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一直力求在应试策略和审美鉴赏之间达成平衡。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论的提出,我们对高中语文诗词审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張从三个方面落实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审美教学,以具体的教学实例为依托,从不同的层面展开诗词审美教学的策略探究,从而促成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词教学 审美策略
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中,“美育”之说由来已久。1931年,蔡元培就提出了在中国“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理念。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和我们今天倡导的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一致的。而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诗词教学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陶冶工具”。笔者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也试图借助这一工具,落实高中语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环。现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来谈一谈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审美教学策略。
一、借助微课,情境中找寻诗意之美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在诗词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我们也要在各种信息教学的方式中,优中选精,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而在诗词教学中,微课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在诗词教学中,微课既能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使语文课堂知识得到有效落实。
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运用得当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反之则会破坏语言本身的审美空间,使得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而微课本身具有时间短暂、内容精练的特点,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例如,笔者在教授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一词时,就摒弃了简单的借助视频导入新课的方法,而是在课前给班级里有绘画基础的同学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分别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绘制词中描绘的汴京图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样经典的写景佳句,在不同同学的笔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有传统水墨画,有笔触细腻的工笔画,有色彩明亮的水粉画……笔者一一收集这些图画,再配上同学们书写的创作解说词,制作成了一个六分钟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对风荷这一意象的多角度品味,创设诗歌情境,品赏本词上片活泼清远的诗歌意境。在品赏的同时也能领会到,文字虽是一种不完美的媒介形式,却成就了最完美的诗意想象。历代文人咏荷之词不胜枚举,而周邦彦用他洗练的笔法、清新的语言,成就了其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
笔者试图把学生也带入到诗词情境中来,使用微课这一灵活的辅助手段,让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成为课堂参与者,既是美的接收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同时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美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字具有无限想象的特性,永远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而正是在这种不同审美空间中的来回穿梭,学生才真正地完成了一个多彩的审美之旅。
二、巧设问题,探究中体察文学之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一直以来,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往往存在两个难以平衡的问题:一是教学方式和流程的程式化;二是教学内容的过度应试化和陈旧化。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多一点新意、多一点效率、多一点文学之美,是笔者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诗词篇幅短小且内容精练,我国是诗词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更是经过时间淘洗而依然熠熠生辉的名篇佳作。这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审美的珍馐美馔,而为了享受这一审美大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梳理基本的审美方向,引领学生探究体察诗词的文学之美。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梳理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品读、探疑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主研习并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结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师生合作,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打开诗词这扇美丽的大门,领略题材诗词的文学之美。例如,笔者在教授《声声慢》一课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在《声声慢》中,李清照是如何抒写她的愁情?围绕这一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不仅梳理了妙用叠词、联想想象、直抒胸臆等抒情手法,更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究中,深深地体察到女词人若有所失、难以排遣的无限愁情。
诗词本身就是包含性极强的文学样式,能够体会和品味其特有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这是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笔者希望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努力使欣赏趣味不同的同学都能有所得,在梳理鉴赏诗词思路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三、拓展延伸,体悟中获得精神之美
诗歌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品读和审美的过程,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认知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在阅读鉴赏时,既需要进入诗歌描绘的境界,又需要走出文本,对诗人、诗歌在整个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有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时时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深层次的认知感悟,进而领略古典诗词的精神之美。
例如,笔者在教授《归园田居》一课时,由学生初中学过的《饮酒二十首(其五)》导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体察陶渊明的深远影响,最后认识到陶渊明更深层次的精神之美:在本性和世俗的挣扎和较量中,陶渊明终于选择顺从天性,彻底回归田园,真正过起了平淡朴实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在他的同一组诗的第三首中得到了描绘。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归园田居(其三)》,他说“但使愿无违”,此刻他的愿望是什么呢?我想大概就是他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种地的老农,期待秋天的丰收。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熟练的老农,“草盛豆苗稀”表明庄稼种得不好,诗评家叶嘉莹曾说道:“陶渊明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劳苦饥寒的代价”。不过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他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也找到了解决人生苦难的方法。几百年后同样遭遇人生苦难的苏轼被贬谪惠州,他说自己是“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此刻,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那么偏爱陶渊明,我们也就明白了陶渊明更深广的文化影响。
本课以初中所学的诗歌为起点,以《归园田居》的文本为抓手,由浅入深地探究了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因此,笔者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引导大家继续体悟感受“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对整个中国古代诗人的深远影响。后期师生一起进行了古代山水田园诗人诗词的专题阅读。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单一诗作的文化熏陶,又使其阅读鉴赏水平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在系统化的比较阅读中,能够更有条理地梳理和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中领悟古典诗歌精神之美。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长期受困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中。单一的体悟式教学,常常流于摇头晃脑的形式,最终并不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而过分强调考试的应对策略,则违背了诗词鉴赏的初衷。在提倡核心素养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一方面可以借助各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审美的鉴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该立足学生实际,在审美的创造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鉴赏呈现出持续性的螺旋上升式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于荣.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高考,2017(27):1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词教学 审美策略
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中,“美育”之说由来已久。1931年,蔡元培就提出了在中国“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理念。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和我们今天倡导的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一致的。而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诗词教学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陶冶工具”。笔者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也试图借助这一工具,落实高中语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环。现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来谈一谈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审美教学策略。
一、借助微课,情境中找寻诗意之美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在诗词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我们也要在各种信息教学的方式中,优中选精,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而在诗词教学中,微课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在诗词教学中,微课既能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使语文课堂知识得到有效落实。
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运用得当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反之则会破坏语言本身的审美空间,使得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而微课本身具有时间短暂、内容精练的特点,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例如,笔者在教授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一词时,就摒弃了简单的借助视频导入新课的方法,而是在课前给班级里有绘画基础的同学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分别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绘制词中描绘的汴京图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样经典的写景佳句,在不同同学的笔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有传统水墨画,有笔触细腻的工笔画,有色彩明亮的水粉画……笔者一一收集这些图画,再配上同学们书写的创作解说词,制作成了一个六分钟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对风荷这一意象的多角度品味,创设诗歌情境,品赏本词上片活泼清远的诗歌意境。在品赏的同时也能领会到,文字虽是一种不完美的媒介形式,却成就了最完美的诗意想象。历代文人咏荷之词不胜枚举,而周邦彦用他洗练的笔法、清新的语言,成就了其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
笔者试图把学生也带入到诗词情境中来,使用微课这一灵活的辅助手段,让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成为课堂参与者,既是美的接收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同时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美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字具有无限想象的特性,永远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而正是在这种不同审美空间中的来回穿梭,学生才真正地完成了一个多彩的审美之旅。
二、巧设问题,探究中体察文学之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一直以来,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往往存在两个难以平衡的问题:一是教学方式和流程的程式化;二是教学内容的过度应试化和陈旧化。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多一点新意、多一点效率、多一点文学之美,是笔者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诗词篇幅短小且内容精练,我国是诗词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更是经过时间淘洗而依然熠熠生辉的名篇佳作。这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审美的珍馐美馔,而为了享受这一审美大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梳理基本的审美方向,引领学生探究体察诗词的文学之美。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梳理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品读、探疑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主研习并掌握相应的方法和结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师生合作,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打开诗词这扇美丽的大门,领略题材诗词的文学之美。例如,笔者在教授《声声慢》一课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在《声声慢》中,李清照是如何抒写她的愁情?围绕这一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不仅梳理了妙用叠词、联想想象、直抒胸臆等抒情手法,更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究中,深深地体察到女词人若有所失、难以排遣的无限愁情。
诗词本身就是包含性极强的文学样式,能够体会和品味其特有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这是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笔者希望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努力使欣赏趣味不同的同学都能有所得,在梳理鉴赏诗词思路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三、拓展延伸,体悟中获得精神之美
诗歌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品读和审美的过程,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认知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在阅读鉴赏时,既需要进入诗歌描绘的境界,又需要走出文本,对诗人、诗歌在整个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有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时时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深层次的认知感悟,进而领略古典诗词的精神之美。
例如,笔者在教授《归园田居》一课时,由学生初中学过的《饮酒二十首(其五)》导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体察陶渊明的深远影响,最后认识到陶渊明更深层次的精神之美:在本性和世俗的挣扎和较量中,陶渊明终于选择顺从天性,彻底回归田园,真正过起了平淡朴实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在他的同一组诗的第三首中得到了描绘。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归园田居(其三)》,他说“但使愿无违”,此刻他的愿望是什么呢?我想大概就是他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种地的老农,期待秋天的丰收。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熟练的老农,“草盛豆苗稀”表明庄稼种得不好,诗评家叶嘉莹曾说道:“陶渊明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劳苦饥寒的代价”。不过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他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也找到了解决人生苦难的方法。几百年后同样遭遇人生苦难的苏轼被贬谪惠州,他说自己是“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此刻,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那么偏爱陶渊明,我们也就明白了陶渊明更深广的文化影响。
本课以初中所学的诗歌为起点,以《归园田居》的文本为抓手,由浅入深地探究了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因此,笔者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引导大家继续体悟感受“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对整个中国古代诗人的深远影响。后期师生一起进行了古代山水田园诗人诗词的专题阅读。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单一诗作的文化熏陶,又使其阅读鉴赏水平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在系统化的比较阅读中,能够更有条理地梳理和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中领悟古典诗歌精神之美。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长期受困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中。单一的体悟式教学,常常流于摇头晃脑的形式,最终并不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而过分强调考试的应对策略,则违背了诗词鉴赏的初衷。在提倡核心素养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一方面可以借助各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审美的鉴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该立足学生实际,在审美的创造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鉴赏呈现出持续性的螺旋上升式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于荣.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高考,2017(27):1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