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意识中的苏州是什么样子?小桥流水还是古树参天?
即便是游遍苏州园林恐怕也很难对苏州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价吧。
苏州的文物算是很有特点的,特点是小巧不过三寸;
苏州的景观营造也是小,善于用三寸高的盆景来点缀厅堂;
苏州的特产是苏绣,万千世界融合进三寸缎面。
这次我要用 小 来描绘一个当代的苏州。
在此方寸纸片上描绘苏州的美,如同用放大镜观看喜马拉雅山,远处观看,只是一片模糊,而走进观看,只能识得片石游砾,免不得贻笑大方。以城市名片来说,如果北京所表现的是一种富丽堂皇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苏州则完全是一个安居一隅的闲在。北京的建筑乃是一种大气豪迈,以大面积的广场、高楼(这里是指古代建筑)来塑造一种雄伟,而苏州则是以深宅大院和细处插针,来构 建一种温婉。
大和小,多和少,本来就无谁强谁弱,要看懂苏州,恰恰需要让北方人来看。这并非是因为北方大汉们懂得建筑,而是因为看惯了北方的高楼,冷不丁在他眼前搞出南方宅院的局面,往往却能发现常人所无法辨识的美——于三寸之间窥苏州。
三寸文物
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早已超越了城市范畴,在其特殊的产生环境中,成了一种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苏州博物馆的大幅度直线折角,其实是对苏州园林的女墙、影壁、屋脊的一种对抗。我想这些学者如果见惯北京80年代修建的那些玻璃幕墙+琉璃瓦帽子,一定不会这么想。
其实贝老当年修建苏州博物馆,除了第一出发点——不能夺走隔壁的拙政园之美外,还有一点就是苏州出土或传世的文物,都以小件为主,要不得北京军事博物馆那种阳刚尚武,也要不得新上海展览中心的那种宽敞明亮。让我们看看苏州的历史吧,自阖闾往后至北宋亡国之间,江南地方一向被北方政治集团看作“土暖而贫”,不是适合开发高产的麦、谷类粮食作物的好地方,因此这一阶段的出土文物,多数都是高不过三寸的粗瓷瓮,或者是春秋时期的密纹铜鼎,过了三国时期至北宋年间,生产力大大发展,而苏州的文物则出现了批量化大生产的粗糙倾向——实用主义占了上风。
南宋时期,生产力达到了顶峰,原本的北方糙哥皇上发现江南才是梦想中的乐园,连文物都变得雅致起来,作为精工细作代表的汝官窑哲学,在南宋时期则向更加细腻和不实用的纯审美方向发展,建窑、龙泉窑、定窑和景德镇青花也发展了起来,中国的瓷器艺术发展到了大爆炸的年代。
三寸景物
苏州的园林,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评价,其中有一句话“三步移景”,却也道出了苏州园林于小中见变化的妙处。
其实拙政园我个人并不认为可以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究其原因,就是太大了。拙政园自明朝之后,就已经逐渐地失去了实用性,而变成一种设计师驰骋想象力的展览舞台。而以网师园、耦园、留园为主的“私家园林”,许多在民国、日占期间,仍然是有名有姓的私人居所,具备了实用性,才可以综合地用一种通俗眼光去审视之。
苏州园林在解放后的重建,无疑是这些文化瑰宝的重生,造园家们翻开历史,寻访能给予他们创作灵感的诗与画的先圣。他们找到了晋代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找到了《归田园居》,“缘溪行,夹岸数百步,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借其文意而成拙政园东园。还找到了唐代的大诗人、山水画派的集大成者王维,找到了《杂诗》中“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所感的寒多蕊未开的时令气息,以及《夏日南亭怀大》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所蕴含的清幽可居的归隐“仙境”,于是网师园“竹外一枝轩”乃成,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而立。当然还有王维表达的恬淡闲居的居所《兰溪图》、关仝的“山溪待渡图”、荆浩的“匡庐图”,均意出尘外,耐人寻味。
这些山水风景画在帮助造园者们初期建立对所造园林效果的理解上大有裨益。典型的先有画后有园的园林首推苏州两大名园拙政园与留园。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挥毫泼墨,勾画出拙政园一代名园之蓝图;明代著名画家、雕塑家,造园艺术家周秉忠,因地制宜,匠心独运,方使留园之境之美“长留天地间”。借着诗情画意,苏州古典园林自然而然地流露着诸如“拙政园东园”的疏朗旷达,“ 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的清高雅致,还有网师小筑“竹外一枝轩”的恬淡之美,拙政园留听阁“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诗情,都是于小处见大的妙笔。
三寸碗筷
苏州人的饮食方面,有着鱼米之乡的特点,精工细作,小吃众多。和天寒地冻的北方不同,苏州人自古不需要用大量的牛羊肉来补充热量,也不需要用麦类来“填充”自己的胃口,因此一切都是那么的别致。出生于70年代以前的人,更是对电影《小小得月楼》记忆犹新,时过境迁,和一切高速发展的城市类似,烹制美食的手艺,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么几个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但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仍然是品尝苏州美食的最佳去所。
苏州的一切小吃都是甜的,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甜并不陌生,鲁菜也有多味甜品甜菜名扬四海。苏州的甜却很陌生,比如他们甜甜的馄饨、泡在甜味鱼汤里的阳春面等,一定要在观前街的太监弄一带才能寻到正根。不过传统的糕类如海棠糕,外地人未必能看得上,就连萝卜丝饼这种本地的点心也难以寻觅,倒是羊肉串这种东西随处可见。
在花鸟市场附近,除了淡而无味的爆鱼阳春面外,却有数味苏州的纯正小吃,“老虎脚爪”就是其一,这其实是一种甜饼,因其形状类似老虎脚爪而得名,做法是将和好的面团揉搓成团状压扁,在上面切出等分的三刀,成为六角形,行话叫“开花”,面团瞬间就绽放成“虎爪”的模样。然后稍稍掰开,刷上饴糖水,在小缸炉里烘得焦黄地泛着油光,就喷香出炉了。正宗的老虎脚爪外面脆而不硬,稍显坚实是它的特色,味道甜但不重。喜欢口感老一些的就选焦黄色深的,喜欢嫩的,就选颜色浅的。
如果您再走几步,点上另外一家店面的桂花味米粥,真的就是让人灵魂出窍了。当然,要品尝苏州小吃最好在梅雨季节之前,梅雨季的东西易生霉菌,而且天气非常炎热,大体是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了。
即便是游遍苏州园林恐怕也很难对苏州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价吧。
苏州的文物算是很有特点的,特点是小巧不过三寸;
苏州的景观营造也是小,善于用三寸高的盆景来点缀厅堂;
苏州的特产是苏绣,万千世界融合进三寸缎面。
这次我要用 小 来描绘一个当代的苏州。
在此方寸纸片上描绘苏州的美,如同用放大镜观看喜马拉雅山,远处观看,只是一片模糊,而走进观看,只能识得片石游砾,免不得贻笑大方。以城市名片来说,如果北京所表现的是一种富丽堂皇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苏州则完全是一个安居一隅的闲在。北京的建筑乃是一种大气豪迈,以大面积的广场、高楼(这里是指古代建筑)来塑造一种雄伟,而苏州则是以深宅大院和细处插针,来构 建一种温婉。
大和小,多和少,本来就无谁强谁弱,要看懂苏州,恰恰需要让北方人来看。这并非是因为北方大汉们懂得建筑,而是因为看惯了北方的高楼,冷不丁在他眼前搞出南方宅院的局面,往往却能发现常人所无法辨识的美——于三寸之间窥苏州。
三寸文物
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早已超越了城市范畴,在其特殊的产生环境中,成了一种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苏州博物馆的大幅度直线折角,其实是对苏州园林的女墙、影壁、屋脊的一种对抗。我想这些学者如果见惯北京80年代修建的那些玻璃幕墙+琉璃瓦帽子,一定不会这么想。
其实贝老当年修建苏州博物馆,除了第一出发点——不能夺走隔壁的拙政园之美外,还有一点就是苏州出土或传世的文物,都以小件为主,要不得北京军事博物馆那种阳刚尚武,也要不得新上海展览中心的那种宽敞明亮。让我们看看苏州的历史吧,自阖闾往后至北宋亡国之间,江南地方一向被北方政治集团看作“土暖而贫”,不是适合开发高产的麦、谷类粮食作物的好地方,因此这一阶段的出土文物,多数都是高不过三寸的粗瓷瓮,或者是春秋时期的密纹铜鼎,过了三国时期至北宋年间,生产力大大发展,而苏州的文物则出现了批量化大生产的粗糙倾向——实用主义占了上风。
南宋时期,生产力达到了顶峰,原本的北方糙哥皇上发现江南才是梦想中的乐园,连文物都变得雅致起来,作为精工细作代表的汝官窑哲学,在南宋时期则向更加细腻和不实用的纯审美方向发展,建窑、龙泉窑、定窑和景德镇青花也发展了起来,中国的瓷器艺术发展到了大爆炸的年代。
三寸景物
苏州的园林,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评价,其中有一句话“三步移景”,却也道出了苏州园林于小中见变化的妙处。
其实拙政园我个人并不认为可以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究其原因,就是太大了。拙政园自明朝之后,就已经逐渐地失去了实用性,而变成一种设计师驰骋想象力的展览舞台。而以网师园、耦园、留园为主的“私家园林”,许多在民国、日占期间,仍然是有名有姓的私人居所,具备了实用性,才可以综合地用一种通俗眼光去审视之。
苏州园林在解放后的重建,无疑是这些文化瑰宝的重生,造园家们翻开历史,寻访能给予他们创作灵感的诗与画的先圣。他们找到了晋代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找到了《归田园居》,“缘溪行,夹岸数百步,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借其文意而成拙政园东园。还找到了唐代的大诗人、山水画派的集大成者王维,找到了《杂诗》中“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所感的寒多蕊未开的时令气息,以及《夏日南亭怀大》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所蕴含的清幽可居的归隐“仙境”,于是网师园“竹外一枝轩”乃成,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而立。当然还有王维表达的恬淡闲居的居所《兰溪图》、关仝的“山溪待渡图”、荆浩的“匡庐图”,均意出尘外,耐人寻味。
这些山水风景画在帮助造园者们初期建立对所造园林效果的理解上大有裨益。典型的先有画后有园的园林首推苏州两大名园拙政园与留园。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挥毫泼墨,勾画出拙政园一代名园之蓝图;明代著名画家、雕塑家,造园艺术家周秉忠,因地制宜,匠心独运,方使留园之境之美“长留天地间”。借着诗情画意,苏州古典园林自然而然地流露着诸如“拙政园东园”的疏朗旷达,“ 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的清高雅致,还有网师小筑“竹外一枝轩”的恬淡之美,拙政园留听阁“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诗情,都是于小处见大的妙笔。
三寸碗筷
苏州人的饮食方面,有着鱼米之乡的特点,精工细作,小吃众多。和天寒地冻的北方不同,苏州人自古不需要用大量的牛羊肉来补充热量,也不需要用麦类来“填充”自己的胃口,因此一切都是那么的别致。出生于70年代以前的人,更是对电影《小小得月楼》记忆犹新,时过境迁,和一切高速发展的城市类似,烹制美食的手艺,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么几个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但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仍然是品尝苏州美食的最佳去所。
苏州的一切小吃都是甜的,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甜并不陌生,鲁菜也有多味甜品甜菜名扬四海。苏州的甜却很陌生,比如他们甜甜的馄饨、泡在甜味鱼汤里的阳春面等,一定要在观前街的太监弄一带才能寻到正根。不过传统的糕类如海棠糕,外地人未必能看得上,就连萝卜丝饼这种本地的点心也难以寻觅,倒是羊肉串这种东西随处可见。
在花鸟市场附近,除了淡而无味的爆鱼阳春面外,却有数味苏州的纯正小吃,“老虎脚爪”就是其一,这其实是一种甜饼,因其形状类似老虎脚爪而得名,做法是将和好的面团揉搓成团状压扁,在上面切出等分的三刀,成为六角形,行话叫“开花”,面团瞬间就绽放成“虎爪”的模样。然后稍稍掰开,刷上饴糖水,在小缸炉里烘得焦黄地泛着油光,就喷香出炉了。正宗的老虎脚爪外面脆而不硬,稍显坚实是它的特色,味道甜但不重。喜欢口感老一些的就选焦黄色深的,喜欢嫩的,就选颜色浅的。
如果您再走几步,点上另外一家店面的桂花味米粥,真的就是让人灵魂出窍了。当然,要品尝苏州小吃最好在梅雨季节之前,梅雨季的东西易生霉菌,而且天气非常炎热,大体是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