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江苏省将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俗称会考或小高考。据《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第十条“志愿填报”第二点规定“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此处的技术科目指的便是信息技术学科。
由此江苏省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了重大转变,确保学生会考合格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入学时差异很大,采用分层次教学很适合信息技术教学,但会考使教学的重心下移,要确保学生会考合格,这对分层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原因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受经济发展影响,各地在学习环境、教师资源等方面发展状况很不平衡,有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而另外一些则可能都没怎么用过计算机。有些学生iPhone、iPad都有,而且使用的很好,有些学生也许只能上课时使用一下台式机,这和中国的城乡差异有关。因此,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言,学生差异较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教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的差异。课堂上,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有了多余的时间就去上网,甚至玩游戏;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存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做不出来,还不如玩玩。
计算机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也适合分层次教学,通过利用辅助课件、网络搜索等功能,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去探索、学习相关内容。网络上的论坛、留言、评论等功能,对小组讨论、分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交流平台,互不干扰。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则利于学生间互相请教,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江苏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要求
江苏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主要有“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这四部分。
必修部分主要以理论和Office为主,如Word、Frontpage学生平时也有接触,Excel相对用得较少,Access部分学生则没有遇到过。这些内容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都有部分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且这部分内容在会考总分中占60%,因此,在课堂分层次教学中要以侧重低水平学生为主,兼顾高水平学生。
选修部分分为算法和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三个模块,而江苏省大部分高中选修的是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主要由“网络技术基础”、“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网站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组成。选修部分起点较高,而且扩展性也较大。选修部分占会考总分的40%,这部分内容在分层次教学中要以高水平的学生为主,兼顾低水平学生。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学习网站的组建和规划,给自己家里组网,帮教师维护网络、计算机;起点低的学生可以紧盯会考题目,完成基本要求。
结合会考要求开展分层次教学
1.划分学生层次
用历年会考题目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若干次测试,根据以往测试结果,学生大致可以分成三层。第一层大致占20%左右,这些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软件且博客、微博之类的工具使用也较为熟练,有些还在初中奥赛中获过奖。第二层大致占50%,这些学生能掌握Word、Excel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可以顺利开展高中阶段的必修部分教学。第三层大致占30%左右,这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是学习能力较差,有的是初中计算机教学开展得不完善,必须对他们补充一些初中知识才能开展高中阶段教学,而这部分正是会考过关需要重点关照的学生。
2.课堂分层教学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因素,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使学生学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得饱”。可以说会考课堂上基础薄弱的学生是主角,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须耐心讲解示范,教会他们会考操作题的做法。
3.练习评价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但基本出发点是要确保会考合格。例如,对困难学生的练习内容以简单重复为主,通过重复练习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重新练习尤为重要;对于有点基础的学生以练习题考核通过为主,只要他们能完成练习,达到所要求的分数就行;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采用不同方法去探索题目的做法,通过探索过程,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本身素养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本身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挑战。作为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强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通过分层次教学,在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
由此江苏省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了重大转变,确保学生会考合格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入学时差异很大,采用分层次教学很适合信息技术教学,但会考使教学的重心下移,要确保学生会考合格,这对分层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原因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受经济发展影响,各地在学习环境、教师资源等方面发展状况很不平衡,有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而另外一些则可能都没怎么用过计算机。有些学生iPhone、iPad都有,而且使用的很好,有些学生也许只能上课时使用一下台式机,这和中国的城乡差异有关。因此,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言,学生差异较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教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的差异。课堂上,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有了多余的时间就去上网,甚至玩游戏;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存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做不出来,还不如玩玩。
计算机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也适合分层次教学,通过利用辅助课件、网络搜索等功能,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去探索、学习相关内容。网络上的论坛、留言、评论等功能,对小组讨论、分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交流平台,互不干扰。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则利于学生间互相请教,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江苏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要求
江苏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主要有“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这四部分。
必修部分主要以理论和Office为主,如Word、Frontpage学生平时也有接触,Excel相对用得较少,Access部分学生则没有遇到过。这些内容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都有部分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且这部分内容在会考总分中占60%,因此,在课堂分层次教学中要以侧重低水平学生为主,兼顾高水平学生。
选修部分分为算法和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三个模块,而江苏省大部分高中选修的是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主要由“网络技术基础”、“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网站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组成。选修部分起点较高,而且扩展性也较大。选修部分占会考总分的40%,这部分内容在分层次教学中要以高水平的学生为主,兼顾低水平学生。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学习网站的组建和规划,给自己家里组网,帮教师维护网络、计算机;起点低的学生可以紧盯会考题目,完成基本要求。
结合会考要求开展分层次教学
1.划分学生层次
用历年会考题目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若干次测试,根据以往测试结果,学生大致可以分成三层。第一层大致占20%左右,这些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软件且博客、微博之类的工具使用也较为熟练,有些还在初中奥赛中获过奖。第二层大致占50%,这些学生能掌握Word、Excel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可以顺利开展高中阶段的必修部分教学。第三层大致占30%左右,这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是学习能力较差,有的是初中计算机教学开展得不完善,必须对他们补充一些初中知识才能开展高中阶段教学,而这部分正是会考过关需要重点关照的学生。
2.课堂分层教学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因素,尽量分出不同层次,使学生学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得饱”。可以说会考课堂上基础薄弱的学生是主角,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须耐心讲解示范,教会他们会考操作题的做法。
3.练习评价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但基本出发点是要确保会考合格。例如,对困难学生的练习内容以简单重复为主,通过重复练习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重新练习尤为重要;对于有点基础的学生以练习题考核通过为主,只要他们能完成练习,达到所要求的分数就行;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采用不同方法去探索题目的做法,通过探索过程,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本身素养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本身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挑战。作为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强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通过分层次教学,在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