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过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迫切需求,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并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成为了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准确把握教学顺序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7-01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能力是以理解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阅读技能、阅读习惯等方面。阅读能力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凭借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各项阅读基本功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在进行某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明确这篇课文在思想内容上、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它与其他课文有什么联系,使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成为全册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各篇文章类型、题材、体裁的不同,由于教师和学生实际的不同,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讲实效的教学过程。
   一、明确安排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大纲中的这段话,指出了安排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
   1.从字、词、句入手,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是先考虑要表达什么,也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接着考虑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安排选定的材料,最后才是怎样组织语言,怎样遣词造句,以求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达到写作目的,取得最佳表达效果。而我们读者却与作者的作法相反。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的是字、词、句。这就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进而读懂段、篇,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再经过归纳、概括、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内容表达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认真通读一篇课文,就能获得对一篇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就要在课文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思考,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阕,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处处流露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进而表现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领袖要去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和伟大抱负。
   3.从文章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章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中心的。
   文章中心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领会了。接下来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比如《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精心选择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个事例,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我”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体现出了“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把握一篇課文教学的一般顺序
   课程标准指出:“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一篇课文教学的一般顺序是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初,都应要求学生认真读一读整篇课文,以便学生对一篇课文有个感性认识。整体感知课文是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其重要性是对整篇课文形成一个尽管是初步的,但是完整的印象,以便在一部分的阅读理解中始终有整篇课文作为依托,不至于在分段理解时有割裂,影响对课文所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应重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在讲读之间读一读整篇课文,并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不过这种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还比较肤浅,有待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深化。
   2.精读课文,逐层理解
   在学生有了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后,再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引导学生逐段阅读、思考、讨论。在逐层讲读课文时,一要重视对词、句、段的理解,真正读懂。二要加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篇课文之间的联系。逐层讲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的联系中积极思考,不能把各部分分开理解。三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重点部分要熟读、精思,理解透彻,非重点部分可一带而过。在逐层指导阅读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做好总结,以便引入下一部分的阅读,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识。
   3.回归整体,深刻理解
   在一部分一部分的阅读理解的同时,认识也在不断发生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回到整体,求得对课文的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使认识发生质的变化。这一步的教学,一般采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中心思想。在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必然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对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有所掌握,这样就完成了第二个“整体”,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让我们把握好学生、教材实际,从学生学情出发,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吧。
其他文献
乌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东北部边缘,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地势北低南高,该区域由四川盆地逐渐向乌蒙山脉抬升形成。保护区包括三江口、罗汉坝、小草坝和海子坪等自然保护区的
学位
【摘要】军训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一般在新生入校后即开始军训,此时的新生大多是茫然无助的状态。新生军训期间,给辅导员老师提供了一个深入全面了解新生情况的机会,充分利用军训期间给新生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助于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也给后续的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新
【摘要】本文作者试就优秀文章的创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归纳。  【关键词】作文教学真实化生活化艺术化哲理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4-01  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与帮助,以便逐渐提升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际写作水平。以下,笔者仅结合主动化、生活化、艺术化以及哲理化这“四化”新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3-01  阅读是改造灵魂的养料,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生阅读要求并不高,只是要求“有一定速度”“理清思路,理解 、分析主要内容”,以及“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从目前现状来说不容乐观,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依笔者从教十八年的所见所闻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弊端:   1
杨干象Cryptorhynchus lapathi(L.)、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棕榈象甲R.palmarum(L.)、紫棕象甲R.phoenicis(F.)、芒果果核象Sternochetus mangiferae(
【摘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对话过程最重要的一种对话形,只要我们能引导学生经历旁观者角色、文中人角色和写作者角色体验,就能打造有效对话,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旁观者角色文中人角色写作者角色有效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8-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的对话从形式上
露地宿根花卉依靠宿存的根系越冬,生长强健,适应性较强,使用经济方便,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观赏期不一,可周年选用,是街道、工矿区、土壤贫瘠地美化的优良花卉。随着城市绿化
【摘要】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精神。因此,我在小学低年级就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写话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中高年级个性化习作能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个性化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5-01  一、引导学生写亲身经历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往往能彰显独特的个性。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