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有利条件。但是,任何教学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学语言的功能。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传递信息的载体,是教与学、师与生之间进行交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指导学法、进行德育的主要手段。
那么,我们如何针对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语言呢?
一、科学性
地理教学语言必须真实、正确、准确、精练,既要符合科学规范,也要反映地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
1.字音要准确,用词要科学。对于比较生僻的或读音没把握的字要在备课时查阅字典,以避免误读。另外,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地理概念时,要注意科学性,切忌失真或张冠李戴。有些教师粗心大意,不注意学科语言的规范,对学生出现的语言科学性问题未能及时予以纠正。如最常见的是当学生结合地图叙述时,经常把地图上的方位说错,把地图上的“北、南、西、东”说成“上、下、左、右”。对此,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做到准确、科学。
2.语言要清楚、明白。教师的口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清楚,语言要尽量做到符合语法要求,问题要讲明白,让学生听清听懂,这也是学生爱学、学好、学会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生动形象、分析透彻、论证准确,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楚的概念。切忌语言无序,颠三倒四,随心所欲,主次不分。教师语言上的混乱会使学生无法获得清楚、明白的知识。
二、启发性
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能引思、善诱导、耐回味”的特点,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兴奋和活跃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紧密联系地理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各种地理要素之间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因果、辨证关系,同时还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特点。
1.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师生面对面地进行语言思想交流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循循善诱,从感性出发,从现象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而拓展、推进。如学习“天气和气候”时,首先从当时或当地出现的特殊天气现象引入(如北方的沙尘暴,宜昌地区的霉雨、冰雹、寒潮、霜冻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能体验或亲生身经历的现象,因而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善于引导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讲到底,应及时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使用比较、联想、想象、比喻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跃的状态。
(1)从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的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以及主从、因果等方面考虑,引导学生的思考。如引导学生分析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可启发学生从位置、风向、洋流、地形等多方面考虑。
(2)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对比、想象、联想的方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把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与一般的楼房对比,把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作对比,把秦岭——淮河南北地区的气候、水文、农业、生活习惯等进行对比。
(3)合理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使之精神振奋,克服消极和抑制状态。对此,教师运用语言时要在音量、语速、语调、节奏等方面多下功夫,音量大小强弱要恰如其分,语速快慢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异,一般叙述性和描述性语言速稍快些(以350字/分钟左右为宜),与学生对话交流及讲解重、难点的语速则宜稍慢些(以250字/分种左右为宜),语言要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轻快时如行云流水,重要处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平板枯涩、一调到底的教学语言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更谈不上有启发性。
三、生动性
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是具备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幽默风趣、令人动情的教学语言, 才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深入活泼。
1.形象的语言描述。在地理课中,除了运用地理图象、电教手段等多种媒体外,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描绘、叙述和说明是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也是对其他媒体的最好补充,更是开发学生大脑潜能、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重要手段。描述的语言应该是真实的、优美的、形象的、有感染力的,这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恰当地运用民间谚语、成语及诗词等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字句洗练,情趣盎然,对仗工整,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运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语句来描述地理景物时,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受,使人印象深刻,经久难忘。在朗读这些有关的作品时,学生多能聚精会神、认真倾听,使课堂气氛为之生色添彩。
如学习我国名山时,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学习到我国新疆气温差较大的特点时,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3.对于一些不易识记的地理事物,可编成顺口溜。如学习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空间结构时,可编成如下顺口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学习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时,可编成“越、老、柬、泰、缅、马、新,印尼、文莱、菲律宾,还有一个东帝汶”的顺口溜,这很容易把东南亚国名记住。
当然,优美而准确的教学语言还需要伴随丰富而恰当的情感,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那么,我们如何针对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语言呢?
一、科学性
地理教学语言必须真实、正确、准确、精练,既要符合科学规范,也要反映地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
1.字音要准确,用词要科学。对于比较生僻的或读音没把握的字要在备课时查阅字典,以避免误读。另外,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地理概念时,要注意科学性,切忌失真或张冠李戴。有些教师粗心大意,不注意学科语言的规范,对学生出现的语言科学性问题未能及时予以纠正。如最常见的是当学生结合地图叙述时,经常把地图上的方位说错,把地图上的“北、南、西、东”说成“上、下、左、右”。对此,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做到准确、科学。
2.语言要清楚、明白。教师的口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清楚,语言要尽量做到符合语法要求,问题要讲明白,让学生听清听懂,这也是学生爱学、学好、学会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生动形象、分析透彻、论证准确,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楚的概念。切忌语言无序,颠三倒四,随心所欲,主次不分。教师语言上的混乱会使学生无法获得清楚、明白的知识。
二、启发性
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能引思、善诱导、耐回味”的特点,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兴奋和活跃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紧密联系地理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各种地理要素之间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因果、辨证关系,同时还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特点。
1.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师生面对面地进行语言思想交流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循循善诱,从感性出发,从现象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而拓展、推进。如学习“天气和气候”时,首先从当时或当地出现的特殊天气现象引入(如北方的沙尘暴,宜昌地区的霉雨、冰雹、寒潮、霜冻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能体验或亲生身经历的现象,因而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善于引导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讲到底,应及时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使用比较、联想、想象、比喻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跃的状态。
(1)从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的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以及主从、因果等方面考虑,引导学生的思考。如引导学生分析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可启发学生从位置、风向、洋流、地形等多方面考虑。
(2)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对比、想象、联想的方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把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与一般的楼房对比,把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作对比,把秦岭——淮河南北地区的气候、水文、农业、生活习惯等进行对比。
(3)合理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使之精神振奋,克服消极和抑制状态。对此,教师运用语言时要在音量、语速、语调、节奏等方面多下功夫,音量大小强弱要恰如其分,语速快慢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异,一般叙述性和描述性语言速稍快些(以350字/分钟左右为宜),与学生对话交流及讲解重、难点的语速则宜稍慢些(以250字/分种左右为宜),语言要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轻快时如行云流水,重要处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平板枯涩、一调到底的教学语言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更谈不上有启发性。
三、生动性
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是具备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幽默风趣、令人动情的教学语言, 才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深入活泼。
1.形象的语言描述。在地理课中,除了运用地理图象、电教手段等多种媒体外,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描绘、叙述和说明是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也是对其他媒体的最好补充,更是开发学生大脑潜能、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重要手段。描述的语言应该是真实的、优美的、形象的、有感染力的,这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恰当地运用民间谚语、成语及诗词等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字句洗练,情趣盎然,对仗工整,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运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语句来描述地理景物时,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受,使人印象深刻,经久难忘。在朗读这些有关的作品时,学生多能聚精会神、认真倾听,使课堂气氛为之生色添彩。
如学习我国名山时,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学习到我国新疆气温差较大的特点时,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3.对于一些不易识记的地理事物,可编成顺口溜。如学习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空间结构时,可编成如下顺口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学习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时,可编成“越、老、柬、泰、缅、马、新,印尼、文莱、菲律宾,还有一个东帝汶”的顺口溜,这很容易把东南亚国名记住。
当然,优美而准确的教学语言还需要伴随丰富而恰当的情感,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