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信息技术课堂的立德树人内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think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崇高的精神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立德树人教育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信息技术课堂能够为学生开阔视野。在浩瀚的大数据时代,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充斥在学生周围,甄别和选用合理的教学素材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应通过课堂研究如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通过时间验证构建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并通过自身的教育智慧将立德树人与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课堂点滴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立德树人;核心素养;项目学习;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71-02
  引 言
  《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空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信息技术学科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1]。教师应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借助课堂教学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学科教学的基石。
  一、立德树人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坚实基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任务,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一)时代需求
  党和国家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回答了建设什么国家,建设怎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重大问题。杜威强调:“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立德树人理念從青少年抓起,解决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价值多样性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和青少年价值观迷失的问题,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能够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诉求。
  如今,信息社会中多维度的大数据呈现出惊人的力量。培养青少年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甄别信息,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负责任地获取、使用信息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课程标准》从课程的角度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立德树人教育的诉求,既有学生应具备的修养,又有明确的道德规范,让学生在约束自身行为的同时,注意保护自己;既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又要有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教师应用计算思维的方式研究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合理选择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能量去引导学生[2]。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特有的思维特点,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感悟信息技术的人文情怀,使其内化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不是一门学科性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只通过单纯的说教,教师难以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只有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意识教育,把正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学生,将价值取向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才能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那么,教师应选取什么样的事例实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呢?有的教师会选择关注度高且流行的话题作为导入,如股票。股市的功能在于融资,属于一种非常专业的经济探讨范畴。股票走势、股票的学问非常深奥,甚至一些专业精算师都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教育者在利用股票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时需要考虑较多因素。比如,教师可以把大众的投机心理转化为正确的价值导向,把资本的博弈转化为学生中的良性竞争。教师应注意,若引用的事例本身具有争议,教师将难以公正、不带偏颇地看待,也就难以通过此事例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为其不断更新教学资源。还有一些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社会新闻,如自然灾害等。他们希望学生能感受灾难带来的惨痛教训,产生敬畏心理,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但应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时,教师应严格筛选,不能让过于惨痛的画面带来反面效果,以免给学生心理埋下阴暗的种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同一件事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在消极事例中选择体现人和事物正能量的素材。
  例如,在讲解“英雄消防员——火焰传感器的使用”一课时,教师应放弃展示生命消逝的场景,而是选择一张天津港火灾消防员奋力奔向火海背影的画面。教师可对画面中惊慌失措的人群进行虚化处理,而对消防员坚定地奔向火场的形象进行放大处理,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以展现消防员的伟岸坚强和为人民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产生崇敬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深切的感触,激发了思维,会想象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为英雄消防员配备更完善的防护措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探究,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进行设计,以帮助英雄消防员顺利完成灭火任务并安全返回,这样就层层递进地实现了知识点教学。这样一来,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了通过信息技术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目的。   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强调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把正确的价值理念融入教学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人文评价是深化立德树人理念的时代支点
  信息技术课堂一直给人沉闷枯燥的感觉,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前沿性。而信息技术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讲授,教师应构建一个有温度的课堂。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中,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应以立德树人理念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场所,教师应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避免使用“很好”“你很棒”等简单、空洞的话语来评价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等,用具有人文情怀和亲和力的话语给予学生肯定。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以说:“你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看来你也有做老师的潜质。”如果学生的回答和课堂无关,教师应该说:“学习的道路比较漫长,难免遇到困难,但是不要怕,跨過去我们就是‘好汉’。”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个美丽的错误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了。”教师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童真,用人文点亮信息技术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拥有美好的心灵。
  当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仍有待提高,容易出现思想偏差,教师应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关怀。学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教师潜移默化的行为能够不断影响他们。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仅依靠心理课程,更需要所有教师在生活中、课堂上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影响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取得学生的信任。
  结 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品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教师应发现并滋养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茁壮成长。教师应用自身的言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来唤醒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徐蕾.培养道德自觉: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6(15):56-59+64.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7-9.
  作者简介:梁东艳(1983.2—),女,江苏南通人,工程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获江苏省优课评比一等奖,研究方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单篇教学易产生“碎片化”,因此学生难以全面透彻地掌握英语知识,不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英语教师可应用整体教学法,通过自主阅读全篇为具体探究“铺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其中,采用多元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形成鲜明深刻的认识,由阅读迁移至对话训练兼顾对多种技能的培养,再借由整体复述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中英语;整体教学;自主阅读;多元比较;对话迁移;整体复述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问题解决模式是在生本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旨在使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获取知识,锻炼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此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学优化,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南水北调怎么调”这节课为例,详细介绍问题解决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解决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本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及思维能力发展的有关内容,希望通过数学实践活动、空间图形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等。本文结合实际生活及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空间观念,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文学审美活动受审美观的影响展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格局。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拓展审美空间,使学生徜徉于各类文本。学生基于时代背景阅读文本,能够消除审美隔阂。教师应调整学生文化结构以实现与文本文化结构,的统一,从而降低阅读难度,使审美顺畅、有效地进行。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多种意识形态,调整审美格局,形成思维的开放度。  关键词:审美空间;文化结构;审美结构;审美格局;初中语文  中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应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的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如果单纯从审美角度或思想内涵角度去品鉴,就不能算是完整的阅读,教师还应在了解其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作者创造的理想世界及塑造的人物,感受作品体现的强烈的感情色彩,捕捉作品奇特新颖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对不同创作风格的作品的对比赏析,进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浪漫主义;理想世界;感情色彩;表现形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为学生写作提供方法和素材,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准。语文教学应采用
摘 要: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方式,其本身具有鲜明的创新意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自主性,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意义出发,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