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注重名著的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教学中呈现出“随意性”和“低效性”的倾向,将翻转课堂引入名著教学可突破此困境。导读课、研读课、分享课都可以采取“翻转”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形成名著阅读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2019年秋季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前的教材增加古诗文和课外名著整本书阅读是最显著的变化。虽然重视程度提高,但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法随意、教学评价随意等名著教学的痛点并没有解除。从阅读流程来看,学生会经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时间段,反映在课型上,可分为“导读课”“研读课”“分享课”。无论哪种课型,笔者认为虽然重视程度提高,但将翻转课堂引入名著教学可有效解决名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任务单,为教学奠基
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任务单的设计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学情、教材知识点及教学重难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展开。
学习任务单中必需的要素有:课前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课前学习任务(需要做些什么来达成学习目标),并阐明学习任务完成的时间;任务成果检验(是否达成目标)、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获取途径。
学习任务单贯穿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资源之一。因而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用词的规范,指向性要明确,同时也要注意设置问题的趣味性。将问题“情境化”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比如,在《西游记》导读课学案的课前任务有这样一个问题:“隔壁的王爷爷从工厂退休了,向你询问有什么小说可以读一读,你向他推荐四大名著的某一本呢?如何推荐?”这个问题实际上想要检验学生在课前对四大名著的了解程度,但如此设问就比“请你写出四大名著的内容梗概”要更活泼,更具趣味性。
二、循序渐进设课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既要遵循翻转课堂的原则,又要把握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关键。
首先,三种课型的总目标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学会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升: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增加其知识储备;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课堂活动应强调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不一定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运行,而信息化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多的交互形式。当下研究认为,翻转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
(一)导读课
教学目标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之后的整本书阅读做准备。培养能力以记忆、理解为主。学生活动侧重自由畅谈、提出疑问。例如,七年级上册《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是观看“四大名著”介绍视频;翻阅小说目录,观察小说的封面、装帧、插图等;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前部分。课中活动:聊一聊自己印象中的四大名著;分享自身所知道的《西游记》相关内容,自由畅谈;小组合作探究“从小说目录标题能得出哪些信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请学生梳理所有小组的发言;学生自由提问;学生完成任务单上的小练习。
(二)研读课
教学目标是扫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推进深层次的阅读。培养能力以理解、应用、分析为主。学生活动侧重细读重点篇目、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借助学习资料来加深整本书的理解。例如,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研读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是观看《傅聪采访》节选视频;圈画出印象深刻或别有感触的警言金句;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前部分。课中活动:学生交流看完傅聪采访的感受;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并联系实际,说一则关于自己的小故事;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梳理《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傅聪的期望和建议;学生对上述回答进行评价、小结;讨论问题:“如果你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傅雷这样的人,你愿意让他做你的父母、朋友还是老师?为什么?”学生完成任务单上的小练习。
(三)分享课
教学目标是“俯视”全书,强化统整意识;提高阅读愉悦感,获得成就认同感。培养能力以评价、创造为主。学生活动侧重展示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例如,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分享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要求所有学生观看微课《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创作组的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诗歌并制作好PPT;评价组的学生从知人论世、意象意境、情感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进一步查找资料并制作相关PPT;填写小组任务单。课中活动:各评价组通过PPT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创作组同学通过PPT展示自己的创作;评价组的其他成员根据自己分配到的主題评价创作组的作品;学生聆听,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三、智慧引领妙点评,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翻转课堂注重学生活动,但教师在整个名著阅读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自己要用心阅读,先作为读者形成个人对作品的独特认识和评价,教师在示范性的阅读分享中透露出来的远见卓识是能够征服学生、带动学生的。
在课堂上,教师真诚肯定的点评能够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笔者这样评价:“你能从‘叙述视角’分享这本书的亮点,真是了不起的发现!”也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这样引导:“从你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中我们都能看到你对这本书的喜爱,看来你读书确实很投入啊!”既要关注学生名著阅读的结果,笔者鼓励道:“你仿写创作的小诗既有艾青的韵味,也有你自己的风格!”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笔者总结道:“读完《傅雷家书》,看来你已经开始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换位思考了,真是太棒了!”在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用鼓励的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名著阅读。
翻转课堂的历史还不长,当前对翻转课堂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数据还较少,将翻转课堂引入名著阅读教学只是笔者的一个小小尝试。翻转课堂也好,传统课堂也罢,只要真正对学生发展有利就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任重而道远,我们且行且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灵熙.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2]张萍,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
[3]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布鲁姆,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邢翠微.初中地理“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吴果青.语文翻转课堂的心理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作者简介:张逾(1990—) ,女,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一级教师 ,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2019年秋季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前的教材增加古诗文和课外名著整本书阅读是最显著的变化。虽然重视程度提高,但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法随意、教学评价随意等名著教学的痛点并没有解除。从阅读流程来看,学生会经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时间段,反映在课型上,可分为“导读课”“研读课”“分享课”。无论哪种课型,笔者认为虽然重视程度提高,但将翻转课堂引入名著教学可有效解决名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任务单,为教学奠基
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任务单的设计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学情、教材知识点及教学重难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展开。
学习任务单中必需的要素有:课前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课前学习任务(需要做些什么来达成学习目标),并阐明学习任务完成的时间;任务成果检验(是否达成目标)、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获取途径。
学习任务单贯穿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资源之一。因而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用词的规范,指向性要明确,同时也要注意设置问题的趣味性。将问题“情境化”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比如,在《西游记》导读课学案的课前任务有这样一个问题:“隔壁的王爷爷从工厂退休了,向你询问有什么小说可以读一读,你向他推荐四大名著的某一本呢?如何推荐?”这个问题实际上想要检验学生在课前对四大名著的了解程度,但如此设问就比“请你写出四大名著的内容梗概”要更活泼,更具趣味性。
二、循序渐进设课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既要遵循翻转课堂的原则,又要把握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关键。
首先,三种课型的总目标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学会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升: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增加其知识储备;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课堂活动应强调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不一定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运行,而信息化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多的交互形式。当下研究认为,翻转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
(一)导读课
教学目标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之后的整本书阅读做准备。培养能力以记忆、理解为主。学生活动侧重自由畅谈、提出疑问。例如,七年级上册《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是观看“四大名著”介绍视频;翻阅小说目录,观察小说的封面、装帧、插图等;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前部分。课中活动:聊一聊自己印象中的四大名著;分享自身所知道的《西游记》相关内容,自由畅谈;小组合作探究“从小说目录标题能得出哪些信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请学生梳理所有小组的发言;学生自由提问;学生完成任务单上的小练习。
(二)研读课
教学目标是扫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推进深层次的阅读。培养能力以理解、应用、分析为主。学生活动侧重细读重点篇目、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借助学习资料来加深整本书的理解。例如,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研读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是观看《傅聪采访》节选视频;圈画出印象深刻或别有感触的警言金句;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前部分。课中活动:学生交流看完傅聪采访的感受;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并联系实际,说一则关于自己的小故事;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梳理《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傅聪的期望和建议;学生对上述回答进行评价、小结;讨论问题:“如果你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傅雷这样的人,你愿意让他做你的父母、朋友还是老师?为什么?”学生完成任务单上的小练习。
(三)分享课
教学目标是“俯视”全书,强化统整意识;提高阅读愉悦感,获得成就认同感。培养能力以评价、创造为主。学生活动侧重展示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例如,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分享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要求所有学生观看微课《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创作组的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诗歌并制作好PPT;评价组的学生从知人论世、意象意境、情感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进一步查找资料并制作相关PPT;填写小组任务单。课中活动:各评价组通过PPT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创作组同学通过PPT展示自己的创作;评价组的其他成员根据自己分配到的主題评价创作组的作品;学生聆听,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三、智慧引领妙点评,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翻转课堂注重学生活动,但教师在整个名著阅读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自己要用心阅读,先作为读者形成个人对作品的独特认识和评价,教师在示范性的阅读分享中透露出来的远见卓识是能够征服学生、带动学生的。
在课堂上,教师真诚肯定的点评能够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笔者这样评价:“你能从‘叙述视角’分享这本书的亮点,真是了不起的发现!”也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这样引导:“从你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中我们都能看到你对这本书的喜爱,看来你读书确实很投入啊!”既要关注学生名著阅读的结果,笔者鼓励道:“你仿写创作的小诗既有艾青的韵味,也有你自己的风格!”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笔者总结道:“读完《傅雷家书》,看来你已经开始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换位思考了,真是太棒了!”在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用鼓励的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名著阅读。
翻转课堂的历史还不长,当前对翻转课堂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数据还较少,将翻转课堂引入名著阅读教学只是笔者的一个小小尝试。翻转课堂也好,传统课堂也罢,只要真正对学生发展有利就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任重而道远,我们且行且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灵熙.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2]张萍,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
[3]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布鲁姆,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邢翠微.初中地理“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吴果青.语文翻转课堂的心理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作者简介:张逾(1990—) ,女,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一级教师 ,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