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新课程”、“新基础教育”、“新教育实验”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众所周知的关键词。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者和参与者的一线教师,我们是否真正清楚新课程改革?我们是否真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如何践行这种理念?我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和自己平时阅读反思得到的一些感悟,结合平时教学中的亲身践行和听公开课、示范课的观察学习,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解读,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定义“新教育”,让认同走进我们的内心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我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就是为中国的教育寻找理想,就是在为中国的发展追寻未来。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是千万教师之幸,莘莘学子之幸。只是实践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教师、学生甚至家长普遍存在质疑,内心有些抵触。
理智上的认可不代表内心的认同。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从内心深处理解、接受,才能在行动中自觉主动的落实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只有内心热爱、支持,才会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使新课改理念得到升华。
新课改推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学生及家长都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手段和目的。
被动的心态是非积极的,当人们在践行中遇到困难时,要么会走老路,要么会走极端。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更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在现实教学中,尤其是刚刚推行新课改的初级阶段,时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有的老师因为学生的阅读不到位或是不能迅速切入主题,而失去耐心,中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回到以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确会给我们造成省时高效的假象,但可曾想过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得到了什么?当我们放手还给学生自由的天空时,他们的羽翼是否已经锻炼丰盈?“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的教训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顺风顺水的,难免会有反复和曲折。但我们要坚定走下去,才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排斥往往因为理解上产生了偏差。那么,什么是“新教育”?早在20世纪之初,著名学者姜琦先生就在《何谓新教育》一文中说:“新教育之对于旧教育,非破坏的,乃改造的。非反对的,乃加工的。”因此,新教育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过去。新课改实际是在原有的教育理念、体制、手段上进行创新,是对过去和现实的教育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批判使“新教育”保持活力和前进的动力,让旧教育和旧实践不断让位于新教育和新实践。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主张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反对知识的灌输,崇尚个性发展,提倡科学民主,注重学校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新课改必然要适应时代,要适应发展,要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所以,对于新课程改革为主要形式的新教育,应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的变化,教育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自我跟进的一次更高要求下的变革。所以,作为新教育的参与者,我们应当看到新课改是教育在当今现实发展中“求新求变”的一次飞跃,是着眼于未来战略发展中的“更高更强”的一个起点。认可它、接受它、践行它、追寻它、创新它就是发展我们自己。
二、领会核心理念,归还学生的“人本化”
许多学校都挂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字里行间虽流露出对学生的重视,但在无形中将老师和学生划分了界限。“老师”、“学生”这样的专用名词,是职业身份的定位,而非人性本身的区别。
新课改首先在称谓上进行了创新,“学生”改成了“同学”,无论教师称呼学生还是学生之间相互称呼,“同学”比起前者都淡化了层次感,增加了亲和力。这一个叫法的改变就极大地凸显了“平等”的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改推行中,这样细节处体现新理念的例子还有很多。“新课程实验”是以教师发展为基点的。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什么不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是“为了一切的人”呢?我认为,这更能体现学生的人格性和真实性。“人”是一个生物物种的统称,它没有人为的分界,没有刻意的区别。“人”仅仅就是一个概念,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没有高低尊卑,没有贫富美丑。这个字是对教师和学生最本真的描述,是对所有教育的参与者最公平、公正归纳,更是对人性最直接的回归。所以,新课改教育强调“为了一切的人”就不仅仅指代学生,也包括教师等从事跟教育事业有关的人,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参与者。这就又体现出来教育的公共性和广泛性。教育不仅仅属于学校教师的责任,更属于家庭家长和社会大众的责任。
“为了人的一切”则将教育的概念扩大化,它包含了人类的生存、生活并且发展的全部。新课改实验主张:“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希望从知识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的每一个人都发展个性,舒展才华,将人提高为‘人才’,真正做到自我实现。”就这一点而言,我的认识是尊重个性本身,鼓励个性、发展个性、彰显个性,让新教育下的人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真自我。
三、铭记学生的人本化,实践中还原“人”的建议
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认同学生人本化,视学生首先是自然的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还原学生为“人”。这就自然会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思考问题,自然在教学设计及活动组织中渗透流露出对人的关爱。
以往的“一言堂”形式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埋没了学生的话语权,掩盖了学生的创造性,强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提升了教师的主导力,形成了对学生居高临下的压力感和不平等感,于无形中在师生心里形成了不信任和无自信的灰色空间。新课改就是要用关注、用热爱、用平等、用对话打破这种不和谐,使自由返璞归真,重新确立教育的和谐与美好。在课改教学中,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倾听,多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考,多一些鼓励和肯定。例如:在历史课上,我们要打破定式,将死的课本知识整理编排为课本剧,让学生自行分角色表演,在肢体语言的配合下,营造演者投入,观者专注的课堂氛围,让历史不再枯燥。
一、重新定义“新教育”,让认同走进我们的内心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我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就是为中国的教育寻找理想,就是在为中国的发展追寻未来。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是千万教师之幸,莘莘学子之幸。只是实践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教师、学生甚至家长普遍存在质疑,内心有些抵触。
理智上的认可不代表内心的认同。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从内心深处理解、接受,才能在行动中自觉主动的落实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只有内心热爱、支持,才会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使新课改理念得到升华。
新课改推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学生及家长都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手段和目的。
被动的心态是非积极的,当人们在践行中遇到困难时,要么会走老路,要么会走极端。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更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在现实教学中,尤其是刚刚推行新课改的初级阶段,时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有的老师因为学生的阅读不到位或是不能迅速切入主题,而失去耐心,中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回到以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确会给我们造成省时高效的假象,但可曾想过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得到了什么?当我们放手还给学生自由的天空时,他们的羽翼是否已经锻炼丰盈?“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的教训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顺风顺水的,难免会有反复和曲折。但我们要坚定走下去,才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排斥往往因为理解上产生了偏差。那么,什么是“新教育”?早在20世纪之初,著名学者姜琦先生就在《何谓新教育》一文中说:“新教育之对于旧教育,非破坏的,乃改造的。非反对的,乃加工的。”因此,新教育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过去。新课改实际是在原有的教育理念、体制、手段上进行创新,是对过去和现实的教育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批判使“新教育”保持活力和前进的动力,让旧教育和旧实践不断让位于新教育和新实践。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主张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反对知识的灌输,崇尚个性发展,提倡科学民主,注重学校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新课改必然要适应时代,要适应发展,要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所以,对于新课程改革为主要形式的新教育,应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的变化,教育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自我跟进的一次更高要求下的变革。所以,作为新教育的参与者,我们应当看到新课改是教育在当今现实发展中“求新求变”的一次飞跃,是着眼于未来战略发展中的“更高更强”的一个起点。认可它、接受它、践行它、追寻它、创新它就是发展我们自己。
二、领会核心理念,归还学生的“人本化”
许多学校都挂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字里行间虽流露出对学生的重视,但在无形中将老师和学生划分了界限。“老师”、“学生”这样的专用名词,是职业身份的定位,而非人性本身的区别。
新课改首先在称谓上进行了创新,“学生”改成了“同学”,无论教师称呼学生还是学生之间相互称呼,“同学”比起前者都淡化了层次感,增加了亲和力。这一个叫法的改变就极大地凸显了“平等”的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改推行中,这样细节处体现新理念的例子还有很多。“新课程实验”是以教师发展为基点的。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什么不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是“为了一切的人”呢?我认为,这更能体现学生的人格性和真实性。“人”是一个生物物种的统称,它没有人为的分界,没有刻意的区别。“人”仅仅就是一个概念,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没有高低尊卑,没有贫富美丑。这个字是对教师和学生最本真的描述,是对所有教育的参与者最公平、公正归纳,更是对人性最直接的回归。所以,新课改教育强调“为了一切的人”就不仅仅指代学生,也包括教师等从事跟教育事业有关的人,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参与者。这就又体现出来教育的公共性和广泛性。教育不仅仅属于学校教师的责任,更属于家庭家长和社会大众的责任。
“为了人的一切”则将教育的概念扩大化,它包含了人类的生存、生活并且发展的全部。新课改实验主张:“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希望从知识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的每一个人都发展个性,舒展才华,将人提高为‘人才’,真正做到自我实现。”就这一点而言,我的认识是尊重个性本身,鼓励个性、发展个性、彰显个性,让新教育下的人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真自我。
三、铭记学生的人本化,实践中还原“人”的建议
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认同学生人本化,视学生首先是自然的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还原学生为“人”。这就自然会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思考问题,自然在教学设计及活动组织中渗透流露出对人的关爱。
以往的“一言堂”形式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埋没了学生的话语权,掩盖了学生的创造性,强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提升了教师的主导力,形成了对学生居高临下的压力感和不平等感,于无形中在师生心里形成了不信任和无自信的灰色空间。新课改就是要用关注、用热爱、用平等、用对话打破这种不和谐,使自由返璞归真,重新确立教育的和谐与美好。在课改教学中,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倾听,多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考,多一些鼓励和肯定。例如:在历史课上,我们要打破定式,将死的课本知识整理编排为课本剧,让学生自行分角色表演,在肢体语言的配合下,营造演者投入,观者专注的课堂氛围,让历史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