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能担当起社会责任,并能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一直紧跟时代脚步,走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一直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突破口,始终牢记教育本质在“立人”,并进行有序的探索与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起颇具特色的“立人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构建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全员培养机制
“立人教育”,立人是根本。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师长的指引和点拨,导师制是石门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石门中学的导师制与其他学校不同,有“四全”特质。
全员性。石门中学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担任导师,每位教师都有班级内相应的指导对象。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特点,一般由班主任和高考科目的教师组成班级“导师团队”,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非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则担任学生的“興趣导师”“生活导师”“心理导师”。
全体性。石门中学的导师制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倾诉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要牵挂的学生”。石门中学的导师制是面向全体的,关注到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导师制的小组成员通常不会超过10位,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导师精力不足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
全面性。导师的指导内容不局限于学业指导,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为有特长的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各类竞赛实行“总教练制”。石门中学有诸多兴趣小组,如广播站、记者站、天文社等,每个兴趣组都有相应的导师,指导学生科学地发展兴趣。而班级的“导师团队”除了完成学业指导的主要任务之外,还同时承担小组成员的生活、心理、生涯指导等,满足他们全方位的发展需求。
全程性。石门中学的导师制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高中三年都有专门导师对其进行全方位指导,导师会建立受导学生的成长档案,针对个性化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制定出一套量身订做的发展指导表。导师的指导工作不局限于高中阶段,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二、完善以创新实验班为核心的综合性尖子生培养机制
“立人教育”,立学是关键。要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学校应该搭建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石门中学不断完善以创新实验班为核心的综合性尖子生培养机制,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一是健全实验班学生的选拔机制,打破以往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实验班学生的做法,探索通过夏令营、集中面试、项目研究等多项活动,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维能力、意志品质、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考查、选拔学生。二是探索实验班三年持续发展规划方案,树立“三年一盘棋”的人才培养思想,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完善对实验班学生在学业发展、人格养成、科学素养以及特长发展等方面的三年发展规划。三是探索实验班“必修 选修 第二选修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体系。四是建立“有为班”,创新“有为班”课程设置,实施四大特色拓展课程:生涯规划课程、阅读拓展课程、科学研究课程、学科特长拓展课程。
三、健全以总教练制为核心的学科特长生培养机制
“立人教育”,需因材施教。学校要为在某些学科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的环境。
石门中学不断健全以总教练制为核心的学科特长生培养机制,目前已初步建立五大学科竞赛教练团队。特别是以特级教师江涛为总教练,以教师梁冠健为助理教练的信息学特长生培养小组,在南海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集训队”的“金字塔”式培养模式,打通学段之间的壁垒,使有天赋的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并最终通过集训队的培养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近八年,石门中学信息学竞赛水平位居广东省前列。
四、建立与完善“立人教育”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化体系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目的,是在引导做好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生涯规划意识,在新高考改革赋予广泛的“选择权”面前,真正具有“会选择”的能力,并学会积极主动地自我规划与发展。石门中学于2016年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是佛山市第一间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学校。石门中学目前已成为广东省学生发展指导联盟理事学校,构建了专业测评、生涯课程、主题活动、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面向不同学生群体、不同形式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引进香港DSE课程,开展清北夏令营、大学参访、企业参访、大学教授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课程。通过学生发展指导系列课程,学生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关注社会,并在这些探索中认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资源,发掘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从而更好地规划人生,健康成长。
五、打造“立人教育”校园活动体系,育人活动系列化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石门中学大力推进“立人教育”校园活动系列化、课程化,从提高领队师资水平、完善硬件设备、丰富训练课程、拓宽展示平台、增加对外交流等方面加强校内社团活动建设。
目前,石门中学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社团50多个,如管乐团、金融社、书画社、天文社、推理协会、民艺社等等。丰富的校园活动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提升了综合素养。
六、突破资源局限,构建“立人教育”良好教育生态
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石门中学尝试突破资源局限,以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生态。2017年石门中学成立教育基金会,旨在广泛联络社会各界,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宽筹措办学资金渠道,争取海内外校友及社会知名人士对石门中学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实现“奖励教学、助学兴教、扶贫助困、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的宗旨。
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1999年至今,通过多种形式,创办了石门实验学校等七所学校(校区),石门教育集团已经成为广东基础教育的一艘“教育航母”,石门已经成为当地最闪亮的教育品牌。集团化发展对推动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影响全局的作用,对提高南海的教育质量,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生态。近年来石门中学的学生家长自愿自主地成立了学校家委会,以协助、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家委会主席团设主席一名、顾问一名、秘书长两名、副主席六名,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团结带领36名家委会委员开展工作,同时在各班设家谊会执行家委会各项工作及协助管理班级事务,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氛围。
注:本文系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特色学校创建专项课题“基于‘立人教育’办学理念下的全面育人实践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TSXX001,主持人:李卫东、张国君)的研究成果。
一、构建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全员培养机制
“立人教育”,立人是根本。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师长的指引和点拨,导师制是石门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石门中学的导师制与其他学校不同,有“四全”特质。
全员性。石门中学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担任导师,每位教师都有班级内相应的指导对象。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特点,一般由班主任和高考科目的教师组成班级“导师团队”,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非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则担任学生的“興趣导师”“生活导师”“心理导师”。
全体性。石门中学的导师制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倾诉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要牵挂的学生”。石门中学的导师制是面向全体的,关注到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导师制的小组成员通常不会超过10位,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导师精力不足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
全面性。导师的指导内容不局限于学业指导,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为有特长的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各类竞赛实行“总教练制”。石门中学有诸多兴趣小组,如广播站、记者站、天文社等,每个兴趣组都有相应的导师,指导学生科学地发展兴趣。而班级的“导师团队”除了完成学业指导的主要任务之外,还同时承担小组成员的生活、心理、生涯指导等,满足他们全方位的发展需求。
全程性。石门中学的导师制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高中三年都有专门导师对其进行全方位指导,导师会建立受导学生的成长档案,针对个性化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制定出一套量身订做的发展指导表。导师的指导工作不局限于高中阶段,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二、完善以创新实验班为核心的综合性尖子生培养机制
“立人教育”,立学是关键。要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学校应该搭建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石门中学不断完善以创新实验班为核心的综合性尖子生培养机制,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一是健全实验班学生的选拔机制,打破以往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实验班学生的做法,探索通过夏令营、集中面试、项目研究等多项活动,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维能力、意志品质、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考查、选拔学生。二是探索实验班三年持续发展规划方案,树立“三年一盘棋”的人才培养思想,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完善对实验班学生在学业发展、人格养成、科学素养以及特长发展等方面的三年发展规划。三是探索实验班“必修 选修 第二选修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体系。四是建立“有为班”,创新“有为班”课程设置,实施四大特色拓展课程:生涯规划课程、阅读拓展课程、科学研究课程、学科特长拓展课程。
三、健全以总教练制为核心的学科特长生培养机制
“立人教育”,需因材施教。学校要为在某些学科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的环境。
石门中学不断健全以总教练制为核心的学科特长生培养机制,目前已初步建立五大学科竞赛教练团队。特别是以特级教师江涛为总教练,以教师梁冠健为助理教练的信息学特长生培养小组,在南海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集训队”的“金字塔”式培养模式,打通学段之间的壁垒,使有天赋的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并最终通过集训队的培养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近八年,石门中学信息学竞赛水平位居广东省前列。
四、建立与完善“立人教育”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化体系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目的,是在引导做好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生涯规划意识,在新高考改革赋予广泛的“选择权”面前,真正具有“会选择”的能力,并学会积极主动地自我规划与发展。石门中学于2016年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是佛山市第一间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学校。石门中学目前已成为广东省学生发展指导联盟理事学校,构建了专业测评、生涯课程、主题活动、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面向不同学生群体、不同形式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引进香港DSE课程,开展清北夏令营、大学参访、企业参访、大学教授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课程。通过学生发展指导系列课程,学生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关注社会,并在这些探索中认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资源,发掘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从而更好地规划人生,健康成长。
五、打造“立人教育”校园活动体系,育人活动系列化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石门中学大力推进“立人教育”校园活动系列化、课程化,从提高领队师资水平、完善硬件设备、丰富训练课程、拓宽展示平台、增加对外交流等方面加强校内社团活动建设。
目前,石门中学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社团50多个,如管乐团、金融社、书画社、天文社、推理协会、民艺社等等。丰富的校园活动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提升了综合素养。
六、突破资源局限,构建“立人教育”良好教育生态
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石门中学尝试突破资源局限,以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生态。2017年石门中学成立教育基金会,旨在广泛联络社会各界,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宽筹措办学资金渠道,争取海内外校友及社会知名人士对石门中学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实现“奖励教学、助学兴教、扶贫助困、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的宗旨。
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1999年至今,通过多种形式,创办了石门实验学校等七所学校(校区),石门教育集团已经成为广东基础教育的一艘“教育航母”,石门已经成为当地最闪亮的教育品牌。集团化发展对推动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影响全局的作用,对提高南海的教育质量,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生态。近年来石门中学的学生家长自愿自主地成立了学校家委会,以协助、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家委会主席团设主席一名、顾问一名、秘书长两名、副主席六名,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团结带领36名家委会委员开展工作,同时在各班设家谊会执行家委会各项工作及协助管理班级事务,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氛围。
注:本文系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特色学校创建专项课题“基于‘立人教育’办学理念下的全面育人实践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TSXX001,主持人:李卫东、张国君)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