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鹊衔枝开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ux1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之前,我从未见过喜鹊。
  印象里,兒时乡下鸟多,多的是麻雀和燕子。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或飞翔,或跳跃,或停歇……与我们共栖息在一片土地上。
  古人云,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每日忙于劳作的乡人们,哪敢奢望喜鹊这样的鸟儿,有一天会突然飞进视线里,在自家的枝头上叫啊。
  想象中,喜鹊应该是彩色的,羽毛丰盈美丽,叫声婉转动听,才更吻合它报喜的形象。想象归想象,与自己无缘的鸟儿花儿树儿,我是从来不渴盼的。生活艰辛,成长坎坷,已够年少时的我受了,还谈什么喜鹊。
  但是,2018年岁末,喜鹊却着着实实地飞进了我的视线里。
  小年夜的早上,站在门口无意间抬头,一眼就看到一只鸟儿衔着一根和它身子一般长的枯树枝,飞过来停歇在庭院西墙边的一棵树上。鸟儿全身主要是黑色的,腹部和翼尖有处显珍珠白。双眼异常的灵动,正对着我望,闪亮的眼眸似乎又在对我诉说着什么。
  我见过尾巴比麻雀、燕子的长的鸟儿不多,更是从未见过喙衔树枝的鸟儿。我怔怔地望着它。
  站在身旁的先生说,这是喜鹊。他是认得喜鹊的。我才恍然大悟。看似它也极为普通,一副黑不溜秋的样子,除了尾巴颇显几分秀美之外。这样一只不起眼的鸟儿,为什么人们自古就视它为吉祥鸟?
  也许是我的说话声和盯着它的眼神,让喜鹊感到不安了。顷刻,它扑闪起翅膀,衔着树枝飞到对面人家的屋檐上去了。
  我没有听到传说中喜鹊的报喜声,也无从想象它的叫声。但是它衔着树枝,在空中飞舞下一道弧线的样子格外优美。
  喜鹊衔枝,它是去筑巢么?还是固巢?燕子衔泥筑巢是在春天里。喜鹊是在寒冬里么?我突然记起儿时读书时,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寒号鸟》,讲的是寒号鸟在晴暖日子里,不听其他鸟儿的劝告,贪玩奢睡、不愿筑巢而被冻死的事。但我已然忘却了那个劝告寒号鸟的伙伴是谁了。寒号鸟的悲惨结局,我却印象深刻。
  我又查阅了一下这则故事。原来是喜鹊再三劝告寒号鸟垒窝的。只是寒号鸟玩性、惰性十足,最后落得凄凉。喜鹊则在秋风吹起冬天未到之时,便开始辛勤垒窝,所以可以安然过冬。
  近三十年过去,故事读来依然亲切,更有一分警醒。
  第二天大年夜的早上,开车去北雪泾寺祈福,感受传统的民俗气息。车子行驶在宽阔的御窑路上,一只喜鹊衔着一截枝条,忽然在我们前方翩然飞过。我说喜鹊。先生笑着对我说,喜鹊连续两天在你面前飞过,是好兆头呀,新年你肯定有好运了。
  我莞尔。对于这些,我是不信的。唯有勤奋和努力才能换来收获。只是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这些耳熟能详的道理视若罔闻,在安逸中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倒是喜欢朋友常说的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过好每一天。朋友书读得不多,也不会阐述什么深奥的道理,但是他的话却是非常实在和中恳。这二十多年友人独自在社会上打拼,艰难也好,顺利也罢,始终保留着一种众人已经失却的品质,那就是勤奋、认真。
  生活对待每个人其实都是公平的。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便也怎样反馈于你。享受安逸,会失去斗志继而沉沦;追求物质,忽略精神,理想便离你越来越远;懈怠心灵的滋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自己便越渐陌生;淡漠初心,它便也将你遗忘……
  来年早春,在单位数百米外的一株大树上,我又偶然看到两只喜鹊正守护在它们温暖而坚固的巢旁。
  我想只有调整好心理的节奏和状态,找准生活的重心,像喜鹊一样未雨绸缪,才能如意,迎来一季季春暖花开,不论喜鹊是否临门。不然,也就只有寒号鸟的结局了。
其他文献
做人要牢记底线。所谓底线,就是我们在做事、做人时的最低限度,一切言行都不能超过这个度。一个人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像一个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随时都会发生伤己伤人的事。当然,人最大的底线,就是人。就是说,一个人做事、做人都必须在人的这个范围内,如果出了这个范围,那么他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我们活在世上,都想拥有种种美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
我曾经问楚依依,怎么在那么好的年华里,一下子去了偏远地区支教。她却笑,仿佛那只是一场旅行,虽然要有三年那么久,在她眼里却只如三个星期般,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也会猜想,这个楚依依可能是在校园里受了什么情感上的挫折,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讲,是想找个天涯一般的地方,无牵无绊地疗伤。我这样说的时候,她都会飞起大大的白眼,就像是我亵渎了那种神圣的梦想。后来,被我问得烦了,她就反问我:“你见过西部下的雨吗?
有些人的生活,是由一个个“等”字,串联而成的。  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亲人,或许是挚友,也或者是另一半。那个人,为什么还不到来?单是这个念头,就足以让自己的脑海里,生出千万种奇奇怪怪的白日梦,可能忧伤,可能暗喜,也可能是惊悚。  对这样一个人的等待,往往伴随着对现状的否定。为什么非要等这个人呢?没有这个人的现状,无疑是欠缺的,令人无法从心底生出满足来。唯有等到这个人进入自己的生命,日子才算圆满
有一次回老家,无意中看到杂物间墙上挂着的那杆秤。自从父亲去世后,这杆秤就很少用了,上面落满了灰尘,秤钩生锈了,秤星也模糊了,秤锤也不知道哪儿去了。要是父亲还活着,它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这杆秤跟着父亲好多年了。那时父母为了养活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除了每天辛苦种地,还要把自家种的菜带到集市上去卖,以贴补家用。特别是夏天,菜地里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都长成了,为了菜更新鲜,父母每天天刚亮就到菜地
信步,是一种笃定、放松的休闲——可以心不在焉,也可以心血来潮,一言不发随兴而走,随便走走,随处看看。  饭后万步走,住所小区遛一遛,江滨平水公园逛一逛,心随脚走,步履轻盈,消了食,健了身。  春光无处不飞花,最是信步好时机。在乡村,在原野,紫云英是春天的主旋律。田畴上,或红或白的花朵轰轰烈烈,浩荡千里。当紫云英有些倦怠,当粉嫩的帽儿还顶在头上来不及摘下,尖锐的犁铧已然在肥沃的原野掀起波浪。  城里
人们习惯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词不达意的话、啰里啰嗦的话统称为废话。一旦这类的废话听多了确实令人生厌,甚至产生了不愿与之交流的感觉。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讲好话,说让人愿意听并且听得懂的话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人总是水话滔天,尽说些废话是很令人讨厌的,特别是某些人习惯于讲冠冕堂皇的废话更是叫人反感。然而,废话也不可一概而论,在许多被认为是废话的话中其实也是有
我家在大山里,屋外除了沟、坎、坑,就是很陡的坡地。因地形所限,父亲只能种玉米和地瓜,它们也成了家里的口粮。  13岁时,我到县城读寄宿制初中,在食堂里吃到了米饭,感觉美味极了。寒假回来后,我对父亲说,家里的玉米渣和地瓜饼,太难吃了,我想吃米饭。  “我会种水稻,可没地方种呀。”望着门外的沟坎坡坑,父亲叹了口气,陷入了沉思。  春季开学的前几天,父亲突然兴奋地对我说:“终于有地方种水稻了,就在天坑底
闲翻红楼。正看到宝钗与黛玉说粥:“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我不由得笑了,心中氤氲起关于粥的温暖记忆。  严格说起来,我是喝粥长大的。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我出生没两个月就被送到奶奶家。当时我瘦得皮包骨头。姑父说,这小丫头还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哦!可奶奶就是用米粥一勺一勺地把我喂大了。玉白的瓷碗,热腾腾的米粥,慈爱的奶奶,是记忆中难忘的画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的《正气歌》,至今读来还让人热血沸腾。变节是为人所不齿的。但是,在某种特别的情形下,我们对“节”的看法,又是达观的,并不机械,此谓“达节”。《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不愿做曹国国君,引《志》言:“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将“达节”置于“守节”之上,就可见传统文化还是有弹性的。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用沉痛的笔墨,陈述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身陷囹圄、进而遭受宫刑的奇
某公司招聘现场面试时,女面试官给出三位应聘者这样一个有趣的题目:我的裤子拉链开了,你怎样提醒我?第一位应聘者说,我会把水倒在你身上,这样你就会看到了。第二位应聘者说,我小心翼翼不让别人知道,而后走到你面前,告诉你,你裤子的拉链是开着的。第三位应聘者说,当我从你的身边走过时,我会把桌子上的笔弄掉,当你捡起来时,你会看到你的拉链是开着的,然后,我会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可以避免尴尬。面试结束,第三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