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一点脉络通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离骚》共选入诗句两节,选诗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者,都感觉有难度。如果抓住选诗的“灵犀”,有助于把握主旨,理解内容之间的脉络关联,加深对诗人情感思想的理解,深刻体悟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这是诗人对世界的庄严宣告:即使我身体遭受肢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诗人就是要表明自己即使经受炼狱般的痛苦也要坚守心灵的立场。这种立场遥承选诗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生灵涂炭,国运衰微是作者心痛之所在,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抒发了自己体解未变的决心。篇中反复表白的都是这种决心,譬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然表达不同,但“九死不悔”与“宁死不为”都是表明诗人对志趣的坚守,因此前文所说的“灵犀”之句是贯穿两节的一条思想红线,抓住这条红线,也就捏住了全诗的内核。
  二、提领“灵犀”知“肌理”
  既然诗人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也就是说诗人立场坚定,纵然肉体遭受肢解也不会改变,也不会因心灵受创伤就改变自己的操守。以此句为抓手,便可进一步疏通全篇的“肌理”,从而引领对全篇的理解。不妨由此句探究下面几个问题:
  1.诗人内心的创伤是什么?
  选诗从多方面揭示了诗人的心灵之创,一是“民生多艰”:看到生灵涂炭,而国家又无法拯救他们,诗人的心在滴血。二是“灵修不察”:首先表现在“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意谓诗人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内心自然受到创伤;楚王的不察还表现在“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意谓楚王因为诗人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诗人采集白芷而给他加上罪名,可见诗人因为追求高洁美好而遭遇楚王的打击,这些都表明国君的昏庸反动,缺少一双洞察人才,辨别忠魂的慧眼,这当然让诗人深为失望。造成诗人心灵之创的第三个原因是“众女谣诼”:“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诗人引类譬喻,打比方说明小人因嫉妒而在背后诋毁诗人。自身的不幸和民瘼的深重,诗人内心的苦痛就可想而知了。这里要给学生补充一下的是诗人之所以招致“众女谣诼”,是因为其“美政”理想得罪权贵,即德政惠民(民本)、修明法度(法制)、举贤授能(立国)、合纵革新(强兴)等兴国措施触动权贵利益,于是朝中保守派对他强烈排斥和打击。虽然诗人的心灵遭受了多重打击,有了深深的创伤,但诗人说“吾犹未变”,那么继续探究如下。
  2.诗人“未变”的是什么?
  首节诗人写道:“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从“修姱”、“蕙纕”、“揽茞”等词来看,诗人“未变”的主要是对高洁美德的执着追求。“心之所善”、“不忍为此态”、“死直”则让读者看到,在面对卑劣与崇高的选择时,诗人毫不犹豫地站在真善美的彼岸,坚定捍卫的是灵魂的高洁和正直。从下文诗人反复的言说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诗人“未变”的是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在“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一句中,“椒”即花椒,清代方文说“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元稹也说“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诗人借香气四溢的椒兰比喻自己“未变”的还是是美德。“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的穿戴和“昭质其犹未亏”也是对美德“未变”的表白,而“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则让读者看到,花儿越来越多,色彩越来越浓,这里透露的是诗人不但“未变”,而且对美德的崇尚之情越来越浓了。
  3.诗人的“未变”表现在哪里?
  首先表现在对世俗的猛烈抨击:“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通过对丑恶现实的审判和拷问,一针见血地指出,违背规矩而谄媚取巧是世俗(官场)的润滑剂,正如台湾诗人北岛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公认的规则了。于是在这样的世俗面前,诗人的“不变”注定是一个正义的孤独者跟一个强大的丑恶集团的对抗,在王权时代,这也注定是没有出路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贾岛所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以屈原接下来感叹:“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因此要保持高洁的追求是何等的艰难!但诗人还是要坚持不变,对世俗丑态的抨击则从反面突出了诗人可贵的“不变”。
  其次表现在直抒胸臆的心灵坚守:“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诗人通过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庄严承诺:“宁死不为”!即使“忍尤攘诟”也绝不不同流合污;以“鸷鸟”和“方”比喻自己的特立独行,孤标傲世,刚正不阿;以前代圣贤对清白正直的推崇给自己插上一面鼓励的旗帜,于此诗人对自己和世界的伟大承诺犹如洪钟巨吕之音,振聋发聩。
  再者表现在诗人行动上的眷顾不舍:“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这一句的行动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因为“悔相道之不察兮”,诗人 “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但当诗人离开后,他忍不住挽辔回眸,“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个“忽”字表明诗人虽然是作出了“迷途知返”的决定,但骨子里涌动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眷恋,“观乎四方”透露的是诗人对这片热土的不舍,因此诗人根本不可能真正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匆然离去,这些动作透露出的是诗人心底炽热如岩浆而奔突不已的爱国忧民之情。
  三、回望“灵犀”再感悟
  为了加深对屈子精魂的感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教育,仍然可以就此“灵犀”之句进行拓展深化。
  通过对屈原心灵的“体解未变”“九死未悔”的崇高美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大胆联想,调动诗情,写几句感悟性的话语点赞诗人。譬如:非为花草,胜似兰芷,峻洁人格亮日月;非为铜铸,胜似铁塔,凛凛正气凌九霄。鸷鸟高飞,怀存清白,卓尔不群宁死节;挽辔回眸,魂系家国,耿耿丹心灿古今。无惧流言蜚语,只存碧血丹心。楚天寥廓,写不尽岁月沧桑;汨水汤汤,淌不完屈子幽情。你是温润时空的碧叶,依然摇曳在杏花烟雨的江南,染绿炎黄子孙的求索梦!
  雷建平,教师,现居湖南汨罗。
其他文献
在提倡文本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当下,好像有一种趋势:即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一定不能就事论事,就文本而论文本,而必须要有拓展延伸的环节,一定要有教材之外的引申和发散,否则就凸显不出课堂的深度和执教者的水平。诚然,文本的研习需要通过与教材文本相关联的课外的材料来辅助、补充,这对于我们在理解文本的关键处或者作者情感方面大有帮助。但这必须是充分建立在文本中的某个细节之上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
在2006年过了一半的时候,看见一本名叫《话题2005)的书,不禁让人为它捏把冷汗。不论是传媒炒作的对象,或是普通人饭桌上的谈资,话题总是越新鲜越好。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或事件,在没有了新鲜刺激这最有力的保证后,还有什么能够吸引读者的眼光?  这就难怪作者会在“缘起”中花那么长的篇幅去说服读者,购买此书的理由也列举了一堆。“话题的深度”、“独立的立场”及“分享的需要”是这本书提供给读者的三大特色
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知识的创新、思想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与翻译已经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研究对象是纯粹的国学,研究者也不可能坐闭域中对海外的汉学研究盲视绝听,更不可能拒绝接受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伴随中国在二十世纪以来开始的现代化历程的是,传统的思想范式和话语模式的现代转变,而这种转变的直接动因就是对西学的翻译。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翻译已经不仅是落后者向先进者学习的必要途径,而且成为一切
最近两年来,以李华平、刘永康、王家伦、董水龙等为代表的一批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对韩军的课例《背影》《老王》《雷雨》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使得韩军从多年的正面领军形象,一下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反面”典型。虽然替韩军的教学和文本解读辩护的老师也不乏其人,韩军自己也曾撰文自我辩解,但这些辩护总体上是站不住脚的。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帮助包括韩军老师在内部分教师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我觉得有必
今年是核心素养理论落地的第三个年头,是需要有些实质性的成果证明其实效性。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落地,这三年又有哪些成果呢?  无独有偶,2014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阐述了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在新课标、新教材首轮试验的当下,这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上的革新、在操作上的指导,是最为切实有效的内容。文章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
近期,我组织两个班级阅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在同学们阅读结束前一个星期,我就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感受作了大致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本书很有震撼力,值得一读;有的同学认为这部小说读起来太压抑,几天都没好好睡过觉;还有的同学表示,读了这本书,再看看相关电影,更有感悟……听了他们的阅读感想,我不由得产生一个想法:何不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阅读交流活动,
丁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回望开学季,有很多事值得铭记。一是因生活需要,我由原工作学校至现工作学校的调动工作一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个前后折腾了我们三年的人事问题,过程曲折遍尝酸辛,令人倍感挫败,甚至意志消沉。二是我终于结束了连送三届初三的应试工作模式,在新学校接手一班初一新生。三是与之相应的,我终于晚一年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九月的晚风吹拂,白天的燠热切换为些微的清
【设计思路】  作为经典诗歌的《再别康桥》屡屡被误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读者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被标题中的“别”字迷惑,先入为主地将“别”与痛苦、伤悲等低沉情绪划上等号;二是不少教师受教参的影响,被其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阅读视野的窄化,将《再别康桥》所抒之情解读为“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以诵读为主线,珍视自己的初读体验,并以此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质疑法、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层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相生相长的。  每教一篇文章,尤其是经典之作,我总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牢牢守住了学习语言的根基?是否助益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是否拓展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