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在课改形势下,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交际;课堂
(1)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一堂课的开端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互相问候建立交际感情的过程。在语文课上,师生见面时,适当地、即兴地“寒暄”几句,对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进入语文課堂情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气氛会有好处。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问:“早上好,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很好,不是吗?/朋友们好,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们了,老师特想你们,你们想念老师吗?”等,老师在进行这些对话时,态度要诚恳要真诚,语气要自然,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
坚持课前3—5分钟自由交谈,如可让学生简单地谈一下对近期热点新闻事件的看法、学校班级情况,或自己觉得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应定期给学生布置话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形式更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语文课堂常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它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高效率地利用了课堂时间,教师在小组活动时基本退出课堂活动,使学生得以自主把握学习过程,变学生主体被动为主动。另外,小组讨论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和分析能力都比较差,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敢开口说话和回答问题,怕犯错误遭到同学笑话。而现在,周围的同学都积极参加讨论,畅所欲言,这种氛围不仅使他们消除了胆怯的心理,而且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老师和组员都鼓励他们,小组讨论也为他们创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困生“说”的欲望。这里以《故都的秋》一课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两大学习组的学习任务;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讨论时间持续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这时,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充分体现他们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于是,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在总结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评价:“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这一方法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
(3)即景联想反应训练
在实际交际活动中,随时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就要求参与者迅速反应,为此我们可把常用句抽出来,限时让学生进行即景联想反应训练。通常在讲述完当堂的教学内容后可以做这样的游戏缓和课堂气氛。例如:课上要求学生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模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这句话中的对称性词语进行即景联想反应。学生如下作答:
<1>登山是一种甜美的苦役。
<2>要想走好未来的路,就要经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3>也许你可以一个早晨赚100万,而100万却买不到一个早晨。
经常进行这种即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既“有话说”又“说得好”,语文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心情轻松愉快,勇于实践,对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更有信心。
(4)角色扮演
“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为此,在高二第一学期戏剧单元教学时,我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班内自然行政组分为宜),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表演的剧本,让他们自己选定导演、演员,自定服装道具,自分角色进行排练,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全班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极大地烘托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尽情的表演,过足戏瘾。同时,变讲堂为学堂,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亲身的体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创造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交际;课堂
(1)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一堂课的开端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互相问候建立交际感情的过程。在语文课上,师生见面时,适当地、即兴地“寒暄”几句,对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进入语文課堂情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气氛会有好处。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问:“早上好,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很好,不是吗?/朋友们好,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们了,老师特想你们,你们想念老师吗?”等,老师在进行这些对话时,态度要诚恳要真诚,语气要自然,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
坚持课前3—5分钟自由交谈,如可让学生简单地谈一下对近期热点新闻事件的看法、学校班级情况,或自己觉得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应定期给学生布置话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形式更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语文课堂常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它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高效率地利用了课堂时间,教师在小组活动时基本退出课堂活动,使学生得以自主把握学习过程,变学生主体被动为主动。另外,小组讨论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和分析能力都比较差,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敢开口说话和回答问题,怕犯错误遭到同学笑话。而现在,周围的同学都积极参加讨论,畅所欲言,这种氛围不仅使他们消除了胆怯的心理,而且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老师和组员都鼓励他们,小组讨论也为他们创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困生“说”的欲望。这里以《故都的秋》一课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两大学习组的学习任务;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讨论时间持续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这时,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充分体现他们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于是,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在总结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评价:“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这一方法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
(3)即景联想反应训练
在实际交际活动中,随时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就要求参与者迅速反应,为此我们可把常用句抽出来,限时让学生进行即景联想反应训练。通常在讲述完当堂的教学内容后可以做这样的游戏缓和课堂气氛。例如:课上要求学生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模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这句话中的对称性词语进行即景联想反应。学生如下作答:
<1>登山是一种甜美的苦役。
<2>要想走好未来的路,就要经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3>也许你可以一个早晨赚100万,而100万却买不到一个早晨。
经常进行这种即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既“有话说”又“说得好”,语文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心情轻松愉快,勇于实践,对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更有信心。
(4)角色扮演
“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为此,在高二第一学期戏剧单元教学时,我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班内自然行政组分为宜),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表演的剧本,让他们自己选定导演、演员,自定服装道具,自分角色进行排练,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全班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极大地烘托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尽情的表演,过足戏瘾。同时,变讲堂为学堂,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亲身的体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