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实词向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既多又杂,如何复习文言实词,如何积累和掌握解题技巧,本文结合实例,进行粗略分析。
【试题示例】(2008年山东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应的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谇,不可堪。隐蓄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蓄甘脆饵诚饵:给……吃
B. 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 兄故弱,恶能多樵 革者恶:不
D. 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考场兵法】
答案:选C。C项可以采用“语境推断法”推得答案。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照应、解释或暗示等关系。“恶”是疑问词,“哪里”“怎么”。从原句看,诚是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对讷体弱却多樵的惊讶,而且“恶”没有“不”的意思;A项可通过“语法推断法”得知。这种方法是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根据“隐蓄甘脆饵诚”的成分分析,“饵”在句中是名作动,翻译成“给……吃”;B项可以运用“结构推断法”解决。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根据文中“值大风雨,避身岩下”可以知道“值”一定是动词,翻译成“逢着、遇到”;D中的“颐”可以运用“成语推断法”解决。这种方法就是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中的实词词义。根据成语“颐指气使”中“颐”的意思是“面部、脸颊”,就可以推断本项是正确的。
【考题误区】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不辨古今。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吾用休,社稷计耳计:计策(余项省略)
“计”在古汉语中有“考虑、谋划”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计”一般只是有“计谋、计策”之意。D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
不知通假。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余项省略)
该句中的“振”是“赈”的通假字,意思是“赈济”。本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赈”去解释,仍按“振”的字面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不明活用。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余项省略)
A项“檄”,这里作动词,意思为“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下令”。 当然,“檄”在不发生活用时。翻译成“文告”是正确的。因此,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导致翻译的错误。
不分单双。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余项省略)
该题A项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 负义”;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压迫、侮辱”,这就导致了理解的错误。
【复习策略】
一、 实词积累
阅读文言文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词积累,就很难顺利解答题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实词的积累并不是大海捞针,因为在史传文学中有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实词,这一类词语在课本和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可以不变应万变。如“白”“谢”“适”“固”等。
二、记忆技巧
常见实词,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专门列出来记忆。另外,记忆这些实词,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1. 借助双音节近义词理解。古文中的实词往往是一个字,而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往往是两个字,不少词语的意思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我们可以把它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借此得出它的意思。如例文中的“魁”可以组成“魁首”,从而知道“魁”是“有头目、首领”的意思。“稔”可以组成“熟稔”,从而可以知道“稔”有“成熟”的意思。“佯“可以组词为“佯装”,从而得出“佯”是“假装”的意思。
2. 组成现代汉语熟悉的词语,从而推断实词的意思。比如“年甫二十”中的“甫”是“刚刚”的意思,“罹难”中的“罹”是“遭受”的意思。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一词多义。比如“去”,在古文中有两个典型的意思,一个是“距离”,一个是“离开”;“课”在古文里有“督促”的意思,也有“考核”的意思,还有“征税”的意思。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所有的义项都记下来,只要记住它们在古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义项就行。具体解释为哪个义项为宜,应结合上下文来推断。比如“此地去京都二十里”中的“去”就应解释为“距离”。
2. 注意词性的变化。比如“狱”有“审查”的意思,是动词;也有“案件”的意思,是名词。在例文中“狱立具中”的“狱”显然是名词,所以解释为“案件”,不能解释为“审问”。
3. 不要望文生义。在词语解释这道选择题中,错误的选项在很多时候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不注意古今词义的变换,而导致望文生义。抓住这一点,很容易帮助我们判断出哪个选项是错误的。比如“牧”,在现代汉语中很容易联想到“放牧”,如牧马、牧羊等词语,但在古文中,“牧”的典型意思却是“治理、管理”。
责任编校彭琳
【试题示例】(2008年山东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应的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谇,不可堪。隐蓄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蓄甘脆饵诚饵:给……吃
B. 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 兄故弱,恶能多樵 革者恶:不
D. 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考场兵法】
答案:选C。C项可以采用“语境推断法”推得答案。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照应、解释或暗示等关系。“恶”是疑问词,“哪里”“怎么”。从原句看,诚是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对讷体弱却多樵的惊讶,而且“恶”没有“不”的意思;A项可通过“语法推断法”得知。这种方法是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根据“隐蓄甘脆饵诚”的成分分析,“饵”在句中是名作动,翻译成“给……吃”;B项可以运用“结构推断法”解决。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根据文中“值大风雨,避身岩下”可以知道“值”一定是动词,翻译成“逢着、遇到”;D中的“颐”可以运用“成语推断法”解决。这种方法就是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中的实词词义。根据成语“颐指气使”中“颐”的意思是“面部、脸颊”,就可以推断本项是正确的。
【考题误区】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不辨古今。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吾用休,社稷计耳计:计策(余项省略)
“计”在古汉语中有“考虑、谋划”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计”一般只是有“计谋、计策”之意。D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
不知通假。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余项省略)
该句中的“振”是“赈”的通假字,意思是“赈济”。本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赈”去解释,仍按“振”的字面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不明活用。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余项省略)
A项“檄”,这里作动词,意思为“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下令”。 当然,“檄”在不发生活用时。翻译成“文告”是正确的。因此,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导致翻译的错误。
不分单双。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余项省略)
该题A项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 负义”;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压迫、侮辱”,这就导致了理解的错误。
【复习策略】
一、 实词积累
阅读文言文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词积累,就很难顺利解答题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实词的积累并不是大海捞针,因为在史传文学中有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实词,这一类词语在课本和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可以不变应万变。如“白”“谢”“适”“固”等。
二、记忆技巧
常见实词,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专门列出来记忆。另外,记忆这些实词,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1. 借助双音节近义词理解。古文中的实词往往是一个字,而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往往是两个字,不少词语的意思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我们可以把它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借此得出它的意思。如例文中的“魁”可以组成“魁首”,从而知道“魁”是“有头目、首领”的意思。“稔”可以组成“熟稔”,从而可以知道“稔”有“成熟”的意思。“佯“可以组词为“佯装”,从而得出“佯”是“假装”的意思。
2. 组成现代汉语熟悉的词语,从而推断实词的意思。比如“年甫二十”中的“甫”是“刚刚”的意思,“罹难”中的“罹”是“遭受”的意思。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一词多义。比如“去”,在古文中有两个典型的意思,一个是“距离”,一个是“离开”;“课”在古文里有“督促”的意思,也有“考核”的意思,还有“征税”的意思。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所有的义项都记下来,只要记住它们在古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义项就行。具体解释为哪个义项为宜,应结合上下文来推断。比如“此地去京都二十里”中的“去”就应解释为“距离”。
2. 注意词性的变化。比如“狱”有“审查”的意思,是动词;也有“案件”的意思,是名词。在例文中“狱立具中”的“狱”显然是名词,所以解释为“案件”,不能解释为“审问”。
3. 不要望文生义。在词语解释这道选择题中,错误的选项在很多时候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不注意古今词义的变换,而导致望文生义。抓住这一点,很容易帮助我们判断出哪个选项是错误的。比如“牧”,在现代汉语中很容易联想到“放牧”,如牧马、牧羊等词语,但在古文中,“牧”的典型意思却是“治理、管理”。
责任编校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