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现代化国家的数学教育观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和观点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体系已由过去的学科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新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呼唤人文关怀,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一、关注学生从教学预设开始。
教学的预设包括教师课前制定课程目标,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过程,给出具体的评估标准等等。没有教师的备课研究,教学过程缺乏根基。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教师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应思考怎样合理组合学习内容,使内容与目标一致;运用哪些学习策略,使效益与方法一致;更应该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情感,教师应预设怎样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一)分析教材。
1.钻研教材,明确目标。
钻研教材首先要明确目标。新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不仅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强调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态度的价值取向。
2.联系实际,挖掘课程资源。
在学习内容方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经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新的学习中实现迁移。教师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目标,选择已有的教育资源,在创造性运用它们上下功夫。对书上的素材应大胆挖掘,尽情延伸,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一下教材内容或呈现方式,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經验,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二)分析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我们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从“童心”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疑问。
1.结合年龄特点。
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素材是否吸引学生、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等等,都要考虑得当。
如在执教《数学广角》一课中,我从学生喜欢的运动员姚明和刘翔入手,分别统计出班中各组喜欢姚明的人数、喜欢刘翔的人数,再根据每组统计出的总人数和各小组人数算出既喜欢姚明又喜欢刘翔的又有多少人,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图或符号)把情景表示下来,由此产生集合图。这一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既吸引学生,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认知特点。
数学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反映在基础教育的数学教材上,具有结构化、系统化的特点。每一节课的数学知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结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联系和发展的意识至关重要。同样,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有了适当的知识、技能,但如果没有主动加工活动,学习仍然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提供易被学生吸收的信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主动加工的意向,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
(三)预设教案。
教师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怎样教”的单线程设计转到新理念下关注“学生怎样学”的框架设计上,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假设。
按线性设计形成的教学程序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刻板化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丢失。现代课程改革强调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把学习视为学生生命发展与张扬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认识和认知中的问题流向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需要随时“节外生枝”和“现场处理”。框架设计,就是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态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大致的框架、轮廓或可选择的学习路径,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来选择不同的预案进行教学。由“框架设计”所带来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二、关注学生要时时体现在课堂生成中。
教学的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实际交往活动。对于教学,教师的预设是重要的,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封闭,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生成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每位学生,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教学机智并非天生,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参加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教师的智力、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密切联系。
从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在教学中还得针对学生随时表现出的思维闪光点和思维困惑展开,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即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在学生的主体参与、认知发展中实现优化过程。
三、借助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这种能力被林崇德先生称之为教师“才华的顶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讲,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不光要做好课前预设、课中自我监控,还得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时时反思。
一、关注学生从教学预设开始。
教学的预设包括教师课前制定课程目标,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过程,给出具体的评估标准等等。没有教师的备课研究,教学过程缺乏根基。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教师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应思考怎样合理组合学习内容,使内容与目标一致;运用哪些学习策略,使效益与方法一致;更应该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情感,教师应预设怎样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一)分析教材。
1.钻研教材,明确目标。
钻研教材首先要明确目标。新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不仅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强调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态度的价值取向。
2.联系实际,挖掘课程资源。
在学习内容方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经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新的学习中实现迁移。教师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目标,选择已有的教育资源,在创造性运用它们上下功夫。对书上的素材应大胆挖掘,尽情延伸,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一下教材内容或呈现方式,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經验,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二)分析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我们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从“童心”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疑问。
1.结合年龄特点。
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素材是否吸引学生、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等等,都要考虑得当。
如在执教《数学广角》一课中,我从学生喜欢的运动员姚明和刘翔入手,分别统计出班中各组喜欢姚明的人数、喜欢刘翔的人数,再根据每组统计出的总人数和各小组人数算出既喜欢姚明又喜欢刘翔的又有多少人,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图或符号)把情景表示下来,由此产生集合图。这一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既吸引学生,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认知特点。
数学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反映在基础教育的数学教材上,具有结构化、系统化的特点。每一节课的数学知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结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联系和发展的意识至关重要。同样,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有了适当的知识、技能,但如果没有主动加工活动,学习仍然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提供易被学生吸收的信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主动加工的意向,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
(三)预设教案。
教师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怎样教”的单线程设计转到新理念下关注“学生怎样学”的框架设计上,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假设。
按线性设计形成的教学程序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刻板化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丢失。现代课程改革强调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把学习视为学生生命发展与张扬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认识和认知中的问题流向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需要随时“节外生枝”和“现场处理”。框架设计,就是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态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大致的框架、轮廓或可选择的学习路径,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来选择不同的预案进行教学。由“框架设计”所带来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二、关注学生要时时体现在课堂生成中。
教学的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实际交往活动。对于教学,教师的预设是重要的,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封闭,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生成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每位学生,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教学机智并非天生,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参加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教师的智力、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密切联系。
从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在教学中还得针对学生随时表现出的思维闪光点和思维困惑展开,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即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在学生的主体参与、认知发展中实现优化过程。
三、借助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这种能力被林崇德先生称之为教师“才华的顶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讲,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不光要做好课前预设、课中自我监控,还得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时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