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寨食品“下乡”成为问题食品的新趋向。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山东、河南两省发现,山寨食品在农村市场已达泛滥的程度。
“逢年过节”专卖
2月21日,新春过后一个星期。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门前的道路上,熙熙攘攘。道路两旁布满了经营副食品的大小商店。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名为“天顺”的超市。“营养快线多少钱一箱?”记者问。
“25元,”店老板答道。
“还能便宜不?”
“最低20元。”女老板说。
买下之后,记者仔细一看,此营养快线非彼营养快线,而是“营养抉线”,除了这一字之差、没有“娃哈哈”字样,其包装几乎和娃哈哈营养快线一样。在包装箱侧面不显眼处标示的制造商为“菏泽花香饮料厂”,地址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民北路林展馆北侧”。
打开箱子,记者发现“营养抉线”不是通常的营养快线瓶装,而是袋装。打开袋子,奶状的液体比通常的娃哈哈营养快线稀薄很多。
在嘉祥县,大商店、小超市、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山寨货。如“露露集团”饮料、“王老世家”、“可日可乐”、“脉劫”、“青岛品牌”啤酒等等。
仿冒比较严重的是奶制品市场,“优利”、“尹利”、“嘉蒙牛奶”、“特伦苏”、“营养强化奶”等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品牌比比皆是。
当天下午,记者向嘉祥县工商局电话举报。该局消费者权利保护科张建国和辖区工商所所长姚元军迅速赶到现场。
天顺超市女老板对执法人员辩解:“我们平时不销售这这种礼品,只是逢年过节才卖…“”
某饮料批发商也表示,大型的商场、超市进验货比较严,山寨品进不去,所以只能在农村市场和小商贩处取得生存。“逢年过节的时候,走亲访友的人比较多,农民一般不太注意牌子,他们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愿意捡便宜的买……”
“奶比水便宜”
山寨食品肆虐农村市场的背后是暴利的驱使。在河南省兰考县爪营镇,经营副食品的超市老板任伟表示,山寨品的进货价一般不超过10元,批发商还要0。5元到l元的利润。
某饮料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蔡先生透露:“山寨伊利的批发价每箱5.5元,在市场上可以卖到20元左右一箱;“营养抉线”的批发价是7元钱一箱,卖得好的话可以卖到30元一箱。”细算下来,除去运费和其他的开销,山寨奶制品“比矿泉水便宜得多。”
另外一名山寨饮料批发商王先生也透露:“在做山寨饮料的起步阶段,我们去推销时,很多店主说没见过我们的产品不想进货,后来发现比正牌的饮料还热销盹都尝到了甜头,后来就主动联系我们拿货。”
在爪营镇苏庄村,一位女店主就把山寨的伊利奶制品和真伊利牛奶卖出同样的价钱,她说:“35元一箱,这些是分厂生产的,(和真伊利)没有多大区别。”
而这些山寨食品销路普遍还都挺好,甚至成了抢手货。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摆摊的刘老汉把成箱的伊利优酸乳和山寨的“益立”优酸乳摆在了一起。“很多串亲戚的人都会买这些价钱低的,还是这些奶销路好,这些是抢手货。”刘老汉指着一箱“益立”优酸乳说。
一位农村大嫂当着记者的面花30元买了一箱“益立”,记者提醒:此“益立”非彼“伊利”。但她并不在乎:“只要是益立牛奶就行,庄户人家管不了那么多。”
“益立”上标明“牛奶加果汁”的饮料,外包装同“伊利”看上去没多大差别,其注明的生产厂家为“山东枣庄市联丰食品公司”。记者拨通了外包装上厂商留的电话,对方一听说是“咨询产品有关问题”,匆忙挂断了电话,再拨,已经没有人接听了。
监管力度急需加大
在山东商河县殷巷镇商业街顶顶好商店里,记者看到标有“露露集团”授权北京汇能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的桂圆八宝粥。商店老板说,这种货—直很畅销。
看到包装低劣,记者有些怀疑地拨通了承德露露集团的电话,对方表示:“从未授权过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八宝粥。”
随后记者采访了殷巷镇工商管理所所长马真水。
记者:这里许多超市、商店都在销售山寨版的名牌产品,您清楚吗?
马所长:我们—直在加强管理,始终没有发现这样的劣质产品。
记者:我随便到街上一转,就能发现许多,我刚才就买了一箱。
马所长看到产品后表示,对这类的产品要追查到底。“下一步将不间断巡视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发现一例打击一例。”
在兰考县工商局副局长刘春峰看来,山寨货傍名牌就像寄生虫寄生在大鲨鱼的身上。“知名品牌就像大鲨鱼,生产山寨货的企业就是寄生虫,他们只有寄生在大鲨鱼的身上才能生存。”
刘春峰表示,傍名牌其实是食品行业的潜规则。在春节前夕,他们已经“查处过几起”。
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武安镇刘村,经营小卖铺的王有苏在店门口摆着十几箱山寨奶,他对记者说:“我卖的牛奶世博会都用,都是代理商给的便宜货”。
而据村民反映,山寨奶“有小孩喝了说味道怪怪的,有时喉咙痛。”
王有苏的小卖铺,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算是比较大的,平常都是代理商送货上门。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被查处时,王说:“每年向工商部门交上一千多块就可以了,平常的时候也来查,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山寨食品安全隐患
在记者对山东、河南的走访中发现,山寨食品在农村市场已达泛滥的程度。
“把农村消费者当成‘消废者’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有专家在谴责不良厂商的同时,对对山寨食品的生产原料、农药残留、添加剂量使用等问题表示忧虑。“食用这些山寨食品的很多是儿童,儿童对刺激反应敏感且解毒排泄功能弱,不慎摄入问题食品会影响健康,严重的将造成极大危害。”
“有些农民明知道是山寨知名品牌,但山寨品乍一看很难分辨真伪,且价格便宜,能满足他们对名牌的心理需求。”这位专家提醒说:“这种助纣为虐的盲目傍名牌心理应该警惕。”
某大型超市客服部杨经理认为,山寨货要么是傍名牌,打擦边球,要么是贴上假标签,甚至有些就以“三无”产品面目赤裸裸地冲击农村市场,给广大农村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隐患。山寨食品的生产商和经销商之所以瞄准农村市场,是抓住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消费维权意识不强的特点,再就是工商管理部门对山寨食品的监管和处罚不到位,“没把山寨食品的根刨掉”。
“逢年过节”专卖
2月21日,新春过后一个星期。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门前的道路上,熙熙攘攘。道路两旁布满了经营副食品的大小商店。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名为“天顺”的超市。“营养快线多少钱一箱?”记者问。
“25元,”店老板答道。
“还能便宜不?”
“最低20元。”女老板说。
买下之后,记者仔细一看,此营养快线非彼营养快线,而是“营养抉线”,除了这一字之差、没有“娃哈哈”字样,其包装几乎和娃哈哈营养快线一样。在包装箱侧面不显眼处标示的制造商为“菏泽花香饮料厂”,地址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民北路林展馆北侧”。
打开箱子,记者发现“营养抉线”不是通常的营养快线瓶装,而是袋装。打开袋子,奶状的液体比通常的娃哈哈营养快线稀薄很多。
在嘉祥县,大商店、小超市、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山寨货。如“露露集团”饮料、“王老世家”、“可日可乐”、“脉劫”、“青岛品牌”啤酒等等。
仿冒比较严重的是奶制品市场,“优利”、“尹利”、“嘉蒙牛奶”、“特伦苏”、“营养强化奶”等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品牌比比皆是。
当天下午,记者向嘉祥县工商局电话举报。该局消费者权利保护科张建国和辖区工商所所长姚元军迅速赶到现场。
天顺超市女老板对执法人员辩解:“我们平时不销售这这种礼品,只是逢年过节才卖…“”
某饮料批发商也表示,大型的商场、超市进验货比较严,山寨品进不去,所以只能在农村市场和小商贩处取得生存。“逢年过节的时候,走亲访友的人比较多,农民一般不太注意牌子,他们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愿意捡便宜的买……”
“奶比水便宜”
山寨食品肆虐农村市场的背后是暴利的驱使。在河南省兰考县爪营镇,经营副食品的超市老板任伟表示,山寨品的进货价一般不超过10元,批发商还要0。5元到l元的利润。
某饮料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蔡先生透露:“山寨伊利的批发价每箱5.5元,在市场上可以卖到20元左右一箱;“营养抉线”的批发价是7元钱一箱,卖得好的话可以卖到30元一箱。”细算下来,除去运费和其他的开销,山寨奶制品“比矿泉水便宜得多。”
另外一名山寨饮料批发商王先生也透露:“在做山寨饮料的起步阶段,我们去推销时,很多店主说没见过我们的产品不想进货,后来发现比正牌的饮料还热销盹都尝到了甜头,后来就主动联系我们拿货。”
在爪营镇苏庄村,一位女店主就把山寨的伊利奶制品和真伊利牛奶卖出同样的价钱,她说:“35元一箱,这些是分厂生产的,(和真伊利)没有多大区别。”
而这些山寨食品销路普遍还都挺好,甚至成了抢手货。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摆摊的刘老汉把成箱的伊利优酸乳和山寨的“益立”优酸乳摆在了一起。“很多串亲戚的人都会买这些价钱低的,还是这些奶销路好,这些是抢手货。”刘老汉指着一箱“益立”优酸乳说。
一位农村大嫂当着记者的面花30元买了一箱“益立”,记者提醒:此“益立”非彼“伊利”。但她并不在乎:“只要是益立牛奶就行,庄户人家管不了那么多。”
“益立”上标明“牛奶加果汁”的饮料,外包装同“伊利”看上去没多大差别,其注明的生产厂家为“山东枣庄市联丰食品公司”。记者拨通了外包装上厂商留的电话,对方一听说是“咨询产品有关问题”,匆忙挂断了电话,再拨,已经没有人接听了。
监管力度急需加大
在山东商河县殷巷镇商业街顶顶好商店里,记者看到标有“露露集团”授权北京汇能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的桂圆八宝粥。商店老板说,这种货—直很畅销。
看到包装低劣,记者有些怀疑地拨通了承德露露集团的电话,对方表示:“从未授权过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八宝粥。”
随后记者采访了殷巷镇工商管理所所长马真水。
记者:这里许多超市、商店都在销售山寨版的名牌产品,您清楚吗?
马所长:我们—直在加强管理,始终没有发现这样的劣质产品。
记者:我随便到街上一转,就能发现许多,我刚才就买了一箱。
马所长看到产品后表示,对这类的产品要追查到底。“下一步将不间断巡视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发现一例打击一例。”
在兰考县工商局副局长刘春峰看来,山寨货傍名牌就像寄生虫寄生在大鲨鱼的身上。“知名品牌就像大鲨鱼,生产山寨货的企业就是寄生虫,他们只有寄生在大鲨鱼的身上才能生存。”
刘春峰表示,傍名牌其实是食品行业的潜规则。在春节前夕,他们已经“查处过几起”。
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武安镇刘村,经营小卖铺的王有苏在店门口摆着十几箱山寨奶,他对记者说:“我卖的牛奶世博会都用,都是代理商给的便宜货”。
而据村民反映,山寨奶“有小孩喝了说味道怪怪的,有时喉咙痛。”
王有苏的小卖铺,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算是比较大的,平常都是代理商送货上门。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被查处时,王说:“每年向工商部门交上一千多块就可以了,平常的时候也来查,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山寨食品安全隐患
在记者对山东、河南的走访中发现,山寨食品在农村市场已达泛滥的程度。
“把农村消费者当成‘消废者’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有专家在谴责不良厂商的同时,对对山寨食品的生产原料、农药残留、添加剂量使用等问题表示忧虑。“食用这些山寨食品的很多是儿童,儿童对刺激反应敏感且解毒排泄功能弱,不慎摄入问题食品会影响健康,严重的将造成极大危害。”
“有些农民明知道是山寨知名品牌,但山寨品乍一看很难分辨真伪,且价格便宜,能满足他们对名牌的心理需求。”这位专家提醒说:“这种助纣为虐的盲目傍名牌心理应该警惕。”
某大型超市客服部杨经理认为,山寨货要么是傍名牌,打擦边球,要么是贴上假标签,甚至有些就以“三无”产品面目赤裸裸地冲击农村市场,给广大农村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隐患。山寨食品的生产商和经销商之所以瞄准农村市场,是抓住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消费维权意识不强的特点,再就是工商管理部门对山寨食品的监管和处罚不到位,“没把山寨食品的根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