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离骚》共选入诗句两节,选诗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者,都感觉有难度。如果抓住选诗的“灵犀”,有助于把握主旨,理解内容之间的脉络关联,加深对诗人情感思想的理解,深刻体悟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这是诗人对世界的庄严宣告:即使我身体遭受肢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诗人就是要表明自己即使经受炼狱般的痛苦也要坚守心灵的立场。这种立场遥承选诗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生灵涂炭,国运衰微是作者心痛之所在,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抒发了自己体解未变的决心。篇中反复表白的都是这种决心,譬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然表达不同,但“九死不悔”与“宁死不为”都是表明诗人对志趣的坚守,因此前文所说的“灵犀”之句是贯穿两节的一条思想红线,抓住这条红线,也就捏住了全诗的内核。
二、提领“灵犀”知“肌理”
既然诗人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也就是说诗人立场坚定,纵然肉体遭受肢解也不会改变,也不会因心灵受创伤就改变自己的操守。以此句为抓手,便可进一步疏通全篇的“肌理”,从而引领对全篇的理解。不妨由此句探究下面几个问题:
1.诗人内心的创伤是什么?
选诗从多方面揭示了诗人的心灵之创,一是“民生多艰”:看到生灵涂炭,而国家又无法拯救他们,诗人的心在滴血。二是“灵修不察”:首先表现在“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意谓诗人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内心自然受到创伤;楚王的不察还表现在“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意谓楚王因为诗人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诗人采集白芷而给他加上罪名,可见诗人因为追求高洁美好而遭遇楚王的打击,这些都表明国君的昏庸反动,缺少一双洞察人才,辨别忠魂的慧眼,这当然让诗人深为失望。造成诗人心灵之创的第三个原因是“众女谣诼”:“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诗人引类譬喻,打比方说明小人因嫉妒而在背后诋毁诗人。自身的不幸和民瘼的深重,诗人内心的苦痛就可想而知了。这里要给学生补充一下的是诗人之所以招致“众女谣诼”,是因为其“美政”理想得罪权贵,即德政惠民(民本)、修明法度(法制)、举贤授能(立国)、合纵革新(强兴)等兴国措施触动权贵利益,于是朝中保守派对他强烈排斥和打击。虽然诗人的心灵遭受了多重打击,有了深深的创伤,但诗人说“吾犹未变”,那么继续探究如下。
2.诗人“未变”的是什么?
首节诗人写道:“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从“修姱”、“蕙纕”、“揽茞”等词来看,诗人“未变”的主要是对高洁美德的执着追求。“心之所善”、“不忍为此态”、“死直”则让读者看到,在面对卑劣与崇高的选择时,诗人毫不犹豫地站在真善美的彼岸,坚定捍卫的是灵魂的高洁和正直。从下文诗人反复的言说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诗人“未变”的是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在“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一句中,“椒”即花椒,清代方文说“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元稹也说“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诗人借香气四溢的椒兰比喻自己“未变”的还是是美德。“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的穿戴和“昭质其犹未亏”也是对美德“未变”的表白,而“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则让读者看到,花儿越来越多,色彩越来越浓,这里透露的是诗人不但“未变”,而且对美德的崇尚之情越来越浓了。
3.诗人的“未变”表现在哪里?
首先表现在对世俗的猛烈抨击:“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通过对丑恶现实的审判和拷问,一针见血地指出,违背规矩而谄媚取巧是世俗(官场)的润滑剂,正如台湾诗人北岛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公认的规则了。于是在这样的世俗面前,诗人的“不变”注定是一个正义的孤独者跟一个强大的丑恶集团的对抗,在王权时代,这也注定是没有出路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贾岛所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以屈原接下来感叹:“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因此要保持高洁的追求是何等的艰难!但诗人还是要坚持不变,对世俗丑态的抨击则从反面突出了诗人可贵的“不变”。
其次表现在直抒胸臆的心灵坚守:“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诗人通过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庄严承诺:“宁死不为”!即使“忍尤攘诟”也绝不不同流合污;以“鸷鸟”和“方”比喻自己的特立独行,孤标傲世,刚正不阿;以前代圣贤对清白正直的推崇给自己插上一面鼓励的旗帜,于此诗人对自己和世界的伟大承诺犹如洪钟巨吕之音,振聋发聩。
再者表现在诗人行动上的眷顾不舍:“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这一句的行动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因为“悔相道之不察兮”,诗人 “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但当诗人离开后,他忍不住挽辔回眸,“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个“忽”字表明诗人虽然是作出了“迷途知返”的决定,但骨子里涌动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眷恋,“观乎四方”透露的是诗人对这片热土的不舍,因此诗人根本不可能真正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匆然离去,这些动作透露出的是诗人心底炽热如岩浆而奔突不已的爱国忧民之情。
三、回望“灵犀”再感悟
为了加深对屈子精魂的感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教育,仍然可以就此“灵犀”之句进行拓展深化。
通过对屈原心灵的“体解未变”“九死未悔”的崇高美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大胆联想,调动诗情,写几句感悟性的话语点赞诗人。譬如:非为花草,胜似兰芷,峻洁人格亮日月;非为铜铸,胜似铁塔,凛凛正气凌九霄。鸷鸟高飞,怀存清白,卓尔不群宁死节;挽辔回眸,魂系家国,耿耿丹心灿古今。无惧流言蜚语,只存碧血丹心。楚天寥廓,写不尽岁月沧桑;汨水汤汤,淌不完屈子幽情。你是温润时空的碧叶,依然摇曳在杏花烟雨的江南,染绿炎黄子孙的求索梦!
雷建平,教师,现居湖南汨罗。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这是诗人对世界的庄严宣告:即使我身体遭受肢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诗人就是要表明自己即使经受炼狱般的痛苦也要坚守心灵的立场。这种立场遥承选诗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生灵涂炭,国运衰微是作者心痛之所在,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抒发了自己体解未变的决心。篇中反复表白的都是这种决心,譬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然表达不同,但“九死不悔”与“宁死不为”都是表明诗人对志趣的坚守,因此前文所说的“灵犀”之句是贯穿两节的一条思想红线,抓住这条红线,也就捏住了全诗的内核。
二、提领“灵犀”知“肌理”
既然诗人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也就是说诗人立场坚定,纵然肉体遭受肢解也不会改变,也不会因心灵受创伤就改变自己的操守。以此句为抓手,便可进一步疏通全篇的“肌理”,从而引领对全篇的理解。不妨由此句探究下面几个问题:
1.诗人内心的创伤是什么?
选诗从多方面揭示了诗人的心灵之创,一是“民生多艰”:看到生灵涂炭,而国家又无法拯救他们,诗人的心在滴血。二是“灵修不察”:首先表现在“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意谓诗人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内心自然受到创伤;楚王的不察还表现在“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意谓楚王因为诗人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诗人采集白芷而给他加上罪名,可见诗人因为追求高洁美好而遭遇楚王的打击,这些都表明国君的昏庸反动,缺少一双洞察人才,辨别忠魂的慧眼,这当然让诗人深为失望。造成诗人心灵之创的第三个原因是“众女谣诼”:“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诗人引类譬喻,打比方说明小人因嫉妒而在背后诋毁诗人。自身的不幸和民瘼的深重,诗人内心的苦痛就可想而知了。这里要给学生补充一下的是诗人之所以招致“众女谣诼”,是因为其“美政”理想得罪权贵,即德政惠民(民本)、修明法度(法制)、举贤授能(立国)、合纵革新(强兴)等兴国措施触动权贵利益,于是朝中保守派对他强烈排斥和打击。虽然诗人的心灵遭受了多重打击,有了深深的创伤,但诗人说“吾犹未变”,那么继续探究如下。
2.诗人“未变”的是什么?
首节诗人写道:“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从“修姱”、“蕙纕”、“揽茞”等词来看,诗人“未变”的主要是对高洁美德的执着追求。“心之所善”、“不忍为此态”、“死直”则让读者看到,在面对卑劣与崇高的选择时,诗人毫不犹豫地站在真善美的彼岸,坚定捍卫的是灵魂的高洁和正直。从下文诗人反复的言说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诗人“未变”的是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在“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一句中,“椒”即花椒,清代方文说“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元稹也说“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诗人借香气四溢的椒兰比喻自己“未变”的还是是美德。“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的穿戴和“昭质其犹未亏”也是对美德“未变”的表白,而“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则让读者看到,花儿越来越多,色彩越来越浓,这里透露的是诗人不但“未变”,而且对美德的崇尚之情越来越浓了。
3.诗人的“未变”表现在哪里?
首先表现在对世俗的猛烈抨击:“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通过对丑恶现实的审判和拷问,一针见血地指出,违背规矩而谄媚取巧是世俗(官场)的润滑剂,正如台湾诗人北岛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公认的规则了。于是在这样的世俗面前,诗人的“不变”注定是一个正义的孤独者跟一个强大的丑恶集团的对抗,在王权时代,这也注定是没有出路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贾岛所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以屈原接下来感叹:“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因此要保持高洁的追求是何等的艰难!但诗人还是要坚持不变,对世俗丑态的抨击则从反面突出了诗人可贵的“不变”。
其次表现在直抒胸臆的心灵坚守:“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诗人通过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庄严承诺:“宁死不为”!即使“忍尤攘诟”也绝不不同流合污;以“鸷鸟”和“方”比喻自己的特立独行,孤标傲世,刚正不阿;以前代圣贤对清白正直的推崇给自己插上一面鼓励的旗帜,于此诗人对自己和世界的伟大承诺犹如洪钟巨吕之音,振聋发聩。
再者表现在诗人行动上的眷顾不舍:“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这一句的行动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因为“悔相道之不察兮”,诗人 “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但当诗人离开后,他忍不住挽辔回眸,“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个“忽”字表明诗人虽然是作出了“迷途知返”的决定,但骨子里涌动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眷恋,“观乎四方”透露的是诗人对这片热土的不舍,因此诗人根本不可能真正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匆然离去,这些动作透露出的是诗人心底炽热如岩浆而奔突不已的爱国忧民之情。
三、回望“灵犀”再感悟
为了加深对屈子精魂的感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教育,仍然可以就此“灵犀”之句进行拓展深化。
通过对屈原心灵的“体解未变”“九死未悔”的崇高美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大胆联想,调动诗情,写几句感悟性的话语点赞诗人。譬如:非为花草,胜似兰芷,峻洁人格亮日月;非为铜铸,胜似铁塔,凛凛正气凌九霄。鸷鸟高飞,怀存清白,卓尔不群宁死节;挽辔回眸,魂系家国,耿耿丹心灿古今。无惧流言蜚语,只存碧血丹心。楚天寥廓,写不尽岁月沧桑;汨水汤汤,淌不完屈子幽情。你是温润时空的碧叶,依然摇曳在杏花烟雨的江南,染绿炎黄子孙的求索梦!
雷建平,教师,现居湖南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