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我油然想起了为抗日战争捐赠了一台拖拉机的外公。外公虽然去世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但因为他在70多年前用500块大洋购买了一台拖拉机,捐献给了正在艰苦抗战的八路军而至今成为当地的美谈。
外公名叫梁秦川,1921年出生在甘肃古浪县一个名镇上。因为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很精明的生意人,所以家境殷实,有条件供给外公从家乡到外地念书长见识。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外公正在家乡读高中,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抗日战争时局的变化。1938年外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师范专科学校,那时中国抗日战争正处在艰苦卓绝的防御阶段。全民抗战、一致对外的铮铮誓言响彻云霄,也让年轻的外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在兰州师范专科学校里,全民抗日宣传如火如荼,“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没有国家哪有小家”等振聋发聩的宣传口号深深地打动着爱国青年,外公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爱国情怀,琢磨着如何用实际行动为抗日做贡献。
他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中国的抗日战事常常牵动着他的心。他每天都要阅读报纸,了解战争时局,同时也知晓了作为中华儿女如何为保家卫国尽一份责任。
学校里有一些学生团体,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宣传中华民族抗日的英雄壮举,用文艺演出、演讲、张贴标语等形式,号召全民抗日,兄弟共携抗日、父子一同奔赴抗日前线等传为佳话。这些有声有色的抗日宣传内容,深深吸引着外公的目光。当他听说,抗战的物资运输工具极其缺乏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外公的脑海中形成:为抗战捐赠一台拖拉机,让更多的抗日物资及时运送到前线,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在当时,一台拖拉机价格帝国主义在500块大洋以上,这样大的一笔开支,外公是拿不出来的,只有向家长求助。据说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里,每月给每个士兵才发5块大洋的军饷,500块大洋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外公的爷爷、父亲都是生意人,以诚信经商,吸引着远近的客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应该说是能够拿得出这些钱的。
外公请假回到200公里外的老家,向他的爷爷、父亲宣传抗战的艰苦卓绝,宣传只有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才能牢牢筑起一道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经过外公的解释说服,他的爷爷、父亲都十分赞同,决定出资支持他的抗日行动。外公想方设法花500块大洋购买了一台崭新的拖拉机,由抗日有关组织转交给西北八路军。八路军还给外公颁发了捐献证书。
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外公就到了本县的教育科任职上班。那时中国抗日战争已到了决定性胜利的时刻,世界反法西斯统一联盟也已广泛形成,外公是在中国革命曙光已现的大好形势下走上工作岗位的。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没有忘记外公在抗日战争中的捐献功绩,破例让外公担任了家乡县上首任文教科科长(那时不叫局,科就是局的意思)。1957年“反左”“反右”运动开始,外公因家庭出身不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58年被免去文教科长的职务,调入县一中成为一名普通教师。
在“文革”中,外公虽是开明地主,而家庭出身定为地主成分,他也未能躲过一劫。他多次受到红卫兵的批斗,他不申辩、不解释,不埋怨,只要叫他参加批斗会,他就按时到场,接受各种形式的批斗。在“文革”中,因家庭出身不好,影响子女前途的事例比比皆是,外公也难以幸免。外公的子女们无论如何品学兼优,只能是小学毕业就终止学业。让外公最为遗憾的是他的三儿子,也就是我的三舅,从小聪慧过人、好学上进,但念到小学毕业就不得不回家务农。外公也由县一中调到离家3里路的龙岗小学任教。
龙岗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有10多名老师、200多名学生。从外公家到学校是一条公路,必须经过我家的门前。我经常看到外公手提着一个双带灰色小包,从我家门前的公路上缓缓走过。外公身材矮小、体形较胖,这条路对他来说似乎艰难而漫长,但外公从未对组织有过怨言。每天早上6点多钟,外公往包里塞上两个馒头,就开始步行到学校上课。包里的两个馒头,算是午饭。那时条件艰苦,学校也没有食堂,中午只能是开水啃馒头。每天下午5点多,我就在公路边的水池里担水,时常看见外公从公路边上缓缓走来,我急忙迎上前去,让老人家到家里喝口水再走,他总是说:“不去了,再有半个小时就到家了。”只见他头上总有细细的汗珠渗出,斜阳照在他脸上,脸色通红。听外婆说,包里装的是当天的甘肃日报,回到家里,吃过晚饭,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灯下仔细看报。
“文革”结束后,纠正对外公不公正的待遇工作漫长而艰难。1980年外公迎来了他一生最为激动的事:恢复中学教师资格,调到家乡的县三中任教,工资晋升为91元,外公成为全县工资级别最高的公家人,同时县财政局拨付1000元钱,让外公到北京、南京等城市观光旅游,当年外公又推选为县本届政协常委。此时外公已经是59岁的老人了。
恢复名誉,结束过去不公正的待遇,使外公心潮逐浪高。他关心国家大事,远远超过关心家事,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文革”后,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外公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参加的会议多了起来。县上举行的政协、统战等会议都邀请外公参加,在政界上接触的人也多起来了。外公要比外婆大10多岁,再加上“文革”中孩子们在读书上吃了大亏,外婆总想利用外公在政界的影响力为孩子们找到一个好的出路,说透了,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外公从不答应,对外婆的唠叨置之不理。
从我记事起,外公经常给我补课,但从未提及他过去为抗日战争捐献拖拉机的事,仿佛那是一件不必挂齿的小事。外公从不因此居功自傲,不论组织安排在哪儿工作,他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本本分分地干好工作。外公平时生活俭朴,经常穿着外婆给他手工缝制的衣服。吃饭菜也不大讲究,唯一的乐趣就是爱喝酒,酒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开饭前,他总要喝两杯,但从不嗜酒,任何人从未见外公喝醉过。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喝上三杯酒。他常说:“早起喝三杯,一天都精神。”他认为喝酒可以通筋舒骨,喝酒可以延年益寿,他说他要过八十大寿,再好好享受一下当下的好日子,然而外公的生命最后定格在72岁。他虽然默默地走了,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爱国举动,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永远激励后辈们爱国、爱家,勤勉做事、忠厚为人。
外公名叫梁秦川,1921年出生在甘肃古浪县一个名镇上。因为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很精明的生意人,所以家境殷实,有条件供给外公从家乡到外地念书长见识。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外公正在家乡读高中,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抗日战争时局的变化。1938年外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师范专科学校,那时中国抗日战争正处在艰苦卓绝的防御阶段。全民抗战、一致对外的铮铮誓言响彻云霄,也让年轻的外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在兰州师范专科学校里,全民抗日宣传如火如荼,“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没有国家哪有小家”等振聋发聩的宣传口号深深地打动着爱国青年,外公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爱国情怀,琢磨着如何用实际行动为抗日做贡献。
他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中国的抗日战事常常牵动着他的心。他每天都要阅读报纸,了解战争时局,同时也知晓了作为中华儿女如何为保家卫国尽一份责任。
学校里有一些学生团体,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宣传中华民族抗日的英雄壮举,用文艺演出、演讲、张贴标语等形式,号召全民抗日,兄弟共携抗日、父子一同奔赴抗日前线等传为佳话。这些有声有色的抗日宣传内容,深深吸引着外公的目光。当他听说,抗战的物资运输工具极其缺乏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外公的脑海中形成:为抗战捐赠一台拖拉机,让更多的抗日物资及时运送到前线,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在当时,一台拖拉机价格帝国主义在500块大洋以上,这样大的一笔开支,外公是拿不出来的,只有向家长求助。据说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里,每月给每个士兵才发5块大洋的军饷,500块大洋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外公的爷爷、父亲都是生意人,以诚信经商,吸引着远近的客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应该说是能够拿得出这些钱的。
外公请假回到200公里外的老家,向他的爷爷、父亲宣传抗战的艰苦卓绝,宣传只有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才能牢牢筑起一道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经过外公的解释说服,他的爷爷、父亲都十分赞同,决定出资支持他的抗日行动。外公想方设法花500块大洋购买了一台崭新的拖拉机,由抗日有关组织转交给西北八路军。八路军还给外公颁发了捐献证书。
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外公就到了本县的教育科任职上班。那时中国抗日战争已到了决定性胜利的时刻,世界反法西斯统一联盟也已广泛形成,外公是在中国革命曙光已现的大好形势下走上工作岗位的。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没有忘记外公在抗日战争中的捐献功绩,破例让外公担任了家乡县上首任文教科科长(那时不叫局,科就是局的意思)。1957年“反左”“反右”运动开始,外公因家庭出身不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58年被免去文教科长的职务,调入县一中成为一名普通教师。
在“文革”中,外公虽是开明地主,而家庭出身定为地主成分,他也未能躲过一劫。他多次受到红卫兵的批斗,他不申辩、不解释,不埋怨,只要叫他参加批斗会,他就按时到场,接受各种形式的批斗。在“文革”中,因家庭出身不好,影响子女前途的事例比比皆是,外公也难以幸免。外公的子女们无论如何品学兼优,只能是小学毕业就终止学业。让外公最为遗憾的是他的三儿子,也就是我的三舅,从小聪慧过人、好学上进,但念到小学毕业就不得不回家务农。外公也由县一中调到离家3里路的龙岗小学任教。
龙岗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有10多名老师、200多名学生。从外公家到学校是一条公路,必须经过我家的门前。我经常看到外公手提着一个双带灰色小包,从我家门前的公路上缓缓走过。外公身材矮小、体形较胖,这条路对他来说似乎艰难而漫长,但外公从未对组织有过怨言。每天早上6点多钟,外公往包里塞上两个馒头,就开始步行到学校上课。包里的两个馒头,算是午饭。那时条件艰苦,学校也没有食堂,中午只能是开水啃馒头。每天下午5点多,我就在公路边的水池里担水,时常看见外公从公路边上缓缓走来,我急忙迎上前去,让老人家到家里喝口水再走,他总是说:“不去了,再有半个小时就到家了。”只见他头上总有细细的汗珠渗出,斜阳照在他脸上,脸色通红。听外婆说,包里装的是当天的甘肃日报,回到家里,吃过晚饭,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灯下仔细看报。
“文革”结束后,纠正对外公不公正的待遇工作漫长而艰难。1980年外公迎来了他一生最为激动的事:恢复中学教师资格,调到家乡的县三中任教,工资晋升为91元,外公成为全县工资级别最高的公家人,同时县财政局拨付1000元钱,让外公到北京、南京等城市观光旅游,当年外公又推选为县本届政协常委。此时外公已经是59岁的老人了。
恢复名誉,结束过去不公正的待遇,使外公心潮逐浪高。他关心国家大事,远远超过关心家事,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文革”后,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外公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参加的会议多了起来。县上举行的政协、统战等会议都邀请外公参加,在政界上接触的人也多起来了。外公要比外婆大10多岁,再加上“文革”中孩子们在读书上吃了大亏,外婆总想利用外公在政界的影响力为孩子们找到一个好的出路,说透了,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外公从不答应,对外婆的唠叨置之不理。
从我记事起,外公经常给我补课,但从未提及他过去为抗日战争捐献拖拉机的事,仿佛那是一件不必挂齿的小事。外公从不因此居功自傲,不论组织安排在哪儿工作,他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本本分分地干好工作。外公平时生活俭朴,经常穿着外婆给他手工缝制的衣服。吃饭菜也不大讲究,唯一的乐趣就是爱喝酒,酒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开饭前,他总要喝两杯,但从不嗜酒,任何人从未见外公喝醉过。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喝上三杯酒。他常说:“早起喝三杯,一天都精神。”他认为喝酒可以通筋舒骨,喝酒可以延年益寿,他说他要过八十大寿,再好好享受一下当下的好日子,然而外公的生命最后定格在72岁。他虽然默默地走了,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爱国举动,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永远激励后辈们爱国、爱家,勤勉做事、忠厚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