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几年我国综艺节目发展迅猛,从各大卫视的真人秀大战到网综不断崛起,各种新类型新形式的综艺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随着《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节目的热播,观察类综艺成为市场新宠,它们带给观众新的体验,也为平台带来可观的收视率和点击率。本文以情感观察类节目《喜欢你,我也是》为例,尝试分析观察类节目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观察类 新形式 受众 情感
观察类综艺和其他综艺模式相比,最具特色的便是“观察”。此处的“观察”不只是视觉过程,而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对某种情境下的某个对象由感知到认知的过程。近年来,《我家那小子》《恋梦空间》等观察类综艺节目在各大卫视火热开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观察类节目的发展起源及发展现状
观察类综艺起源于韩国,此类节目的初衷就是将艺人的生活作为观察的看点,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观察类综艺节目开始发展之后,国内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观察类综艺,如《我家那小子》为代表的亲情类节目、以《妻子的浪漫旅行》为代表的夫妻档节目,以《喜欢你,我也是》为代表的恋爱类节目等。这些栏目开播后,深受观众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虽然我国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相对落后,在一些节目的制作上还处于初步借鉴阶段,但近几年,我国也创新了很多的节目形式,做出了很多经典的综艺,那么就情感观察类综艺而言,也就是属于这样的新型的综艺节目。在创新的基础上,恋爱观察类更加受观众所喜爱,并呈现出上升型趋势发展,但若未来节目大体形式不改变的情况下,将会有收视滑坡的风险。因为目前的观察类综艺多是以观察“情感”为主,而且相继推出的节目已经出现题材严重撞车,这势必会影响整个观察类综艺的后续发展。
2.观察类节目的发展热剖析
2.1一、二现场的创新形式
与以往的综艺节目不同,在观察类节目中设置了两个现场,以《喜欢你,我也是》为例,节目分为观察室和小屋两部分,观察室中的观察员就小屋内嘉宾情感进度与约会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团的设置所产生的效应远远要比观众单方面的观看更具有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输送给观众。而我们作为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可以随观察员们一起分析,给了观众有一种新的体验。同时,观察室中的观察员们大多是当红明星或一些老戏骨们,这样对观众也更具吸引力,从而提高节目收视度和影响力,这样的有一、二现场的嘉宾设置的创新是节目更丰富。
2.2满足观众窥探式心理
广大受众群体普遍都有一种窥探式心理,人们对于这种窥探别人隐私的事情乐此不疲,在《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中,楚门就是这样一个被观众观看每天生活的人,他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他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处处摄像头,每天的工作、生活都被我们所观看的世界,电影中的观众对这部纪录片呼声非常高,而这部纪录片也是占据收视榜首。那么我们的观察类综艺也正是这样的类似形式,节目记录着小屋里嘉宾的每天日常生活,和朋友的谈话、在小屋里每个人的情感走向、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而我们就理所当然的和观察员们一起观看着他们的生活,并做出自己的分析,在观看这档综艺的时候只要我们打开弹幕就一定会看到很多的人在上面发表评论,甚至把自己带入其中,这样的观看效果使受众得到了一种新的体验,从而也就增加了节目的收视率,使節目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并切实的取得了成就。
3.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各大电视台全面推广观察类综艺的同时,节目本身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同类节目蜂拥而至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节目的收视。
同质化严重是节目借鉴过多的体现,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都会遇到很多的同类节目,例如多年前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体育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等,这些节目在播出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好评,而随后就又有了很多类似节目的出现,那么在刚开始观众可能还会有新鲜感,但是随着同类节目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使受众失去对节目的观看兴趣,而导致节目收视下滑,观众减少观看次数。
观察类综艺扎堆出现,有可能落入节目同质化、模式固定化等困境之中。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使受众在娱乐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灵魂。所以在节目的制作上,我们要从源头找问题,那么这样解决就会是节目上升一个空间从而提高节目的发展前景。我们在创新的同时,还可以拓宽“观察元素”,打造多元话题,这样的形式可以使观众参与感更强,更受观众喜欢。
4.结语
在综艺节目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观察类节目也深受观众喜爱,作为一个个媒体人,我们在创作节目的同时也要结合紧跟受众需要和本土文化,创作出更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同时也要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和工作理念,让观众看节目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丽.国内观察类综艺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西部广播电视,2019(06):3-4.
[2]霍美辰,廉长玥.兴起、传播与本土化发展——对观察类综艺节目的三重考察[J].西部广播电视,2019(05):1-2.
[3]孙嫣然.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热潮探析——以湖南卫视《我家那闺女》为例[J].传媒论坛,2019,2(05):81+83.
(作者介绍:刘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
关键词:观察类 新形式 受众 情感
观察类综艺和其他综艺模式相比,最具特色的便是“观察”。此处的“观察”不只是视觉过程,而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对某种情境下的某个对象由感知到认知的过程。近年来,《我家那小子》《恋梦空间》等观察类综艺节目在各大卫视火热开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观察类节目的发展起源及发展现状
观察类综艺起源于韩国,此类节目的初衷就是将艺人的生活作为观察的看点,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观察类综艺节目开始发展之后,国内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观察类综艺,如《我家那小子》为代表的亲情类节目、以《妻子的浪漫旅行》为代表的夫妻档节目,以《喜欢你,我也是》为代表的恋爱类节目等。这些栏目开播后,深受观众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虽然我国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相对落后,在一些节目的制作上还处于初步借鉴阶段,但近几年,我国也创新了很多的节目形式,做出了很多经典的综艺,那么就情感观察类综艺而言,也就是属于这样的新型的综艺节目。在创新的基础上,恋爱观察类更加受观众所喜爱,并呈现出上升型趋势发展,但若未来节目大体形式不改变的情况下,将会有收视滑坡的风险。因为目前的观察类综艺多是以观察“情感”为主,而且相继推出的节目已经出现题材严重撞车,这势必会影响整个观察类综艺的后续发展。
2.观察类节目的发展热剖析
2.1一、二现场的创新形式
与以往的综艺节目不同,在观察类节目中设置了两个现场,以《喜欢你,我也是》为例,节目分为观察室和小屋两部分,观察室中的观察员就小屋内嘉宾情感进度与约会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团的设置所产生的效应远远要比观众单方面的观看更具有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输送给观众。而我们作为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可以随观察员们一起分析,给了观众有一种新的体验。同时,观察室中的观察员们大多是当红明星或一些老戏骨们,这样对观众也更具吸引力,从而提高节目收视度和影响力,这样的有一、二现场的嘉宾设置的创新是节目更丰富。
2.2满足观众窥探式心理
广大受众群体普遍都有一种窥探式心理,人们对于这种窥探别人隐私的事情乐此不疲,在《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中,楚门就是这样一个被观众观看每天生活的人,他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他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处处摄像头,每天的工作、生活都被我们所观看的世界,电影中的观众对这部纪录片呼声非常高,而这部纪录片也是占据收视榜首。那么我们的观察类综艺也正是这样的类似形式,节目记录着小屋里嘉宾的每天日常生活,和朋友的谈话、在小屋里每个人的情感走向、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而我们就理所当然的和观察员们一起观看着他们的生活,并做出自己的分析,在观看这档综艺的时候只要我们打开弹幕就一定会看到很多的人在上面发表评论,甚至把自己带入其中,这样的观看效果使受众得到了一种新的体验,从而也就增加了节目的收视率,使節目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并切实的取得了成就。
3.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各大电视台全面推广观察类综艺的同时,节目本身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同类节目蜂拥而至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节目的收视。
同质化严重是节目借鉴过多的体现,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都会遇到很多的同类节目,例如多年前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体育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等,这些节目在播出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好评,而随后就又有了很多类似节目的出现,那么在刚开始观众可能还会有新鲜感,但是随着同类节目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使受众失去对节目的观看兴趣,而导致节目收视下滑,观众减少观看次数。
观察类综艺扎堆出现,有可能落入节目同质化、模式固定化等困境之中。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使受众在娱乐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灵魂。所以在节目的制作上,我们要从源头找问题,那么这样解决就会是节目上升一个空间从而提高节目的发展前景。我们在创新的同时,还可以拓宽“观察元素”,打造多元话题,这样的形式可以使观众参与感更强,更受观众喜欢。
4.结语
在综艺节目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观察类节目也深受观众喜爱,作为一个个媒体人,我们在创作节目的同时也要结合紧跟受众需要和本土文化,创作出更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同时也要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和工作理念,让观众看节目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丽.国内观察类综艺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西部广播电视,2019(06):3-4.
[2]霍美辰,廉长玥.兴起、传播与本土化发展——对观察类综艺节目的三重考察[J].西部广播电视,2019(05):1-2.
[3]孙嫣然.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热潮探析——以湖南卫视《我家那闺女》为例[J].传媒论坛,2019,2(05):81+83.
(作者介绍:刘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