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上的“小插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ongy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初二1班的学生们又让我热血沸腾了!这是为什么?请听我从头说起。
  上课前5分钟,我把昨天作业中的6个题目的几何图形按照难易顺序提前画在了黑板上,今天我要重点讲解三角形中位线的习题。没承想当讲到第3個题目时,两个同学把我这节课给“搅和”了。这个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已知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
  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O,连结OF.求证:AB=2OF.
  由于是昨天的作业,我就没有再给思考的时间,直接请学生讲解思路。
  两位同学的两种方法都在我的预设之中,一种是通过全等证明线段相等,另一种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证明线段相等。很显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省却了全等证明,方法要相对简单。
  到此为止,我觉得这道题目可以结束了。可没承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发现我的课代表朱润欣还举着手。她说,为了解决这道题,我要先证一个别的结论。于是她在黑板中画出了这样一个图形:
  她说,用这个图形,可以证明这样一个结论:已知D为AB的中点,DE∥BC,就可得:E为AC的中点。
  说到这,我一下子就发现了这道题目的价值。
  朱同学的证明思路:过D做DF∥AC,用角边角可证△ADE≌△DBF,所以AE=DF,还可证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于是有CE=DF,所以:AE=CE。
  她说,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就能做上面那道题了。大家看△ADE,C为DE中点,CF∥AD,由我刚才推出的结论可得:F为AE的中点,又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A=OC,因此OF为△ACE的中位线,所以:CE=2OF,自然就有AB=2OF了。讲到此,掌声自动想了起来,这是发自心底的声音!
  朱同学讲完后,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来评价她:“你太给力了!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朱润欣,你厉害了!因为你提出并发现了一个新的定理:△ABC中,若D为AB的中点,DE∥BC,则E为AC的中点。这个定理可以叫“朱润欣定理”。谁能把朱氏定理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学生们哄堂大笑。纷纷尝试,最后得出这样一个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我接着说:“而且她的方法是如此的巧妙!她运用了全等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自己发现探索出一个新的定理,这就是知识的“创造”,这就是创新思维。这就是数学的价值所在!而且她的做法比教材中的证法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不信,大家请看原来教材中的做法。”接着我顺势介绍了反证法的证明方法:
  假设E不是中点,可做中点F,连结DF,由中位线定理可得DF∥BC,又因为已知DE∥BC,所以过D有两条直线平行于BC,这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相矛盾。讲解完原来教材的做法之后,学生们又自发地鼓起掌来,因为比较之后就有发言权了!
  说实话,我一直纠结要不要把这个定理给学生们,现在的教材中没有给出这个定理,我可以不给。可若不给,很多习题要用到这个结论。给,用什么方法给?原来的旧教材中有这个结论,是用反证法证明的,学生不太可能自己主动运用这个方法去证明,因为讲得少,用得少,也自然不习惯。以前的教学,我尽量告诉启发学生当直接证明一个结论不方便时,要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要运用反证法来证明。可往往是启而不发,只能由教师讲解,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好,讲了等于没讲。而这节课,是由学生自己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并由学生自己利用元认知知识推导发现的。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的发现运用到证明其他问题中了。这过程之中,有提出问题和发现探索问题,也有应用问题。这不正是数学的主要功能吗?什么是数学?我认为数学就是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做数字、字母和图形的游戏。做游戏多好玩,我们就应该让数学多好玩!因此我希望我们的数学课,就是应该在很少的游戏规则下,去发现创造更多的东西。
  讲完这种方法,学生们不太习惯用这种方法,只能是一个初步的感知。
  讲到这,我觉得差不多了吧。可我看见杨丝淇的小手还举着。怎么办?时间已经被小朱同学“耽误”了大半儿。心想:小杨同学又出来“捣什么乱”?但是作为教师的我,心太软了,不忍心伤害一颗上进的心。“破罐破摔”吧,再给杨同学一个机会。
  杨同学说,证明朱润欣的结论我还有方法。她说,您说过:有中点则倍长。于是我尝试延长ED至F,使FD=DE,则易证:△ADE≌△BDF,于是BF=AE,BF∥AE,又因DE∥BC,可证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BF=CE,所以:AE=CE。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喜来还是忧?当然又是热血沸腾了!杨同学,你厉害了!把倍长中线的辅助线运用地淋漓尽致!我佩服了!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我喜欢!“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禁让我联想起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而且这种场面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因为我发现课下有很多孩子簇拥在一起还在研究。
  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在课堂上热血沸腾,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学生好的思维!有人说,教师的作用是唤醒!而在此时此刻,我还想说,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相唤醒,共同成长!我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感谢我的学生们!很多老师都有职业倦怠,而我却没有感觉,也许正是由于我的学生们时刻唤醒我,时刻给我灵感,时刻给我激情!
  当然,这节课由于这些“小插曲”,我事先安排要讲的习题没讲完。那能不能说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呢?我不这样认为,我要感谢这些“小插曲“,因为这是灵感,灵感就是创新的源泉;因为这是小火星,有了这些小火星,就可以有小火苗,就可以燃起熊熊大火!因为这是一粒小小的种子,有了这粒种子,就会有嫩嫩的小芽,就会有茁壮的小苗,就会有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社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教育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教育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步骤。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性格和品质十分重要。做为父母和教师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和气待人;要教育孩子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学会宽容别人这一优良品质,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宽容是生命中的基础,拥有宽容的孩子,更能和其他孩子友好的相处,更容易在孩子们之间获得友情,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会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收获快乐和幸福,那么
期刊
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总能做好。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较为艰苦。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少数学生无心向学,经常违犯学校纪律,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成了最让班主任苦恼的“后进生”。这类学生虽少,但负面影响很大,他们往往会以各种方式扰乱学校、班级对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期刊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说清话”,简单一句话,涵盖了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其中,作文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社会交际等都离不开作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本源,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作为孩子写作的引路人,我对低年级看图写话如何实现个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应从现象出发,从观察出发,从实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把数学的学习变成主动的、能动的和独立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由“学会”向“会学”进行科学的转化,对数学知识的反思、再创造,力求提高学生的“四基”,培養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感受数学创造的思维过程  世界著名教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再创造”认为
期刊
作为中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以自身“万世师表”的榜样精神鼓舞着中国教师在教育事业上努力奉献,并以其优秀的“教育家人格”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们积极奋进。继承和发扬陶行知的师德精神在当今社会更具备影响力。  师德是教师把教育作为事业,并严格遵照道德观念,并约束自身的行为的集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能够按照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
期刊
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那么“德”和“才”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又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国民。
期刊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学会倾听,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接纳不同的意见,能吸取别人身上的优点转化为自己成长之路上的养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学会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
期刊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