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践性;审美性;融合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与反思
(一)“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20世纪末.以戴维·埃利奥特为代表的美国音乐教育家建构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认为.音乐在本质上是多元的,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多样化的人类实践,“通过歌唱、演奏乐器来进行弹奏和即兴表演的音乐制作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应是音乐的中心”。
1.“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先进性
“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认为音乐是“行动中的音乐”而不仅仅指音乐作品。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实践”音乐教育更具有主动性。
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力.这也契合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局限性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实现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只能进行具有普适性的实践活动,如齐唱、齐奏等。因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对教师、设备、学生人数等条件具有较高要求,我国的现实情况又与期待中的各项条件之间存在差距.所以創造性实践音乐教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20世纪80年代,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进入我国音乐教育者的学术视野,对我国音乐教育哲学观影响颇深。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依然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认为:审美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既继承了中国当代的“美育”思想,又吸纳了北美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形成了既注重情感教育又关注音乐本体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
1.“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先进性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打破了原有的“注重音乐教育的附属功能”(如德育、智育、宣教、健体等),确立了一种更关注音乐本体的价值走向。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主张在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很显然,审美能力的提高契合美育的培养目标。
2.“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局限性
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音乐教育中,不可能有一个普遍的审美标准和模式,故缺乏普适性。
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中,几乎都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即只注重主体(学生)对客体(音乐作品)的反应,却没有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教学主体——学生,“审美”音乐教育会走向被动教学。
(三)基于上述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反思
音乐教育观的确立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先导性因素。
音乐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本文的探讨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实践性”。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实践的艺术,它需要被创造,而不仅仅是被听到。因此本文所讲的“实践性”音乐教育更侧重“创造性实践”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存在的必要。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不能离开审美音乐教育。
既然这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价值各有千秋,为何不让二者走向融合,融合之后的产物能更好地指导音乐教育,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优化做出有力贡献。
二、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音乐课本。音乐课本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学内容的质量。当然,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音乐教师也会选取符合时代、符合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些音乐素材来丰富教学内容。但音乐教师不能选用超出学生欣赏能力范围的音乐素材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反而给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增加负担。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的匹配。故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优质与否,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需要得到保障。
由于目前很多音乐教师对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缺乏充分的认识及理解,导致其在实际教学中仍选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及掌握相关知识,使理论知识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实践教学环节,很多教师仅仅停留在“我示范,你模仿”的层面。这种方式只是让学生简单模仿、重复教师的技巧及动作,缺乏创新性。学生对所教内容缺乏真正的体验及感受,仅仅停留在“机械式”模仿会影响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三、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实践”模式无法企及与应对策略
音乐课堂应是具有“实践性”的课堂。当然,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学生人数、师资、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自主创造式“实践”模式无法企及。国外的音乐课堂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师资充沛、硬件设施齐全,可以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自主组建乐队、合唱团等。这种实践活动和我国学校音乐实践活动的区别在于:国外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活动.不同于国内的老师选定曲目并组织排练的形式。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学校音乐实践教学会使学生缺乏自主性及主体性。导致理想中的“自主创造式音乐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实施。
笔者希望以后的学校音乐教育实施小班化、自主选择化教学。这样就为实施“自主创造式音乐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在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笔者倡导能实现自主选择化教学。即学生自主选择进入感兴趣的音乐课堂,每位音乐老师同一时间段分别开设不同主题的音乐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音乐课开始前就带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开展有效的“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二)“审美”模式缺乏有效性及应对策略
学校音乐教育中审美的重要性体现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彰显美育功能。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也从音乐鉴赏课中得到有效锻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例如:过度强调学生对音乐作品客体特性的感知与反应才是审美,对音乐作品特性以外的体验都是非审美的,这种思想具有片面性。
此外,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认知水平、情商、智商、想象力等能力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在一堂音乐课中,教师无法保证分享或教授的音乐作品一定能“打动”每一位学生,也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课上都有所收获并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因为“众口难调”。因此,“审美”模式的有效性就有所降低。
我们要在思想上摒弃“只有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与反应才是审美,除此以外的体验都是非审美”这一观点。约翰·杜威在其美学代表作《艺术即经验》中曾提出“一个经验”的概念。杜威提倡“经验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强调经验不仅仅有环境(音乐作品)作用于人(学生)的被动的“受”,还有人(学生)作用于环境的主动的“做”。
审美经验的获得来源于日常经验,日常经验具有琐碎性和不完整性,审美经验从何而来,从具有整体性和平衡性的日常经验中来。即审美经验是对日常经验(的所有要素)的更深层次、更热情的整合与反思,要对日常经验进行加工与整合。
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捕捉当代学生的日常经验,要真真切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世界,只有这样在课堂上选用的音乐素材才会和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
(三)“实践”与“审美”各自的占比不合理及应对策略
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为了融合而“硬融合”的现象。例如:为了在一堂音乐课中将“实践性”和“审美性”都有所体现,很生硬、不自然地将二者拼凑在一起,造成一种“四不像”的感觉。反而使得整个音乐课堂很散乱,没有重心。
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实施方法进行设计和规划,其中,找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合理安排“实践”与“审美”教学的基础。
其次,实施实践音乐教育和审美音乐教育的手段不能太常规,出现上述两点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要巧妙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走向审美经验.并且要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
四、实践经验分享
(一)创造性音乐实践教育
笔者在所教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发现.强化班的学生普遍沉闷,不活泼,而国际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当然,国际班的学生人数在20人左右,这有利于开展创造性音乐实践教学。
笔者在国际班了解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都有自己最拿手的“音乐技能”,其乐器种类涉及单簧管、萨克斯、钢琴、竹笛、古筝、二胡等,这些音乐技能的掌握对实施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是有利的。笔者会组织学生自主编排乐队,在乐队配置、和声改编等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乐在其中,积极性、主动性强,他们在这种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提升了自身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社会性能力。
当然.笔者在强化班的音乐教學中也采用相对具有普适性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例如:音乐创作大赛,把音乐创作融入教学,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去创作,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二)审美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联结
审美经验的获得不仅仅是去音乐厅、剧院欣赏音乐和戏剧,也不仅仅是去博物馆和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审美经验的获得如果离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经验,它将变成空中楼阁。
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也是一样,一味地强调“高大上”的音乐欣赏而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水平,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很难实现,会出现“脱轨”现象。
1.唤醒已有生活经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听赏音乐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之后的音乐听赏找到“嫁接的桥梁”。教师需要在音乐教材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更加适合用于“嫁接”的经验,并以某种具象的形式将其“唤醒”。
例如:笔者在讲到有关爱国主题的音乐时,会唤醒学生第一次升国旗时的经验,让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再次被唤醒,这样在听赏音乐时才会更有体会,音乐所带来的震撼会更加彻底,给学生的烙印也会更深刻。
只有真正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而不是与所听音乐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对听到的音乐“无动于衷”,那将是音乐教育的悲哀。
2.建构新的间接经验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生活经验也不同。无论学生是否都有关于某事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还是有必要给所有同学当下的感知“刺激”,使得其在之后听赏抽象的音乐时能有具象经验的衔接。这样的音乐课会使得审美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完全没有该生活经验,例如战争。以作品《1812序曲》为例,在课堂伊始,教师通过语言来介绍《1812序曲》的背景,讲述双方交战是如何的激烈,远不如播放一两分钟真实战争场面的视频,即使是影视作品中的战争场面或者描绘战争场面的画作也比“空口描述”所带来的效果要好。视觉的冲击、具象的表达能够很好的建构新的间接经验,为后期的审美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在一堂音乐课中有效融合“实践性”与“审美性”
为避免一整堂音乐课都在“实践”(歌唱、演奏、舞蹈、律动),造成学生因长时间实践而产生身体的劳累。也为避免一整堂音乐课都在“听”(欣赏),造成学生因长时间被动接受而产生的审美疲劳。故有效融合“实践性”与“审美性”于一堂音乐课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该如何实施,其具体方式方法是怎样的,笔者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享。
在作品《牧歌》的教学中,笔者先是采用了唤醒已有生活经验和建构新的间接经验的方式,用具象的图片、视频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学生引入本课的情境中,而后给学生分别听赏了不同版本的《牧歌》,第一个是原版的无伴奏合唱,让学生闭眼聆听,并让其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这时他们已经将刚刚的具象经验和当下的抽象经验(音乐)进行融合,即优化重组,这两种经验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会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开始获得并提升。第二个是小提琴版本,小提琴如泣如诉的音色给学生带来一种别样的听觉感受,每一个音符都扣动了“心弦”,音乐更加细腻,优美的大草原景色浮现在眼前。第三个是结合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版本,由于毅演唱的《牧歌》,他的舞台表演融合了许多蒙古族元素,如:蒙古族服饰、蒙古族长调的唱腔、马头琴、蒙古族舞蹈、蒙古族风格的舞美效果等。这些元素的结合不仅很好地向学生展现了蒙古族的地域特色,给学生以视听盛宴,其流行音乐的形式也给学生很大的“亲和力”。前两个版本过于“雅致”,可能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但第三个版本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接受度会高许多。从这三个版本来看,在“审美性”音乐教学环节要分梯度、多种类地给学生提供审美素材,要为每一位学生着想,而不仅仅是按照老师的审美能力来提供审美素材,这样会与学生“脱节”,课堂效果较差。
在这堂课的后半段,笔者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尝试以牧歌的音乐动机为素材进行自主音乐创编.有的小组通过加快速度使得牧歌的样貌焕然一新,变得富有律动感:有的小组用阿卡贝拉的形式重新演绎了牧歌.自主编配了和声,把牧歌当中的某些节奏音型进行改变,变成学生独创的“新音乐”,还有小组用身边不同的物品发出不同音高的声响,有些学生通过身体发出一些声响,极具创意。每个小组都进行了自主排练及展示,学生对这种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充满兴趣,自然参与度会很高,课堂效果也很好。
这堂音乐课笔者有效地将“实践”音乐教育和“审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了多种音乐能力的培养,这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并不突兀,学生的反应也都很好,笔者看到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内心很满足,也为之后的音乐教学树立了信心。
五、总结与展望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二者相互作用,呈螺旋上升态势。故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只有把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有效性,并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与反思来丰富和发展理论。
音乐是实践(制作)的艺术,学生通过自主式、创造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获得音乐技能并提升相关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音乐鉴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以聆听的方式获取审美体验,通过情感的变化获得审美经验。故在音乐教学中要将自主创造式的音乐实践模式与互动体验式的音乐审美模式相融合,才能为高质量音乐课助力。
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文化和人格的关系比音乐专业技术更重要。我们做的是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而不是“专业化”的技能教育。学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一个与自然更贴切,更具有亲和力的人。在有限的音乐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应明确“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才能使音乐教育的意义得以体现。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音乐教育从业者深思。
随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提升,學校对音乐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一名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深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只有专业素质过硬,才能在未来的学校音乐教育事业中成为中流砥柱。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与反思
(一)“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20世纪末.以戴维·埃利奥特为代表的美国音乐教育家建构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认为.音乐在本质上是多元的,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多样化的人类实践,“通过歌唱、演奏乐器来进行弹奏和即兴表演的音乐制作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应是音乐的中心”。
1.“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先进性
“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认为音乐是“行动中的音乐”而不仅仅指音乐作品。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实践”音乐教育更具有主动性。
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力.这也契合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局限性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实现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只能进行具有普适性的实践活动,如齐唱、齐奏等。因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对教师、设备、学生人数等条件具有较高要求,我国的现实情况又与期待中的各项条件之间存在差距.所以創造性实践音乐教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20世纪80年代,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进入我国音乐教育者的学术视野,对我国音乐教育哲学观影响颇深。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依然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认为:审美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既继承了中国当代的“美育”思想,又吸纳了北美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形成了既注重情感教育又关注音乐本体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
1.“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先进性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打破了原有的“注重音乐教育的附属功能”(如德育、智育、宣教、健体等),确立了一种更关注音乐本体的价值走向。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主张在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很显然,审美能力的提高契合美育的培养目标。
2.“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局限性
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音乐教育中,不可能有一个普遍的审美标准和模式,故缺乏普适性。
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中,几乎都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即只注重主体(学生)对客体(音乐作品)的反应,却没有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教学主体——学生,“审美”音乐教育会走向被动教学。
(三)基于上述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反思
音乐教育观的确立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先导性因素。
音乐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本文的探讨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实践性”。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实践的艺术,它需要被创造,而不仅仅是被听到。因此本文所讲的“实践性”音乐教育更侧重“创造性实践”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存在的必要。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不能离开审美音乐教育。
既然这两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价值各有千秋,为何不让二者走向融合,融合之后的产物能更好地指导音乐教育,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优化做出有力贡献。
二、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音乐课本。音乐课本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学内容的质量。当然,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音乐教师也会选取符合时代、符合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些音乐素材来丰富教学内容。但音乐教师不能选用超出学生欣赏能力范围的音乐素材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反而给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增加负担。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的匹配。故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优质与否,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需要得到保障。
由于目前很多音乐教师对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缺乏充分的认识及理解,导致其在实际教学中仍选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及掌握相关知识,使理论知识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实践教学环节,很多教师仅仅停留在“我示范,你模仿”的层面。这种方式只是让学生简单模仿、重复教师的技巧及动作,缺乏创新性。学生对所教内容缺乏真正的体验及感受,仅仅停留在“机械式”模仿会影响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三、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实践”模式无法企及与应对策略
音乐课堂应是具有“实践性”的课堂。当然,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学生人数、师资、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自主创造式“实践”模式无法企及。国外的音乐课堂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师资充沛、硬件设施齐全,可以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自主组建乐队、合唱团等。这种实践活动和我国学校音乐实践活动的区别在于:国外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活动.不同于国内的老师选定曲目并组织排练的形式。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学校音乐实践教学会使学生缺乏自主性及主体性。导致理想中的“自主创造式音乐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实施。
笔者希望以后的学校音乐教育实施小班化、自主选择化教学。这样就为实施“自主创造式音乐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在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笔者倡导能实现自主选择化教学。即学生自主选择进入感兴趣的音乐课堂,每位音乐老师同一时间段分别开设不同主题的音乐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音乐课开始前就带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开展有效的“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二)“审美”模式缺乏有效性及应对策略
学校音乐教育中审美的重要性体现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彰显美育功能。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也从音乐鉴赏课中得到有效锻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例如:过度强调学生对音乐作品客体特性的感知与反应才是审美,对音乐作品特性以外的体验都是非审美的,这种思想具有片面性。
此外,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认知水平、情商、智商、想象力等能力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在一堂音乐课中,教师无法保证分享或教授的音乐作品一定能“打动”每一位学生,也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课上都有所收获并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因为“众口难调”。因此,“审美”模式的有效性就有所降低。
我们要在思想上摒弃“只有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与反应才是审美,除此以外的体验都是非审美”这一观点。约翰·杜威在其美学代表作《艺术即经验》中曾提出“一个经验”的概念。杜威提倡“经验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强调经验不仅仅有环境(音乐作品)作用于人(学生)的被动的“受”,还有人(学生)作用于环境的主动的“做”。
审美经验的获得来源于日常经验,日常经验具有琐碎性和不完整性,审美经验从何而来,从具有整体性和平衡性的日常经验中来。即审美经验是对日常经验(的所有要素)的更深层次、更热情的整合与反思,要对日常经验进行加工与整合。
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捕捉当代学生的日常经验,要真真切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世界,只有这样在课堂上选用的音乐素材才会和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
(三)“实践”与“审美”各自的占比不合理及应对策略
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为了融合而“硬融合”的现象。例如:为了在一堂音乐课中将“实践性”和“审美性”都有所体现,很生硬、不自然地将二者拼凑在一起,造成一种“四不像”的感觉。反而使得整个音乐课堂很散乱,没有重心。
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实施方法进行设计和规划,其中,找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合理安排“实践”与“审美”教学的基础。
其次,实施实践音乐教育和审美音乐教育的手段不能太常规,出现上述两点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要巧妙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走向审美经验.并且要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
四、实践经验分享
(一)创造性音乐实践教育
笔者在所教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发现.强化班的学生普遍沉闷,不活泼,而国际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当然,国际班的学生人数在20人左右,这有利于开展创造性音乐实践教学。
笔者在国际班了解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都有自己最拿手的“音乐技能”,其乐器种类涉及单簧管、萨克斯、钢琴、竹笛、古筝、二胡等,这些音乐技能的掌握对实施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是有利的。笔者会组织学生自主编排乐队,在乐队配置、和声改编等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乐在其中,积极性、主动性强,他们在这种创造性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提升了自身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社会性能力。
当然.笔者在强化班的音乐教學中也采用相对具有普适性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例如:音乐创作大赛,把音乐创作融入教学,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去创作,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二)审美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联结
审美经验的获得不仅仅是去音乐厅、剧院欣赏音乐和戏剧,也不仅仅是去博物馆和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审美经验的获得如果离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经验,它将变成空中楼阁。
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也是一样,一味地强调“高大上”的音乐欣赏而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水平,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很难实现,会出现“脱轨”现象。
1.唤醒已有生活经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听赏音乐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之后的音乐听赏找到“嫁接的桥梁”。教师需要在音乐教材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更加适合用于“嫁接”的经验,并以某种具象的形式将其“唤醒”。
例如:笔者在讲到有关爱国主题的音乐时,会唤醒学生第一次升国旗时的经验,让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再次被唤醒,这样在听赏音乐时才会更有体会,音乐所带来的震撼会更加彻底,给学生的烙印也会更深刻。
只有真正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而不是与所听音乐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对听到的音乐“无动于衷”,那将是音乐教育的悲哀。
2.建构新的间接经验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生活经验也不同。无论学生是否都有关于某事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还是有必要给所有同学当下的感知“刺激”,使得其在之后听赏抽象的音乐时能有具象经验的衔接。这样的音乐课会使得审美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完全没有该生活经验,例如战争。以作品《1812序曲》为例,在课堂伊始,教师通过语言来介绍《1812序曲》的背景,讲述双方交战是如何的激烈,远不如播放一两分钟真实战争场面的视频,即使是影视作品中的战争场面或者描绘战争场面的画作也比“空口描述”所带来的效果要好。视觉的冲击、具象的表达能够很好的建构新的间接经验,为后期的审美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在一堂音乐课中有效融合“实践性”与“审美性”
为避免一整堂音乐课都在“实践”(歌唱、演奏、舞蹈、律动),造成学生因长时间实践而产生身体的劳累。也为避免一整堂音乐课都在“听”(欣赏),造成学生因长时间被动接受而产生的审美疲劳。故有效融合“实践性”与“审美性”于一堂音乐课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该如何实施,其具体方式方法是怎样的,笔者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享。
在作品《牧歌》的教学中,笔者先是采用了唤醒已有生活经验和建构新的间接经验的方式,用具象的图片、视频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学生引入本课的情境中,而后给学生分别听赏了不同版本的《牧歌》,第一个是原版的无伴奏合唱,让学生闭眼聆听,并让其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这时他们已经将刚刚的具象经验和当下的抽象经验(音乐)进行融合,即优化重组,这两种经验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会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开始获得并提升。第二个是小提琴版本,小提琴如泣如诉的音色给学生带来一种别样的听觉感受,每一个音符都扣动了“心弦”,音乐更加细腻,优美的大草原景色浮现在眼前。第三个是结合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版本,由于毅演唱的《牧歌》,他的舞台表演融合了许多蒙古族元素,如:蒙古族服饰、蒙古族长调的唱腔、马头琴、蒙古族舞蹈、蒙古族风格的舞美效果等。这些元素的结合不仅很好地向学生展现了蒙古族的地域特色,给学生以视听盛宴,其流行音乐的形式也给学生很大的“亲和力”。前两个版本过于“雅致”,可能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但第三个版本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接受度会高许多。从这三个版本来看,在“审美性”音乐教学环节要分梯度、多种类地给学生提供审美素材,要为每一位学生着想,而不仅仅是按照老师的审美能力来提供审美素材,这样会与学生“脱节”,课堂效果较差。
在这堂课的后半段,笔者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尝试以牧歌的音乐动机为素材进行自主音乐创编.有的小组通过加快速度使得牧歌的样貌焕然一新,变得富有律动感:有的小组用阿卡贝拉的形式重新演绎了牧歌.自主编配了和声,把牧歌当中的某些节奏音型进行改变,变成学生独创的“新音乐”,还有小组用身边不同的物品发出不同音高的声响,有些学生通过身体发出一些声响,极具创意。每个小组都进行了自主排练及展示,学生对这种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充满兴趣,自然参与度会很高,课堂效果也很好。
这堂音乐课笔者有效地将“实践”音乐教育和“审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了多种音乐能力的培养,这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并不突兀,学生的反应也都很好,笔者看到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内心很满足,也为之后的音乐教学树立了信心。
五、总结与展望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二者相互作用,呈螺旋上升态势。故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只有把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有效性,并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与反思来丰富和发展理论。
音乐是实践(制作)的艺术,学生通过自主式、创造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获得音乐技能并提升相关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音乐鉴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以聆听的方式获取审美体验,通过情感的变化获得审美经验。故在音乐教学中要将自主创造式的音乐实践模式与互动体验式的音乐审美模式相融合,才能为高质量音乐课助力。
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文化和人格的关系比音乐专业技术更重要。我们做的是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而不是“专业化”的技能教育。学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一个与自然更贴切,更具有亲和力的人。在有限的音乐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应明确“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才能使音乐教育的意义得以体现。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音乐教育从业者深思。
随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提升,學校对音乐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一名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深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只有专业素质过硬,才能在未来的学校音乐教育事业中成为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