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教师心理的新特点,如何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者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了,相应地群体凝聚力增强,呈现出了政通人和、朝气蓬勃的局面。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心理学家认为,人既是动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多方面的,既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有高级的社会精神需要。充分满足人的这方面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其高级精神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教师的需要结构有如下特点:
一、生活福利的需要
如对工资、住房、工作条件、健康保护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的需要,休假旅游和子女就业的需要等。
二、社会生活的需要
诸如:(1)社会地位需要。希望教师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教师工作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社会劳动的分配,反对分配上的长官意志、“走后门”等不正之风;(3)集体关系需要。希望有一个团结和谐、不断上进、没有压抑感、心情舒畅的人际环境等;(4)政治上要求得到帮助、得到进步的需要。希望得到组织的培养关怀等。
三、工作学习的需要
主要有:①工作需要。希望能发挥知识才干,做出成绩;②受人尊重和获取荣誉的需要。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成就得到认可;③进行学习的需要。这在中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希望业余学习能得到鼓励并能有机会脱产进修提高。希望获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以上特点,调动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應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治理学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体现一个“情”字。
1、办事原则体现情。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招聘制后,校长有了很大的人事经济支配权,并不是说学校领导干部可以随心所欲。学校领导干部要作风民主,办事公平、方法灵活、态度和蔼。做到对教师真心爱护、诚心关怀、耐心帮助、细心体贴、全心依靠。思想上解除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愉快地工作;生活上解除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健康地工作;工作上解除教师的困难,使教师顺利地工作;提倡“人间重晚情”,发挥老教师余热。
2、思想工作注入情。人的认识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内化
过程。情是核心,认识通过情才能理解,意志通过情才能维持,而行动更需要情感去支配。新形势下人的思想、需求、情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依靠行政命令一呼百应的情景已为少见,“管、卡、压”,空洞说教往往引起教师反感,调动人的积极性有时需要“士为知已者死”那种情感动力。因此在坚持原则,维护法纪的前提下,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和教师情感相参,使教师心灵受到感化。
3、精神鼓励蕴含情。人的精神需求在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尽管目前教师待遇仍然偏低,学校物质、资金条件不足,广大教师仍然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韧劲献身教育。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更多在精神鼓励上下功夫。提倡青年教师立足、中年教师立业,老年教师立表。我们对于工作有成绩的教师多给予表扬,多对老师问寒问暖、多给老师笑脸,多与教师促膝谈心,多组织小型多样的集体活动。遇到困难多解释,遇到机遇多引导,使广大教师看到前途和方向,把个人融于集体之中。
4、物质激励寓于情。以情治校要处处体现情感作用,实行物质激励要见物见人,这样物质激励的价值可以大大升值,有时很小的奖励也能收到小事寓大情的巨大效果。如有的学校对凡有病的教师给予营养补助费一百至三百元,由校长亲自送到他们手中,使教师非常感动。总之在物质鼓励中寄托着对教师的爱护之情,能感化教师的心灵,培育教师热爱集体的情感,使全校教师同心同德,勇往直前。
(二)重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忽视物质奖励的作用。物质奖励主要指奖金,实物和其他福利待遇的奖励,它可以满足教职工的某些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同时也给人一种劳动价值得到领导及公众认可的满足感,因此,学校管理者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量与质的考核和评定,充分肯定工作量大,有创造性、教学改革取得很大成就,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的劳动价值,给他们以应有的荣誉和尊重。教育主管部门可拿出一定经费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经济发达地区,校办产业搞得比较好的学校要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方面起表率作用,中小学教师工作者最辛苦,他们理应享受应有的待遇。
在提倡物质奖励的同时,应特别注重精神奖励,精神上的满足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需要。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赞扬与他们以诚相待,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维护和提高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在学校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给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关心教师婚姻家庭的后顾之忧;提供考察、进修的机会,吸收先进分子入党等等都能起到满足教师精神需要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教职工满足了这一方面需要时,往往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就有一种归属感、满足感,能经得起任何困难的考验。
(三)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所谓参与就是在民主气氛下,领导者有力促进教职工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的讨论与决策。这有利于加深教职工对本职工作意义、价值的认识,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提高士气,使之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是一种很有力的激励因素。同时参与学校管理,还能使教职工产生心理认同,形成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谅解、配合的心理气氛,改善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对评选先进、重大经济利益分配一定要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教师才会心平气顺。
(四)设立近期和长远的工作目标,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目标是一种刺激,也是一种动力,设置适当工作目标,具有激发并维持工作动机和指导行为,增加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学校管理者以具体切实的工作目标协调教职工群众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感、荣誉感,并根据目标完成评定期工作效率,给予奖励和惩罚,能够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北京八十中学校长于锐,人称“助人成才的校长”,他为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他所领导的学校里,名流辈出、硕果累累,教师们既不感到怀才不遇,也不会碌碌无为。
他是值得学校管理者学习的,根据一些教师业务水平低,而又迫切希望得到提高的心理,学校可设立“自修成才”奖,让他们制定自修计划,力争达到规定学历文化水平的目标,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可设立“教研成果奖”;为了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设立“育才奖”等。这些工作可把学校领导者的主要动向交给教师,使教师有奋斗的目标。同时,这些目标与教师的高级心理需要,与学校培养目标方向,管理的重点一致起来,也容易使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
(五)以领导的表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领导的表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本身就是一种很好激励因素。学校领导者平时的精神面貌,对工作的态度,他的言行、思想、专业知识水平、品德修养、领导方式等,都对教职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例如,校长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作风泼辣,工作有条不紊且有成效都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师的教风,进而影响学生的学风,形成这个学校特殊的校风,成为影响该校一切活动的无形力量。校领导清正廉洁、作风正派,心里装着教师,教师就会从心底里敬佩其高尚的品德。心悦由图解可知:①基础知识是学好其它6项的基础,它自然会被融汇入其它知识系统,②③④⑤由于性质类似而互相有联系,⑥是②③④⑤综合能力的融和,可见各知识系统并未互相分离,而是在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互相联系越来越紧密。综合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并逐渐提高。还有人说,一个人上的课现在最多时需要7个人才能上下来,会使语文教师队伍骤然庞大起来,可实际不是这样。我们可采用跨年级代课,一个教师可代几个班的课,教师总数量仍不会增加。因此不必担心教师队伍的增加。
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并非一件易事,多年来~直未能找到较好的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上拙见,看是否能解开语文教学效率的“斯芬克斯之谜”,不妥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心理学家认为,人既是动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多方面的,既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有高级的社会精神需要。充分满足人的这方面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其高级精神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教师的需要结构有如下特点:
一、生活福利的需要
如对工资、住房、工作条件、健康保护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的需要,休假旅游和子女就业的需要等。
二、社会生活的需要
诸如:(1)社会地位需要。希望教师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教师工作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社会劳动的分配,反对分配上的长官意志、“走后门”等不正之风;(3)集体关系需要。希望有一个团结和谐、不断上进、没有压抑感、心情舒畅的人际环境等;(4)政治上要求得到帮助、得到进步的需要。希望得到组织的培养关怀等。
三、工作学习的需要
主要有:①工作需要。希望能发挥知识才干,做出成绩;②受人尊重和获取荣誉的需要。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成就得到认可;③进行学习的需要。这在中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希望业余学习能得到鼓励并能有机会脱产进修提高。希望获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以上特点,调动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應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治理学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体现一个“情”字。
1、办事原则体现情。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招聘制后,校长有了很大的人事经济支配权,并不是说学校领导干部可以随心所欲。学校领导干部要作风民主,办事公平、方法灵活、态度和蔼。做到对教师真心爱护、诚心关怀、耐心帮助、细心体贴、全心依靠。思想上解除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愉快地工作;生活上解除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健康地工作;工作上解除教师的困难,使教师顺利地工作;提倡“人间重晚情”,发挥老教师余热。
2、思想工作注入情。人的认识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内化
过程。情是核心,认识通过情才能理解,意志通过情才能维持,而行动更需要情感去支配。新形势下人的思想、需求、情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依靠行政命令一呼百应的情景已为少见,“管、卡、压”,空洞说教往往引起教师反感,调动人的积极性有时需要“士为知已者死”那种情感动力。因此在坚持原则,维护法纪的前提下,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和教师情感相参,使教师心灵受到感化。
3、精神鼓励蕴含情。人的精神需求在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尽管目前教师待遇仍然偏低,学校物质、资金条件不足,广大教师仍然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韧劲献身教育。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更多在精神鼓励上下功夫。提倡青年教师立足、中年教师立业,老年教师立表。我们对于工作有成绩的教师多给予表扬,多对老师问寒问暖、多给老师笑脸,多与教师促膝谈心,多组织小型多样的集体活动。遇到困难多解释,遇到机遇多引导,使广大教师看到前途和方向,把个人融于集体之中。
4、物质激励寓于情。以情治校要处处体现情感作用,实行物质激励要见物见人,这样物质激励的价值可以大大升值,有时很小的奖励也能收到小事寓大情的巨大效果。如有的学校对凡有病的教师给予营养补助费一百至三百元,由校长亲自送到他们手中,使教师非常感动。总之在物质鼓励中寄托着对教师的爱护之情,能感化教师的心灵,培育教师热爱集体的情感,使全校教师同心同德,勇往直前。
(二)重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忽视物质奖励的作用。物质奖励主要指奖金,实物和其他福利待遇的奖励,它可以满足教职工的某些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同时也给人一种劳动价值得到领导及公众认可的满足感,因此,学校管理者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量与质的考核和评定,充分肯定工作量大,有创造性、教学改革取得很大成就,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的劳动价值,给他们以应有的荣誉和尊重。教育主管部门可拿出一定经费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经济发达地区,校办产业搞得比较好的学校要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方面起表率作用,中小学教师工作者最辛苦,他们理应享受应有的待遇。
在提倡物质奖励的同时,应特别注重精神奖励,精神上的满足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需要。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赞扬与他们以诚相待,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维护和提高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在学校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给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关心教师婚姻家庭的后顾之忧;提供考察、进修的机会,吸收先进分子入党等等都能起到满足教师精神需要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教职工满足了这一方面需要时,往往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就有一种归属感、满足感,能经得起任何困难的考验。
(三)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所谓参与就是在民主气氛下,领导者有力促进教职工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的讨论与决策。这有利于加深教职工对本职工作意义、价值的认识,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提高士气,使之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是一种很有力的激励因素。同时参与学校管理,还能使教职工产生心理认同,形成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谅解、配合的心理气氛,改善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对评选先进、重大经济利益分配一定要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教师才会心平气顺。
(四)设立近期和长远的工作目标,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目标是一种刺激,也是一种动力,设置适当工作目标,具有激发并维持工作动机和指导行为,增加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学校管理者以具体切实的工作目标协调教职工群众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感、荣誉感,并根据目标完成评定期工作效率,给予奖励和惩罚,能够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北京八十中学校长于锐,人称“助人成才的校长”,他为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他所领导的学校里,名流辈出、硕果累累,教师们既不感到怀才不遇,也不会碌碌无为。
他是值得学校管理者学习的,根据一些教师业务水平低,而又迫切希望得到提高的心理,学校可设立“自修成才”奖,让他们制定自修计划,力争达到规定学历文化水平的目标,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可设立“教研成果奖”;为了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设立“育才奖”等。这些工作可把学校领导者的主要动向交给教师,使教师有奋斗的目标。同时,这些目标与教师的高级心理需要,与学校培养目标方向,管理的重点一致起来,也容易使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
(五)以领导的表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领导的表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本身就是一种很好激励因素。学校领导者平时的精神面貌,对工作的态度,他的言行、思想、专业知识水平、品德修养、领导方式等,都对教职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例如,校长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作风泼辣,工作有条不紊且有成效都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师的教风,进而影响学生的学风,形成这个学校特殊的校风,成为影响该校一切活动的无形力量。校领导清正廉洁、作风正派,心里装着教师,教师就会从心底里敬佩其高尚的品德。心悦由图解可知:①基础知识是学好其它6项的基础,它自然会被融汇入其它知识系统,②③④⑤由于性质类似而互相有联系,⑥是②③④⑤综合能力的融和,可见各知识系统并未互相分离,而是在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互相联系越来越紧密。综合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并逐渐提高。还有人说,一个人上的课现在最多时需要7个人才能上下来,会使语文教师队伍骤然庞大起来,可实际不是这样。我们可采用跨年级代课,一个教师可代几个班的课,教师总数量仍不会增加。因此不必担心教师队伍的增加。
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并非一件易事,多年来~直未能找到较好的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上拙见,看是否能解开语文教学效率的“斯芬克斯之谜”,不妥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