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ov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地说,那就是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对如何进行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各学科大部分教材都进行了重新编写,很多教材与原有的教材相比变动很大。新教材主题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教材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体现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将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部分呈现给学生。
  
  二、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三、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
  
  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触摸历史,再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知识获得过程与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有形有色地连接起来。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通过触摸,让历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触摸,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生存的价值,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形成不同客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五、转变评价学生的方式
  
  以前,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一起夸奖某个学生”你真棒”,或是我对学生说”你真聪明”,但是这样的表扬夸奖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呢?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无益;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学习评价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随着新课程的进展,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我对学生的评价越来越重视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学习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这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更新评价方式
  
  由于中考等客观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注重的是结果,评价的手段是单一的考试,据是考试分数。中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所以,初中历史教学被固定在一个模式下,不得不这样做,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使学生只能学到知识,不能提高能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复合型的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如我们除必要的平时习作、期中、期末笔试之外,把探究活动课上的主题发言、平时课堂上的精彩见解、历史小报的编制、历史小论文的撰写等等都纳入我们的评价体系,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反过来,又很好地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
  
  七、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课堂教育结构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所以,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在习题训练和讲评课时,尤其管用。(一)学生限时完成适量练习。(二)学生讨论答案,教师参与,了解学生讨论的重点集中问题。(三)集体讲评,教师答题,师生间可以互换角色互相体验,讨论中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遇到难点老师给以点拨,最后教师板书全文主要内容作最后小结。实践证明,这种教法达到了课堂教学”高效低负”的目的,有益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学中,师生间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互相交流着,既为教学活动奠定了最佳心理基础,又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潜能和个性特点大有裨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积极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眼、脑、手、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前沿,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融为一体,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世纪之交,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在课堂教学中,单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经科技性地走进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深刻地阐述了兴趣
期刊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强调“师道尊严”,教师给人们的印象却是“严肃”甚至是“严厉”。课堂上,教师演“独角戏”,讲、说、读、写,学生被动的听。出现错误时,学生往往成为被批评,呵斥的对象,更为严重的甚至责打。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做法,还被一些人美其名日“严师出高徒”。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和教师成为矛盾的“冤家”,既没有完成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更没有达到学生扎实掌握,深刻领会、全面提高的目标。 
期刊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
期刊
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奏响了序曲,一开始它就显现出时代的特有脉动,体现着新的走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当课程改革的浪头来回于我们身边之际,我们广大的教师,站在第一线,处于课程改革的风头浪尖,感受着一波又一波的风潮,接受着一次又一次思想的洗礼。我们基层的、真正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教师,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课堂教学应该怎么认识,教学过程设计的特点等等问题都
期刊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而现代远程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优化农村教育、以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提供了重要途径。现代远程教育是集面授、电视、网络等教育各自的优势于一身,融入了文本、音频、视频等信息传播媒介,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创造出师生可以相互交流的虚拟课堂环境,从而实现在远距离的环境中推行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环节的目的。现代远程教育极
期刊
中华民族具有漫长而悠久的民族文明史。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学校教育首先在课程目标上把德育教育明确放在所有学科目标设置的首位,并把培养学生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培养目标予以设置。而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把隐性的美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去,笔者试图做了一些尝试。    一、开展美德教育的意义    美
期刊
一 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每一位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者教得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  或者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是低效的教学。教学是否有效,既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表现,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   
期刊
你看到过这样一本书吗?它的名字叫《美丽的教育》;你听说过这样一位班主任吗?她就是孙蒲远。有人称孙蒲远是小学教育的大师,而我认为她是一条在教育中欢快流淌的小河,是一条“爱”之河。孙蒲远老师在《美丽的教育》这本书中说: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一个人格高尚、知识渊博、性格乐观幽默、风度优雅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一班不同一般的学生。应该庆幸自己当上了班主任。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由此可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如果老师来帮助学生练就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习惯”的翅膀,学生可以凭借有力的双翅自由地寻觅、飞翔,这是多少师生梦寐以求的理想教育结果呀。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
期刊
童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句式短小生动,强调音韵之美,被称为“孩子们心中流淌的歌”,一些优秀的童谣曾经承载了多少人的欢乐与梦想。然而在如今的校园里却悄然流行起一种被人们成为“怪味童谣”“另类童谣”“灰色童谣”的童谣文化,而且在有关调查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传唱人数占班级比例呈上升趋势。灰色童谣的传播有的是因为有趣或无聊,如‘床前明月光,小偷爬进窗,打开保险箱,偷了个精光’;有的是因为宣泄了心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