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三读,教材变“学”材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r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但平时的教研都强调老师如何用活、活用、用好教材,重点都是放在“师”,而忽略了“生”。其实,学生每天都在使用数学书,他们才是真正的教材的使用者。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用好数学书,让教材变成学材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尝试以学生学习的角度,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步入手,把教材变成学生“学”材。
  一、课前“阅预”合一,粗读教材
  当前比较流行的“先学后教”以及“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都强调了课前的预学,让学生提前感知所学的知识才进入课堂。无论这两种模式存在什么缺陷,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比较好的是:学生多了使用教材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需要多阅读。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跃。所以從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让学生课前预学,能增加对教材的熟悉度。但是课前的预学不是随意的翻翻书,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引。
  1. 以纲导读,初步感知知识
  数学教材不同语文书那样段落分明,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数学教材内容抽象,语句精简。逻辑性强,推理严谨,表述规范严格,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不知所云,提不起阅读兴趣。因此老师要设计好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理解例题。
  下面是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预习提纲(见表1)。
  这组提纲向学生提出了阅读要求,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启发学生理解关键词句、重点难点,也是给学生做出了阅读示范。预习只是让学生对教材有初步的印象,所以设计提纲的时候,每道题都要引导学生在书上找答案,或者画一画,写一写,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初步的印象,课堂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2. 以纲导思,有备而学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所以教材变学材的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能从例题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训练。因此,再设计预习提纲的时候,我都会有这样的一道题:“对于这个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发现呢?”刚开始,学生不会问什么问题,也写不出什么好的发现,但是坚持训练后,慢慢地学生也就会开始会提问题了。
  下面案例是学生在预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提出的问题(见表2)。
  学生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1. 有些长方体的面是正方形的,那这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2. 长方体的棱怎样分类?
  3. 长方体的面是不是只有相对的面相等?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备而学,而且这些问题恰恰就是老师课堂上最需要的最有效的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疑”展开的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了。
  二、课堂“阅理”合一,细读教材
  课堂上分秒都是宝贵的,因此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的时间必须是用到刀刃上。通过课前的粗读,学生对教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了,那么课堂上更多的是细读,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内化提升知识。
  1. 细在理解知识:内化提升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成资源丰富多彩,思维碰撞激烈,火花四溅。但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中,离不开对知识本质的把握,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那么细读在什么地方呢?
  ①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时:如公式的推导应用、概念的生成、定律总结等等,这时让学生打开课本重新细读一次,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如在学习五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当学生通过预习,堂上的反馈导学后,我让学生再重新把书上的文字读一遍,并提问“现在和预习的时候相比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一个学生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分数的性质和我们四年级学的商不变性质是类似的,因为分数和除法是有联系的!如果不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是难以有这样的感受的。
  ②学生思维碰撞时:当遇到学生有疑问,有争辩的时候,借助教材突破重难点就更必不可少了。当课堂上学生思维碰撞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借助课本理清思路,也是一个提升思维度的好办法。
  如在学习五年级的《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的时候,学生经常会在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时候出现争议,这个时候我的处理方法是让学生重新找出相关的概念,明确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是以因数的多少决定的,而奇数和偶数是以是否是2的倍数决定的,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构建知识的网络,也发展了思维。
  2. 细在整理知识:归纳积累
  在课堂的总结阶段,再次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细读教材是为了让学生把知识进行归纳积累,形成知识的架构,这时的读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知识是怎样的?怎样来的?怎样用的?老师可以指导边读边记录,如记录重点知识、易错点、要注意的问题等,把薄薄的教材变厚,变成自己的工具书,能随时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对自己有帮助。学生感受到从教材中能读出成功,读有所用,这样将会成为坚持阅读教材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书本上只有表面积的概念和例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归纳总结的时候,把相应的公式记录在书本上,以后在做作业、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作为参考了。
  三、课后“阅复”合一,统读教材
  课后的阅读是以复习为主,“统读”在于既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也把当天的知识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连接,形成网络。这里的阅读可以分两类:
  1. 新课后的巩固阅读
  一般安排在做作业之前,通过阅读,再次巩固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这里的阅读也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也要在这方面进行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使用教材的意识。
  例如在学完《2、5倍数的特征》后,我安排了下面的复习提纲:(见表3)
  2. 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阅读
  教材一般在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了整理与复习和成长小档案,这个环节的处理可以这样:老师先写出复习提纲,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把整个单元联系起来读,不仅帮助学生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最关键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的统读,教材已经牢固地印在在头脑中,只要一提到某个知识,马上就能在脑子里提取出来,教材自然变成学材了。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复习时,我先出示了下面的单元复习提纲(见表4)。
  学生根据提纲先自行进行单元的整理复习,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运用思维导图,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联系起来。这样就相当于把整个单元的知识装进脑子里了。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辽宁省葫芦岛市核桃栽培面积达10万亩,但管理技术粗放,产量不高,品质不好。通过绥中县水口林场10年来的栽培管理经验,总结出了核桃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核桃增产增效的综合技
阅读教育不仅是要学会知识,更是要在阅读中学会创造和批判,这是更高的境界.文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这样的能力.
成本核算与管理是高校学生食堂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伙食质优价廉,提高饮食服务综合效益的关键,把伙食成本核算与管理提到重要议程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
学习型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然而现实中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对此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语文阅读教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教育方式,情感是其核心和灵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积极感受和体验蕴涵于字里行间的美以及丰富的情感,在文字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中,陶冶、净化、启迪、培育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情操,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以塑造出完美人格。那么,如何借助生动活泼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其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运算能力”作为核心概念提出,运算素养也是学生应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但教材或教参中并没有对四则运算的“算理”做过明确的定义,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进行“自我”的表述和模糊判断。本文通过对四则运算算理的梳理,依据算理的作用及地位,结合教学实践,将算理分为“核心算理、基本算理、具体算理、应用算理”,并分别定义,进而构建“算理体系”。  一、整数四则运算算理的基本要素  
蓝靛果忍冬果实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医疗价值,是第三代水果家族中的新成员。对蓝靛果忍冬的栽培史、生态习性、实生苗培育、无性苗培育及果园营建技术进行阐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反映学生的有氧耐力逐年下降,而且下降明显。2015年开始广东省体育中考把800米作为女生必考项目,1000米作为男生必考项目,而且在中考所占分数比较重(按24、25分计入中考总分)。不管学校与老师,或家长与学生都很重视,作为一线基层老师需要好好研究相对应的训练方法,才能有效备考,才能在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象:2014~2017三个学年度所教九年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整本书阅读就是涵养学生性情,静下心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感受阅读之美.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
非语言层面在人类交际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话过程中有大量的表情、手势、语气等等非语言方式来补充、增强或是说明言语意义.因此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必须考虑到非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