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理念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激发学生的活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会学。课堂的活力要靠兴趣来激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产生探究的兴趣,教学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做法及注意事项。
關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情景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在铺垫中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心理不稳定,较脆弱,缺乏学习动机,需要在铺垫引新时设置一定的情境,形成感知的刺激物。而常见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不起来,成为抑制状态,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只有当所设置的情境具备新异、变化的特点,才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动机得到激发。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故事情境,就是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各种感官得以调动,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在新知的导入中讲了一个“猪八戒分桃”的故事:悟空摘桃回来,只给了猪八戒1个,给了唐僧8个,沙僧5个,自己留下了6个。猪八戒一下子就急了,嚷着说自己1个不够吃,唐僧叫悟空重分一下,悟空不愿意。唐僧只好叫猪八戒分,要求每人一样多,可猪八戒一时想不出来怎样分……这时我问学生:“谁能帮助猪八戒分一下桃子呢?”此时课堂静下来,大家都感到新奇而陷入深思。我及时出示课题并说明:“等大家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后就能帮猪八戒很快算出了。”这样就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有新意、有趣味、有一定具体物象的“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协调”,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比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拿出一块面包,向学生强调,这是一块面包,并说:“有2个学生没吃早餐,我要平均分给他们吃,怎么分?”学生抢着说从中间切开,分成2份。我又说:“每份是这个面包的多少?”学生说是一半。我接着又问:“如果分给3个同学怎么办,每份是多少?”学生一时愣住了,说不出答案。这时我就出示课题“分数的认识”。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形成悬念,课堂上必然会聚精会神地跟随教师一起研究新课内容,探求问题答案。
3.创设竞争情境。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智谋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经营活动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教师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教师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更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争权夺利,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都急于想知道我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与老师一起探求新知。
5.创设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游戏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数学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达到寓教育为乐的目的。皮亚杰认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会加速或阻碍认知发展,而对主体的认知发展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能被主体同化的基础上。特别是儿童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他们分享一些观念,并获得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例如:在教《可能性》时,我创设了摸球游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摸球,把每次的结果作好记录,然后把球放回再摸,最后进行统计摸到什么颜色球的次数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摸球游戏中,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在游戏中,学生之间互教和相互影响,彼此交流看法,不断了解同伴的观点,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同伴比成人更能够促进小学生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在课堂教学情景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
1.教学情景创设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内容情景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一旦脱离了教学目标和内容,就会得到相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中必须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创设出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数学情景。
2.情景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的东西感受是具体的,容易的;学生陌生的东西感受则是很抽象的、难的。因此,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东西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先要仔细分析学生头脑中熟悉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出发,加进新的东西,才能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小学教育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习惯也是在学校教育中养成的,“教学未见乐处,必不我学”。在少年阶段,正是学生身、心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在掌握数学技能,增强数学意识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教师和学生都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關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情景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在铺垫中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心理不稳定,较脆弱,缺乏学习动机,需要在铺垫引新时设置一定的情境,形成感知的刺激物。而常见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不起来,成为抑制状态,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只有当所设置的情境具备新异、变化的特点,才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动机得到激发。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故事情境,就是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各种感官得以调动,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在新知的导入中讲了一个“猪八戒分桃”的故事:悟空摘桃回来,只给了猪八戒1个,给了唐僧8个,沙僧5个,自己留下了6个。猪八戒一下子就急了,嚷着说自己1个不够吃,唐僧叫悟空重分一下,悟空不愿意。唐僧只好叫猪八戒分,要求每人一样多,可猪八戒一时想不出来怎样分……这时我问学生:“谁能帮助猪八戒分一下桃子呢?”此时课堂静下来,大家都感到新奇而陷入深思。我及时出示课题并说明:“等大家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后就能帮猪八戒很快算出了。”这样就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有新意、有趣味、有一定具体物象的“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协调”,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比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拿出一块面包,向学生强调,这是一块面包,并说:“有2个学生没吃早餐,我要平均分给他们吃,怎么分?”学生抢着说从中间切开,分成2份。我又说:“每份是这个面包的多少?”学生说是一半。我接着又问:“如果分给3个同学怎么办,每份是多少?”学生一时愣住了,说不出答案。这时我就出示课题“分数的认识”。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形成悬念,课堂上必然会聚精会神地跟随教师一起研究新课内容,探求问题答案。
3.创设竞争情境。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智谋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经营活动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教师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教师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更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争权夺利,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都急于想知道我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与老师一起探求新知。
5.创设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游戏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数学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达到寓教育为乐的目的。皮亚杰认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会加速或阻碍认知发展,而对主体的认知发展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能被主体同化的基础上。特别是儿童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他们分享一些观念,并获得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例如:在教《可能性》时,我创设了摸球游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摸球,把每次的结果作好记录,然后把球放回再摸,最后进行统计摸到什么颜色球的次数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摸球游戏中,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在游戏中,学生之间互教和相互影响,彼此交流看法,不断了解同伴的观点,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同伴比成人更能够促进小学生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在课堂教学情景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
1.教学情景创设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内容情景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一旦脱离了教学目标和内容,就会得到相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中必须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创设出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数学情景。
2.情景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的东西感受是具体的,容易的;学生陌生的东西感受则是很抽象的、难的。因此,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东西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先要仔细分析学生头脑中熟悉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出发,加进新的东西,才能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小学教育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习惯也是在学校教育中养成的,“教学未见乐处,必不我学”。在少年阶段,正是学生身、心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在掌握数学技能,增强数学意识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教师和学生都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