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BL教学模式是落实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可以采取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推进研究方案研制、项目实施指导、成果展示评价等学习过程,强调教为学服务、学科整合等理念,引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品课堂主动学习新模式。
关键词:PBL教学;主动学习;学科整合
主动学习作为一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学习理念,注重合作,师生对学习活动共同负责;注重学科整合,在教学中融入多文化视角与多学科途径。在主动学习的课堂设置中,教师应安排更多的时间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研究。[1]而PBL (Project - Based Learning)正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研究项目,用研究的方式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获取知识、應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物化成果并进行分享交流的学习过程。
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为例,我们觉得仅靠课堂知识讲授,学生还无法对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内化为从自身做起、爱护青山绿水的自觉行动。为此,笔者尝试运用PBL模式,有意识地引进社会热点主题,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基于热点问题,以项目主题驱动主动学习
笔者在向学生介绍了当前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各种表征之后,要求同学们以5至6人的小组为学习单元,从社区、校园两个方面入手,完成一个以“关注身边环保事”为主题的课外作业。作业要求从认识真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入手,学习小组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初步分析项目主题,确定研究目标。笔者在活动开始之前就思品课PBL学习特点和评价标准向学生作了详细介绍,让他们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准备。
为了便于学生找到合适的研究主题,教师指导学生从十九大报告、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市两会提案议案中寻找身边环境的热点问题,学生分组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讨论,然后教师再跟进遴选,共确立了以下研究项目:
二、注重实证研究,在探究中走向主动学习
方向明确后,学生进入了问题情境之中,欲罢而不能。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研究方案,方案是推进研究的路线图,也是培养学生迈向主动学习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写作方案之前,教师要对方案的基本框架进行指导,以下是“杭州市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项目研究小组制定的项目研究方案。
杭州市水质污染状况的调研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采集分析西湖、杭州中河、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杭州城河的水质,评估污染度。
(1)采集以上五处水质,评估污染度。
(2)实地调查研究其污染源。
(3)了解政府为改善城市水质所作的努力。
(4)运用各科知识为杭州市环保局解决水污染问题提出几条金点子。
二、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条件分析
(1)资料来源:图书馆、因特网。
(2)访谈调查方向:市区环保局、企业、各主要河道、西湖。
(3)调研工具:统计资料、问卷、录音设备、照相机、地图。
三、推进计划
(1)3月,通过方案制定,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
(2)4月,通过文献等调查,确定课题前的预备性知识,对采访单位进行联系。
(3)5月,实地调查、考察,采集水样标本,进行测试。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思维导图,提出改善水质的建议。
(4)5月底,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制作课件,展示课件。
教师在指导完善该项目研究方案时,就如何科学判断五地水质污染的问题同项目组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学生建议可以使用“亚甲基蓝”这一化学药剂进行分析,可以增加分析的精准度,还有学生提出上网搜索、数据分析和课件制作需要信息技术运用的指导。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邀请科学课教师、信息技术课教师共同参与到项目指导中来,思想品德、科学、信息技术就这样巧妙地综合到这一跨学科的项目研究中去。在项目方案定稿后,学习小组对组员的分工进行了再细化,为了圆满完成小组交给的任务,学生们必定会按照分工要求,主动学习各种新技能、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在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研究方案中未曾考虑到的问题,初中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引导他们设法排除困难。比如,学生在开展“杭州市酸雨状况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梅雨季采集的雨水和经历久旱后采集的雨水pH酸碱性明显不同,对此感到很困惑。可见学生对持续雨水对空气可能产生的过滤作用并不清晰。笔者对其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讲解,并根据天气变化调整了研究方案,使之有利于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得到了杭州的酸雨状况的准确数据之后,笔者又指导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等方式研究讨论城市酸雨的成因是什么,酸雨对土壤、建筑物、湖泊的危害性有哪些,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预防或治理城市酸雨问题。在得到了文献资料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和评价表,自主设计了访谈问卷,赴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实证研究,使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活动中明显得到提升。
三、实施表现性评价,在分享中深化主动学习
评价是深化学习的催化剂,表现性评价不仅可以检测学生项目实施的成效,更能促进学生反思并改进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将原始资料整理为物化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作展示分享。如在“关注身边的环保事”项目研究成果汇报时,关于“酸雨”“杭州水质”“温室效应”“城区噪声”“校园垃圾分类”的五个研究小组各自通过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以演讲或实验展示等形式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分享,同学们则根据每个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投票,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教师也对整个项目研究进行总结点评,表达自己的欣赏,并给出改进意见。在交流中教师可以设问,如“你遇到了数据分析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遇到调查困难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关于这个研究项目,如果还有时间,你还想怎么做?”等等,学习小组成员在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和互动交流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也认真反思了研究过程中的疏漏和不足,激发了他们对该项目研究再深化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战略的信度。
四、运用PBL教学模式促进主动学习的思考
1.项目研究应坚持过程重于结论
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把现成的、标准的结论灌输给他们,而PBL教学模式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就拿“杭州市区酸雨状况的研究”这个例子来说,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怎样查找资料、收集雨水标本,怎样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至于研究的结论,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可以了。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的研究成果要和资料上现有表述保持高度一致,那么学生就失去了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教学的信度就会大大降低。
2.项目研究需要统整各科知识
初中思品(现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按照本学科的逻辑思维来分析认识社会生活,但社会生活本身却是综合多维的,PBL学习模式本身就是从现实出发,因此它要求在学科基本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的各科知识。例如在研究“杭州市区水质状况”这个课题时,学生需要运用亚甲基蓝溶液和pH试纸去测试采集的水样,并用科学学科的知识解释实验结果。这无形中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本学科教师能熟悉各科的基本知识,对于自己不精通的领域,可以请求相应学科的教师协同参与指导该项目活动。由于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学生对于研究结果会更确信无疑。
3.项目研究要注重从社会中学习
初中思品(现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与经济、社会紧密相关、来自于生活的学科。而社会就是一个大课题,教学中如果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缺乏亲身实践体验,很难正确看待当今的社会现象。〔2〕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时,要充分利用周边社区、政府各部门的乡土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敏锐性;同时能化抽象为具体,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思品课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方兆玉.主动学习:建构主义教育观、学习科学和实践智慧的三螺旋结构[J].上海教育,2018(8):21.
[2]罗阳佳,薛婷彦.他们是这样把知识学“活”的[J].上海教育,2018(9):16.
关键词:PBL教学;主动学习;学科整合
主动学习作为一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学习理念,注重合作,师生对学习活动共同负责;注重学科整合,在教学中融入多文化视角与多学科途径。在主动学习的课堂设置中,教师应安排更多的时间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研究。[1]而PBL (Project - Based Learning)正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研究项目,用研究的方式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获取知识、應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物化成果并进行分享交流的学习过程。
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为例,我们觉得仅靠课堂知识讲授,学生还无法对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内化为从自身做起、爱护青山绿水的自觉行动。为此,笔者尝试运用PBL模式,有意识地引进社会热点主题,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基于热点问题,以项目主题驱动主动学习
笔者在向学生介绍了当前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各种表征之后,要求同学们以5至6人的小组为学习单元,从社区、校园两个方面入手,完成一个以“关注身边环保事”为主题的课外作业。作业要求从认识真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入手,学习小组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初步分析项目主题,确定研究目标。笔者在活动开始之前就思品课PBL学习特点和评价标准向学生作了详细介绍,让他们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准备。
为了便于学生找到合适的研究主题,教师指导学生从十九大报告、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市两会提案议案中寻找身边环境的热点问题,学生分组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讨论,然后教师再跟进遴选,共确立了以下研究项目:
二、注重实证研究,在探究中走向主动学习
方向明确后,学生进入了问题情境之中,欲罢而不能。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研究方案,方案是推进研究的路线图,也是培养学生迈向主动学习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写作方案之前,教师要对方案的基本框架进行指导,以下是“杭州市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项目研究小组制定的项目研究方案。
杭州市水质污染状况的调研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采集分析西湖、杭州中河、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杭州城河的水质,评估污染度。
(1)采集以上五处水质,评估污染度。
(2)实地调查研究其污染源。
(3)了解政府为改善城市水质所作的努力。
(4)运用各科知识为杭州市环保局解决水污染问题提出几条金点子。
二、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条件分析
(1)资料来源:图书馆、因特网。
(2)访谈调查方向:市区环保局、企业、各主要河道、西湖。
(3)调研工具:统计资料、问卷、录音设备、照相机、地图。
三、推进计划
(1)3月,通过方案制定,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
(2)4月,通过文献等调查,确定课题前的预备性知识,对采访单位进行联系。
(3)5月,实地调查、考察,采集水样标本,进行测试。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思维导图,提出改善水质的建议。
(4)5月底,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制作课件,展示课件。
教师在指导完善该项目研究方案时,就如何科学判断五地水质污染的问题同项目组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学生建议可以使用“亚甲基蓝”这一化学药剂进行分析,可以增加分析的精准度,还有学生提出上网搜索、数据分析和课件制作需要信息技术运用的指导。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邀请科学课教师、信息技术课教师共同参与到项目指导中来,思想品德、科学、信息技术就这样巧妙地综合到这一跨学科的项目研究中去。在项目方案定稿后,学习小组对组员的分工进行了再细化,为了圆满完成小组交给的任务,学生们必定会按照分工要求,主动学习各种新技能、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在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研究方案中未曾考虑到的问题,初中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引导他们设法排除困难。比如,学生在开展“杭州市酸雨状况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梅雨季采集的雨水和经历久旱后采集的雨水pH酸碱性明显不同,对此感到很困惑。可见学生对持续雨水对空气可能产生的过滤作用并不清晰。笔者对其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讲解,并根据天气变化调整了研究方案,使之有利于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得到了杭州的酸雨状况的准确数据之后,笔者又指导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等方式研究讨论城市酸雨的成因是什么,酸雨对土壤、建筑物、湖泊的危害性有哪些,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预防或治理城市酸雨问题。在得到了文献资料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和评价表,自主设计了访谈问卷,赴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实证研究,使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活动中明显得到提升。
三、实施表现性评价,在分享中深化主动学习
评价是深化学习的催化剂,表现性评价不仅可以检测学生项目实施的成效,更能促进学生反思并改进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将原始资料整理为物化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作展示分享。如在“关注身边的环保事”项目研究成果汇报时,关于“酸雨”“杭州水质”“温室效应”“城区噪声”“校园垃圾分类”的五个研究小组各自通过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以演讲或实验展示等形式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分享,同学们则根据每个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投票,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教师也对整个项目研究进行总结点评,表达自己的欣赏,并给出改进意见。在交流中教师可以设问,如“你遇到了数据分析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遇到调查困难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关于这个研究项目,如果还有时间,你还想怎么做?”等等,学习小组成员在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和互动交流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也认真反思了研究过程中的疏漏和不足,激发了他们对该项目研究再深化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战略的信度。
四、运用PBL教学模式促进主动学习的思考
1.项目研究应坚持过程重于结论
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把现成的、标准的结论灌输给他们,而PBL教学模式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就拿“杭州市区酸雨状况的研究”这个例子来说,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怎样查找资料、收集雨水标本,怎样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至于研究的结论,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可以了。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的研究成果要和资料上现有表述保持高度一致,那么学生就失去了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教学的信度就会大大降低。
2.项目研究需要统整各科知识
初中思品(现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按照本学科的逻辑思维来分析认识社会生活,但社会生活本身却是综合多维的,PBL学习模式本身就是从现实出发,因此它要求在学科基本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的各科知识。例如在研究“杭州市区水质状况”这个课题时,学生需要运用亚甲基蓝溶液和pH试纸去测试采集的水样,并用科学学科的知识解释实验结果。这无形中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本学科教师能熟悉各科的基本知识,对于自己不精通的领域,可以请求相应学科的教师协同参与指导该项目活动。由于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学生对于研究结果会更确信无疑。
3.项目研究要注重从社会中学习
初中思品(现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与经济、社会紧密相关、来自于生活的学科。而社会就是一个大课题,教学中如果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缺乏亲身实践体验,很难正确看待当今的社会现象。〔2〕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时,要充分利用周边社区、政府各部门的乡土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敏锐性;同时能化抽象为具体,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思品课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方兆玉.主动学习:建构主义教育观、学习科学和实践智慧的三螺旋结构[J].上海教育,2018(8):21.
[2]罗阳佳,薛婷彦.他们是这样把知识学“活”的[J].上海教育,201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