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遗憾的是,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并没有形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解有陈丽、李芒,他们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八个方面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开拓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方法、手段,进行创新性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使用媒体的能力,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基于这一界定,本研究从农村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信息化教学的态度、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及实施能力三个方面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现状
21世纪是信息化发展迅猛的时代,信息技术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作为富国强民的关键,自然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几十年发展基础上有所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农村中学信息化教学的硬件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基礎设施及设备配备力度的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资源数量趋于丰富,资源质量持续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力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地区的教师还不能顺利地达到这一标准。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茶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形式的网络平台式教学,人手一台的平板或者移动电脑,对于农村中学的孩子们根本不可能实现;再一个就是一些领导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深入到教学一线,对一线教育技术装备情况不摸底,没有充分重视,甚至有的知道一些情況,也漠不关心,不积极去解决。
(2)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最终践行者,他们对技术的态度以及是否具备教学应用技术的意识,直接决定其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调查显示:97%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技术是很重要的,只有3%的教师认为不太重要。99%的教师认为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有益的,只有1%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可见,绝大多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应用抱有积极的态度。
(3)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情况。我们对于教师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只有6%的教师表示自己不上网,可见,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有上网习惯,但是只有一半的教师是为了备课。教师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特别是农村学校仍停留在教科书、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同事交流等阶段,而不是通过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等途径来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其利用网络促进教学的能力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表现。据统计:只有7%的教师每节课都使用现代技术,23%的教师每周都使用,41%的教师每学期偶尔使用,21%的教师表示只在上公开课使用,8%的教师表示根本不用。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还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三、如何改变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1)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然后提高认识,最终得到应用,它对于解决、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至关重要。基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培训、宣传、学习,大家要普遍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又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信息化教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资金注入的确是个叫学校领导头疼的大难题,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是教师主动增强信息素养的外在动力,因此,除了配置足够的计算机,以供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保证局域网及因特网的畅通,还要配备计算机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从而促进农村中学教师在做中学、用中学、向专家学、同行互学的习惯养成,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动机,营造学习、研究、交流的浓厚学术氛围,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
(3)加强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对推进信息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迫在眉睫,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配置专职培训人员,建立专门培训基地。②因地制宜地选择培训专题,根据农村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实际要求制定培训内容。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训内容涉及面要广,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教学软件( flash、 PPT、微课程课件件制作系统等),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③充分发挥各级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优势,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指导、交流,在交流、研讨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在年龄、专业、技能、素质等结构上改变目前信息技术队伍的组成体系,使学校的信息化教育队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④学校应发挥自我优势,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本校教师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每一位教师信息素养,让他们有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使全校有限的信息技术软件、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教育投入产出比。
(4)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规范管理。①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把信息化教学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量化考核中,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③要加强考核力度,做到有奖有惩。从思想上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④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职管理员,其待遇要和其他教学人员看齐。我们要因校制宜地开展好信息化教学的工作。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宣传,逐步达到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师生配合的格局。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载体,以教师的智慧为源泉,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广大农村中学努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创造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目前,我国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遗憾的是,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并没有形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解有陈丽、李芒,他们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八个方面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开拓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方法、手段,进行创新性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使用媒体的能力,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基于这一界定,本研究从农村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信息化教学的态度、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及实施能力三个方面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现状
21世纪是信息化发展迅猛的时代,信息技术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作为富国强民的关键,自然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几十年发展基础上有所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农村中学信息化教学的硬件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基礎设施及设备配备力度的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资源数量趋于丰富,资源质量持续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力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地区的教师还不能顺利地达到这一标准。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茶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形式的网络平台式教学,人手一台的平板或者移动电脑,对于农村中学的孩子们根本不可能实现;再一个就是一些领导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深入到教学一线,对一线教育技术装备情况不摸底,没有充分重视,甚至有的知道一些情況,也漠不关心,不积极去解决。
(2)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最终践行者,他们对技术的态度以及是否具备教学应用技术的意识,直接决定其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调查显示:97%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技术是很重要的,只有3%的教师认为不太重要。99%的教师认为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有益的,只有1%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可见,绝大多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应用抱有积极的态度。
(3)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情况。我们对于教师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只有6%的教师表示自己不上网,可见,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有上网习惯,但是只有一半的教师是为了备课。教师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特别是农村学校仍停留在教科书、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同事交流等阶段,而不是通过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等途径来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其利用网络促进教学的能力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表现。据统计:只有7%的教师每节课都使用现代技术,23%的教师每周都使用,41%的教师每学期偶尔使用,21%的教师表示只在上公开课使用,8%的教师表示根本不用。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还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三、如何改变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1)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然后提高认识,最终得到应用,它对于解决、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至关重要。基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培训、宣传、学习,大家要普遍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又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信息化教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资金注入的确是个叫学校领导头疼的大难题,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是教师主动增强信息素养的外在动力,因此,除了配置足够的计算机,以供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保证局域网及因特网的畅通,还要配备计算机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从而促进农村中学教师在做中学、用中学、向专家学、同行互学的习惯养成,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动机,营造学习、研究、交流的浓厚学术氛围,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
(3)加强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对推进信息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迫在眉睫,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配置专职培训人员,建立专门培训基地。②因地制宜地选择培训专题,根据农村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实际要求制定培训内容。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训内容涉及面要广,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教学软件( flash、 PPT、微课程课件件制作系统等),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③充分发挥各级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优势,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指导、交流,在交流、研讨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在年龄、专业、技能、素质等结构上改变目前信息技术队伍的组成体系,使学校的信息化教育队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④学校应发挥自我优势,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本校教师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每一位教师信息素养,让他们有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使全校有限的信息技术软件、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教育投入产出比。
(4)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规范管理。①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把信息化教学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量化考核中,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③要加强考核力度,做到有奖有惩。从思想上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④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职管理员,其待遇要和其他教学人员看齐。我们要因校制宜地开展好信息化教学的工作。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宣传,逐步达到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师生配合的格局。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载体,以教师的智慧为源泉,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广大农村中学努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创造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