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成立了“李秀伟专家工作室”。从此,开启了一段实践与探索教师成长课程、学校发展课程的专业行走之路。我从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到现在教大学生,伴随始终的也是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走过了一段团队“众创新,共超越”的课程之路。
“课题研究”中的第一次自我超越
2010年,在潍坊市奎文区一整年的摸索中,我们工作室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促进自身发展的切入点。我们归因于“研究力不足”,于是,工作室25位教师选择从课题研究入手,以现实的教学问题为课题。从课题论证、方案设计、课题实施、课题鉴定到结题,通过一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规范的专业课题研究之路。
课题研究很快取得了成效,这个成效体现在:教师慢慢享受研究过程本身的快乐。即便是一个课题研究报告,我们也要求自己的独立创造,结合规范的格式一步一步呈现研究经历。若在研究过程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向两个领域寻求帮助:一是继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找寻新的智慧;二是查阅资料,倒逼自己去读书。一年下来,老师们感觉自己能够在繁杂的工作之余静心思考、潜心研究了,这就是研究带来的思维境界。很幸运,我们的老师都触摸到了。
“你和你的成果与你的生产是一致的”,工作室的行动理念就此确立。
“课例研修”中的第二次自我超越
2011年,我带领我的工作室成员承担了山东省首批小学语文远程研修课例开发的任务,老师们在迅速成长,这就有了我和工作室老师们创生出来的“非制度性校本研修模型”,其四个要素是“建立学习组织—确立研修主题—实施课例研修—评价研修成果”,充分展现了在“个人设计—组织设计—改进设计—有效设计”四环连接下的建立组织、多次设计、反复授课、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分工观课、专业评课、有据反思、跟进测评、笔墨人生等十大研修要素,工作室的25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研修团队与一个研修主题,影响区域300多位教师,都开启了一段研修之旅。借助一课、研修一课、超越一课,最终超越自我,工作室的老师感受到了研究之幸福。一年里,工作室的老师们白发渐浓、夜不成寐,然而一节课留下十万字研究成果,重要的是我们乐此不疲!
“改变行走方式才能走出成长的桎梏”,工作室开始走我们自己的路。
“课程开发”中的第三次自我超越
2012年,我们走进课程。教师第二课程开发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对中小学校教师的期待,然而,查阅文献资料却没有教师第二课程的概念与开发策略,更谈不上开发。这时候,我们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我深知,遵循规律,创造性的劳动意味着教师真正的自我超越,遂决定从教师第二课程开发入手探索学校课程原理。
对老师们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开拓性研究过程:没有人告诉他们课程是什么,他们只能从课程理论、国家课程标准、学生发展需要、自身专业特长里寻找;没有人告诉他们这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他们需要自己去读书、思考;没有人告诉他们这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他们只有通过历练,力图成为这门学科领域内的“专家”。
课程研究继续深入,我们构建了“理解与改进的课程开发模型”,为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回答了“为什么是课程?”“学校怎样开发课程?”“学校开发哪些课程?”三个基本问题。
“学校以课程开发做教育”,工作室对课程从“产品观”来到“价值观”理解。
“经典读写”中的第四次自我超越
2013年,我们选择了“经典读写”。工作室的发展史要成为一段经典阅读史和一段专业写作史。
什么是经典?我国一直有“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判断。卡尔维诺将经典奉为“十四个关键词”;马一浮先生干脆说《诗》《书》《礼》《乐》《易》《春秋》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既然说者不一,那么我们决定选择按照大师的忠告与我们内心的召唤来读书。于是,老师们开始读“中国的古典书、外国的大师书”,也被称为“不太有用的书”。
在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同时,教师在深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尼各马可伦理学》《社会契约论》《人类知识原理》《人性论》等哲学著作,与大师为友;深读《教育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课程与教学哲学》等教育著作,与原理相伴。
我们希望的仍然是播下种子,收获整个人生。有些老师一个人一年的读写笔记就达到了20多万字,与经典一起成长,我们的老师都做到了。
“让我们成为经典”,工作室的老师跨越时空赋予经典读写以生命。
“卓越课堂”中的第五次自我超越
2014年,在厚积中开始勃发,老师们的思想成熟标志着我们可以赢得对教学的发言权。我们构建了自我超越的教师成长范式:反思,“教学现象”,“问题分析”——研究, “目标归因”,“理论考察”——超越, “改进路向”,“思想建构”。如此,让教学现场有另一个自己,一个带有哲学意蕴的教学与成长研究模型建立起来,我们也希望这样的研究模型能够触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研究。
老师们主动将自己作为一个教学现场的“研究者”而存在,边教学边观察自我,边教学边反思自我,遂成为对立而统一的“二者”,有了教学实践者与教学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一个教学现场的“元认知”条件得以形成,因为有了“研究者”的存在,不仅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也促成了教师自己的发展。
王冬梅老师的“智趣数学课”回归数学本质;赵楠老师的“主题序列公共英语教学”以主题重新建构英语课程序列;庄明华老师“三自一导”英语课堂让学生激情、快乐学习英语;孙云霄老师的“复调语文”借助陀思妥耶夫斯基、巴赫金的智慧,植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构建起了深度无限又灵活多元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
“在自我超越中走向高贵”,工作室为每一个生命的自我实现定义。
一个成长模型就是一个专业成长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与学校改变自我的基本模型。长路在前,我们开始了以学生为核心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专业规划”,放下自我,回归课程,我希望与老师们继续一路前行。
(作者系“李秀伟工作室”主持人,单位系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课题研究”中的第一次自我超越
2010年,在潍坊市奎文区一整年的摸索中,我们工作室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促进自身发展的切入点。我们归因于“研究力不足”,于是,工作室25位教师选择从课题研究入手,以现实的教学问题为课题。从课题论证、方案设计、课题实施、课题鉴定到结题,通过一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规范的专业课题研究之路。
课题研究很快取得了成效,这个成效体现在:教师慢慢享受研究过程本身的快乐。即便是一个课题研究报告,我们也要求自己的独立创造,结合规范的格式一步一步呈现研究经历。若在研究过程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向两个领域寻求帮助:一是继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找寻新的智慧;二是查阅资料,倒逼自己去读书。一年下来,老师们感觉自己能够在繁杂的工作之余静心思考、潜心研究了,这就是研究带来的思维境界。很幸运,我们的老师都触摸到了。
“你和你的成果与你的生产是一致的”,工作室的行动理念就此确立。
“课例研修”中的第二次自我超越
2011年,我带领我的工作室成员承担了山东省首批小学语文远程研修课例开发的任务,老师们在迅速成长,这就有了我和工作室老师们创生出来的“非制度性校本研修模型”,其四个要素是“建立学习组织—确立研修主题—实施课例研修—评价研修成果”,充分展现了在“个人设计—组织设计—改进设计—有效设计”四环连接下的建立组织、多次设计、反复授课、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分工观课、专业评课、有据反思、跟进测评、笔墨人生等十大研修要素,工作室的25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研修团队与一个研修主题,影响区域300多位教师,都开启了一段研修之旅。借助一课、研修一课、超越一课,最终超越自我,工作室的老师感受到了研究之幸福。一年里,工作室的老师们白发渐浓、夜不成寐,然而一节课留下十万字研究成果,重要的是我们乐此不疲!
“改变行走方式才能走出成长的桎梏”,工作室开始走我们自己的路。
“课程开发”中的第三次自我超越
2012年,我们走进课程。教师第二课程开发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对中小学校教师的期待,然而,查阅文献资料却没有教师第二课程的概念与开发策略,更谈不上开发。这时候,我们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我深知,遵循规律,创造性的劳动意味着教师真正的自我超越,遂决定从教师第二课程开发入手探索学校课程原理。
对老师们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开拓性研究过程:没有人告诉他们课程是什么,他们只能从课程理论、国家课程标准、学生发展需要、自身专业特长里寻找;没有人告诉他们这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他们需要自己去读书、思考;没有人告诉他们这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他们只有通过历练,力图成为这门学科领域内的“专家”。
课程研究继续深入,我们构建了“理解与改进的课程开发模型”,为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回答了“为什么是课程?”“学校怎样开发课程?”“学校开发哪些课程?”三个基本问题。
“学校以课程开发做教育”,工作室对课程从“产品观”来到“价值观”理解。
“经典读写”中的第四次自我超越
2013年,我们选择了“经典读写”。工作室的发展史要成为一段经典阅读史和一段专业写作史。
什么是经典?我国一直有“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判断。卡尔维诺将经典奉为“十四个关键词”;马一浮先生干脆说《诗》《书》《礼》《乐》《易》《春秋》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既然说者不一,那么我们决定选择按照大师的忠告与我们内心的召唤来读书。于是,老师们开始读“中国的古典书、外国的大师书”,也被称为“不太有用的书”。
在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同时,教师在深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尼各马可伦理学》《社会契约论》《人类知识原理》《人性论》等哲学著作,与大师为友;深读《教育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课程与教学哲学》等教育著作,与原理相伴。
我们希望的仍然是播下种子,收获整个人生。有些老师一个人一年的读写笔记就达到了20多万字,与经典一起成长,我们的老师都做到了。
“让我们成为经典”,工作室的老师跨越时空赋予经典读写以生命。
“卓越课堂”中的第五次自我超越
2014年,在厚积中开始勃发,老师们的思想成熟标志着我们可以赢得对教学的发言权。我们构建了自我超越的教师成长范式:反思,“教学现象”,“问题分析”——研究, “目标归因”,“理论考察”——超越, “改进路向”,“思想建构”。如此,让教学现场有另一个自己,一个带有哲学意蕴的教学与成长研究模型建立起来,我们也希望这样的研究模型能够触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研究。
老师们主动将自己作为一个教学现场的“研究者”而存在,边教学边观察自我,边教学边反思自我,遂成为对立而统一的“二者”,有了教学实践者与教学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一个教学现场的“元认知”条件得以形成,因为有了“研究者”的存在,不仅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也促成了教师自己的发展。
王冬梅老师的“智趣数学课”回归数学本质;赵楠老师的“主题序列公共英语教学”以主题重新建构英语课程序列;庄明华老师“三自一导”英语课堂让学生激情、快乐学习英语;孙云霄老师的“复调语文”借助陀思妥耶夫斯基、巴赫金的智慧,植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构建起了深度无限又灵活多元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
“在自我超越中走向高贵”,工作室为每一个生命的自我实现定义。
一个成长模型就是一个专业成长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与学校改变自我的基本模型。长路在前,我们开始了以学生为核心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专业规划”,放下自我,回归课程,我希望与老师们继续一路前行。
(作者系“李秀伟工作室”主持人,单位系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