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陇上江南的秀丽点亮了她的眼睛,还是西汉水和山鸟的歌唱灌注了她的耳朵?甘肃省三八红旗手、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闫晓霞,从小就对音乐和舞蹈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她常常静听晚风吹过松林的低语,不时留意灰鹭在成县东河里的舞蹈。
坚持自学,重新找到生命的乐趣
高考失利,18岁的闫晓霞没能考入大学,没能实现自己的艺术梦、人生梦,她当了一名百货公司售货员。可是,她不甘心——她要轻盈地舞动,还要自由地歌唱。
工作之余,闫晓霞观看一切和舞蹈有关的电视、电影,认真模仿里面的舞蹈姿势、动作,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能力,更用心去体会每个动作中所蕴含、体现的感情。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她都坚持运气、练声,倾听模仿收音机、广播、电视和电影里的歌曲。慢慢地,她的舞蹈水平和歌唱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走出了高考失利的阴影,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闫晓霞积极参加单位的一切文艺活动,像绿孔雀一样曼妙地舞蹈,像百灵鸟一样快乐地歌唱。渐渐地,她在成县商业系统小有名气。后来,县里的一些文艺晚会也找她来策划、编导和排练。她不负众望,超水平地奉献出了一场场精彩的晚会,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因为优异的舞蹈和音乐才能,1991年秋,闫晓霞调入成县西关小学,担任音乐舞蹈教师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缺乏教学经验的闫晓霞面对淘气的学生,也生过气、批评过学生。后来,她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基础差,自己也只是让他们会唱、唱好一首歌曲就行了。于是,她想方设法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上课。通过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去分析、区别噪音和乐音,认识高音、中音和低音。她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踏青,倾听和模仿风声、虫鸣和鸟叫,感受声音之美。渐渐地,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音乐课,不再是吼一吼、唱一唱,而是全情投入学习。同时,闫晓霞还注重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和教育。有家长说:“跟着闫老师学习了音乐、舞蹈后,感觉孩子懂事多了。”
脱胎换骨,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可是,她总感觉自己的教学缺少了什么。思来想去,她意识到自己缺少系统的知识、高深的技巧和宽阔的视野。
1993年8月底,闫晓霞多方向教育部门协调寻找机会,毅然告别瘫痪在床5年的母亲,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当时,已不能说话的母亲流着泪,抚摸着她的脸庞,哆嗦着用手做了个挥手的动作,又做了一个招手的动作。母女连心,闫晓霞明白:母亲是让她放心努力学习,学好了一定要回来。没想到的是,那个招手回来的动作,成了母亲留在她心中的最后记忆。同年11月份,闫晓霞收到母亲的病危电报,当她风尘仆仆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入土。她在老家过了母亲的“头七”,便匆匆赶回北京。
回到北京,闫晓霞化悲痛为力量,每天早早到教室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她怕漏掉老师任何的一个字眼。每节课下来,她都有一种虚脱的感觉,毕竟太投入了。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不是课间请教老师,就是晚上或周末到图书馆查资料。
练习器乐的时候,闫晓霞常常一坐几个小时,弹得胳膊酸了、手麻了,大冬天的还浑身冒汗。
学习之余,闫晓霞节衣缩食,用省下来的钱到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欣赏国内外最好的音乐舞蹈演出和表演。
工夫不负有心人。闫晓霞的理论知识系统了、提高了,器乐演奏更加娴熟了,视野也扩大了、提升了。她像脱胎换骨一样,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6年毕业时,北京通县、怀柔等地多家单位邀请她加盟。可是她想起了母亲的招手,想起了父亲的嘱托“毕业了一定回来。”更想起了山区孩子们热烈渴望的求知目光。她毅然告别繁华的大城市,回到了老家。
学成归来, 全情投入
回到成县的闫晓霞谢绝了领导的调动,扎根成县东街小学。她要用从文化之都——北京舀来的艺术之水,浇灌孩子们心中的艺术萌芽。现在,她上音乐课时,能将歌唱和器乐演奏比较完美、协调地结合起来。在教孩子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闫晓霞启发大家利用从电视和电影上看到的,想象自己就在平静的湖面上划着小船,然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轻盈、欢快和幸福。孩子们的热情激发了,积极性调动了,学习效果出奇的好。
身體是一切学习的保障。闫晓霞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开展了“一级一品”活动,如一年级学生的跳绳、六年级学生的篮球,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上去了,再加以适当引导、有效教育,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上去了。现在,“一级一品”活动已成为东街小学课外活动的品牌。
因为闫晓霞的努力付出,东街小学不管是参加市县的文艺汇演,还是参加省市的文艺调演,都是名列前茅。在成县,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东街小学,更愿意闫晓霞给自己的孩子上课。
闫晓霞还主动承担了成县各类大型文艺演出,策划、组织、编导、协调几乎事必躬亲,太累了,太需要帮手了。2001年以来,在与各学校老师的交流中,在编排文艺演出时,闫晓霞时时处处留心,发现有潜力的青年艺术教师,找时间寻场地集中对他们进行培训。十几年来,王瑛、赵寅、王伟娜等10多位音乐、舞蹈老师经过闫晓霞手把手的精心培训,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获得了省市县各级奖励,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2013年,闫晓霞担任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积极、全力开展青少年校外教学活动和群众艺术活动。
为不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活动中心主要在课余、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开展活动。同时,采取低收费、保运转模式,让县城及周边大多数的适龄儿童有条件到中心学习。同为20天的舞蹈班,活动中心的收费是当地同类舞蹈班的一半。而且,活动中心聘请陇南各县区乃至周边城市一流的专业教师给孩子们上课。天水市文化馆馆长杜小艺教授曾应聘来中心担心小提琴教师。2015年,闫晓霞又投入38万元,购买了机器人、航空模型等器材,充实活动中心硬件设备,让孩子们不出成县,就能接受先进的科普教育。2013年,活动中心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评为全省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被陇南市教育局评为市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是成县文化事业方面对外宣传的窗口。北京一位专家参观后说:“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县级单位里面,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甚至比一些市级单位开展得都好。”
成县妇联也对中心给予支持和帮助。成县妇联常邀请闫晓霞对妇联的文艺活动进行指导,经成县妇联主席陈菊红协调、申请,2015年,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陇南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几年来,闫晓霞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特级教师。
如今,身在领导岗位的闫晓霞继续教孩子们舞蹈、音乐。因为艺术点亮了她的人生,她也要让艺术点亮孩子和他人的人生。
(责编 伊娃)
坚持自学,重新找到生命的乐趣
高考失利,18岁的闫晓霞没能考入大学,没能实现自己的艺术梦、人生梦,她当了一名百货公司售货员。可是,她不甘心——她要轻盈地舞动,还要自由地歌唱。
工作之余,闫晓霞观看一切和舞蹈有关的电视、电影,认真模仿里面的舞蹈姿势、动作,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能力,更用心去体会每个动作中所蕴含、体现的感情。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她都坚持运气、练声,倾听模仿收音机、广播、电视和电影里的歌曲。慢慢地,她的舞蹈水平和歌唱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走出了高考失利的阴影,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闫晓霞积极参加单位的一切文艺活动,像绿孔雀一样曼妙地舞蹈,像百灵鸟一样快乐地歌唱。渐渐地,她在成县商业系统小有名气。后来,县里的一些文艺晚会也找她来策划、编导和排练。她不负众望,超水平地奉献出了一场场精彩的晚会,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因为优异的舞蹈和音乐才能,1991年秋,闫晓霞调入成县西关小学,担任音乐舞蹈教师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缺乏教学经验的闫晓霞面对淘气的学生,也生过气、批评过学生。后来,她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基础差,自己也只是让他们会唱、唱好一首歌曲就行了。于是,她想方设法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上课。通过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去分析、区别噪音和乐音,认识高音、中音和低音。她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踏青,倾听和模仿风声、虫鸣和鸟叫,感受声音之美。渐渐地,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音乐课,不再是吼一吼、唱一唱,而是全情投入学习。同时,闫晓霞还注重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和教育。有家长说:“跟着闫老师学习了音乐、舞蹈后,感觉孩子懂事多了。”
脱胎换骨,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可是,她总感觉自己的教学缺少了什么。思来想去,她意识到自己缺少系统的知识、高深的技巧和宽阔的视野。
1993年8月底,闫晓霞多方向教育部门协调寻找机会,毅然告别瘫痪在床5年的母亲,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当时,已不能说话的母亲流着泪,抚摸着她的脸庞,哆嗦着用手做了个挥手的动作,又做了一个招手的动作。母女连心,闫晓霞明白:母亲是让她放心努力学习,学好了一定要回来。没想到的是,那个招手回来的动作,成了母亲留在她心中的最后记忆。同年11月份,闫晓霞收到母亲的病危电报,当她风尘仆仆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入土。她在老家过了母亲的“头七”,便匆匆赶回北京。
回到北京,闫晓霞化悲痛为力量,每天早早到教室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她怕漏掉老师任何的一个字眼。每节课下来,她都有一种虚脱的感觉,毕竟太投入了。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不是课间请教老师,就是晚上或周末到图书馆查资料。
练习器乐的时候,闫晓霞常常一坐几个小时,弹得胳膊酸了、手麻了,大冬天的还浑身冒汗。
学习之余,闫晓霞节衣缩食,用省下来的钱到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欣赏国内外最好的音乐舞蹈演出和表演。
工夫不负有心人。闫晓霞的理论知识系统了、提高了,器乐演奏更加娴熟了,视野也扩大了、提升了。她像脱胎换骨一样,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6年毕业时,北京通县、怀柔等地多家单位邀请她加盟。可是她想起了母亲的招手,想起了父亲的嘱托“毕业了一定回来。”更想起了山区孩子们热烈渴望的求知目光。她毅然告别繁华的大城市,回到了老家。
学成归来, 全情投入
回到成县的闫晓霞谢绝了领导的调动,扎根成县东街小学。她要用从文化之都——北京舀来的艺术之水,浇灌孩子们心中的艺术萌芽。现在,她上音乐课时,能将歌唱和器乐演奏比较完美、协调地结合起来。在教孩子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闫晓霞启发大家利用从电视和电影上看到的,想象自己就在平静的湖面上划着小船,然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轻盈、欢快和幸福。孩子们的热情激发了,积极性调动了,学习效果出奇的好。
身體是一切学习的保障。闫晓霞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开展了“一级一品”活动,如一年级学生的跳绳、六年级学生的篮球,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上去了,再加以适当引导、有效教育,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上去了。现在,“一级一品”活动已成为东街小学课外活动的品牌。
因为闫晓霞的努力付出,东街小学不管是参加市县的文艺汇演,还是参加省市的文艺调演,都是名列前茅。在成县,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东街小学,更愿意闫晓霞给自己的孩子上课。
闫晓霞还主动承担了成县各类大型文艺演出,策划、组织、编导、协调几乎事必躬亲,太累了,太需要帮手了。2001年以来,在与各学校老师的交流中,在编排文艺演出时,闫晓霞时时处处留心,发现有潜力的青年艺术教师,找时间寻场地集中对他们进行培训。十几年来,王瑛、赵寅、王伟娜等10多位音乐、舞蹈老师经过闫晓霞手把手的精心培训,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获得了省市县各级奖励,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2013年,闫晓霞担任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积极、全力开展青少年校外教学活动和群众艺术活动。
为不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活动中心主要在课余、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开展活动。同时,采取低收费、保运转模式,让县城及周边大多数的适龄儿童有条件到中心学习。同为20天的舞蹈班,活动中心的收费是当地同类舞蹈班的一半。而且,活动中心聘请陇南各县区乃至周边城市一流的专业教师给孩子们上课。天水市文化馆馆长杜小艺教授曾应聘来中心担心小提琴教师。2015年,闫晓霞又投入38万元,购买了机器人、航空模型等器材,充实活动中心硬件设备,让孩子们不出成县,就能接受先进的科普教育。2013年,活动中心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评为全省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被陇南市教育局评为市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是成县文化事业方面对外宣传的窗口。北京一位专家参观后说:“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县级单位里面,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甚至比一些市级单位开展得都好。”
成县妇联也对中心给予支持和帮助。成县妇联常邀请闫晓霞对妇联的文艺活动进行指导,经成县妇联主席陈菊红协调、申请,2015年,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陇南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几年来,闫晓霞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特级教师。
如今,身在领导岗位的闫晓霞继续教孩子们舞蹈、音乐。因为艺术点亮了她的人生,她也要让艺术点亮孩子和他人的人生。
(责编 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