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文化建设,创育人先锋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学院、班级需要着力打造的主题。文化支配了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架构,它溶入人的心灵和社会生活,形成人对生活的主体价值取向和基本存在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文化又在有形或无形中对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互生关系演绎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不能脱离文化,文化亦不能脱离人而存在。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观,能够有效构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体系,主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而对于学院文化建设来说,它一方面要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要根植于学院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存在状态及发展趋向,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因此,从根本上说,打造优质的学院文化是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 少年班组建的历史文化背景
  
  1 科学旗帜飘扬下的民族复兴情怀——深切期待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在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国家面临着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1974年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首倡少年班教育,并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赏和肯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1978年3月,少年班在中国科大宣布成立。中国科大少年班在“科学的春天”里萌芽,乘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学土壤里迅速茁壮成长。
  2 “自古英雄出少年”气概下的宏伟蓝图——豪情壮志
  来自祖国各地的少年英才经过严格选拔,齐聚少年班,少年大学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献身科学、报效祖国成为当时少年班所有学生的一致理想,他们豪情满怀,决心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
  3 “光环”笼罩下的发展历程——如履薄冰
  从少年班诞生之日起,少年英才的摇篮冠名使它自然地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光环笼罩下的少年班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时间也曾引起莫大的争论。然而,也正是在风雨岁月中,少年班坚定了自己的步伐和发展方向。在坚守自身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稳步前进。
  
  二 岁月积淀的少年班学院文化特色
  
  从1978年少年班创办成立到2008年成为学院,在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少年班经历了入学不分专业、创办软件专业、创办教改试点班、实施早期科研计划、建立导师制度、实施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创办人才培养实验区等重要阶段。在少年班学院成立之后,又大胆进行书院式管理模式的探索,并创建“华罗庚”班和“严济慈”班。一路走来,少年班从创办到现在,每一次的改革和创新都是对以往办学的一次总结,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作的调整和规划。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逐步积淀了少年班独有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它渗透在学院的办学理念、制度观念、行为风格、精神风貌甚至具体物质形态当中,犹如一股无声的溪流,静静地流淌、徜徉于学院的每一处角落之中。
  1 崇尚科学,敢为人先
  少年班三十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崇尚科学的传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其一贯保持的作风。崇尚科学不仅体现在少年班人对待知识和钻研学术的态度上,更体现于办学观念上。不追求轰动效应,不搞面子工程,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的根据人才培养、发展的规律来办,根据自身的现有条件来办。敢为人先一方面体现于少年班人敢于大胆创新上,“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英才少受外界的拘束,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体现在少年班办学当中,敢于打破藩篱、破除成见,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敢为天下所不敢为。当然,这种敢为人先是建立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少年班自身发展状况基础之上,站在战略高度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崇尚科学、敢为人先是一代代少年班人传承接力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后来的少年班学子拼搏向前。
  2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崇尚生命的意义和人的价值,将人看作一切的原点和终点。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是支撑少年班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学生管理上,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学院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不是将教师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把教师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管理的科学性要求制度要符合管理的需要,能有效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到规范有序。创立少年班管委会、实施班主任负责制、辅导员年级督导制以及导师制等每一项制度措施都遵循着管理制度的科学规范性,它与以人为本的精神相结合,为少年班学院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制度文化基础。
  3 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改革创新是发展永恒的主题,要始终走在发展的前列就必须要锐意进取,善于开拓创新。进取是高昂精神风貌的表现,创新是在回顾与展望中昂然前进的必然选择。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固步自封,不夸大求全,坚守自己的特色是少年班办学的宗旨。在探索中积蓄力量及时抓住发展的脉搏,立足新的制高点。总结、反思、摸索与创新是少年班三十多年来发展遵循的一个基本轨迹,它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造就了少年班学院整体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文化氛围。
  4 高瞻远瞩,虚怀若谷
  杜威指出:“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作用……一个纯化的环境,一个平衡的环境会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智力和道德。”[1]保持低调的姿态是少年班多年来坚持的对外态度,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学习环境才是正确的选择,驱除浮躁和对名利的炒作,保持内心世界的平和才能养成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囿于眼前的利益只能是燕雀之志,而少年班需要实现的是鸿鹄大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对外界保持谨慎的态度,对自身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长久生存之道。也正因此,它愈发辉煌,也愈发谦虚。
  
  三 以学院文化建设带动人才培养
  
  “一种文化是凝集一个家庭、一个部落、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形成势能,并且定向地释放与发挥。”[2]具有传承、凝聚性的文化一旦形成,它便可产生一种强大的、持久的精神力量,当这种力量作用于人的身上时,人也因之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大学的育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对于学院而言亦是如此。创建学院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文化育人是一种持久的力量,一旦它渗入骨髓,一切其他教育工作便可顺利开展。少年班学院以文化建设带动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培育优良院风、学风与班风,为学生成才营造文化氛围
  学院的风气能影响学院的整体面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少年班学院一直保持着轻松活泼而又不失严谨的氛围。轻松活泼是少年学子天性的体现,严谨是其对待科学和发展的态度,二者结合使少年英才的智慧和天性尽可能地得到发挥。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作风,从创办之日起,少年班就一直保持着踏实、勤学、肯干的优良传统,年级之间学习交流会、年级之内相互讨论、课外业余互帮小组以及各类专家报告会等活动使得少年班的学子一直在学业上保持着充沛的热情和执着的精神,同时造就了少年班学院浓厚的学风。
  抓班风建设是学院文化建设的关键,班风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少年班学院的一大特色是实行小班化管理,小班更加便于班主任实施管理,也便于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便于倡导和形成积极向上,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优良的院风、学风与班风为少年班学院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让学生的内在修养和品行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各种课外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的物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体现,人的才能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磨炼和发挥。因而,要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就要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文化才能“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并发展其自身的才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少年班学院的课外文化活动可分为学术科技类、文艺体育类、思想教育类、社会实践类以及生涯规划指导类等。学术科技类活动包括专家学术讲座、机器人大赛、科技小发明、国际国内项目交流等;文艺体育类主要包括院学生会、各类社团以及班级组织的节日、主题或专题活动,如晚会、各类体育比赛、读书会以及技能大赛等;思想教育类活动包括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学生思想研讨会等。除此之外,少年班学院独具特色的思想教育活动还包括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入学时尚未成年而在大学生活中过渡到成年阶段的学生从思想上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在行为上具备更强的自主性、能动性。社会实践类活动包括暑期下乡、实习和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生涯规划指导类活动是少年班学院正在逐步开展的一个项目,它意在通过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并帮助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后期学业与职业发展之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3 注重学院物质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创造优良的成才环境
  物质环境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支柱,一定的物质基础也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因而,如何为学生的学习和业余生活提供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硬件条件成为学院发展工作的重要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少年班学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相对独立的学院办公楼为日常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学院学生宿舍楼基本上完成独立建设,这就给学院有效的宿舍管理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学院机房、资料室、自习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正在装修即将开放的学生活动室还将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创造条件。少年班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齐头并进,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
  4 以榜样带动个体,催发学生成功的精神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尚未成年,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少年班学生来说,榜样无疑是其前进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在三十多年的岁月里,少年班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优秀代表,如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张亚勤,曾担任谷歌原中国战略首席官的郭去疾,被评为“2005中国经济女性年度杰出贡献人物”的陈晓薇,34岁便获得哈佛大学双聘正教授的庄小威,在量子计算机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的杜江峰等。力量的传递是无限的,每一代人的成功典范都是点亮后人前进的希望之火。这些杰出的少年班校友为少年班学院树立了精神上的旗帜,它指引着后期的少年班学院学子前进的道路,促使他们不断奋勇向前,追求梦想,实现抱负。
  5 育自由之风,强化个体自主规划发展意识
  少年的心态是开放的,精神是自由的。正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只能在自由的空间中才能恣意盛开,少年懵懂的心智只有在自由的风气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少年班学员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二年级强化基础,三 四年级依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方向;自由选课、做大学生研究计划;同一课程可以选择上不同老师的课;依据个体的状态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等等都是少年班学院的一贯特色。给予学生自由,才能强化个体的责任意识,才能培养其自我规划的能力,才能促使其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院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学生在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规划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老师及院领导予以合理的指导。对于学院而言,自由的风气就是孕育杰出人物的摇篮。在自由之风的引导下,个体的特色会被完整地保留,并在自由的空气里发展壮大,进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四 新时期学院的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2008年少年班由系改为院,标志着它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多年来凝聚的少年班文化也逐渐扩散、重聚为少年班学院文化。这种由少年班诞生而产生并孕育的文化曾经为少年班的人才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新的时期,新兴的学院文化将伴随学院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同一时期,少年班的学院文化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而能否应付这些挑战将决定少年班学院未来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失败。
  1 由学院扩大引起的群体文化融合与规整问题
  从1985年开始,少年班在原有招收15周岁及以下学生成立一个班级的基础上增设了教改试点班(又称00班或理科试验班),从此以后,少年班实际上是由两个单独的部分构成的。2008年成立学院之后,学校从战略角度考虑扩大少年班学院的规模,扩充的部分就是教改试点班。由此这两部分的存在实际上就构成了两种群体文化,在二者势均力敌的形势下,这两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取长补短。而随着教改试点班的增加,这两种文化的对比与冲突势必更加明显,而在这种较量中又交织着少年班的传统文化。如何去平衡、融合这两种文化,如何在保持少年班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文化因子,并最终规整为一种新兴的具有少年班学院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文化成为少年班学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与国际化接轨中的文化“贫血”问题
  现代意义下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智慧的头脑、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少年班学院的学生大都具备踏实、勤奋、好学等优点,但在视野的开阔性等方面并无优势,也即缺乏培养领袖级或大师级人物的文化土壤。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域限制、交流频次以及关注程度等,但最重要的是没有形成拓宽视域的文化氛围。在全球化背景下,缺乏开阔的视野势必会阻碍高级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抑或培养的人才只能具备“短视”的眼光,只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技术人才。因而,如何来弥补缺失的这种文化,避免发展中的文化“贫血”关系到学院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多元文化是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产物,“文化的精神和本质体现在价值观上,文化的竞争实际上是价值观的竞争。”[3]多元文化为学生的价值多样化创造了条件,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少年班从创办之时起培养目标就定位为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是依据当时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综合考虑的。根据这个目标,少年班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确实培养出了一大批科技界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新的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学院的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根据少年班学院毕业超过十年的少年班、零零班学生基本统计数据显示:有大约55%在企业界工作(其中约有35%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有17%于海外金融界任职,只有18.5%从事科研教育行业。因此,新时期少年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能只限于科技界领军人物,而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鉴于此,少年班学院的人才培养措施与途径就要作出相应的变化,而如何合理、准确地制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必然成为学院在新时期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金莲.文化教育人——从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想起
   [J].福建论坛,2007(8).
  [3]林香港.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研究[J].科
   教科苑,2009(6).
其他文献
一“讲读写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  高校文科理论课教学中“讲读写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相比,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均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与建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
期刊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快捷、广泛、形象、廉价、自由等特点,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节约学习时间,但其负面影响也很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一网络信息传播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信息鱼龙混杂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要向未定的人群发布信息,必须通过电视台、杂志社、报社和出版社等社会信息过滤系统,而且费用不菲,这些部门无疑起到了一个信息“看门人”的作用,对不良信息进行筛选,对公开的信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扩大社会上存在的内需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我国高校开始走上扩大招生规模之路。随着生源的持续增长,各大学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来自不同地区、毕业于不同院校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顺应了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训练,在师范技能欠缺
期刊
影视作为一门艺术,其教育的人本功能与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过去对影视教育的定位,更多关注的是其对审美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化意义,而对其完善人格的意义却认识不够。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来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反思影视这一文化形式,从根本上确立影视教育的价值。    一 从影片透视传统教学体制对学生个性培养的负面影响    1 教学管理制度——盲目制度崇拜,缺乏文化内涵  在影片《
期刊
高校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庞大教育系统。高校教师管理则是这一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自适应系统,以便持续、高效、低耗地输出高功能。高校教师管理需正确地把握高校教师的需求特征,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这样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而且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质激励“边际效应”的递减,精神激励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
期刊
生态学所关注的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系统(生物群落)和环境系统(无机环境)在特定空间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实现系统平衡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目标。[1]而高校党建是党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理念下和谐环境的建设,因此,当研究高校党组织建设与和谐校园环境建设的相互作用与关联时,就意味着对两者的研究进入了教育生态观的视阈。    一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归属    既然要研究高校党建与和
期刊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自伤、伤人、透支生命、漠视生命等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呈现出上升趋势,让人们不禁为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扼腕叹息。对于大学生身上出现的这些危机现象,众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多数学者都将其归结于由于家庭关系不和、感情受挫、学业不良等具体的诱因而导致的精神负荷过重、悲观失望进而对前途丧失信心等等。但笔者认为,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自杀,往往是受自身价
期刊
一 高校教学督导体系产生的背景    中国教学督导制度产生较早,在古代有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就强调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进行督导。在“文革”期间中断后,1986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工作在推进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校内部引进督导大致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1992—1993年当时高校首次扩招),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1999年后我国高校扩招既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
由于合并前的各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其结构和功能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合并后与各学校原有的学校文化势必会发生排斥、冲突和碰撞。如何结合原来各学校文化的优点,实现学校文化的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学校文化的重建,以加快学校的实质性融合和发展,笔者认为重点和出发点是学校精神的确立与弘扬。    一学校精神在合并学校中的地位与意义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
期刊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见一种情况:一种行为符合一种道德准则,但同时又违反了另一种准则,主体必须要在相互冲突的道德准则之间作出一定的选择,这就引起了其内心的冲突,会感到焦虑、不安、痛苦。事实上,个体只要遇到有关需要、责任、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就会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以做出符合一定社会及个人价值取向的道德决策。对于这样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理论界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对个体的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