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也趁虚而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的转变;坚持以管促教,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统一;坚持以疏帮教,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结合。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98-01
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阵地,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寻求突破和创新,确保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修养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滞后、方式方法落后等等问题,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故此,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的转变
高校在长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学生管理等为有效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秉承传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优势,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从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转变。所谓灌输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手段,把学生简约化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而人本教育则是把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本身,试图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人格、提升素质和提高能力。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无不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在价值取向多样、心理压力很大,以及思想追求猎奇、行为举止多变,特别是存在家庭变故、婚恋受挫、生活艰苦、行为受限的,极易引发紧张、迷茫、焦虑、忧郁、自闭等心理。为此,我们必须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思想状况,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和成长规律,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要尊重大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以平等、尊重、热情、诚恳的态度,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纠正错误,切不可以管人者自居,以势压人;二是要理解大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富有情感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多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特质;三是要关心大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和实际困难,诚心诚意地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对他们的关爱之中;四是要服务大学生。要以大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为大学生服务上,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围绕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示范作用,进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信任。
二、坚持以管促教,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者必须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教育主题和教育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科学理解和组织教育内容,切实有效地把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荣辱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者既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及时把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时政热点和民生话题等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社区和乡村,增强教育教学内容的鲜活性、时代感和说服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具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三、坚持以疏帮教,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然而,过去,我们往往只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去强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重视不够。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是有机结合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思想是在外界环境影响和主观能动调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果能够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们知道,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会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思想纷繁复杂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思维,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上出现多元化倾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认知过程,一方面,从认识心理规律出发,纠正他们在认识上的偏差,辅以科学疏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在信念的科学转移。另一方面,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心理服务为手段,坚持从实际出发,解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他们的困惑和迷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好管理、学习、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重视心理教育,经常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干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的转变;坚持以管促教,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以疏帮教,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
[2]董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
[3]任建波,谭成.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3).
[4]何斌.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探析[J]高教探索,2001,(2).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98-01
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阵地,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寻求突破和创新,确保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修养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滞后、方式方法落后等等问题,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故此,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的转变
高校在长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学生管理等为有效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秉承传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优势,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从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转变。所谓灌输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手段,把学生简约化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而人本教育则是把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本身,试图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人格、提升素质和提高能力。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无不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在价值取向多样、心理压力很大,以及思想追求猎奇、行为举止多变,特别是存在家庭变故、婚恋受挫、生活艰苦、行为受限的,极易引发紧张、迷茫、焦虑、忧郁、自闭等心理。为此,我们必须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思想状况,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和成长规律,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要尊重大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以平等、尊重、热情、诚恳的态度,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纠正错误,切不可以管人者自居,以势压人;二是要理解大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富有情感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多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特质;三是要关心大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和实际困难,诚心诚意地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对他们的关爱之中;四是要服务大学生。要以大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为大学生服务上,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围绕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示范作用,进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信任。
二、坚持以管促教,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者必须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教育主题和教育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科学理解和组织教育内容,切实有效地把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荣辱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者既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及时把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时政热点和民生话题等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社区和乡村,增强教育教学内容的鲜活性、时代感和说服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具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三、坚持以疏帮教,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然而,过去,我们往往只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去强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重视不够。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是有机结合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思想是在外界环境影响和主观能动调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果能够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们知道,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会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思想纷繁复杂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思维,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上出现多元化倾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认知过程,一方面,从认识心理规律出发,纠正他们在认识上的偏差,辅以科学疏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在信念的科学转移。另一方面,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心理服务为手段,坚持从实际出发,解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他们的困惑和迷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好管理、学习、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重视心理教育,经常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干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灌输教育向人本教育的转变;坚持以管促教,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以疏帮教,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
[2]董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
[3]任建波,谭成.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3).
[4]何斌.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探析[J]高教探索,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