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我国高校都想抓住机遇开设与热门行业有关的专业。高校对于专业的教学模式却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没有新的突破,从而导致专业的教学模式发展遇到了瓶颈,各个高校都在寻求高成效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阶段;能力]
所谓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高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现在高校教育重出现了很对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目的都是想改变传统,推进新理念的前进。在教学规律中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最好。评价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2.操作性。教学模式其实是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课操作性。教学模式的执行又给教师规定了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在长期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而生成的。又能反应一时段内教学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很多。
二、四阶段,N 1教学模式
(一)概述
1.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身份转化与知识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开发阶段
第三阶段:学生工地“跟岗到学角色扮演”阶段
第四阶段:学生工地选择岗位实习阶段
2.“N”的含义。“N”代表着多种技能,在校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要学习多中专业技能,方案设计能力、施工图绘制能力、效果图制作能力、概预算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等,在校生要在毕业时同时具备这些能力,但是在实际中一个人并不可能对所有能力都面面俱到,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偏向的一种或者多种能力重点学习,这里的一种或者多种能力即为“N”,N≥1。
3.“ 1”的含义。“ 1”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各种专业能力之外的两一种能力,即个人素质。作为高校毕业生在走进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是否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关键。
(二)具体实施过程
四阶段,N 1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穿插进行的一种新情况。主要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1.第一阶段。学生进入校后,与以前的高中生活相比新的环境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从以前的身份转化过来。对环境的适应,思想的转化,学习方式的转化,学习方法的转化等。要让学生学会适应所处环境。所以,在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化和身份转化,同时加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开始接触自己所学专业。
2.第二阶段。高职教学由专职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教师缺乏必要的经历和实践经验,上课也只是限于本身掌握的知识和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来的专业知识。所以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不全面的教育,只存在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实践。所以引入企业,开启校企合作之路,并和企业探索新的合作教学方式。
第二階段由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组成。
(1)第三学期时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添加更多的专业能力。使课程中加入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学期上课方式如下表:
(2)第四学期为分组教学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个辅导教师全程辅导,并有辅导教师讲解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分组教学是以课程设计为教学内容的上课模式,用一个完整的设计把专业知识全面穿插进去,综合系统的讲解专业知识,并起到锻炼学生协作完成工程任务的作用。
本阶段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为例子说明:整个学期分为三个小阶段,第一阶段为普通家装工程;第二小阶段为小型工装设计;第三个小阶段为综合性工装设计。每个小阶段进行完毕后都会举行方案汇报会,由辅导教师听取方案汇报,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各个小组辅导教师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本阶段的教学任务。
与此同时,各辅导教师还会在辅导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提高每位同学的专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就形成了一个具备综合能力的毕业生。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跟岗到学角色扮演”。本阶段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进去实习场地是有身份的,可以扮演项目经理、施工员、资料员、技术员等。每个一段时间学生的身份会互相交换,让学生在实习时能接触到所有岗位,完成工作之前对所有岗位的熟悉过程。
学生在实习实训的时候要定期到学校做实习实训汇报,并有企业和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听取,鉴定学生阶段性实习实训情况。
4.第四阶段。本阶段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在就业之前对社会和行业的一个预热熟悉过程。这样每一个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就经历过各个阶段,有了前三个阶段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积累,做到零距离就业应该没有问题。
(三)预期效果
通过“四阶段,N 1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果在每一个阶段都按照教学模式的要求严格执行,最后的毕业生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行业素质上,都能胜人一筹。
三、结束语
现在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本来就存在学历上的弱势。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改革教学模式,创造更好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校三年内能学到之所学,做会之所做。
参考文献
[1]查亚锦.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2014(24).
[2]杨静静,邱海龙.浅谈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2016(12Z):22-23.
[3]陈小青.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110-111.
关键词:教学模式;阶段;能力]
所谓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高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现在高校教育重出现了很对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目的都是想改变传统,推进新理念的前进。在教学规律中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最好。评价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2.操作性。教学模式其实是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课操作性。教学模式的执行又给教师规定了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在长期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而生成的。又能反应一时段内教学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很多。
二、四阶段,N 1教学模式
(一)概述
1.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身份转化与知识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开发阶段
第三阶段:学生工地“跟岗到学角色扮演”阶段
第四阶段:学生工地选择岗位实习阶段
2.“N”的含义。“N”代表着多种技能,在校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要学习多中专业技能,方案设计能力、施工图绘制能力、效果图制作能力、概预算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等,在校生要在毕业时同时具备这些能力,但是在实际中一个人并不可能对所有能力都面面俱到,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偏向的一种或者多种能力重点学习,这里的一种或者多种能力即为“N”,N≥1。
3.“ 1”的含义。“ 1”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各种专业能力之外的两一种能力,即个人素质。作为高校毕业生在走进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是否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关键。
(二)具体实施过程
四阶段,N 1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穿插进行的一种新情况。主要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1.第一阶段。学生进入校后,与以前的高中生活相比新的环境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从以前的身份转化过来。对环境的适应,思想的转化,学习方式的转化,学习方法的转化等。要让学生学会适应所处环境。所以,在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化和身份转化,同时加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开始接触自己所学专业。
2.第二阶段。高职教学由专职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教师缺乏必要的经历和实践经验,上课也只是限于本身掌握的知识和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来的专业知识。所以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不全面的教育,只存在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实践。所以引入企业,开启校企合作之路,并和企业探索新的合作教学方式。
第二階段由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组成。
(1)第三学期时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添加更多的专业能力。使课程中加入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学期上课方式如下表:
(2)第四学期为分组教学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个辅导教师全程辅导,并有辅导教师讲解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分组教学是以课程设计为教学内容的上课模式,用一个完整的设计把专业知识全面穿插进去,综合系统的讲解专业知识,并起到锻炼学生协作完成工程任务的作用。
本阶段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为例子说明:整个学期分为三个小阶段,第一阶段为普通家装工程;第二小阶段为小型工装设计;第三个小阶段为综合性工装设计。每个小阶段进行完毕后都会举行方案汇报会,由辅导教师听取方案汇报,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各个小组辅导教师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本阶段的教学任务。
与此同时,各辅导教师还会在辅导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提高每位同学的专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就形成了一个具备综合能力的毕业生。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跟岗到学角色扮演”。本阶段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进去实习场地是有身份的,可以扮演项目经理、施工员、资料员、技术员等。每个一段时间学生的身份会互相交换,让学生在实习时能接触到所有岗位,完成工作之前对所有岗位的熟悉过程。
学生在实习实训的时候要定期到学校做实习实训汇报,并有企业和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听取,鉴定学生阶段性实习实训情况。
4.第四阶段。本阶段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在就业之前对社会和行业的一个预热熟悉过程。这样每一个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就经历过各个阶段,有了前三个阶段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积累,做到零距离就业应该没有问题。
(三)预期效果
通过“四阶段,N 1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果在每一个阶段都按照教学模式的要求严格执行,最后的毕业生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行业素质上,都能胜人一筹。
三、结束语
现在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本来就存在学历上的弱势。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改革教学模式,创造更好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校三年内能学到之所学,做会之所做。
参考文献
[1]查亚锦.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2014(24).
[2]杨静静,邱海龙.浅谈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2016(12Z):22-23.
[3]陈小青.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