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e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十年课改的磨砺,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认为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应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而有效教学又始于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因此,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实施的当下,如何基于“课标”制定简洁、实用、有效的教学目标成为一线数学教师所关注并实践着的一个重大问题。自2012年2月起,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就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专项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观念在转变,定位在转变,撰写体式也在转变。
  一、观念的转变——从基于“教材”到基于“课标”
  在开展这个研究之前,教师们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是基于“教材”而非基于“课标”。尽管教师们都知道“课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但相较于高位的、抽象的、理性的“课标”而言,低位的、丰富的、感性的“教材”更让教师有一种亲切感,觉得更容易操作。因此要转变教师这种固有的观念,就必须帮助教师清楚的了解为什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基于“课标”而非“教材”。
  1.从教学目标而言,教是为了学
  一节课的意义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这是经过十年课改的洗礼,大家所公认的真理。然而如果我们基于“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我们的目光就会盯在教上,而忽视了学;我们的头脑中往往想的是“学生应该怎样”而不是“学生需要什么”。因此在目标陈述时总是这样:“通过……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这就产生了一种“逻辑悖论”,一是我们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二是我们教了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会什么。这不就是我们所批驳的“以教定学”吗?这样的目标制定会让我们的教学与上述的真理背道而驰。
  而如果我们基于“课标”制定教学目标,我们会发现“课标”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的确离得很远,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需要多重的分解与转化,但如果仔细认真地研读课标,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它所指向的是学生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最低位的标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应知应会去确定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不在纠结于教材有什么,而真正的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例,一个拐杖,一种帮助学生学得的可能。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以学定教”。因此我们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基于“课标”而非“教材”。
  2.从教学实施而言,教有底线的
  我们在研究之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拿出同一节课让数学组全体教师独立备课,最后交上来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例题的处理)是不同的。究其原因,教师的回答是相同的:教学经验不同。再深究,这里的“经验”特指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程度。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基于“教材”制定目标的一个重大弊病,它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失去了底线。同一节课,可以因为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的不同而设计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正因为这种千差万别的教学才造成了我们教学质量的千差万别。我们的教学有底线吗?有的,“课标”就明确回答了“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例如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课标”对速度的要求是8~10题/分。而这种底线就应该明确的制定在我们的目标中,教可以千差万别,但教一定是有个底线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基于“课标”而非“教材”。
  3.从教学管理而言,教是可控的
  从上面两点的陈述我们可以看出,以往我们基于“教材”定目标是造成我们教学管理“失控”的罪魁祸首之一。“以教定学”,我们就可以将教学效果的责任转嫁给学生。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该教的我都教了,可他就是学不会,我也没办法”。“基于经验”,我们也可以将教学效果的责任推给客观。于是我们也能在校园里看到类似的场景:“某位数学教师勤勤恳恳的备课、上课,拿出大量的时间去补习,可效果却常常是差强人意。”诸此种种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教学是不可控的。可实际上教是可控的,教学领域的四大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在“课标”里都有明确的阐述。如在“课标”前言部分就很明确的说明了我们“为什么教”:“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①“课标”所提倡的“四基四能”更是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内容的表述更是回答了“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把“课标”的阐述转化为教学的目标,这个目标必然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的,这种目标引领下的教学必然是可控的。因此我们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基于“课标”而非“教材”。
  二、定位的转变——从“贴标签”到“有意义”
  当我们帮助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建立基于“课标”定目标的观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之后,出现了目标制定的一个普遍现象:目标制定与教学实施“两张皮”。教学目标就像食品的标签,有它不多,没它也可。我们把这种现象形象称之为“贴标签”。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目标定位时的大而不当和虚有其表。因此我们的目标定位应该由“大”到“小”,由“虚”到“实”,从“贴标签”到“有意义”。
  1.目标定位由“大”到“小”
  教师们在目标定位时常常会犯求“大”的毛病,甚至将“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年段目标直接当做了教学目标。可我们的教学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教学容量是有限的,制定了如此大而不当的目标,就会让我们的教学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我们在目标定位的时候应该求“小”。即我把我这节课学生应该做到的,应该达到的程度,用目标的形式圈定出来。正因为“小”了,教学实施才能与目标一致。但“小”不是“浅”,不是“不要底线”,它是基于“课标”的“小”。
  2.目标定位由“虚”到“实”
  教师在目标定位时除了会犯求“大”的毛病,也常常会把目标定得“虚有其表”。尤其是教师们对三维目标理解的误差,常常会不切实际地拔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而出现目标定位在天上,教学实施在地下的情况。   因此,我们在目标定位的时候应该求“实”。即教学目标就是本节课教学的意义所在。就是基于“四基”去定位我们的教学目标,不玩噱头,撕去包装,还原我们教学的本来模样。
  那么如何才能将目标定位由“大而虚”转化为“小而实”呢?我们可以用两位老师在教学四上《找规律》前所定目标的比较来说明。
  A教师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过程,找到两端物体总是比中间的物多1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B教师的教学目标
  1.观察情景图中三组排列的物体,了解“两个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2.能对照情境图说出“每两个什么物体之间有一个什么物体”,并通过老师讲解,理解其含义。
  3.会用符号表示两个物体的一一间隔排列,知道符号与物体间的对应,知道在什么条件下“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4.会用“规律”解决“两个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排”的实际问题,并能灵活解决一些“变式”问题。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在A教师的教学目标中,“学生如何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过程,找到两端物体总是比中间的物多1这一规律”描述不够具体。而第2、3个目标更是不可测。
  而B教师的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层层递进关系,看了这个目标,就知道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有着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安排。
  三、撰写的转变——从“随意”到“规范”
  从观念的转变到目标的定位,最终要落实到目标的撰写上。但以往教师往往缺乏对目标撰写体式的琢磨,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表述的主体不明确,角度不合适,行为动词使用不当,过于笼统,缺乏可测性……而现在,我们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那么目标的撰写必须从“随意”到“规范”。
  1.行为主体是学生
  首先,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非教师。因为“课标”刻画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经过数学课程学习之后应该达成的目标。其课程目标的表述都是基于学生角度的,表述时是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一语统领的,只是为了避免重复,大多数这样的短语都省略了。②我们基于“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其行为主体也必须一致,这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基本理念和“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一定要纠正教学目标表述角度的偏差:课时教学目标应该规范为“能说出……、能描述……、能写出……、能比较……、能画出……、能列出……、能计算……、能例举……、能说明……、能解释……、能根据……估测、能用……测量”等等。而不能把教学目标叙述为“培养学生……”“使学生……”“引导学生……”等等,这些都是描述教师的行为。
  2.行为动词要规范
  其次,我们在选用行为动词时要规范,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这需要在运用行为动词时,对教学目标表述要有一个基本定向。比如,“课标”附录1就是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它将“课标”中的行为动词分为两大类: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和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并对具体行为动词的含义、同类词等做了解释与列举,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哪类行为动词或混合使用行为动词类型,需要事先为教学定位。
  3.目标陈述有限定
  最后,要想解决目标撰写的过于笼统的问题,使之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就必须对目标陈述加以限定。一是要限定时空范围,考虑用多长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二是限定行为的情境。考虑在怎样的具体情境或现实情境中进行;三是限定教学辅助手段,考虑通过怎样的设备,怎样的活动达到怎样的效果。
  以六年级《圆锥的体积(1)》为例。有教师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通过阅读这个目标,在我们的头脑中就可以勾画出这位教师这节课的教学容量、教学流程与教学活动。他对教学容量做了限定,“掌握圆锥体积公式”和“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情境 ——“转化实验”;考虑了教学辅助手段,课前要准备好实验的器材。因此这就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
  我们的研究还在路上,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已明确的我们前进方向,前进的路在我们脚下。
  【注释】
  ①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② 史宁中 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考寓意型命题作文题频频出现,如2004年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5年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寓意型命题作文,增加了审题难度,如何准确审题立意,提升高考作文的品质,应该引起高中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本文以作文题“一座高峰的庄严”为例,谈谈寓意型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构
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对学生而言比较难的题目就是文言文试题,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时间的约束下难以把文章读懂,所以在做题目时就感觉有困难,尤其是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我们现在大多数进行文言文的复习时,就在在高三一年进行专题复习,主要是以手头资料的文言文为主,让学生做,然后给学生翻译文章,最后讲解题目。理论知识主要依据手中复习资料中提供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大纲要求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等。时间
鲁迅运用其杂文时刻都在迎战和准备迎战内外四面八方的来犯之敌,毫不松懈,永不停息。然而问题的关键所在却是透过鲁迅杂文批判、否定、反击的表层,走进鲁迅杂文的背后和深处,应该瞭望和感受、体悟到鲁迅杂文到底在批判什么,否定什么,反击什么;而且何以批判、否定、反击的那么刻毒。因为从鲁迅有意选定杂文之日起,批判、否定、反击就是和其杂文紧密相连并伴随其杂文创作始终的。鲁迅杂文的创作史,其实就是一部毫不停息地批判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师生互动则是专指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对话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要实现师生互动,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当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才能真正的“活”起来,当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
【内容摘要】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给他们提供宣泄机会,指导他们寻找形象的语言来传达内心的声音,利用美术活动完善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利用色彩心理,了解和调控学生情感。通过以上活动,可以疏导学生们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想象力自信心心理健康  随着新课
高一政治书上明确指出: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我们都应追求高效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高效的课堂即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是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而构建
【内容摘要】构建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课堂,促进教学和谐。构建“精细化思品课堂”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设计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需要构建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情感的升华,使学生由“小我”变为“大我”。  【关键词】精细化思品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力情感的升华  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课堂,促进教与学的和谐。构建“精细化思品课堂”就是一个行之有
语言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语感(feel for the language),即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问题。乔姆斯基说:“后天经验是决定语感的变量。”英语语感之于学习者而言,就如乐感之于舞者、灵感之于作家、美感之于画家、球感之于竞者一样,对促进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
【内容摘要】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  【关键词】预习 听课 复习 作业  与数学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方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抓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现阶段,由于中职生生源等种种原因,中职课堂教学质量并不高,甚至很不如人意。影响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主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比较差。由于生源的原因,中职生基本来源于普通初中的最低层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