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莫言的短篇小说《枯河》已经鲜明地表现出了莫言小说的众多文学元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儿童叙述下的全知全能视角叙事,通过小虎的悲惨遭遇对不正常的时代暴力进行了深刻的追问,可以看到莫言有独特的反思历史的角度,即直面苦难中的冷漠的人情,从个人经验出发思考历史悲剧。
【关键词】:叙事方式;儿童视角;暴力记忆;反思历史
莫言喜欢将小说的主人公设定为儿童,用孩子天真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反而使小说的描述有了一种真实性。“将极端的主观化与冷峻的客观性相沟通”,“一切主观感受、主观色彩,经过特殊處理,变成冷峻的客观性的实在感”。[1]《枯河》中小虎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是象征着村支书在村里无上地位与权力的白杨树,小虎看到的白杨树是何等飞扬跋扈:
村中央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把顶梢插进迷蒙的气体里,挺拔的树干如同伞柄,气体如伞如笠,也如华盖如毒蘑菇。村庄里所有的树木都瑟缩着,不敢超过白杨树的高度,白杨树骄傲地向天里钻。[2]
村支书还有五间全村唯一的瓦房,“院子里还立着两辆自行车,车圈上的镀镍一闪一闪地刺着他的眼”,在连续大旱三年的困难时期,村支书的生活却如此富裕优越。
阅读莫言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与《枯河》可以发现,莫言在黑孩身上还有通过他超人的感官能力把苦难诗意化的意图,而《枯河》则一反前作对暴力的隐忍,详细地把小虎遭受的虐打描绘出来,《枯河》细腻而又残忍地呈现了小虎遭到虐打的场面,村支书蹿过来殴打他“他看到两条粗壮的腿在移动,两只磨得发了光的翻毛皮鞋直对着他的胸口来了。接着他听到自己肚子里有只青蛙叫了一声,身体又一次轻盈地飞了起来,一股甜腥的液体涌到喉咙。” [3]被领回家后,迎接他的不是家人的安慰与关心,反而也是无尽的打骂与指责,先是哥哥愤怒地对母亲说:“砸死他算了,留着也是个祸害。”[4]然后从没有打过他的母亲也凶狠地 “弯腰从草垛上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父亲的惩罚更加残暴,用在盐水里泡过的麻绳子鞭打了他:
父亲挥起绳子。绳子在空中弯弯曲曲地飞舞着,接近他屁股时,则猛然绷直,同时发出清脆的响声。[5]
这样的暴虐施加在一个智力不健全的孩子身上,家人之间的爱因为特殊时代背景而被自私所取代。小虎感到“愤怒得不可忍受,心脏像铁砣子一样僵硬”[6],他只能声嘶力竭地喊出“狗屎!”用这种幼稚而无力的反击控诉这个世界。
当小虎虚弱地倒在河堤上时,“甜腥的液体又冲在喉头,他不由自主地大张开嘴巴,把一個个面疙瘩一样的凝块吐出来”[7],这是多么惨烈的景象!小虎像极了一只在黑夜中孤独地舔舐伤口、吞咽痛苦的小兽,而实际上他连动物意义上的庇护都得不到,他不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小虎作为一个孩子对父母有一种血缘上的本能依恋,可莫言小说中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温情,在小虎死后,他的父母甚至无法准确地回答乡亲们提出的关于孩子的问题,家人的漠不关心对一个幼小的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莫言把出生的悲剧性表达的非常明晰:
他用力挤开鳗鱼,落在一间黑釉亮堂堂的房子里。小北风从鼠洞里、烟筒里、墙缝里不客气地刮进来。他愤怒地看着这个金色的世界,寒冬里的阳光透过窗纸射进来。照耀着炕上的一堆细沙土。他湿漉漉地落在沙土上,身上滚满了细沙。他努力哭着,为了人世的寒冷。父亲说:“嚎,嚎,一生下来就穷嚎!”听了父亲的话,他更感到彻骨的寒冷,身体像吐丝的蚕一样,越缩越小,布满了皱纹。[8]
小虎是一个不受欢迎和喜爱的新生儿,他本能地想要回归孕育他的母体去寻找温暖,无论是死亡还是回到母体,无论是生命的起点还是生命的终点,都是无知无觉的无生命状态,都是人想要离开痛苦的现实而做出的反应,死亡成为他对这个冰冷世界的最后的反抗,母亲在天亮前在河堤上呼喊着小虎的名字时,“这叫声刺得他尚有知觉的地方发痛发痒,他心里充满了报仇雪恨后的欢娱。”
为什么莫言格外青睐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呢?我认为这与他自己童年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莫言成长时期“左倾”愈演愈烈,中国农村步履艰难,人们的生活极端贫困。莫言对许多身心伤害,想必记忆犹新,这份苦难让莫言以儿童视角反思历史得心应手,在创作中他终于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宣泄出来。通过儿童视角展示成人世界的暴虐,往往更能形成惨烈的对比带给人震撼,儿童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在荒凉匮乏的世间顽强地生存,却不断受到压迫和摧毁。小虎身上凝聚了村支书的残暴、村人的嘲弄、家人的愤懑,他用最极端的死亡把伤害反弹回去,惩罚了家人的冷漠、映照着村人的麻木,谴责当权者的肆虐,顽强生命的被毁灭显得格外沉重悲凉。以儿童视角写作的小说,最终关照的还是成人世界的苦难,用孩子认知的有限和天真的目光去反映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的人和事,这样因为没有叙事者的观念介入,叙述就变得更有客观性,儿童视角中的残酷世界得到真实的再现。
注释:
[1]张志忠《莫言论》,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237页
[2]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75页
[3]莫言《白狗秋千架》,180页
[4]莫言《白狗秋千架》,240页
[5]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84页
[6]莫言《白狗秋千架》,242页
[7]莫言《白狗秋千架》,180页,182页
[8]莫言《白狗秋千架》,183页
【关键词】:叙事方式;儿童视角;暴力记忆;反思历史
莫言喜欢将小说的主人公设定为儿童,用孩子天真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反而使小说的描述有了一种真实性。“将极端的主观化与冷峻的客观性相沟通”,“一切主观感受、主观色彩,经过特殊處理,变成冷峻的客观性的实在感”。[1]《枯河》中小虎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是象征着村支书在村里无上地位与权力的白杨树,小虎看到的白杨树是何等飞扬跋扈:
村中央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把顶梢插进迷蒙的气体里,挺拔的树干如同伞柄,气体如伞如笠,也如华盖如毒蘑菇。村庄里所有的树木都瑟缩着,不敢超过白杨树的高度,白杨树骄傲地向天里钻。[2]
村支书还有五间全村唯一的瓦房,“院子里还立着两辆自行车,车圈上的镀镍一闪一闪地刺着他的眼”,在连续大旱三年的困难时期,村支书的生活却如此富裕优越。
阅读莫言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与《枯河》可以发现,莫言在黑孩身上还有通过他超人的感官能力把苦难诗意化的意图,而《枯河》则一反前作对暴力的隐忍,详细地把小虎遭受的虐打描绘出来,《枯河》细腻而又残忍地呈现了小虎遭到虐打的场面,村支书蹿过来殴打他“他看到两条粗壮的腿在移动,两只磨得发了光的翻毛皮鞋直对着他的胸口来了。接着他听到自己肚子里有只青蛙叫了一声,身体又一次轻盈地飞了起来,一股甜腥的液体涌到喉咙。” [3]被领回家后,迎接他的不是家人的安慰与关心,反而也是无尽的打骂与指责,先是哥哥愤怒地对母亲说:“砸死他算了,留着也是个祸害。”[4]然后从没有打过他的母亲也凶狠地 “弯腰从草垛上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父亲的惩罚更加残暴,用在盐水里泡过的麻绳子鞭打了他:
父亲挥起绳子。绳子在空中弯弯曲曲地飞舞着,接近他屁股时,则猛然绷直,同时发出清脆的响声。[5]
这样的暴虐施加在一个智力不健全的孩子身上,家人之间的爱因为特殊时代背景而被自私所取代。小虎感到“愤怒得不可忍受,心脏像铁砣子一样僵硬”[6],他只能声嘶力竭地喊出“狗屎!”用这种幼稚而无力的反击控诉这个世界。
当小虎虚弱地倒在河堤上时,“甜腥的液体又冲在喉头,他不由自主地大张开嘴巴,把一個个面疙瘩一样的凝块吐出来”[7],这是多么惨烈的景象!小虎像极了一只在黑夜中孤独地舔舐伤口、吞咽痛苦的小兽,而实际上他连动物意义上的庇护都得不到,他不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小虎作为一个孩子对父母有一种血缘上的本能依恋,可莫言小说中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温情,在小虎死后,他的父母甚至无法准确地回答乡亲们提出的关于孩子的问题,家人的漠不关心对一个幼小的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莫言把出生的悲剧性表达的非常明晰:
他用力挤开鳗鱼,落在一间黑釉亮堂堂的房子里。小北风从鼠洞里、烟筒里、墙缝里不客气地刮进来。他愤怒地看着这个金色的世界,寒冬里的阳光透过窗纸射进来。照耀着炕上的一堆细沙土。他湿漉漉地落在沙土上,身上滚满了细沙。他努力哭着,为了人世的寒冷。父亲说:“嚎,嚎,一生下来就穷嚎!”听了父亲的话,他更感到彻骨的寒冷,身体像吐丝的蚕一样,越缩越小,布满了皱纹。[8]
小虎是一个不受欢迎和喜爱的新生儿,他本能地想要回归孕育他的母体去寻找温暖,无论是死亡还是回到母体,无论是生命的起点还是生命的终点,都是无知无觉的无生命状态,都是人想要离开痛苦的现实而做出的反应,死亡成为他对这个冰冷世界的最后的反抗,母亲在天亮前在河堤上呼喊着小虎的名字时,“这叫声刺得他尚有知觉的地方发痛发痒,他心里充满了报仇雪恨后的欢娱。”
为什么莫言格外青睐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呢?我认为这与他自己童年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莫言成长时期“左倾”愈演愈烈,中国农村步履艰难,人们的生活极端贫困。莫言对许多身心伤害,想必记忆犹新,这份苦难让莫言以儿童视角反思历史得心应手,在创作中他终于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宣泄出来。通过儿童视角展示成人世界的暴虐,往往更能形成惨烈的对比带给人震撼,儿童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在荒凉匮乏的世间顽强地生存,却不断受到压迫和摧毁。小虎身上凝聚了村支书的残暴、村人的嘲弄、家人的愤懑,他用最极端的死亡把伤害反弹回去,惩罚了家人的冷漠、映照着村人的麻木,谴责当权者的肆虐,顽强生命的被毁灭显得格外沉重悲凉。以儿童视角写作的小说,最终关照的还是成人世界的苦难,用孩子认知的有限和天真的目光去反映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的人和事,这样因为没有叙事者的观念介入,叙述就变得更有客观性,儿童视角中的残酷世界得到真实的再现。
注释:
[1]张志忠《莫言论》,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237页
[2]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75页
[3]莫言《白狗秋千架》,180页
[4]莫言《白狗秋千架》,240页
[5]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84页
[6]莫言《白狗秋千架》,242页
[7]莫言《白狗秋千架》,180页,182页
[8]莫言《白狗秋千架》,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