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想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是不易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许多的东西正在被我们丢到记忆的角落。中国,一代文明古国,涌现过众多的风流人物。古人的很多言行至今仍然值我们去回味,去体会,去实践。
[关键词]廉以养德;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18-01
古代有五位廉官代表。即: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五代清卿。
一钱太守。后汉会稽太守刘宠为官廉洁。任职期间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因此声望很高,离任时,几位老者以一百钱相送,但被其好言谢绝,然而老者们执意要他收下。最后刘宠实在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了一钱以示敬意。人们钦佩他的清廉,为了纪念他,于是称其为“一钱太守”
二不尚书。明朝大学士范景文居官公正,从不徇私。上任后,亲朋好友携带钱财找上门来,以求觅得一官半职。为了拒绝他们的相求,表明自己铁面无私的为官准则,范景文在自家门口上写上“不受嘱,不受馈”六字,堵住送礼人。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老百姓送他一个“二不尚书”的美称。
三汤巡抚。清朝江宁巡抚汤斌为官清贫,生活简朴。他的一日三餐,没有其他达官显贵桌上的山珍海味,而是和老百姓一样的粗茶淡饭,常以豆腐汤为佐食。因此,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声望很高,被冠以“三汤巡抚”的称号。
四知先生。后汉东莱太守杨震从政清廉,疾贪如仇。一晚,他路经昌邑。县令王密为了取悦他,赠其十两金子,并告诉他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非常气愤,喝斥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老百姓闻知此事后,非常敬佩他的廉洁,于是称其为“四知先生”
五代清卿。隋朝官员袁聿修先后做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五个朝代的要官,前后时间共计五十余年。但在为官生涯中,他始终以清贫为本,不为钱财所动摇,未曾收受一升酒一匹布。后来他被尊称为“五代清卿”,永载青史。
古人说“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笔者以为,当今社会“廉以养德”亦可做为修身的根本。象前面所说的五位古人就是做到了廉洁这一根本。他们具体表现为:
多办事,办好事,不图回报。
不受嘱,不受馈,不循私情。
安清贫,不奢侈,生活简朴。
讲清廉,疾贪婪,你我天地。
不为钱,不为物,永载青史。
也刚好印证了我们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这就是灯塔,这就是方向,我们就应该扬起廉洁的风帆,鼓起勇气向着目标,前进。
“己不正,不正人。”这句话听起来挺容易,执行起来着实不易。要正己就要勤以修身,每日三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通过自省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等到自己真的修炼成为高人的时候,作用马上就出来了。上行下效的作用是任何手段都比不得的。做领导的一身正气,廉洁正直,自然带出来的部下都是精明强干,刚直不阿的好员工。做领导的自己本身就不作为,就别指望部下能干出什么成绩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廉以养德”,要想成为德高望重的人,必需要崩紧廉洁这根弦;必需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必需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德治国”的前提是保持廉洁,因为只有做到廉洁,才能有良好的德行。想拥有这些其实并不难,记住一句话就好了----金杯银杯不如职工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职工夸奖。
再具体到我们工程建设领域,窃以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应能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党和国家现行的分配政策,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具体到我们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单位,即为竞争上岗,按岗取酬,纠正了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端。这种分配政策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对所有劳动者都是适用的。但是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对待劳动报酬的态度上,必须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自己的更高要求统一起来,把按劳分配同无私奉献统一起来。只要是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事,就是报酬很少或没有报酬,也要不讲代价地尽最大努力去做,而绝不能把按劳分配曲解为“按酬付劳”。在企业中做的每一项工作,企业已经支付给个人相应的报酬,若在此之外,抱着侥幸心理,追求额外的什么好处,那也只能是玩火,最终结果必然是自焚,处于密切与客户接触的营销部门的员工,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党员干部在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既要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讲求社会利益,把两个利益统一起来,当两个利益一时不能一起实现时,要坚持社会利益第一的原则,顾全大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经济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绝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社会利益于不顾,也不能把局部或个人得失凌驾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之上,更不能靠损害社会利益攝取经济利益。若党员干部处处为企业、为国家、为社会着想,那我们的企业、国家、社会怎么能不向前发展,共产党员又怎么能不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又怎么能不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怎么能不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活动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处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时,要遵循价值规律,按市场原则办事。在处理政治事务、参与政治活动时,必须坚持政治原则,绝不能把商品换原则引入到政治生活领域。每一位党员,尤其是有部分权力的干部党员,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上不吃,客观上不请,公事公办,能在办公桌上处理的事情决不拖到饭桌上去解决;二是主观上不拿,客观上不送,公务活动不是交易,不能使用变相的商品交换原则;三是主观上不卡要,客观上不回应,党和国家给予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也仅仅因为社会分工不同而已。
当然,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还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仅仅靠笔者所谈的几个方面去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尚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身正与标榜,更需要我们共同的摸索与探讨,群策群力,共同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搞下去,推动企业、国家、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廉以养德;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18-01
古代有五位廉官代表。即: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五代清卿。
一钱太守。后汉会稽太守刘宠为官廉洁。任职期间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因此声望很高,离任时,几位老者以一百钱相送,但被其好言谢绝,然而老者们执意要他收下。最后刘宠实在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了一钱以示敬意。人们钦佩他的清廉,为了纪念他,于是称其为“一钱太守”
二不尚书。明朝大学士范景文居官公正,从不徇私。上任后,亲朋好友携带钱财找上门来,以求觅得一官半职。为了拒绝他们的相求,表明自己铁面无私的为官准则,范景文在自家门口上写上“不受嘱,不受馈”六字,堵住送礼人。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老百姓送他一个“二不尚书”的美称。
三汤巡抚。清朝江宁巡抚汤斌为官清贫,生活简朴。他的一日三餐,没有其他达官显贵桌上的山珍海味,而是和老百姓一样的粗茶淡饭,常以豆腐汤为佐食。因此,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声望很高,被冠以“三汤巡抚”的称号。
四知先生。后汉东莱太守杨震从政清廉,疾贪如仇。一晚,他路经昌邑。县令王密为了取悦他,赠其十两金子,并告诉他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非常气愤,喝斥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老百姓闻知此事后,非常敬佩他的廉洁,于是称其为“四知先生”
五代清卿。隋朝官员袁聿修先后做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五个朝代的要官,前后时间共计五十余年。但在为官生涯中,他始终以清贫为本,不为钱财所动摇,未曾收受一升酒一匹布。后来他被尊称为“五代清卿”,永载青史。
古人说“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笔者以为,当今社会“廉以养德”亦可做为修身的根本。象前面所说的五位古人就是做到了廉洁这一根本。他们具体表现为:
多办事,办好事,不图回报。
不受嘱,不受馈,不循私情。
安清贫,不奢侈,生活简朴。
讲清廉,疾贪婪,你我天地。
不为钱,不为物,永载青史。
也刚好印证了我们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这就是灯塔,这就是方向,我们就应该扬起廉洁的风帆,鼓起勇气向着目标,前进。
“己不正,不正人。”这句话听起来挺容易,执行起来着实不易。要正己就要勤以修身,每日三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通过自省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等到自己真的修炼成为高人的时候,作用马上就出来了。上行下效的作用是任何手段都比不得的。做领导的一身正气,廉洁正直,自然带出来的部下都是精明强干,刚直不阿的好员工。做领导的自己本身就不作为,就别指望部下能干出什么成绩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廉以养德”,要想成为德高望重的人,必需要崩紧廉洁这根弦;必需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必需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德治国”的前提是保持廉洁,因为只有做到廉洁,才能有良好的德行。想拥有这些其实并不难,记住一句话就好了----金杯银杯不如职工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职工夸奖。
再具体到我们工程建设领域,窃以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应能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党和国家现行的分配政策,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具体到我们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单位,即为竞争上岗,按岗取酬,纠正了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端。这种分配政策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对所有劳动者都是适用的。但是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对待劳动报酬的态度上,必须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自己的更高要求统一起来,把按劳分配同无私奉献统一起来。只要是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事,就是报酬很少或没有报酬,也要不讲代价地尽最大努力去做,而绝不能把按劳分配曲解为“按酬付劳”。在企业中做的每一项工作,企业已经支付给个人相应的报酬,若在此之外,抱着侥幸心理,追求额外的什么好处,那也只能是玩火,最终结果必然是自焚,处于密切与客户接触的营销部门的员工,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党员干部在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既要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讲求社会利益,把两个利益统一起来,当两个利益一时不能一起实现时,要坚持社会利益第一的原则,顾全大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经济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绝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社会利益于不顾,也不能把局部或个人得失凌驾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之上,更不能靠损害社会利益攝取经济利益。若党员干部处处为企业、为国家、为社会着想,那我们的企业、国家、社会怎么能不向前发展,共产党员又怎么能不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又怎么能不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怎么能不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活动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处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时,要遵循价值规律,按市场原则办事。在处理政治事务、参与政治活动时,必须坚持政治原则,绝不能把商品换原则引入到政治生活领域。每一位党员,尤其是有部分权力的干部党员,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上不吃,客观上不请,公事公办,能在办公桌上处理的事情决不拖到饭桌上去解决;二是主观上不拿,客观上不送,公务活动不是交易,不能使用变相的商品交换原则;三是主观上不卡要,客观上不回应,党和国家给予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也仅仅因为社会分工不同而已。
当然,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还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仅仅靠笔者所谈的几个方面去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尚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身正与标榜,更需要我们共同的摸索与探讨,群策群力,共同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搞下去,推动企业、国家、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