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文往往“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没有生活积累,对生活缺乏必要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掌握方法开始。
一 从教材中学
教材就是最好的范例。在剖析教材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有顺序。《长城》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小站》按先自己后两边的顺序观察,《马踏飞燕》先整体后部分,《桂林山水》则是先部分后整体的观察顺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学生要掌握了按顺序观察的方法。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以大量练习为前提的。为此,在教给学时方法后,我就指导学生自己选择观察对象,自己确定观察顺序,大量练习,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运用,转化为能力。
观察要有重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把十一个纤夫拉纤的动作、神态作为重点、重点之中又有重点。《燕子》把燕子飞行、停歇的情态作为重点。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让学生找出事物最具特征的地方,重点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观察要多种感观参与。好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问学生作者是怎样观察到杨梅色、香、味、形等方面的特征?学生回答是通过眼看、鼻闻、舌尝、手摸观察到的。由此使学生明确:观察需要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
观察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黑格尔也认为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作家正是在观察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有了艺术的创造,才写出了清新、永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文章。《火烧云》、《卢沟桥的狮子》不是最有力的说明吗?
想象是发展智力的翅膀。我时常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在一次《寻春》的作文训练中,我班一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个片段:春姑娘用梳子轻轻地梳着柳树的长辫子,小草的短辫子;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张着笑脸欢迎小蜜蜂和花蝴蝶;溪水欢乐地跑着,似乎在传递春的信息……小作者想象丰富,把春风、柳树、小草、小溪赋予人的特征,充满生活气息,使文章增彩不少。
二、 在生活中学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生活才是大课堂。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我常采用以下措施:
要求学生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及时捕捉一些新人、新事、新景重点观察。
在专题观察时,比如参观展览和观看球赛,就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规定好观察的方位、角度、顺序、重点,观察时作必要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再有条理地写下来。
对于某些事情则要求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既要注意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又要抓住重点。为避免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感兴趣的地方而放弃了观察的重点。事先给他们讲莫泊桑拜师,达尔文观察昆虫的故事,提醒学生认真观察。
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是艰辛的劳动,需要狠下功夫,扎实训练。这样就可以从生活的大海中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一处景物的特征,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虫鸟鱼。飞禽走兽……如果再把这些素材摘记在小本子上,或是写进日记,建立“素材仓库”。那时学生作文就不再“无话可说”了。 (上接第290页) 觉效果是严谨、简洁的结构美;学生在欣赏板书时就能透过老师所提供的直觉形象因素去反思、自察、内省和联想,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如我在教学《食物从何处来》的板书设计: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心理,使学生欲罢不能。
它充分展现了野兔、狼、老虎、细菌这些动物、微生物归根到底是靠植物来生活的,同时在造型上展现一种回环美,活跃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调节了课堂气氛。
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板书设计应遵循“实用”的原则,努力做到既有科学性,又有启发性;既要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揭示课文的艺术特点,不要本末倒置,刻意追求什么“板书艺术”,把板书设计当作是粉笔字表演,否则,定会冲淡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美的诱惑,一种足以令师生心折首肯的艺术诱惑。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術修养的人。”语文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渗透审美教育。所以,教师本身先应具备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它也是一种足以令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产生创造的诱惑。在教师的诠释和指导下,培养能力、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语文教学内容美与教学形式美比翼齐飞,这是语文教师应致力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一 从教材中学
教材就是最好的范例。在剖析教材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有顺序。《长城》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小站》按先自己后两边的顺序观察,《马踏飞燕》先整体后部分,《桂林山水》则是先部分后整体的观察顺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学生要掌握了按顺序观察的方法。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以大量练习为前提的。为此,在教给学时方法后,我就指导学生自己选择观察对象,自己确定观察顺序,大量练习,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运用,转化为能力。
观察要有重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把十一个纤夫拉纤的动作、神态作为重点、重点之中又有重点。《燕子》把燕子飞行、停歇的情态作为重点。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让学生找出事物最具特征的地方,重点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观察要多种感观参与。好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问学生作者是怎样观察到杨梅色、香、味、形等方面的特征?学生回答是通过眼看、鼻闻、舌尝、手摸观察到的。由此使学生明确:观察需要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
观察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黑格尔也认为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作家正是在观察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有了艺术的创造,才写出了清新、永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文章。《火烧云》、《卢沟桥的狮子》不是最有力的说明吗?
想象是发展智力的翅膀。我时常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在一次《寻春》的作文训练中,我班一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个片段:春姑娘用梳子轻轻地梳着柳树的长辫子,小草的短辫子;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张着笑脸欢迎小蜜蜂和花蝴蝶;溪水欢乐地跑着,似乎在传递春的信息……小作者想象丰富,把春风、柳树、小草、小溪赋予人的特征,充满生活气息,使文章增彩不少。
二、 在生活中学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生活才是大课堂。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我常采用以下措施:
要求学生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及时捕捉一些新人、新事、新景重点观察。
在专题观察时,比如参观展览和观看球赛,就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规定好观察的方位、角度、顺序、重点,观察时作必要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再有条理地写下来。
对于某些事情则要求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既要注意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又要抓住重点。为避免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感兴趣的地方而放弃了观察的重点。事先给他们讲莫泊桑拜师,达尔文观察昆虫的故事,提醒学生认真观察。
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是艰辛的劳动,需要狠下功夫,扎实训练。这样就可以从生活的大海中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一处景物的特征,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虫鸟鱼。飞禽走兽……如果再把这些素材摘记在小本子上,或是写进日记,建立“素材仓库”。那时学生作文就不再“无话可说”了。 (上接第290页) 觉效果是严谨、简洁的结构美;学生在欣赏板书时就能透过老师所提供的直觉形象因素去反思、自察、内省和联想,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如我在教学《食物从何处来》的板书设计: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心理,使学生欲罢不能。
它充分展现了野兔、狼、老虎、细菌这些动物、微生物归根到底是靠植物来生活的,同时在造型上展现一种回环美,活跃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调节了课堂气氛。
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板书设计应遵循“实用”的原则,努力做到既有科学性,又有启发性;既要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揭示课文的艺术特点,不要本末倒置,刻意追求什么“板书艺术”,把板书设计当作是粉笔字表演,否则,定会冲淡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美的诱惑,一种足以令师生心折首肯的艺术诱惑。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術修养的人。”语文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渗透审美教育。所以,教师本身先应具备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它也是一种足以令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产生创造的诱惑。在教师的诠释和指导下,培养能力、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语文教学内容美与教学形式美比翼齐飞,这是语文教师应致力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