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积极的、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联系生活;注重朗读;开展互动;拓展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去利用生活经验触摸语文材料、学习语文知识。而利用生活经验大量地进行课堂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其语文实践能力,更能促进学生良好地自主发展。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课堂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抓住“倍思亲”这个诗眼文眼,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受王维身为异乡客的孤独,感悟“倍思亲”的种种原因,体会文章中的情节和情感,并通过朗读、背诵,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内化、积累和提升,最终在学习中真正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思想感情得到发展。
一、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自主体验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应体现在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上。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语文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而语文课堂学习就是要通过再现生活,让学生感悟生活,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自主感悟。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里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的是重阳节的思乡之情。在重阳节,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在这里,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人们欢度佳节的情景,比如过元宵、过中秋、过除夕等传统节日时。学生结合自己过这些节日的体验,就很容易地说出了那些欢度佳节的情景。课堂上节日的氛围浓郁了,王维的思乡之情强烈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所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就是要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真正的启迪,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二、注重朗读,表达情感,自主感悟
朗读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更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陶冶。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文、读诗,把自己的感悟朗读出来,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在体会重阳节人们欢度的情景时,学生找出了“兴高采烈”、“扶老携幼”等几个词后,我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这些词,读好这些词所在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感受。又如在引导学生体会到王维异乡孤独的情感时,我又让学生把这份情感放在朗读中体现。并通过男女生对比朗读,使热闹和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衬托出了王维的思乡之情。
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学生自主地投入朗读,会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悟得深。
三、开展互动,学习有效,自主发展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也应体现在有效互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体验、自主发展。
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究之中,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这样的活动中知识信息的交流量往往是成倍增长的,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效率。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例如,在想象人们欢度佳节的情景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交流和互动,学生的想法就多起来了,此情此景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再现。又如,当学到第三自然段时,根据情节发展当时王维会想些什么呢?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再组织班级交流。在讨论交流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不仅体悟到了“思亲”情景,更是体会到了此时诗人激动而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这种互动学习活动,由于采取了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所以能让学生充分地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活动更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互帮互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知识,丰富情感,自主积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门工具的掌握是呈面状扩展式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让学生学习课文语言,熟悉并熟练语言交际的特点,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扩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素质。
学完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学生了解到了王维是借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先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平时学习积累到的这类古诗,学生也一下子想到并交流了自己学过的这些古诗《静夜思》、《枫桥夜泊》……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了几首这类的古诗,让学生读读悟悟;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开展搜集这类古诗的活动,有了课堂学习的基础,学生课后肯定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实践任务的。你想,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语言的积累不就通过一个点得到了扇面状的丰富,知识面不就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吗!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在如此种种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地发展,有效地不断积累与运用知识,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许强(1975- ),男,汉族,江苏昆山人,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责任编辑:刘宝瑞)
【关键词】联系生活;注重朗读;开展互动;拓展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去利用生活经验触摸语文材料、学习语文知识。而利用生活经验大量地进行课堂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其语文实践能力,更能促进学生良好地自主发展。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课堂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抓住“倍思亲”这个诗眼文眼,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受王维身为异乡客的孤独,感悟“倍思亲”的种种原因,体会文章中的情节和情感,并通过朗读、背诵,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内化、积累和提升,最终在学习中真正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思想感情得到发展。
一、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自主体验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应体现在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上。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语文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而语文课堂学习就是要通过再现生活,让学生感悟生活,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自主感悟。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里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的是重阳节的思乡之情。在重阳节,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在这里,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人们欢度佳节的情景,比如过元宵、过中秋、过除夕等传统节日时。学生结合自己过这些节日的体验,就很容易地说出了那些欢度佳节的情景。课堂上节日的氛围浓郁了,王维的思乡之情强烈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所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就是要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真正的启迪,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二、注重朗读,表达情感,自主感悟
朗读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更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陶冶。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文、读诗,把自己的感悟朗读出来,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在体会重阳节人们欢度的情景时,学生找出了“兴高采烈”、“扶老携幼”等几个词后,我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这些词,读好这些词所在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感受。又如在引导学生体会到王维异乡孤独的情感时,我又让学生把这份情感放在朗读中体现。并通过男女生对比朗读,使热闹和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衬托出了王维的思乡之情。
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学生自主地投入朗读,会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悟得深。
三、开展互动,学习有效,自主发展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也应体现在有效互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体验、自主发展。
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究之中,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这样的活动中知识信息的交流量往往是成倍增长的,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效率。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例如,在想象人们欢度佳节的情景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交流和互动,学生的想法就多起来了,此情此景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再现。又如,当学到第三自然段时,根据情节发展当时王维会想些什么呢?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再组织班级交流。在讨论交流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不仅体悟到了“思亲”情景,更是体会到了此时诗人激动而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这种互动学习活动,由于采取了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所以能让学生充分地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活动更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互帮互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知识,丰富情感,自主积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门工具的掌握是呈面状扩展式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让学生学习课文语言,熟悉并熟练语言交际的特点,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扩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素质。
学完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学生了解到了王维是借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先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平时学习积累到的这类古诗,学生也一下子想到并交流了自己学过的这些古诗《静夜思》、《枫桥夜泊》……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了几首这类的古诗,让学生读读悟悟;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开展搜集这类古诗的活动,有了课堂学习的基础,学生课后肯定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实践任务的。你想,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语言的积累不就通过一个点得到了扇面状的丰富,知识面不就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吗!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在如此种种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地发展,有效地不断积累与运用知识,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许强(1975- ),男,汉族,江苏昆山人,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责任编辑:刘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