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双轮”驱动:创想习作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内外“双轮”驱动,依托教材,结合学校主题特色活动,对教材中的创想读写、创想习作等要素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延伸学生的习作时空,全方位提升学生“创”与“写”的能力。课内,不同年段设置不同的读写创想点,传递不同的创想技巧,以读写结合的形式推进创想习作。课外,聚焦主题活动,以文化元素为载体跟进:澄园,围绕“水”与“荷”文化元素创想;韵园,围绕“乐”与“艺”文化元素创想;翰园,围绕“书”与“画”文化元素创想;趣园,围绕“静”与“动”文化元素创想。
  关键词:课内外;创想习作;主题活动;文化元素
  创想习作是指启发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力写出具有新颖性、独创性的作文。本文谈及的创想习作,依托教材,结合学校主题特色活动,对教材中的创想读写、创想习作等内容要素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学生的习作时空,全方位提升学生“创”与“写”的能力。我校尝试以课内外“双轮驱动”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创想习作,让学生体会到创想的乐趣,打开学生创想的思维,发展学生创想的能力。
  一、课内:立足年段特点,以读写结合的形式推进
  阅读和习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还要从阅读入手,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层层夯实。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特点,精准找到学生读写的创想点,有方向地引领学生开展创想习作。低、中、高年段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有差异的,总体上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据此,课内,我们尝试聚焦不同的年段,设置不同的“创想点”,有针对性地传递习作技巧。
  (一)不同年段设置不同的读写“创想点”
  1.低年段创想读写——造句。
  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识字写字,他们汉字的积累不够,不足以写大段的文字,但根据要求,想象造句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文本特点,找准读写创想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造句。这里的造句不同于一般的造句,要求想象大胆奇妙,造出的句子有新意。例如,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课,按照夏天、秋天、冬天、春天的顺序,给每个季节的太阳画了不同的颜色,展现了不同季节的美。短文语言优美,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根据文本语言对仗工整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这样创想造句:“你想画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送给谁?你想让他变得怎么样?用一句话写下来。”这样的启发和引领,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颜色和季节的认知。再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后第2题“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创想造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现石头的外形特征(像什么、做什么),用“好像”“真像”造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是对学生观察和创想能力的培养。
  我们对低年段的课文做了梳理,对创想读写的篇目、训练点、方法指导及形式等做了提炼,意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引。表1是二年级下册“创想读写结合——造句”的相關要素。据此,教师就可以有方向、有策略地引导学生于创想读写中有创意地造句。
  2.中年段创想读写——写段。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接受规范的习作训练了。学生的识字量有所增加,习作能力有所提升,此时的创想读写内容自然不能局限于造句。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创设适宜的读写情境,带着学生通过仿写、续写、补写等形式,创写一个段落。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火烧云》一课,第4—6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和变化,想象奇特,语言生动活泼,读来趣味盎然。顺着课文的表述,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创想练习:请仿照课文第4—6自然段的内容和形式,写一写火烧云还像什么,又有怎样的变化。学生立足自己的生活积淀,视野得以开阔,创想思维得以延伸。同样,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课写到了普罗米修斯来到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但并没有具体写人类生活如何悲惨。由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创想补写片段:没有了火,人类的生活会出现哪些悲惨的情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写。这样的创想写段,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想能力。
  梳理中年段的创想篇目、创想读写训练点、创想读写方法指导及创想读写形式,能为教师有方向、有策略地引导学生于创想读写中有创意地造句提供抓手。表2是四年级下册“创想读写结合——写段”的相关要素。
  3.高年段创想读写——构篇。
  到了高年段,学生的习作水平已经远远超越造一个句子或写一个片段的能力范畴,向谋篇层面进阶。教师要根据高年段课文和高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切的情境,让学生尝试从篇章的高度创想习作。在高年段提出创写篇章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字数的增加,更讲求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完整。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故事中的老牛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老牛这个角色,故事将无法展开。老牛的神奇之处有三:一是能说话,二是能预测未来,三是牛皮可以助人飞天。由此推测,这头老牛绝非凡间普通的牛,极有可能是天神下凡,但它到底是何来头,文章自始至终没有交代。这就给创想提供了契机:这头牛是何方神圣?何故流落民间?又有怎样的使命?据此给老牛创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既可以看作牛郎织女故事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独立成篇。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创想,创编出的故事精彩程度绝不亚于牛郎织女故事本身。
  同样,我们对高年段的创想篇目、训练点、方法指导及形式等做了梳理。下页表3是五年级上册“创想读写结合——构篇”的相关要素。
  当然,依据不同的年段设置不同的创想点,这样的划分并非绝对,只是相对有所侧重。
  (二)不同年段传递不同的创想技巧
  二到六年级教材共编排了13篇想象习作,为学生创想习作的推进提供了绝好的素材。不同年段的学生,其习作能力是不同的,课标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要求也各有侧重。由此,我们给不同年段的学生传递不同的创想技巧。
  1.低年段重画面观察。
  低年段学生的思维有具象化的特点,需要借助形象、直观、感性的图画,为他们插上创想的翅膀。该阶段,我们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以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看图写话教学为例。教材提供了四幅连贯的图画,描绘了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成各种生活用具,一起度过了有趣奇妙的一天的故事。教师启发学生以读懂鸡蛋壳的不同功用为读懂图画的突破口,结合图中的其他事物以及文中关于时间的提示想象造句。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很快就发现鸡蛋壳分别被做成了跷跷板的支点、热气球的船舱、遮雨的伞和睡觉的床等。关注到了这一点,创想写话就迎刃而解了。   2.中年段重情节构思。
  从教材编写的情况来看,三、四年级共设计了6篇习作,数量上明显增加,几乎占整个想象习作篇数的一半。我们强调将中年段创想习作的重点放在故事片段的创编上,重情节构思,并要在故事情节的新颖性和奇特性方面多花心思。如,四年级下册的《习作7:故事新编》,既然是新编,故事情节一定与原来的不同。教师以“新编狐狸和乌鸦”为主题,让学生想象,假如狐狸又骗了乌鸦嘴里的肉,要设计怎样的故事情节,乌鸦才会再次上当。学生推想,狐狸要想吃到乌鸦嘴里的肉,乌鸦必须张嘴,而乌鸦张嘴的原因如下:或气愤地叫,发泄怒气;或伤心地哭,排解忧伤……顺着这样的思路,学生创设这样的故事情节:狐狸诬陷乌鸦做尽坏事,或嘲笑乌鸦长相丑陋,气得乌鸦哇哇大叫;狐狸假装忏悔,痛哭流涕,自扇耳光,乌鸦被感动得号啕大哭……这些新颖的故事情节,让老故事有了新意。
  3.高年段重逻辑体系。
  高年段学生的创想往往突破现实,超越时空,充满大胆的虚构和夸张。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创想建立在合理的逻辑体系之上。如,五年级下册《习作5:神奇的探险之旅》。当学生的想象延伸至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等情境中时,教师就会引导他们:无论在探险过程中遭遇怎样的困境,采用何种方法求生,都要基于自身的条件,恰当使用随身装备,切实解决遇到的险情。异想天开地想借助超自然的神力,如求助于蜘蛛侠、奥特曼、外星人等,都是违背逻辑的,是不合情理的。
  二、课外:围绕主题活动,以文化元素为载体跟进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校园生活,学生的创想能力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原名“澄翰小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于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融入“澄翰”元素,在教学楼之间,创造性地设计了“澄园”“韵园”“翰园”“趣园”,开发了以“澄”“韵”“翰”“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教师在课内推进创想习作的基础上,课外引导学生聚焦这些主题活动,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元素,创造性跟进习作教学。
  (一)澄园:围绕“水”与“荷”文化元素创想
  澄园以“水”与“荷”的文化元素为主要表现特征,设置水与科学、水与文化、水与交通、水与经济四块内容,引领学生通过科学实验、社会考察、科普宣传等综合实践活动,了解故乡的水,培养对水文化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水的历劫之路”“一滴水的旅行”等创想习作活动;“荷”是学校的校花,学校便将“荷”解构为“荷与科学”“荷与文化”“荷与艺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吟诵诗词、设计标志、做荷花灯和菜肴等实践活动,走近荷,了解荷,爱上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荷帝之争”“青蛙与荷花”等创想习作活动。为了更系统地将澄园中“水”与“荷”的文化元素融入创想习作,学校专门选取澄园创想习作案例,并根据案例提炼创想习作内容概要。澄园位于六年级教学楼下,所以,这两个年级的创想习作主要在澄园开展。澄园文化创想习作项目见表4。
  (二)韵园:围绕“乐”与“艺”文化元素创想
  “二胡鼻祖”刘天华的父亲刘宝珊是我校的创办人。刘天华是从我校毕业的第一批学生,因此传承和发扬二胡乐器成为学校的传统。因为葫芦丝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民族乐器,学校便将二胡与葫芦丝的演奏作为韵园传递“乐”与“艺”文化元素的主要教学载体。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校友名人刘天华,通过画乐器、制作乐器、演奏乐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能力,传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特色;带着学生欣赏二胡与葫芦丝等乐器演奏的经典名曲,启发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听到的、想到的,抒发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展“聆听天籁”“我写我听”“我来写歌词”等活动,让学生的创想思维得到开发。韵园位于三年级教学楼下。二年级以二胡为特色,和三年级一起在此开展创想习作。韵园文化创想习作项目见表5。
  (三)翰园:围绕“书”与“画”文化元素创想
  我校创办于1904年,时称“翰墨林两等小学”,之后更名为“澄翰小学”,皆以书画为特色。翰园秉承这一特色,设置“文字演变篇”“笔墨纸砚篇”“名家书画篇”“书画欣赏篇”“校园名人篇”“成果展示篇”六个篇章的教学内容,带着学生在了解文字演变、书法发展史、书画名家故事、名家书画作品等的过程中,生成喜爱书法、学习书画的热情,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汉字新说”“给画配文”等活动创想习作。翰园位于二年级、五年级楼下,因此二年级、五年级主要在翰园开展创想习作。翰园的文化创想习作项目见表6。
  (四)趣园:围绕“静”与“动”文化元素创想
  趣园的“静”,源于学校有趣奇妙的植物园。这里栽有多种植物,设有学生实践基地。趣园文化设计了“植物的种类”“植物的作用”两类教学内容,主要是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用眼观察、用耳静听、用鼻细闻、用手栽培,感受植物的神奇与美丽,形成热爱植物、热爱生活的健康生活观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种子的旅行”“植物大战甲虫”等活动创想习作。趣园的“动”,主要指有趣的游戏活动。“体育传统小游戏”和“数学课间小游戏”两类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丟沙包、滚铁环、跳房子、下飞行棋、摆火柴棒等活動增进感情,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沙包飞呀飞”“我是棋盘上的”等活动创想习作。趣园位于一年级、四年级教学楼下,因此这两个年级主要在趣园开展创想习作。趣园的文化创想习作项目见表7。
  学生创想习作活动采取“双轮驱动”的实施策略,以年段为基本单位,根据教学计划和活动进度,与学校主题活动同时推进,相辅相成,打通了习作与阅读、习作与生活的界限,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网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想习作能力。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我们还将做更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吴勇.让学生在习作中富有“创造感”——想象类习作教学探究[J].小学语文教学,2020(13).
  [2] 常志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想象作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语文建设,2019(2).
  [3] 于澎.从小学语文教科书想象作文的设计编排看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以三年级上、下册为例[J].小学语文,2020(1/2).
  [4] 吴桂花.小学语文教材想象作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探究[J].读写算,2020(8).
  [5] 陆信.统编版想象作文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J].新教师,2020(9).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的实施迫切吁求“让学”理念的指引。“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让学”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聚焦问题设计展开研究。《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教学基于“让学”理念,设计了具有吸引力、梯度性、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兴趣,启发了思维,引向了生长。
【主持人语】  “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虽然发端于学生的“自己不能”,却以追求学生的“自己能够”为旨趣。而且,在从“自己不能”到“自己能够”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这是“让学”课堂的实质,包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两个方面。  首先是独立思考。毫无疑问,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课堂教学方式,是十分
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呈现中度特征的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环境及养老模式选择问题成为学者们的现实关照和学术旨向,以“嵌入性”为理论视角关注留守老人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到乡村互助养老的嬗变逻辑尤为重要。生计模式转变及异地而居常态化、代际关系重心下移、父权权威弱化及“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家庭养老模式供给主体脱嵌于乡土社会;宗族网络、邻里网络与政府主体通过“关系”和“制度”嵌入养老实践场域,乡村互助养老模式成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另一种养老可能。
摘要: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积极发掘数学文化素材,并努力在课堂教学及拓展活动中融入,带领学生窥见数学文化的瑰丽风貌。  关键词:数学文化;计算教学;素材;实践活动  数学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很难“一言以蔽之”,学者们对其内涵的解读也体现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多篇古诗文,平均到每个年级约20篇。用好这些素材,在勾连与链接中实现统整,在补白与想象中达成融通,在拓展与运用中走向开放,搭建起古诗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桥梁、情感纽带,能实现诗歌内在精神和学生言语的交融,从而让古诗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教学;素养发展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言語智慧
摘要:新时代的育人超越了学科在“双基”层面的功能,而指向学科对人整体性发展的作用,即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思数学”是数学学科育人方式的一项积极探索。厘清其内涵与特征,分析其价值与目标,架构其流程与思路,能够通过操作体验、数学实验、综合实践等手脑协同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助力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创新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做思数学”;学科育人;操作体验;数学实验;综合
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底线,亦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所建立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法治保障制度,但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审查职权不独立、审查标准不完善、例外规定不明晰、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将对创造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我国应从实体与程序两个层面来改进现有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就完善实体制度而言,应从自我审查向外部审查改进重塑审查职权,应细化与明确审查标准的核心概念,应健全社会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就完善程序制度而言,应当改进审查流程,构建初步审查与深度审查相结合的
通过对“角的认识”教学中“什么是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表示平角?”等几个常见疑难问题的思考,获得感悟:数学概念教学要自觉淡化对外在形式、复杂技巧等细枝末节的关注,集中精力揭示、把握概念的本质。由此可以发现“风景”在对错之外,理解错误有时也叫“暂时性正确”,认识符号中蕴含着数学意象。
摘要:“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要兼顾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做法有:基于阅读能力差异,记录阅读用时;明确速度达成目标,限定阅读时间;刺激突破速度极限,开展速读竞赛。提升阅读质量的做法有:激活已有阅读策略,指引有质量地阅读;设计阅读任务清单,提升阅读品质。另外,还要以多维评价为导向,兼顾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观照过程评价和终级评价,强化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优化阅读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阅读
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照搬教材中静态的平面图形,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量的均分等同于形的均分”的刻板印象,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本质。对此,重构“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借助天平让学生感受“量”的均分,再通过“形”与“量”的变化对比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并且由“量”到“数”升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后续单位“1”的教学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