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短短的10多天时间,写出一篇“何平文章”,时间紧任务重,就好像“淬火”,让我们一下子达到了新境界。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工作能力上,我们都实现了飞跃。
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创新”不是新话题,但关于领导方式创新却少有可借鉴的表述。讨论时,我们发现有几个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
一是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最初的题目是《创新就是生产力》,如何说明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十分不易。
二是创新和领导方式关系的问题。说创新,一般讲理论、科技、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而我们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领导方式创新。这就涉及,领导方式创新和省委提出的领导方式转变是什么关系?领导方式创新和一般意义的创新又是什么关系?
三是创新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问题。“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这组文章的副题,讲创新不能不谈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创新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又是什么关系?
四是创新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关系的问题。写这组文章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舆论和思想准备,如何讲清楚创新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系,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种种问题,排列组合,形成了无数个问题。在讨论、采访、写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围绕着这些问题思考,再思考。
这些问题最初我们并没有想清楚,以至于第一稿第二稿出来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对领导方式创新的表述有些混乱,而表述混乱的实质就是认识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并不断地向同事请教,向领导求助,力求从理论层面到实际层面上,循环往复、提升认识。
这个过程是极受煎熬的过程,也是极有收获的过程。在朱夏炎社长、常法武总编辑、王亚明副总编辑、王自合编委的指导下,在与同志们的讨论中,我们梳理了思路;特别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维新还专门为我们这一篇写下了几百字的指导意见。这些都使我们对创新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视野更加开阔,从解放思想、从发展、从为民,从各个方面来看领导方式创新这个命题,而且能更细致地用河南实际的情况、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要求来论证领导方式创新的必要性,并将领导方式创新具体要求细化到具体工作上来。宏观与细节交织,抽象与具体兼顾,认识的提升,为写好文章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接到任务,我们对“何平文章”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对写作何平的曲折性和艰难性认识还不够。
一是对“何平文章”语言的认识有偏差。有些為文而文的倾向。以为找点好词、找点优美句子,把文章打扮一下,就是“何平文章”语言了。二是对“何平文章”的宏观思辨性理解不够。认识到“何平文章”要讲道理,但还没深刻认识到这种讲道理要深入浅出,首要的是深,然后才是表述的通俗。三是对“何平文章”的针对性把握不住。知道“何平文章”是为河南而写,是为建设中原经济区而写,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有大而化之的倾向,看似有针对性,其实说了等于没说,不够“接地气”。
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在互相讨论中越发清晰,但如何纠正偏差,却并不是一件易事。在领导们的指导下,我们逐渐认识到,语言不是为优美而优美,而是要有用,要准确全面而又生动地表达思想、传达省委精神。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我们开始去芜存精,让语言更精练、更准确、更生动。
加强理论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期内如何提高文章的理论性却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我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有针对性地补,从哲学书籍中,从领导讲话中,从方方面面,将有关创新的理论精神体现在我们的文章中。
为提高文章的针对性,我们采访了省工商局局长董光峰等厅局领导及李连成等基层同志,以他们的工作实践来丰富我们的文章。同时,我们也回顾自身的采访实践,将多个典型个例总结抽象化为一种现象,并努力避免大而化之的倾向,讲细讲实,使文章接上地气、落地生根。
协同运作渐成机制
报社领导高瞻远瞩,集中精兵强将撰写“何平九论”。作为写作成员,我们受益匪浅。
来自不同部门,工作方向各有侧重,每个人个性又不同,如何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将能力体现在“何平文章”写作中,是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事实上,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是在磨合中达到了和谐协作。文章第一稿内容丰富,但落于实,没有“何平文章”的味道;第二稿换人写,文章倒是像“何平文章”了,但却落于空,脚不沾地,针对性差了一些。这样,我们四人在互相讨论中,逐渐展现出各自特长,在具体写作中,逐渐形成了能发挥各自长处的具体操作办法:一人执笔,集体参与,一节一段都进行讨论,出现争论,组长拍板。工作效率提高了,文章质量也提高了。
小组内部的协作重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也极有益。我们很注重与其他组之间的协作,不仅从其他写作组那里了解省委领导和社领导对文章的要求,还借鉴到他们的一些工作方法,并拿我们的文章向他们讨教,得到许多直接、具体的意见。
“何平文章”题材重大,理实结合,气势恢弘。做好“何平文章”仅靠一人之力根本不行,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采编部门的优势,互助协作,形成机制,这一次的部门协作,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实践。而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报社组织的各种重大报道。
撰写“何平”文章的这10多天时间,对我们来说确有特殊的意义:朱社长等领导亲自修改,同事的帮助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使我们所撰写的“何平文章”,经过淬炼,由矿石而铁,由铁而钢。同时,我们自己也经历了热情与冷静的浸泡,白天和黑夜的研磨,得到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协助,也似经了淬火,目明身健,有勇气接受更多挑战。
(执笔:吕志雄)编校:张红玲
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创新”不是新话题,但关于领导方式创新却少有可借鉴的表述。讨论时,我们发现有几个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
一是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最初的题目是《创新就是生产力》,如何说明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十分不易。
二是创新和领导方式关系的问题。说创新,一般讲理论、科技、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而我们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领导方式创新。这就涉及,领导方式创新和省委提出的领导方式转变是什么关系?领导方式创新和一般意义的创新又是什么关系?
三是创新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问题。“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这组文章的副题,讲创新不能不谈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创新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又是什么关系?
四是创新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关系的问题。写这组文章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舆论和思想准备,如何讲清楚创新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系,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种种问题,排列组合,形成了无数个问题。在讨论、采访、写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围绕着这些问题思考,再思考。
这些问题最初我们并没有想清楚,以至于第一稿第二稿出来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对领导方式创新的表述有些混乱,而表述混乱的实质就是认识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并不断地向同事请教,向领导求助,力求从理论层面到实际层面上,循环往复、提升认识。
这个过程是极受煎熬的过程,也是极有收获的过程。在朱夏炎社长、常法武总编辑、王亚明副总编辑、王自合编委的指导下,在与同志们的讨论中,我们梳理了思路;特别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维新还专门为我们这一篇写下了几百字的指导意见。这些都使我们对创新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视野更加开阔,从解放思想、从发展、从为民,从各个方面来看领导方式创新这个命题,而且能更细致地用河南实际的情况、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要求来论证领导方式创新的必要性,并将领导方式创新具体要求细化到具体工作上来。宏观与细节交织,抽象与具体兼顾,认识的提升,为写好文章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接到任务,我们对“何平文章”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对写作何平的曲折性和艰难性认识还不够。
一是对“何平文章”语言的认识有偏差。有些為文而文的倾向。以为找点好词、找点优美句子,把文章打扮一下,就是“何平文章”语言了。二是对“何平文章”的宏观思辨性理解不够。认识到“何平文章”要讲道理,但还没深刻认识到这种讲道理要深入浅出,首要的是深,然后才是表述的通俗。三是对“何平文章”的针对性把握不住。知道“何平文章”是为河南而写,是为建设中原经济区而写,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有大而化之的倾向,看似有针对性,其实说了等于没说,不够“接地气”。
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在互相讨论中越发清晰,但如何纠正偏差,却并不是一件易事。在领导们的指导下,我们逐渐认识到,语言不是为优美而优美,而是要有用,要准确全面而又生动地表达思想、传达省委精神。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我们开始去芜存精,让语言更精练、更准确、更生动。
加强理论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期内如何提高文章的理论性却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我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有针对性地补,从哲学书籍中,从领导讲话中,从方方面面,将有关创新的理论精神体现在我们的文章中。
为提高文章的针对性,我们采访了省工商局局长董光峰等厅局领导及李连成等基层同志,以他们的工作实践来丰富我们的文章。同时,我们也回顾自身的采访实践,将多个典型个例总结抽象化为一种现象,并努力避免大而化之的倾向,讲细讲实,使文章接上地气、落地生根。
协同运作渐成机制
报社领导高瞻远瞩,集中精兵强将撰写“何平九论”。作为写作成员,我们受益匪浅。
来自不同部门,工作方向各有侧重,每个人个性又不同,如何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将能力体现在“何平文章”写作中,是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事实上,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是在磨合中达到了和谐协作。文章第一稿内容丰富,但落于实,没有“何平文章”的味道;第二稿换人写,文章倒是像“何平文章”了,但却落于空,脚不沾地,针对性差了一些。这样,我们四人在互相讨论中,逐渐展现出各自特长,在具体写作中,逐渐形成了能发挥各自长处的具体操作办法:一人执笔,集体参与,一节一段都进行讨论,出现争论,组长拍板。工作效率提高了,文章质量也提高了。
小组内部的协作重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也极有益。我们很注重与其他组之间的协作,不仅从其他写作组那里了解省委领导和社领导对文章的要求,还借鉴到他们的一些工作方法,并拿我们的文章向他们讨教,得到许多直接、具体的意见。
“何平文章”题材重大,理实结合,气势恢弘。做好“何平文章”仅靠一人之力根本不行,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采编部门的优势,互助协作,形成机制,这一次的部门协作,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实践。而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报社组织的各种重大报道。
撰写“何平”文章的这10多天时间,对我们来说确有特殊的意义:朱社长等领导亲自修改,同事的帮助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使我们所撰写的“何平文章”,经过淬炼,由矿石而铁,由铁而钢。同时,我们自己也经历了热情与冷静的浸泡,白天和黑夜的研磨,得到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协助,也似经了淬火,目明身健,有勇气接受更多挑战。
(执笔:吕志雄)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