的临床水平提高,将会提高全国的颅脑创伤患者的抢
科学发展观是创新思维的总源头,是领导干部党性、人品、官德的直接反映,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创新思维不牢固,工作必然务虚落空。文章阐述了创新思维在科学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人才测评方法,目前在教学中开始采纳。本文探究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摘要:创业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性引起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为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环境与机制,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尝试和探索。本文拟从“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视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政府角色与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一、面临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创新创业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创新创业又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