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新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劳动顺利开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不难看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他们常常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来理解文章。这为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同时,小学语文教材因其形式、风格以及所表达的内容有异,这又为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蓝本。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创设情景 启迪想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英国著名学者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如何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是文章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话别的意境中,使学生心中的情感自然流淌出来。
师:李白对孟浩然的情就在久久伫立的身影中,就在默默凝视的目光中,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岸边的李白,相信此时你的心情一定会像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会回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心里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闭上眼睛想一想。
(生闭目凝思。)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岸边杨柳依依,李白望着好友的船愈去愈远,心里默默地说——
生1:孟夫子,您真是我的知己、我的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生2:孟兄,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生3:我的好友啊,以后你一定要再回来,咱们两个再一起痛快地吟诗吧,那是多么潇洒惬意!
生4:我们虽然暂时分离了,但我们的情谊留了下来,相信你我以后还会相见!
生5:孟浩然,你一定要回来呀,让我们在一起吟诗游玩吧!
生6:孟兄,祝你一帆风顺!
古诗语言凝练,语短情长,蕴涵着无尽的情思,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用入情入境的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进而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一方法在古诗的教学中是最为有效的想象能力训练方法。
填补空白 展开想象
在描写和叙述中,作者往往为了表达的需要,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想象。这些语言没有直接的可感性,读者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其想象能力。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文内写道:“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文内描述了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但是对火期盼已久的人类是怎样的表现,课文没有描述,这是个空白点,教师可以围绕“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这一话题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生1:人们见到了渴望已久的火,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家奔走相告。许多人手牵着手,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他们点燃火把,然后高高举起,明亮的光芒映红了西边的天空。
生2:人们大声地欢呼,他们兴奋得把手中的野果高高地扔上天空,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捡来许多树枝堆成一堆,燃起了火,围着火堆转起了圈圈。
……
在学生的描述中,教师可以感觉到他们也与得到火之后的人们同歌共舞,一起感受火带给人类的温暖和激动,对“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富有同情心的神”也有了更深的认同,为后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做了极好的铺垫。
转换角色 放飞想象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让学生扮演或者担当教材中的角色,教学会变得生动、形象、真切。想象能把孩子带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上天,也可以入海。孩子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
《桂花雨》是一篇怀旧的散文,思乡之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作者的笔下,当初在老宅院里摇花的快乐依然历历在目,可惜现在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念想,像发黄的老照片,美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可惜回不去了。“摇花乐”是为了衬托“思乡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那份快乐,让“我”的快乐也融入学生的心底,笔者及时让学生转换角色,做了有益的尝试。
师:同学们摇得很投入。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投入到这纷纷的桂花雨中去。看,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地落下来,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都陶醉了!别急着睁开眼,让我们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像什么一样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呢?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哦,不少同学已经有了灵感,那就请睁开眼,让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一下吧!
生: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生: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生: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师:此刻,我们已经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雨中了!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
(教师在教室内走动,随机和学生对话。)
师:此时桂花就落在你的头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师:桂花又落在你的颈间,你有什么感受?
生:像小蚂蚁在我的脖子上爬来爬去。
师:真调皮呀!但是这调皮的小蚂蚁会咬你吗?
生:不会,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师:对呀,桂花是很温柔的。桂花继续飘落,飘啊飘啊,落在你的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能说教室内的每个学生不都是桂花树下那个摇花的孩子吗?”给孩子怎样的场景,就有怎样的想象空间;让孩子转换角色、激活思维,通过想象体验情感,可以帮助儿童养成在阅读过程中把作品描写的情境,主动地加以重现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自我感受能力和创造才能。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课文内容,蕴藏着很大的潜在能力。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创新思维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想象走进语文的殿堂,使想象成为语文教法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在想象的快乐中感受语文的美,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一切发展想象力的因素,教会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求知的领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莲沁小学)
创设情景 启迪想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英国著名学者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如何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是文章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话别的意境中,使学生心中的情感自然流淌出来。
师:李白对孟浩然的情就在久久伫立的身影中,就在默默凝视的目光中,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岸边的李白,相信此时你的心情一定会像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会回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心里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闭上眼睛想一想。
(生闭目凝思。)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岸边杨柳依依,李白望着好友的船愈去愈远,心里默默地说——
生1:孟夫子,您真是我的知己、我的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生2:孟兄,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生3:我的好友啊,以后你一定要再回来,咱们两个再一起痛快地吟诗吧,那是多么潇洒惬意!
生4:我们虽然暂时分离了,但我们的情谊留了下来,相信你我以后还会相见!
生5:孟浩然,你一定要回来呀,让我们在一起吟诗游玩吧!
生6:孟兄,祝你一帆风顺!
古诗语言凝练,语短情长,蕴涵着无尽的情思,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用入情入境的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进而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一方法在古诗的教学中是最为有效的想象能力训练方法。
填补空白 展开想象
在描写和叙述中,作者往往为了表达的需要,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想象。这些语言没有直接的可感性,读者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其想象能力。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文内写道:“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文内描述了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但是对火期盼已久的人类是怎样的表现,课文没有描述,这是个空白点,教师可以围绕“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这一话题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生1:人们见到了渴望已久的火,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家奔走相告。许多人手牵着手,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他们点燃火把,然后高高举起,明亮的光芒映红了西边的天空。
生2:人们大声地欢呼,他们兴奋得把手中的野果高高地扔上天空,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捡来许多树枝堆成一堆,燃起了火,围着火堆转起了圈圈。
……
在学生的描述中,教师可以感觉到他们也与得到火之后的人们同歌共舞,一起感受火带给人类的温暖和激动,对“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富有同情心的神”也有了更深的认同,为后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做了极好的铺垫。
转换角色 放飞想象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让学生扮演或者担当教材中的角色,教学会变得生动、形象、真切。想象能把孩子带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上天,也可以入海。孩子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
《桂花雨》是一篇怀旧的散文,思乡之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作者的笔下,当初在老宅院里摇花的快乐依然历历在目,可惜现在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念想,像发黄的老照片,美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可惜回不去了。“摇花乐”是为了衬托“思乡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那份快乐,让“我”的快乐也融入学生的心底,笔者及时让学生转换角色,做了有益的尝试。
师:同学们摇得很投入。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投入到这纷纷的桂花雨中去。看,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地落下来,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都陶醉了!别急着睁开眼,让我们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像什么一样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呢?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哦,不少同学已经有了灵感,那就请睁开眼,让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一下吧!
生: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生: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生: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师:此刻,我们已经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雨中了!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
(教师在教室内走动,随机和学生对话。)
师:此时桂花就落在你的头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师:桂花又落在你的颈间,你有什么感受?
生:像小蚂蚁在我的脖子上爬来爬去。
师:真调皮呀!但是这调皮的小蚂蚁会咬你吗?
生:不会,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师:对呀,桂花是很温柔的。桂花继续飘落,飘啊飘啊,落在你的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能说教室内的每个学生不都是桂花树下那个摇花的孩子吗?”给孩子怎样的场景,就有怎样的想象空间;让孩子转换角色、激活思维,通过想象体验情感,可以帮助儿童养成在阅读过程中把作品描写的情境,主动地加以重现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自我感受能力和创造才能。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课文内容,蕴藏着很大的潜在能力。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创新思维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想象走进语文的殿堂,使想象成为语文教法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在想象的快乐中感受语文的美,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一切发展想象力的因素,教会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求知的领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莲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