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语文16《找骆驼》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2.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反复读和理解老人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三、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猜谜语: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风沙干汗都不怕,戈壁滩上呈英雄。
  2、.图片:骆驼 师介绍:骆驼长得很高,它的脖子很长,背上有驼峰,驼峰能存储食物和营养,它的脚掌很厚,踩进沙子很快能拔出来,这些特点使它能在沙漠里生活,它能帮助人们运货,所以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找骆驼。
  3、.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要点:
  师:读课题,根据老师给提纲自渎课文,在自学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1)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3) 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理解词语:愤愤(fen)地 跛(bo)脚 啃(ken)树叶
  着(zhao)急 骆驼(tuo) 牙齿(chi) 究竟(jing)
  2、.理解词语
  师: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个词语?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出示小黑板:词语的意思明白了,那你就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商人( 走失、走丢 )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询问)经老人(指导、指点),(找到)骆驼的事。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四、学习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1、.商人走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师: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骆驼的特点。
  1、.出示骆驼摆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骆驼标记出骆驼的特点,左脚短,左边挂着一小瓶蜜,右边挂着一小袋米。学生一目了然。
  指名分角分朗读:(读出老人疑问的语气和商人肯定的语气)
  2、.师:老人知道这样清楚,他肯定知道骆驼在哪?(故作惊讶)生:不知道
  师:“不可能”一定知道,老人知道的这样详细,却说不知道在哪?我想它一定想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占为已有。如果你是商人,你会生气吗?因此商人这次肯定会不客气跟老人说话,商人怎么说?
  生: 生气地说 忿忿在说 愤愤地说。愤愤是什么意思啊?
  师:那我们一起忿忿地来读商人的话吧。(请读出生气、愤怒语气)
  3、.师:同学们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完成表格:
  师:我们能看出老人不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板书
  4、.我们也来验证一下老人的说法正确吗?
  出示句子一: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1)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板书:脚印右深左浅
  (2)为什么脚印深浅不同?用力的大小为什么会不同?
  a、.可能与脚跛有什么关系。(可找同学做脚跛走路的动作,体会一下。)
  b、.也可可能与左右驮的东西的重量不同。
  师:所以老人也不能肯定,他是怎么问商人的?回到原文,再一次读老人的那句话。再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师:我觉得老人也能肯定骆驼一定是跛的,他是猜的。所以他问“是不是….”他的猜测得到了商人的肯定,说明他的猜测是是正确的。
  (3)指名分角色朗读商人与老人的对话(要读出老人疑问的语气和商人肯定的语气)
  出示后两个句子: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1自学讨论:(方法同上句) 它缺了一颗牙齿 印,教师让一个缺一颗牙的同学肯苹果,学生一下明白,有一块肯不掉。
  师:你们是不是也从心里佩服这位老人,老人不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而且说话还很有层次,我看见,我又看见,我还看见,一层一层又一层,又清楚又明白。我们也要向老人一样,条理分明地说话。
  5、.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师:同学们,在老人指点下,商人顺着脚印去找骆驼找到了骆驼。(教师指着脚印图片通过板书去找前面的图片骆驼,把黑板当成广阔无边的沙漠)
  1、(1)为什么不顺着米和蜜去找啊?生:米和蜜会流失光的呀。
  2、(2)为什么不顺着树叶去找啊?生:沙漠中不一定处处都有树叶呀,只要及时去找,脚印是比较长久存在的。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也应该向老人这样,细心观察生活。仔细的思考判断,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生活经验很丰富的人。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通过动脉筋,解决问题的经历吗?
  师:做了这样的事,你们一定很有成就感吧,也会赢得大家的喜欢,成功的滋味无比甜蜜。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快乐,还帮助了别人,感觉很幸福。
  七、拓展写话:因为….所以…写三句话。
  八、 板书: 16、找骆驼
  左脚跛 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驮蜜 右驮米 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
  缺了一颗牙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用心观察 认真思考
  九八、教学反思:
  《找骆驼》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把老人的分析和推理过程正着推过来,再反着推回去,让学生对推理的过程清楚明白,在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并且运用,我看见,我又看见,我还看见,及给学生扩展因为…所以。由其是老人在说骆驼的特点的时候我就想,它为什么不用陈述句直接描述?后来我终于在推理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老人也是猜的。在表达骆驼的特点的时候,我直接出示实物,让学生一目了然,还有的学生不明白,缺顆牙齿的的树叶印是什么样子的?我让缺牙的同学现场啃一下苹果,学生忽然大悟。轻松解决了教学难点。
  不足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充分,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再进行全班反馈。
  .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圆锥、圆台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几何特征  2.过程与方法:从旋转体的角度体会圆柱、圆锥、圆台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几何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圆柱、圆锥、圆台几何体模型;  课前做好的纸质圆柱、圆锥、圆台(不包含底面)  重点  圆柱、圆锥、圆台概念的生成及结构特征  
期刊
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  课题:14.《检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3.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重点:1.阅读第 6自然段,借助文中连续问号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文末“这个孩子真棒!
期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三课《 斜坡的启示 》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斜面”是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种简单机械的第二种,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研究简单机械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
期刊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句话的含义。  3.懂得“在劳动中更能锻炼自己、更有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从小培养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生活能力有助于人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人需要经历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  二.、回顾课
期刊
一、一、教学目标  1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批判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歌曲《爱的奉献》几乎唱响半个课堂,结合课文内容,配上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喜或悲背景音乐,使学生乐学善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社会责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人类的精神生命有接续;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2.能力目标: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由一个问题进行延伸思考,形成新的问题和思考,培养对生命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珍惜生命、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增强个体生命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期刊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好像”“大概”这种表猜测词语的用法。  2、.通过再现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3、.以扩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细节描写。  4、.认识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尽管……但是……”。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好像”“大概”这种表猜测词语的用法。  2、.通过再现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以扩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想
期刊
一、一、生活采风——自然中的春天  1、1.谈谈你在校园中寻觅的春天的踪迹  最近网上风传一句:问世间“晴”为何物,直叫人望天长叹!是啊,看看窗外,暮霭沉沉愁煞人,再看看我们的穿着,棉袄大衣身上存,俨然,一派寒意铺面而来。然而,春天在严冬的威逼下缴械投降,不肯露面了吗?  不,春姑娘她踏着轻轻地的步子,静静地来了。  今天我们就要去寻觅春天的踪迹,首先来看看我们最美丽的校园,你发现了春天的哪些踪迹
期刊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枫泾小学  单慧玉  【案例背景】  我校本着促进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宗旨,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月”活动。 青年教师抱着对于工作的热情,纷纷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本次我执教的班级是三年级(2)班,这个班级学生的课堂常规非常好,歌唱声音也很好听,唯一存在的一点不足是胆子有点小,出于锻炼他们、挑战自己的心态,本次执教我选择了这个班。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帮助地球
期刊
作家梁衡曾说过:“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不凡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词风。在此借他的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领略辛词独特的魅力!  学习此诗按照整体把握,分层鉴赏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由诗歌的题目和文本初浅的阅读可知,诗歌的诗眼是登临意,诗歌是围绕登临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的。  首句中作者提到三个意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