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专业教学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中职导游专业教学中构建“互联网 ”的关键。本文以《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发研究》的课题研发(编号:XHXS2017005)为背景,以中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例,从最小的具有独立性的知识点入手,再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对专业课进行二度开发,从而形成优秀的网络课程。
关键词:中职导游基础知识;网络课程;课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255-02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激发教育教学方法变革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网络课程,以学习人数众多、学习空间互动好、在线评价功能强等优势,引发了教育教学史上的二次革命。
(二)“互联网 教学”促进网络课程飞速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 教学”模式在全球发展迅猛,这种网络课程改变了传统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不同学生群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使开展大规模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其实,网络课程本质上由微课程组成,基于不同的教学平台,展现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线上课程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综合的课程资源环境。
(三)优质的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课程的落地和生根
目前,我国比较优秀的教学平台主要有三类,一是MOOC平台,二是e-Learning开源網络教学平台,三是商业网络教学平台。我校采用的主要是泛雅教学平台,它是以混合式教学为理念,融合慕课、精品课、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教学成果、评估报告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
二、网络课程的课例开发研究
(一)网络课程开发的前提基础是教学团队的构建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团队现有教师7人,教师队伍主要由学校中青年教学骨干构成,均隶属于江苏省职业学校导游名师工作室,年龄在28—41岁,学历层次均为本科以上,硕士学位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1人,讲师4人,助讲1人。教师的专业学术背景以旅游专业为主,均有良好的学缘结构,有较合理的师资梯队。
(二)网络课程开发的必要手段是教学条件的创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教学团队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开发实际,合作编写了题为《品味·导游》的校本课程教材。其教材充分实施任务引领,以就业为导向,安排、设计了很多岗位任务,并设置了不少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做学教”合一的理念。
2.扩充性资料的使用。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根据岗位培养目标,首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岗位情境,在教学中聘请行业专家,扩充行业最新的一手资料,对学生予以必要的指导。其次,教师对网络知识进行大量的筛选之后,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学习型网址”。最后,教师要熟悉学校教材、图书馆藏书及电子图书等相关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和课程内容有关的图书资料,并为学生开出具体的书目,如旅游小百科、扬州园林常识等。
3.实践性教学环境。《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教学的理实一体化,一定要创设必要的工作情境,教学要紧密结合考证要求,不断加强实践操作空间,通过一些直观的、参与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与“学”的过程中领悟导游行业的服务特点,不断掌握导游接待工作的要领、方法、技巧。
4.网络教学环境。《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搭载在我校泛雅学习平台上,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空间,建立了课程网站。目前,学生除了可以在课上听到教师的精彩授课外,在课后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查看本课程的全套视频资料,共享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等,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关信息。
(三)网络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是教学的实施过程
1.人才培养强调“一条主线”。导游服务专业想要将教学与市场零距离接轨,就要把旅行社、景点等旅游企业对导游人员的岗位要求,写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基于此,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能力,以行业导游人员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主线。
2.教学过程强调“两个元点”。学校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必须依托课堂与企业这两个元点,这是“双元制”概念中的双元,即依托校企合作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课堂教学着重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企业教学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学校通过泛雅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学生与双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泛雅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微信公众号,可以利用方便、及时地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例如,泛雅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利用学校泛雅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将网络课程发布到泛雅学习平台中,可供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分析、课后复习使用。又如,微信公众号。利用社会性工具软件,将微课以二维码形式发布到“导游微课堂”微信公众号,既可方便本专业学生在线收看,也便利学生分享。
三、网络课程的课例实践研究
(一)网络课程学习检测的实践
1.实践作业跟进。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在围绕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及传统课时观念才能得以推行。一是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获得实践的时间;二是通过课后实践作业,明确企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三是通过课后实践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双师指导跟进。双师指导是指学生既有学校教师又有企业教师指导,必须给每个学生配备企业教师。企业教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学校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校教师也要主动和企业师傅对接,知道学生在企业实践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二)网络课程评价方法的实践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包括阶段性评价、课堂评价、项目评价等,旨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是反映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评价结果。
(三)网络课程的创新实践
1.促进了课程设置的项目化。导游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知识类,二是技能类,三是素养类。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属于知识类,也是导游专业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2.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导游课程标准,通过与导游行业人员充分研讨,按照行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职业考证和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3.增强课程知识的实用性。以导游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专业文化素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任务为载体,依据导游专业文化,结合地方实际,进行模拟讲解。
四、结语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在移动互联时代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方式,网络课程建设必将成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主要工作,从早期的课堂录像到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再到现在的网络课程,人们对如何开发出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优质课程的探索工作越来越重视。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鲁东大学,2012.
[2]郑红梅.“Sandwich Courses”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J].教育与职业,2006,(4):90-92.
关键词:中职导游基础知识;网络课程;课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255-02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激发教育教学方法变革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网络课程,以学习人数众多、学习空间互动好、在线评价功能强等优势,引发了教育教学史上的二次革命。
(二)“互联网 教学”促进网络课程飞速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 教学”模式在全球发展迅猛,这种网络课程改变了传统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不同学生群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使开展大规模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其实,网络课程本质上由微课程组成,基于不同的教学平台,展现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线上课程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综合的课程资源环境。
(三)优质的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课程的落地和生根
目前,我国比较优秀的教学平台主要有三类,一是MOOC平台,二是e-Learning开源網络教学平台,三是商业网络教学平台。我校采用的主要是泛雅教学平台,它是以混合式教学为理念,融合慕课、精品课、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教学成果、评估报告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
二、网络课程的课例开发研究
(一)网络课程开发的前提基础是教学团队的构建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团队现有教师7人,教师队伍主要由学校中青年教学骨干构成,均隶属于江苏省职业学校导游名师工作室,年龄在28—41岁,学历层次均为本科以上,硕士学位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1人,讲师4人,助讲1人。教师的专业学术背景以旅游专业为主,均有良好的学缘结构,有较合理的师资梯队。
(二)网络课程开发的必要手段是教学条件的创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教学团队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开发实际,合作编写了题为《品味·导游》的校本课程教材。其教材充分实施任务引领,以就业为导向,安排、设计了很多岗位任务,并设置了不少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做学教”合一的理念。
2.扩充性资料的使用。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根据岗位培养目标,首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岗位情境,在教学中聘请行业专家,扩充行业最新的一手资料,对学生予以必要的指导。其次,教师对网络知识进行大量的筛选之后,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学习型网址”。最后,教师要熟悉学校教材、图书馆藏书及电子图书等相关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和课程内容有关的图书资料,并为学生开出具体的书目,如旅游小百科、扬州园林常识等。
3.实践性教学环境。《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教学的理实一体化,一定要创设必要的工作情境,教学要紧密结合考证要求,不断加强实践操作空间,通过一些直观的、参与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与“学”的过程中领悟导游行业的服务特点,不断掌握导游接待工作的要领、方法、技巧。
4.网络教学环境。《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搭载在我校泛雅学习平台上,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空间,建立了课程网站。目前,学生除了可以在课上听到教师的精彩授课外,在课后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查看本课程的全套视频资料,共享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等,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关信息。
(三)网络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是教学的实施过程
1.人才培养强调“一条主线”。导游服务专业想要将教学与市场零距离接轨,就要把旅行社、景点等旅游企业对导游人员的岗位要求,写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基于此,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能力,以行业导游人员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主线。
2.教学过程强调“两个元点”。学校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必须依托课堂与企业这两个元点,这是“双元制”概念中的双元,即依托校企合作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课堂教学着重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企业教学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学校通过泛雅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学生与双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泛雅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微信公众号,可以利用方便、及时地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例如,泛雅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利用学校泛雅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将网络课程发布到泛雅学习平台中,可供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分析、课后复习使用。又如,微信公众号。利用社会性工具软件,将微课以二维码形式发布到“导游微课堂”微信公众号,既可方便本专业学生在线收看,也便利学生分享。
三、网络课程的课例实践研究
(一)网络课程学习检测的实践
1.实践作业跟进。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在围绕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及传统课时观念才能得以推行。一是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获得实践的时间;二是通过课后实践作业,明确企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三是通过课后实践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双师指导跟进。双师指导是指学生既有学校教师又有企业教师指导,必须给每个学生配备企业教师。企业教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学校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校教师也要主动和企业师傅对接,知道学生在企业实践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二)网络课程评价方法的实践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包括阶段性评价、课堂评价、项目评价等,旨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是反映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评价结果。
(三)网络课程的创新实践
1.促进了课程设置的项目化。导游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知识类,二是技能类,三是素养类。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属于知识类,也是导游专业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2.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导游课程标准,通过与导游行业人员充分研讨,按照行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职业考证和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3.增强课程知识的实用性。以导游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专业文化素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任务为载体,依据导游专业文化,结合地方实际,进行模拟讲解。
四、结语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在移动互联时代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方式,网络课程建设必将成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主要工作,从早期的课堂录像到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再到现在的网络课程,人们对如何开发出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优质课程的探索工作越来越重视。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鲁东大学,2012.
[2]郑红梅.“Sandwich Courses”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J].教育与职业,2006,(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