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语之花在师生心田绽放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通过实施最优教育为孩子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终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那么,究竟如何实施最优教育呢?随着教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愈来愈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教育学生就是“文化”学生,就是要使学生课内课外受到精神的、物质的、显性的、隐性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的熏陶,而浓郁读书氛围,优化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正是优化“文化”的重要举措。因此,我校一直将“打造书香校园,建设品牌学校”作为明确的办学目标和重要研究课题,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悉心探索,积极实践。
  
  一、优化环境氛围——建设“书香校园”的基础
  
  环境是无声的课堂,它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影响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因此。我校不断完善硬件实施,重视“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着力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努力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丰富心灵生活,提升精神品位。
  (一)美化校园环境。为给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宁静、幽雅、温馨的读书、学习环境,学校从建校的第一天起就精心规划、设计校园文化,尽可能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片草木都能传情。通过努力,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校园,如丝丝春雨浸润着莘莘学子的心田,启迪、激励着他们不断求真、向善。
  (二)改善硬件设施。为了让校园处处飘溢淡雅的书香,学校一是建成了藏书20余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内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电教资源室等多个功能室,图书管理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全天候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二是精心布置低、中、高年段学生阅读室,室内环境幽雅宜人,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陈列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报刊;三是班班设立图书角,学生积极推荐、提供优秀书籍,明确专人管理;四是班班通网络,教师可随时将电脑可接入互联网,指导学生及时、便捷地浏览信息、查阅资料,开展网络阅读。
  
  二、优化管理策略——建设“书香校园”的关键
  
  在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建设“书香校园”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还必须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把“书香校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全校“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已形成了校长室总负责,党团、工会组织密切配合,教学处、教科所牵头落实,年级组和各班级具体操作的管理网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对师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学期,领导小组都展开专题会议,具体研究学期工作思路,靠实读书管理措施,并不断完善考核、评比方案。
  (二)强化“教师读书”管理。我们坚持认为,“书香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一支德艺双馨、素质精良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在促进教师读书方面,我们坚持实施“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教师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每学期至少阅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每周写一则读书随笔(教学反思),每月参加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每学期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读书体会(教学论文)。同时,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快速提高,我们坚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全员培训。学校除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理论提升、业务辅导外,每年暑假还对教师进行全封闭集训,组织教师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书、反思。二是注重发挥教师读书会作用。学校成立了教师读书会,负责落实教师读书行动计划。教师读书会通过定期组织读书沙龙、专题交流、热点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教师读教育理论,读专业书籍,读儿童文学经典。三是注重完善教师读书激励机制。学校每年都评选、表彰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书香教师”,并颁发专项读书奖励津贴。
  (三)强化课程实施管理。第一,将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计划,排入课表,每周一节。制定学校阅读指导课教学纲要,明确各年级各阶段教学要点,并要求教师根据班级实际认真备课,务求实效。目前,有学校特色的校本阅读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第二,学校规定,各班级每周必须到图书馆内上一次阅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不拘形式,灵活安排,如自由选读、主题阅读、拓展导读、网上交流等。第三,落实“三个三”,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所谓“三个三”,是指用好早晨30分钟、晚上30分钟和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早晨,空气清新,适于记忆,我们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经典诗文;晚上,华灯初放,万籁俱寂,我们指导学生静静地读书,读整本的经典名著;语文课前3分钟,组织小型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低年级侧重诗文诵读,中年级侧重故事讲述,高年级重在交流读书体会。第四,大力倡导家长在双休日、节假日与孩子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氛围。
  (四)强化考核评价管理。为了鼓励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读书会”、“书香班级”、“读书小明星”、“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评选时,既有量的规定,又有质的要求;既注重阅读的广度,又注重阅读的深度;既关注阅读能力考核的成绩,也关注阅读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教师、同学的评价,也有家长的参与;对教师的评价,也充分吸收学生和家长的建议。这一全员参与评比的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的读书热情,浓郁了校园氛围。
  
  三、优化读书活动开展——建设“书香校园”的根本
  
  在“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思路,周密组织,竭力为全体师生多读书、爱读书提供便利,并创造展示读书成果的机会。
  (一)开展好书推介活动。这方面,一是在校园报栏、画廊、校园网专门辟有“每周新书推荐”栏目,及时提供新书动态;二是形成教师、学生推荐新书的机制,利用阅读指导课、晨会课、班队会时间专门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三是邀请作家来校召开读者见面会,让师生们面对面地与作家交流,从中受到激励和启迪。近几年,学校先后邀请了贾平凹、周锐等数十位知名作家来校与师生见面、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我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为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会,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校每年都举办“快乐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活动的组织大多由学生承担,好多创意也来自学生的奇思妙想,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读书节期间,“淘书乐”(图书交换)、读书讲座、读书征文比赛、班级读书会成果展示等活动接二连三,引人入胜。读书节闭幕大会更是压台大戏,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次次隆重的表彰,让全体师生都深深陶醉在读书的愉悦和醉人的书香中。
  (三)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有效性研究。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效?我们一是将这一课题纳入学期工作计划,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着重要围绕一、两个专题深入研究,并力求有所突破;二是积极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请“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围绕研究专题上观摩课、示范课,直接指导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三是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组内研究课,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优化课外阅读指导课效益。目前,名篇导读、诗词赏析、专题漫谈、人物评析等多种课外阅读指导模式已得到全校语文教师的充分认同。
  “打造书香校园,建设品牌学校”,是我们永远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将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努力让母语之花在师生心田绽放,成就辉煌人生。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时期。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不良诱惑越来越多,加强中学生情感教育就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期刊
[摘要]对于兴趣,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并不缺乏,但学生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去的,并不是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那么,该怎样真正的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知识中呢?笔者认为:一、自主学习;二、竞争学习;三、评价方法。  [关键诩]自主学习;竞争学习;合理评价    说起兴趣,我相信,所有信息技术课的教师都会说: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是最高的。但是,学生是对于课堂知识感兴趣吗?  根据笔者在相熟的同行中了
期刊
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美的教学,很多课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是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荷花》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语如诗、景如画、情亦真,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画”的世界,领略其中的“情”呢?谈谈本人的一点粗浅做法。  案例:《荷花》教学片段  师:作者看着这一池香气袭人、形态各异的荷花,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而且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不但能够轻松创设教学情境,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教
期刊
英国语言学家指出:“Dived兴趣是让你驰向成功的智慧之翅膀”,提高语言能力,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变“厌学”为“乐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动力。而新课程要求我们去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  牛津英语语言丰富,综合能力很强。它以语言结构为主体,将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教育思
期刊
何谓霍布森选择?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
期刊
摘要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观,在中职学生普遍厌学的情况下,怎样运用此教学观,使课堂教学与学习相得益彰,是一个迫切需要探究与实践的问题。本文从师生课堂教学与学习方面分析,分析了“快乐教学法”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快乐教学法;教学质效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基础的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是课堂。以课堂教学改革来提升办学质量,以课堂教学改革来引领课程改革,是当前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
期刊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群体。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所以,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班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要有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和为教育事业献身精神,并且在班级管理中要恰当处理好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即严与宽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我认识到一味地严
期刊
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凡是好作品都是从作者心灵中飞出来的歌。可见,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第一要素。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上面这样描述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认为:写作是表述思想的工具,只要有思想,孩子们就会本能地使用“写作
期刊
摘要 《赤壁赋》浓缩了大文豪苏轼传奇般的经历和身处逆境时的旷达乐观,表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是苏轼精美散文的典范之作,不仅语言凝练隽永,音乐感强,而且极富人生哲理,给乐于探讨人生者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苏轼;赤壁赋;人生观    人生是一个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此矛盾结束,彼矛盾产生。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个人与个人的、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离合循环,悲欢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