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餐饮行业市场不断地扩大,竞争也愈发激烈。烹饪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职院校中的烹饪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在餐饮环境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烹饪专业的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要求也逐渐严格,创新能力就成了烹饪专业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决胜关键。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在烹饪人才市场中迅速被淘汰,无法将学到的烹饪技术充分利用。通过分析国内餐饮行业的现状,以及烹饪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中职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广大专业教师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烹饪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068-02
创新是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学生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在社会不断提出的挑战中生存下去。我国现阶段的烹饪行业人员,大多数是依靠丰富经验赢得市场,但创新能力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更无法满足国际需求。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也包含了饮食文化的输出。烹饪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实现饮食文化的输出,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学生是烹饪行业未来的中流砥柱,因此学生創新能力的培养是改变我国餐饮业现状的关键。
一、我国烹饪专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饮食行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人们不断追求烹饪品质的当下,我国的烹饪人才较为稀缺,且能力单一、思维固化、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烹饪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只有加强烹饪人才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烹饪市场的发展需求,才能为烹饪行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烹饪行业也在不断地研发、引进新的设备,烹饪专业的人才只有具备新思维、自学能力,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设备,更好地将这些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此,中职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1]。
二、中职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烹饪技能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且形成自己的烹饪特色,在菜式及烹饪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并且通过创新使学生的烹饪作品具有灵性,与众不同。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成绩较差,到中职学校主要是为了习得一技之长,为以后在社会上生存提供保障。这类学生的思想觉悟较低,自制力较差,对中职学校开设的烹饪课程无法全面理解吸收,更无法认真学习烹饪技术。
(二)中职学校的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在平时的烹饪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主要强调的是烹饪技术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的提升。同时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明确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竞争激烈
烹饪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大量的学生选择了烹饪专业,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许多烹饪相关的产业对烹饪人才的把控越来越严格,加大了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有足够的实力脱颖而出,应对社会提出的各种挑战[2]。
三、中职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烹饪兴趣
激发热情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兴趣也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传统的烹饪教学采取的是“填灌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将烹饪技巧单调地灌输给学生。不仅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索然无味,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老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浪费教学精力和教学时间。枯燥的教学浇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照本宣科的讲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烹饪技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演示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演示或操作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具体的烹饪过程,掌握烹饪原理,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将烹饪时的具体场景带入课堂上,如婚宴、年夜饭、满月等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将实践演示带入课堂,例如在讲解盐对蛋白质的作用时,可以用两份同样的鱼汤演示,对比在汤白前加盐和在汤白后加盐的差异,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热情和兴趣中学习,可以不断引发好奇心理,培养其创新意识[3]。
(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思考习惯
传统的烹饪教学大多数是教师完整地将烹饪技巧灌输给学生,以复制粘贴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这种形式下培养出来的烹饪人才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拘泥刻板,缺乏创新思维,甚至没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教育的传承应该是有创新的,而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就是思考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跳出思维定式,对烹饪技巧的每一个环节提出独特的见解或合理的问题,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思想活跃、自主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案例讨论的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案例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散思维、主动表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制作菊花鱼块时,鱼丝会出现纹路不清、过短、过扁的问题。教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引导启发学生用实践去验证自己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将学导式教学法引入课堂,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自学、解惑、讲解、实践几个环节为主,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提炼烹饪技巧,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开发。教师时刻起到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旧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程度决定了学生所受教育的优质程度。教师的专业素养低下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专业的解答,影响学生的技能提升,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中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考核,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共同进步,师生之间也要相互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采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计划等环节。教师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提供咨询服务。例如,在制作菜品时,学生和教师给出了不同的想法和方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沟通讨论出最适宜的方案。这样的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思考创新。要做到项目模拟,首先,教师需要有足够的项目经验,与时俱进地充实自身,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其次,在項目执行中,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发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合理地坚持自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勇敢创新的能力[5]。
(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无论学习什么样的技术,照本宣科的方式都是无法将知识完全吸收的。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理论知识,做到提升自身的能力。烹饪最重要的也是实践环节,实训课是烹饪课堂的重要部分。学生如果缺少实训与操作的机会,那么只会是纸上谈兵,真正步入职场后无法做到烹饪技巧的熟练运用,更无法创新菜品,做到与众不同。因此,在实训课程中,不仅要将教授的烹饪技巧让学生熟练运用,更要提供给学生创新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将不同的烹饪体系与技巧相比较,发掘不同的地方,理解烹饪原理,为创新打下基础。在实训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打造仿真的教学环境,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厨艺比赛的现场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付诸实践,由学生和教师一同评分,并对获胜的同学予以奖励。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扩散思维,也可以提升学生创新的信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温床。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酒店后厨的场景,各司其职,进行不同菜系的学习制作,加强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认识,提升学生创新环节的丰富性。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个性化摆在首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跳出思维定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要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只有提升学习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创新、勇于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广大烹饪专业教师的引导以及中职院校的重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排在教学任务的首位,促进我国餐饮事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成.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42.
[2]董芝杰,王珊珊.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174-175.
[3]李彩霞.如何在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11):98.
[4]田欢.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10):67-68.
[5]孟虎山.中职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园,2010(14):169.
◎编辑 郭小琴
[关 键 词] 中职;烹饪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068-02
创新是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学生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在社会不断提出的挑战中生存下去。我国现阶段的烹饪行业人员,大多数是依靠丰富经验赢得市场,但创新能力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更无法满足国际需求。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也包含了饮食文化的输出。烹饪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实现饮食文化的输出,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学生是烹饪行业未来的中流砥柱,因此学生創新能力的培养是改变我国餐饮业现状的关键。
一、我国烹饪专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饮食行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人们不断追求烹饪品质的当下,我国的烹饪人才较为稀缺,且能力单一、思维固化、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烹饪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只有加强烹饪人才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烹饪市场的发展需求,才能为烹饪行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烹饪行业也在不断地研发、引进新的设备,烹饪专业的人才只有具备新思维、自学能力,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设备,更好地将这些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此,中职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1]。
二、中职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烹饪技能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且形成自己的烹饪特色,在菜式及烹饪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并且通过创新使学生的烹饪作品具有灵性,与众不同。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成绩较差,到中职学校主要是为了习得一技之长,为以后在社会上生存提供保障。这类学生的思想觉悟较低,自制力较差,对中职学校开设的烹饪课程无法全面理解吸收,更无法认真学习烹饪技术。
(二)中职学校的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在平时的烹饪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主要强调的是烹饪技术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的提升。同时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明确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竞争激烈
烹饪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大量的学生选择了烹饪专业,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许多烹饪相关的产业对烹饪人才的把控越来越严格,加大了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有足够的实力脱颖而出,应对社会提出的各种挑战[2]。
三、中职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烹饪兴趣
激发热情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兴趣也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传统的烹饪教学采取的是“填灌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将烹饪技巧单调地灌输给学生。不仅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索然无味,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老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浪费教学精力和教学时间。枯燥的教学浇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照本宣科的讲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烹饪技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演示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演示或操作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具体的烹饪过程,掌握烹饪原理,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将烹饪时的具体场景带入课堂上,如婚宴、年夜饭、满月等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将实践演示带入课堂,例如在讲解盐对蛋白质的作用时,可以用两份同样的鱼汤演示,对比在汤白前加盐和在汤白后加盐的差异,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热情和兴趣中学习,可以不断引发好奇心理,培养其创新意识[3]。
(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思考习惯
传统的烹饪教学大多数是教师完整地将烹饪技巧灌输给学生,以复制粘贴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这种形式下培养出来的烹饪人才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拘泥刻板,缺乏创新思维,甚至没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教育的传承应该是有创新的,而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就是思考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跳出思维定式,对烹饪技巧的每一个环节提出独特的见解或合理的问题,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思想活跃、自主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案例讨论的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案例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散思维、主动表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制作菊花鱼块时,鱼丝会出现纹路不清、过短、过扁的问题。教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引导启发学生用实践去验证自己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将学导式教学法引入课堂,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自学、解惑、讲解、实践几个环节为主,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提炼烹饪技巧,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开发。教师时刻起到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旧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程度决定了学生所受教育的优质程度。教师的专业素养低下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专业的解答,影响学生的技能提升,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中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考核,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共同进步,师生之间也要相互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采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计划等环节。教师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提供咨询服务。例如,在制作菜品时,学生和教师给出了不同的想法和方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沟通讨论出最适宜的方案。这样的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思考创新。要做到项目模拟,首先,教师需要有足够的项目经验,与时俱进地充实自身,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其次,在項目执行中,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发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合理地坚持自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勇敢创新的能力[5]。
(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无论学习什么样的技术,照本宣科的方式都是无法将知识完全吸收的。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理论知识,做到提升自身的能力。烹饪最重要的也是实践环节,实训课是烹饪课堂的重要部分。学生如果缺少实训与操作的机会,那么只会是纸上谈兵,真正步入职场后无法做到烹饪技巧的熟练运用,更无法创新菜品,做到与众不同。因此,在实训课程中,不仅要将教授的烹饪技巧让学生熟练运用,更要提供给学生创新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将不同的烹饪体系与技巧相比较,发掘不同的地方,理解烹饪原理,为创新打下基础。在实训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打造仿真的教学环境,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厨艺比赛的现场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付诸实践,由学生和教师一同评分,并对获胜的同学予以奖励。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扩散思维,也可以提升学生创新的信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温床。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酒店后厨的场景,各司其职,进行不同菜系的学习制作,加强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认识,提升学生创新环节的丰富性。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个性化摆在首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跳出思维定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要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只有提升学习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创新、勇于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广大烹饪专业教师的引导以及中职院校的重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排在教学任务的首位,促进我国餐饮事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成.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42.
[2]董芝杰,王珊珊.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174-175.
[3]李彩霞.如何在烹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11):98.
[4]田欢.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10):67-68.
[5]孟虎山.中职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园,2010(14):16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