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来的语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小学。它重在一个“读”字,精读,默读,赏读,悟读。以“读”走进文本,“在文本里转几个来回”,然后又以“读”走出文本。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教师应创造机会引领学生品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找到探究文本秘妙的抓手。
  一、在读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一篇课文富含育人价值的东西非常多,阅读绝不是把教师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也不是让学生泛泛地读,而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有生成的精彩。这就是赏读、品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品读,发现文本深处的价值意蕴,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以彰显文本自身的价值,使我们的课堂留住了一份精彩,生成出更多的美丽。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得目标专一而不要三心二意,得持之以恒而要不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在教学中,可以读代讲,抓重点词句来细细品读、赏读,以理解课文,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中的道理。
  二、在读中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地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联系自己及身边的人,设身处地去感受,从而与作者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共鸣。学生的情感因素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和探究意念。
  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从这两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生:“非典”极易传染;医护人员很危险;叶欣作为护士长,被传染的危险性更大。)
  我继续追问:“是啊。叶欣就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高风险地运转着。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学生细细品读,答:从“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体会到,为了抢救病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从“两小时过去了……”品读到她很疲倦,身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病菌。)
  我又拓展开来:再读读这些语句,假如你是病人,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学生情绪激动:您赶快休息吧!您注意身体呀!您要多吃一点好东西!有的人更需要你呀……)
  三、在读中张扬解读文本的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本解读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还特别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品读,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出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灰椋鸟》一文,我设计问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一位学生说:“我喜欢的句子是:‘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与熟悉的伙伴汇合。’理由是: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灰椋鸟也有人的情感。”
  我表扬他:“你有一双慧眼,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另一位学生说:“我也最喜欢这句。”
  我说:“那你说说你的理由。”
  “这里写出了灰椋鸟配合得很默契,它们会合作。”
  “很好,老师就想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而且这位同学学以致用!学习了《学会合作》就想到了灰椋鸟合作得很好!”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的不同理由。
  这时,孙双金老师的话又在我的耳畔萦绕:“还有不一样的吗?我喜欢听不一样的声音。”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走下“神圣”的讲台,步入学生们的心田,“尊重学生,张扬个性,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已成了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在读中渐渐步入审美的佳境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课要上得好,让优美的语言伴着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课文富含美的元素,语文课也是美的。教材中的精美词句,都会给学生带来审美感受。课堂上,教师应抓住关键句段,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充分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获得美的享受。
  如指导学生精读《世界多美呀》中的句子:“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我启发学生:透过这个很小的洞眼,小鸡看到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反复品读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我让学生们想象:“如果你是这只小鸡,你看到怎样美丽的世界?快闭眼想想吧!”
  接下来,学生们交流自己发现的美,我随机点评,然后要求他们美美地读一读书上其他的句子,学生们很容易就进入了佳境。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发现,读出自己的个性,可以更大程度地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也是实现“用教材教”的有益策略。
  (责编刘宇帆)
其他文献
编者按: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 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的积
建构游戏,也叫结构游戏。早期的结构游戏,主要指用泥土、木块、石头建筑房子,此后,一些专門的玩具和游戏书籍中也出现了建构游戏,从材料、玩法和建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戏的概念也随之扩大。现在,人们通常把运用各种建筑玩具或材料进行构造的活动或游戏统称为建构游戏。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则性、操作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能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
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紧密联系,是我国政党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联系和代表的阶层有相互包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党派的社会成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
生本理念观照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和智慧理性的场所,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灵动的意蕴,饱含着强大的生命张力和迷人的生成魅力。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深刻变化挑战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智慧。作为一种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即时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课堂变化,调整、控制学生的后继学习行为,化解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恰当地运用即时评价,不仅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生成
[摘 要]当下的习作教学,很多教师一直都过于重技法传授而轻情感熏陶、只关注习作指导而轻阅读感知、常常放眼于全篇而忽略核心段落的打造,从而制约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因此,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努力突破這些认知局限的禁锢,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出要关注方法,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蓄积情感,促进体验与方法的融合;关注核心,促进构思和重点的交融等作文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跟着下面的步骤图,一起来念念儿歌、动动手指、拍拍视频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