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更应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其中。本文拟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出发,浅析当代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即对生态文明认知不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不强、资金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从而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改进意见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当前我们全社会进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责无旁贷。然而,在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他们实践的积极性,实践的效果,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浅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一)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将其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的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当代大学生必然是生态文明的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于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和对于社会新思潮的实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以他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他们的生态观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影响并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
(二)大学生承担着社会转型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因而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状态的更迭,也是社会文明形态的转型,这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人民生活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满足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一)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深入
1、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不深入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的内涵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来理解,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的进步状态;其二,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来理解,生态文明是一种后工业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不够充分,不够深入。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指的就是环境保护,它和环境保护没什么两样。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是指生态系统的保护,主要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准确深入的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实质,这势必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
2、生态文明观念不强烈
生态文明涉及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生态文明观念是关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的科学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生态文明观念应涉及到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法制观等。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关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或者生态法制观的意识不强烈,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该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提高。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不强
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离他们很远,他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是国家相关机构的责任;在大学生群体中关心有关生态文明主题节日的人很少,如常见的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等节日;他们参与群体性生态实践的也很少,如在学校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过程中,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在学校食堂剩饭剩菜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些都显示出大学生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责任意识淡薄,而且效果也不明显。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不足,实践形式较少
有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较少,大部分都是举行植树活动或者进行打扫卫生活动,有的就仅仅是制作相关主题的展板进行宣传,没有具体去实践。这样对周围社区的辐射小,影响力远远不够。还有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调查,但因学生个人能力有限,且往往由于资金不足只能半途而废。因而资金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形式,有时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消弱了对其他同学的感染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而且也不利于生态文明成果的取得。
三、对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中问题的改进意见
(一)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
1、加强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教育
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还缺乏系统化普及,使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感性化和表明化,因而大学生很难全面的从以上两次层面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没有一个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势必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进而影响所取得的成效。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内涵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教育,使其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有个准确的理解,进而有效引导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活动。
2、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首先加强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正确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是人类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去掉大学生们“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从而增强他们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其次,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改变大学生所形成的自然对人类单一的经济价值观念,使其认识到大自然不仅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载体,因为除了物质的需求,人还需要美丽、健康、舒适、愉快的生存及发展的生态空间,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大自然不仅有物质价值,还有着精神价值和生态价值;再者,加强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人们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更重要的还需社会法制的保障。因而高校关于法律基础知识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应该适当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环境权利及义务,使其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他们建设主题的作用。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第一,高校作为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给学生传授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高校应加强与生态文明的学科建设,如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同时高校应该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中;第二,作为有知识有思考能力有实践能力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应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深刻领悟生态文明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将责任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到达到完备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缺乏资金支持,是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现实困难,而往往有些实践没有资金的支持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高校或者社会,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生们组织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予以资助,同时也可以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表现优秀,效果较好,或者有贡献的大学生们进行奖励。同时,有了基金的帮助,大学生可以开展更多形式的实践,比如可以组织他们到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或者绿色企业参观考察,让他们去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给社会所带来的成效,使他们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要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该引导他们对生态文明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树立并加强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义不容辞的主体责任,同时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富刚、李兵兵、潘蓓鸽、李校利.浅议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2]刘克稳、刘峰江.深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吴宝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12,(12)
[4]佟立成.大学生如何肩负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与责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2)
[5]王晓岚、李晓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承担[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李嫄(1989.10-- ),女,西华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改进意见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当前我们全社会进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责无旁贷。然而,在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他们实践的积极性,实践的效果,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浅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一)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将其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的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当代大学生必然是生态文明的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于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和对于社会新思潮的实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以他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他们的生态观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影响并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
(二)大学生承担着社会转型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因而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状态的更迭,也是社会文明形态的转型,这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人民生活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满足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一)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深入
1、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不深入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的内涵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来理解,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的进步状态;其二,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来理解,生态文明是一种后工业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不够充分,不够深入。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指的就是环境保护,它和环境保护没什么两样。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是指生态系统的保护,主要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准确深入的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实质,这势必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
2、生态文明观念不强烈
生态文明涉及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生态文明观念是关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的科学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生态文明观念应涉及到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法制观等。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关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或者生态法制观的意识不强烈,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该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提高。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不强
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离他们很远,他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是国家相关机构的责任;在大学生群体中关心有关生态文明主题节日的人很少,如常见的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等节日;他们参与群体性生态实践的也很少,如在学校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过程中,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在学校食堂剩饭剩菜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些都显示出大学生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责任意识淡薄,而且效果也不明显。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不足,实践形式较少
有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较少,大部分都是举行植树活动或者进行打扫卫生活动,有的就仅仅是制作相关主题的展板进行宣传,没有具体去实践。这样对周围社区的辐射小,影响力远远不够。还有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调查,但因学生个人能力有限,且往往由于资金不足只能半途而废。因而资金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形式,有时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消弱了对其他同学的感染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而且也不利于生态文明成果的取得。
三、对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中问题的改进意见
(一)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
1、加强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教育
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还缺乏系统化普及,使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感性化和表明化,因而大学生很难全面的从以上两次层面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没有一个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势必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进而影响所取得的成效。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内涵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教育,使其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有个准确的理解,进而有效引导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活动。
2、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首先加强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正确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是人类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去掉大学生们“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从而增强他们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其次,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改变大学生所形成的自然对人类单一的经济价值观念,使其认识到大自然不仅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载体,因为除了物质的需求,人还需要美丽、健康、舒适、愉快的生存及发展的生态空间,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大自然不仅有物质价值,还有着精神价值和生态价值;再者,加强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人们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更重要的还需社会法制的保障。因而高校关于法律基础知识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应该适当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环境权利及义务,使其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他们建设主题的作用。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第一,高校作为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给学生传授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高校应加强与生态文明的学科建设,如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同时高校应该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中;第二,作为有知识有思考能力有实践能力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应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深刻领悟生态文明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将责任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到达到完备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缺乏资金支持,是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现实困难,而往往有些实践没有资金的支持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高校或者社会,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生们组织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予以资助,同时也可以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表现优秀,效果较好,或者有贡献的大学生们进行奖励。同时,有了基金的帮助,大学生可以开展更多形式的实践,比如可以组织他们到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或者绿色企业参观考察,让他们去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给社会所带来的成效,使他们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要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该引导他们对生态文明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树立并加强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义不容辞的主体责任,同时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富刚、李兵兵、潘蓓鸽、李校利.浅议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2]刘克稳、刘峰江.深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吴宝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12,(12)
[4]佟立成.大学生如何肩负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与责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2)
[5]王晓岚、李晓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承担[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李嫄(1989.10-- ),女,西华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