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篇短文:风雨交加的深夜,穷人到一个富人家乞讨。富人家的保姆令其立即离开。他恳求说:“我可不可以烤烤衣服?”保姆动了恻隐之心。穷人暖和了,又说:“您能不能借小锅让我煮一些石头汤喝?”石头还能煮汤?保姆的好奇心顿起,把锅借给了他。穷人马上找来了一块石头,放在锅里煮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请求说:“麻烦您给加一点盐好吗?”接下来又要来了香菜、薄荷……最后,保姆还把一些肉末放进了锅里。汤煮好了,穷人把石头从锅里捞出来扔掉,美滋滋地喝起了这锅“石头汤”。
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感叹某生“朽木不可雕”,没有基础,没有天资,没有培养前途。“石头汤”这个故事生动地演绎了“无米成炊”方显高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多备几瓢“耐心之水”。面对“无米可炊”的状况,教师应先用自己的“耐心之水”细致地浸泡各种“育人之灶”,用心挖掘积极价值,精心把握教育时机,用自己的耐心、细心、诚心去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以此调动其自身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在不同的育人环节中,要充分泼洒“耐心之水”,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材质”,逐步加以利用,自然地施加教育行为,渗透自己的教育目标。
其次,教师要多烧几把“兴趣之火”。面对一些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孩子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细心观察教育环节中的细微变化,努力克服教育活动中的惰性,精心激发出“汤中石头”一样的“兴趣火星”,在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同时,通过启发、激励、诱导等手段让他们主动发掘“香菜、薄荷、肉末”等潜在学习因素。
再次,教师要多挖一些“潜在之米”。教师面对学习有困难、行为有欠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时,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都具有丰富的“潜在之米”有待发现。教师要在施教中多创设一些机会,多做一些铺台阶的工作,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多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潜力,从而对自己充满希望。
教师要正确面对“无米”的“窘境”,努力挖掘、搜集、发挥学生自身众多的“米质”,还原孩子自由成长的天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需求,赋予“因材施教”以新的内涵,唯有如此,才会让“育人之炊”更自然、清纯、芳香、别致。(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宪瑛
E-mail:jxjyzxy@163.com
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感叹某生“朽木不可雕”,没有基础,没有天资,没有培养前途。“石头汤”这个故事生动地演绎了“无米成炊”方显高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多备几瓢“耐心之水”。面对“无米可炊”的状况,教师应先用自己的“耐心之水”细致地浸泡各种“育人之灶”,用心挖掘积极价值,精心把握教育时机,用自己的耐心、细心、诚心去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以此调动其自身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在不同的育人环节中,要充分泼洒“耐心之水”,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材质”,逐步加以利用,自然地施加教育行为,渗透自己的教育目标。
其次,教师要多烧几把“兴趣之火”。面对一些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孩子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细心观察教育环节中的细微变化,努力克服教育活动中的惰性,精心激发出“汤中石头”一样的“兴趣火星”,在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同时,通过启发、激励、诱导等手段让他们主动发掘“香菜、薄荷、肉末”等潜在学习因素。
再次,教师要多挖一些“潜在之米”。教师面对学习有困难、行为有欠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时,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都具有丰富的“潜在之米”有待发现。教师要在施教中多创设一些机会,多做一些铺台阶的工作,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多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潜力,从而对自己充满希望。
教师要正确面对“无米”的“窘境”,努力挖掘、搜集、发挥学生自身众多的“米质”,还原孩子自由成长的天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需求,赋予“因材施教”以新的内涵,唯有如此,才会让“育人之炊”更自然、清纯、芳香、别致。(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宪瑛
E-mail:jxjyzx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