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设科举取士,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自庙堂至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也到处是诗教。诗灌输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热爱诗歌,阅读诗歌,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作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现在的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活力,主要原因在于诗意的丧失,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诗意,诗意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充满真情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说真话,流露真性情,他不人云亦云,他有自己的真实见解,他会鼓励学生也说真话。记得一位老师讲完《我的老师》时,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你当初为何报考师范?”这位老师含笑作答:“家里穷,上师范不花钱,干的时间长了,也就喜欢上了这一行。”这样的回答不知比“太阳底下”之类的回答要真切多少倍!充满真情的语文课上,教师率真而亲和,讲到悲伤处,他会潸然泪下;讲到高兴处,他会手舞足蹈;讲到情不自禁处,他会仰天而笑。诗是需要真情的,诗意的语文教学同样需要真情。让我们再来看看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吧,在课堂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稍作“包装”的他引来孩子会心的大笑,在课堂上他为孩子们唱戏,他的微笑,他亲切的动作,他娓娓道来的话语,他睿智的目光……他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他钻到了孩子的心里,他和孩子一起享受语文的欢乐,一起领略语文天地的无限风光,并陶醉其中。以上两位都是充满真情、富有诗意的教师,他们把学生带进了幸福的课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坦荡,充满真情。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能不爱呢?
二、诗意的语文教学是需要灵感的。
语文教学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学生的梦幻诗情而存在的,这里有心灵的翕动,激情的飞扬;这里有理性的思辨,奇特的幻想,翻飞的诗情……然而不幸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导演下,标准答案排斥了个人体验,被动接受压抑了个性自由。教师挥舞着“剪刀”,精细地肢解着诗情,语文简化成了“技艺”,学生退化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灵感。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黄河远上白云间”时,抬举看见教室墙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条幅,灵感顿生,他立即让学生比较两句诗的写作差异,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写作角度,什么是写作心理。那节课上得十分精彩,内容充实,手法新颖,教学效果之好是可想而知的。
三、诗意的语文教学是需要想象的。
这想象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想象,也包括学生想象能力的激发。很难说,一个没有想象能力的教师能教好语文。“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没有想象力的教师只能让学生回答变成水,当学生答“变成春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判错,而这样的语文教师又怎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此,教师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固定答案评价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应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鼓励学生不满足一种结论,提倡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用各种不同的途径实现目标。例如,在教学《两个橘子》时,学习完课文后,还应当引导学生想象地读,对课文内容拓展延伸。课文的字里行间充分地表达了哥哥和妈妈愉快的情感,弟弟呢?弟弟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呢?对于文章结尾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听了哥哥的话,弟弟心里想: 。弟弟的心情可能是愉快的,因为他从哥哥那儿学到了如何关心妈妈。弟弟的心情也可能是惭愧的。学生的这些充满个性和想象的回答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又如在教学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传到客船的悠悠钟声给人以难以言表的离愁别绪。诗句在学生心中所唤起的感受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理解为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无法入眠,有的学生想到诗人感叹自己漂泊无定的人生而惆怅哀怨,也有学生想到诗人因为心中的抱负没有实现而痛苦万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对于一些不大成熟,甚至还很幼稚的想法,也要加以积极地保护和引导,不要求全责备。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微笑着面对学生,与学生交流、探讨,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就会获得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课堂上应更多的充满讨论与切磋,肯定与尊重,平等与合作,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对学习、对生活、对未知的一切都充满自信。
四、诗意的语文教学是鼓励创造的。
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应该具有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诗的本质是创造,诗的灵魂是创造。追求语文的诗意,就是追求语文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语文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创造自己思想的过程。人物形象不可概念化,段落划分可以智者见智,一篇作文更应该允许一百个学生有一百种写法。语文,应该诗意地栖息或永驻在艺术及创造的殿堂。我们经常说,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本质正在于创造——自由的创造。当学生造出“我们家的自来水很活泼”这样的句子时,当学生写出“小山羊给了我一个神秘的微笑”、“我快乐得像头猪”、“温暖的春风从操场上跑过”这样的句子时,我们是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而高兴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否定呢?如果是后者,我们必须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我们所谓的审美教育是真正的审美教育吗?
陶行知先生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诗歌就是真正的“灵魂的粮食”。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创造这三大支柱是语文学科也是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语文,要时时奏响学生心中的诗的琴弦,使它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鲜明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在语文面前,每一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
追寻语文的诗意吧,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诗意!把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还给学生,把健全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设科举取士,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自庙堂至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也到处是诗教。诗灌输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热爱诗歌,阅读诗歌,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作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现在的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活力,主要原因在于诗意的丧失,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诗意,诗意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充满真情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说真话,流露真性情,他不人云亦云,他有自己的真实见解,他会鼓励学生也说真话。记得一位老师讲完《我的老师》时,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你当初为何报考师范?”这位老师含笑作答:“家里穷,上师范不花钱,干的时间长了,也就喜欢上了这一行。”这样的回答不知比“太阳底下”之类的回答要真切多少倍!充满真情的语文课上,教师率真而亲和,讲到悲伤处,他会潸然泪下;讲到高兴处,他会手舞足蹈;讲到情不自禁处,他会仰天而笑。诗是需要真情的,诗意的语文教学同样需要真情。让我们再来看看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吧,在课堂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稍作“包装”的他引来孩子会心的大笑,在课堂上他为孩子们唱戏,他的微笑,他亲切的动作,他娓娓道来的话语,他睿智的目光……他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他钻到了孩子的心里,他和孩子一起享受语文的欢乐,一起领略语文天地的无限风光,并陶醉其中。以上两位都是充满真情、富有诗意的教师,他们把学生带进了幸福的课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坦荡,充满真情。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能不爱呢?
二、诗意的语文教学是需要灵感的。
语文教学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学生的梦幻诗情而存在的,这里有心灵的翕动,激情的飞扬;这里有理性的思辨,奇特的幻想,翻飞的诗情……然而不幸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导演下,标准答案排斥了个人体验,被动接受压抑了个性自由。教师挥舞着“剪刀”,精细地肢解着诗情,语文简化成了“技艺”,学生退化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灵感。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黄河远上白云间”时,抬举看见教室墙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条幅,灵感顿生,他立即让学生比较两句诗的写作差异,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写作角度,什么是写作心理。那节课上得十分精彩,内容充实,手法新颖,教学效果之好是可想而知的。
三、诗意的语文教学是需要想象的。
这想象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想象,也包括学生想象能力的激发。很难说,一个没有想象能力的教师能教好语文。“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没有想象力的教师只能让学生回答变成水,当学生答“变成春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判错,而这样的语文教师又怎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此,教师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固定答案评价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应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鼓励学生不满足一种结论,提倡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用各种不同的途径实现目标。例如,在教学《两个橘子》时,学习完课文后,还应当引导学生想象地读,对课文内容拓展延伸。课文的字里行间充分地表达了哥哥和妈妈愉快的情感,弟弟呢?弟弟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呢?对于文章结尾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听了哥哥的话,弟弟心里想: 。弟弟的心情可能是愉快的,因为他从哥哥那儿学到了如何关心妈妈。弟弟的心情也可能是惭愧的。学生的这些充满个性和想象的回答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又如在教学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传到客船的悠悠钟声给人以难以言表的离愁别绪。诗句在学生心中所唤起的感受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理解为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无法入眠,有的学生想到诗人感叹自己漂泊无定的人生而惆怅哀怨,也有学生想到诗人因为心中的抱负没有实现而痛苦万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对于一些不大成熟,甚至还很幼稚的想法,也要加以积极地保护和引导,不要求全责备。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微笑着面对学生,与学生交流、探讨,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就会获得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课堂上应更多的充满讨论与切磋,肯定与尊重,平等与合作,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对学习、对生活、对未知的一切都充满自信。
四、诗意的语文教学是鼓励创造的。
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应该具有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诗的本质是创造,诗的灵魂是创造。追求语文的诗意,就是追求语文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语文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创造自己思想的过程。人物形象不可概念化,段落划分可以智者见智,一篇作文更应该允许一百个学生有一百种写法。语文,应该诗意地栖息或永驻在艺术及创造的殿堂。我们经常说,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本质正在于创造——自由的创造。当学生造出“我们家的自来水很活泼”这样的句子时,当学生写出“小山羊给了我一个神秘的微笑”、“我快乐得像头猪”、“温暖的春风从操场上跑过”这样的句子时,我们是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而高兴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否定呢?如果是后者,我们必须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我们所谓的审美教育是真正的审美教育吗?
陶行知先生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诗歌就是真正的“灵魂的粮食”。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创造这三大支柱是语文学科也是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语文,要时时奏响学生心中的诗的琴弦,使它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鲜明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在语文面前,每一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
追寻语文的诗意吧,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诗意!把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还给学生,把健全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