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共有戏曲剧种约380个,到目前为止已减少近1/4。剩余的剧种中,还有近百余是仅有一个剧团或民间戏班,处境岌岌可危,随时“人散剧亡”。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曲138种,被保护的剧种有210种,由此可见国家对地方戏曲保护的重视程度。
由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编纂的《楚剧图文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图文并举形式介绍楚剧的专著,也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书作为重点图书被湖北省纳入“荆楚文库”图书系列。
《楚剧图文志》不仅是一部研究楚剧的专著,也是一部楚剧资料汇编。该书汇集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珍贵图片,总计20余万字。全书主要分为七大部分:楚剧的历史与发展、主要剧目的介绍、音乐与舞美研究、楚剧艺术家概览、人才培养历程、组织结构介绍、戏园与戏迷;该书在最后以大事记的形式对楚剧源流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梳理。
楚剧是湖北省独有的地方戏曲,该剧种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楚剧发源于黄陂、孝感、黄冈一带,由“黄孝花鼓”(俗称“西路花鼓”)发展起来。早期演出多为单边词、小戏和折子戏,剧情简单,唱戏的和看戏的多为农民,或者是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他们忙时种田、做买卖,闲时聚唱,属于非专业的自娱自乐。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才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戏班。1926年,在湖北剧学总会筹备会上,“黄孝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
今汉口“民众乐园”统一街附近的土荡巷一带是当时的“水码头”,那些来自黄陂、孝感的小货船多停泊在此,由各行各业的底层劳动人民组成的各种“帮”,是楚剧的主要观众。从清朝到民国,楚剧都被称为“淫戏”,屡遭禁演。尽管如此,楚剧依然被人民群众所欢迎、所喜爱,并且日渐繁盛。抗日战争期间,楚剧演出团队为抗战奔走宣传。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戏曲改革,吸取兄弟剧种之所长,楚剧有了空前的发展。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楚剧的最大特征。其现存剧目近500个,经典剧目200多个,内容大部分来自平民生活和民间传说,是地地道道的民俗文化,是平民的戏剧。像一些乡间轶事、市井趣闻、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官司纠纷等,都能成为楚剧的表现题材,如《打豆腐》《荞麦馍赶寿》《站花墙》《乌金记》《狱卒平冤》等;剧中的人物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机智仗义的长工葛麻(《葛麻》),争取婚姻自由的喻老四和张二妹(《推车赶会》),虐待婆婆的恶媳妇焦氏(《杀狗惊妻》),苦大仇深的孤儿虎儿(《三世仇》),坚强的母亲腊腊嫂(《你是一条河》)等。民间传说如《百日缘》《宝莲灯》《断桥》《岳飞》《打金枝》等也是楚剧中的重要剧目。
回望百年历程,在楚剧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涌现出一大批表演艺术家、编剧、导演、音乐家,他们曾经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为了楚剧的生存和发展艰苦奋斗。他们是开拓者,是播种者,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沈云陔、高月楼、关啸彬、李雅樵、黄楚材、姜翠兰等,并形成了各自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
楚剧从劳动人民的视角出发,来表现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些俗人俗事。虽然有些故事不算宏伟壮丽,也没有大喜大悲,但是因为有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市井味道、鲜明的地方特色、诙谐的调侃讽喻,能够引起普通老百姓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它所具有的“草根基调”、“平民精神”以及抑恶扬善的思想内核、中庸和美的道德价值取向,正是楚剧的可贵传统、美学特征和艺术个性。
本书从资料整理,到组稿编纂,再到编辑出版,是一个十分繁杂的过程。在戏曲研究领域,学者大多关注于京剧等全国性的大剧种;作为地方戏曲艺术的楚剧,研究资料少之又少,且学术价值也难以与前者媲美,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能留存下来的图片、影像资料不多。这些困难对图书编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聚集所有力量,对各位楚剧艺术家和戏迷进行采访,并搜集各类珍贵的影像记录。编纂的过程工作量大,牵扯面广,其中还涉及大量的扫描、摄影、录入以及史料求证的工作。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为丰富图书内容贡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初稿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这是几代艺术家的心血结晶,使我们顿觉责任重大。在书稿的审校过程中,每一处小细节的不确定都要和胡怀存主编反复确认。叶爱霞老师还特意请到武汉大学的郑传寅教授对全书通读并进行指导。由于很多图片年代久远,分辨率不高,只能通过特别的艺术处理来协调统一。王旷先生对整本图书的设计既契合了楚剧的“草根”气质,又不失庄重。图书印刷时,技术编辑对每一个印张反复校色,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看到样书的那一刻,我们所有的疲惫都化为喜悦。我想,那些楚剧艺术的先驱们如果看到楚剧现已成为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心情。穿越了100多年风风雨雨的楚剧,它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不能让骄傲变成遗憾。楚剧是尚待挖掘的宝藏,它是通俗文化的典范。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拓展,艺术门类日渐趋于多元化。地方戏曲这个受地域空间限制、辐射面相对窄小的艺术品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楚文化的重要载体,楚剧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在国家重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今天,对于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内容的戏曲剧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对其实行全面的保护。《楚剧图文志》的出版是希望从数百年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中,提炼出民族文化的精粹,为楚剧的保护与传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也让人们有机会直观地了解楚剧的历史、发展、专业属性、人文价值。这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尤其让青年人更能珍视这一弥足珍贵的艺术门类。这对湖北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抛砖引玉,我们期待楚剧能够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怀,使其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刘姗/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
由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编纂的《楚剧图文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图文并举形式介绍楚剧的专著,也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书作为重点图书被湖北省纳入“荆楚文库”图书系列。
《楚剧图文志》不仅是一部研究楚剧的专著,也是一部楚剧资料汇编。该书汇集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珍贵图片,总计20余万字。全书主要分为七大部分:楚剧的历史与发展、主要剧目的介绍、音乐与舞美研究、楚剧艺术家概览、人才培养历程、组织结构介绍、戏园与戏迷;该书在最后以大事记的形式对楚剧源流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梳理。
楚剧是湖北省独有的地方戏曲,该剧种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楚剧发源于黄陂、孝感、黄冈一带,由“黄孝花鼓”(俗称“西路花鼓”)发展起来。早期演出多为单边词、小戏和折子戏,剧情简单,唱戏的和看戏的多为农民,或者是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他们忙时种田、做买卖,闲时聚唱,属于非专业的自娱自乐。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才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戏班。1926年,在湖北剧学总会筹备会上,“黄孝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
今汉口“民众乐园”统一街附近的土荡巷一带是当时的“水码头”,那些来自黄陂、孝感的小货船多停泊在此,由各行各业的底层劳动人民组成的各种“帮”,是楚剧的主要观众。从清朝到民国,楚剧都被称为“淫戏”,屡遭禁演。尽管如此,楚剧依然被人民群众所欢迎、所喜爱,并且日渐繁盛。抗日战争期间,楚剧演出团队为抗战奔走宣传。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戏曲改革,吸取兄弟剧种之所长,楚剧有了空前的发展。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楚剧的最大特征。其现存剧目近500个,经典剧目200多个,内容大部分来自平民生活和民间传说,是地地道道的民俗文化,是平民的戏剧。像一些乡间轶事、市井趣闻、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官司纠纷等,都能成为楚剧的表现题材,如《打豆腐》《荞麦馍赶寿》《站花墙》《乌金记》《狱卒平冤》等;剧中的人物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机智仗义的长工葛麻(《葛麻》),争取婚姻自由的喻老四和张二妹(《推车赶会》),虐待婆婆的恶媳妇焦氏(《杀狗惊妻》),苦大仇深的孤儿虎儿(《三世仇》),坚强的母亲腊腊嫂(《你是一条河》)等。民间传说如《百日缘》《宝莲灯》《断桥》《岳飞》《打金枝》等也是楚剧中的重要剧目。
回望百年历程,在楚剧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涌现出一大批表演艺术家、编剧、导演、音乐家,他们曾经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为了楚剧的生存和发展艰苦奋斗。他们是开拓者,是播种者,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沈云陔、高月楼、关啸彬、李雅樵、黄楚材、姜翠兰等,并形成了各自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
楚剧从劳动人民的视角出发,来表现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些俗人俗事。虽然有些故事不算宏伟壮丽,也没有大喜大悲,但是因为有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市井味道、鲜明的地方特色、诙谐的调侃讽喻,能够引起普通老百姓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它所具有的“草根基调”、“平民精神”以及抑恶扬善的思想内核、中庸和美的道德价值取向,正是楚剧的可贵传统、美学特征和艺术个性。
本书从资料整理,到组稿编纂,再到编辑出版,是一个十分繁杂的过程。在戏曲研究领域,学者大多关注于京剧等全国性的大剧种;作为地方戏曲艺术的楚剧,研究资料少之又少,且学术价值也难以与前者媲美,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能留存下来的图片、影像资料不多。这些困难对图书编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聚集所有力量,对各位楚剧艺术家和戏迷进行采访,并搜集各类珍贵的影像记录。编纂的过程工作量大,牵扯面广,其中还涉及大量的扫描、摄影、录入以及史料求证的工作。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为丰富图书内容贡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初稿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这是几代艺术家的心血结晶,使我们顿觉责任重大。在书稿的审校过程中,每一处小细节的不确定都要和胡怀存主编反复确认。叶爱霞老师还特意请到武汉大学的郑传寅教授对全书通读并进行指导。由于很多图片年代久远,分辨率不高,只能通过特别的艺术处理来协调统一。王旷先生对整本图书的设计既契合了楚剧的“草根”气质,又不失庄重。图书印刷时,技术编辑对每一个印张反复校色,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看到样书的那一刻,我们所有的疲惫都化为喜悦。我想,那些楚剧艺术的先驱们如果看到楚剧现已成为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心情。穿越了100多年风风雨雨的楚剧,它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不能让骄傲变成遗憾。楚剧是尚待挖掘的宝藏,它是通俗文化的典范。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拓展,艺术门类日渐趋于多元化。地方戏曲这个受地域空间限制、辐射面相对窄小的艺术品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楚文化的重要载体,楚剧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在国家重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今天,对于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内容的戏曲剧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对其实行全面的保护。《楚剧图文志》的出版是希望从数百年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中,提炼出民族文化的精粹,为楚剧的保护与传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也让人们有机会直观地了解楚剧的历史、发展、专业属性、人文价值。这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尤其让青年人更能珍视这一弥足珍贵的艺术门类。这对湖北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抛砖引玉,我们期待楚剧能够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怀,使其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刘姗/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