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书信留一席之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信,上个世纪的语文教材作为必学内容安排,而且书信考试题也频频出现。后来渐渐成了应用文课外资料,不作任何学习要求,现在干脆不提了。而我每每读到杜甫的“家书抵万金”,总会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除了对诗人的深深同情以外,更多的是对书信的一种牵挂。因为,书信作为语文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魅力是所有的现代工具无法替代的。
  
  一、书信与中国文明一样久远
  
  有人把远古的神话命名为“口耳相传的书信”;把先人结绳记数命名为“留给自己的书信”;把山岩上的形象数字命名为“形象的书信”;把甲骨文命名为“留给后代的书信”;把写在竹简上,先是用绳扎,再用封泥封,之后又在封泥上盖印章的书信命名为“最早的防伪书信”。
  东汉蔡伦发明了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书信大行天下提供了便利条件。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布衣百姓,都把书信作为相互沟通,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从有了文字,有了纸张,书信变成了通信联络的重要手段。书信也就成为延续几千年文明史,传承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书信与家一样温暖
  
  有一位飘泊在外的游子说:在我的心中,家书与家一样久远,一样温暖。也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个女学生,生日啥礼物都不要,就要男朋友给她亲笔写封信,还要到邮局寄给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觉得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早已忘了写信这种沟通情感的方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怀念书信带给我们的温暖的。
  张教授认为,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多少年前,少女羞涩地在家门前等待邮差送来心上人的信笺,母亲静静地期盼着儿子的信何时能到家,家书带给我们浪漫和温暖的想象。国学大师季羡林倡议:“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谐,共建和谐社会。”书信因为是亲笔,所以从来就有见信如见人的说法。每次我女儿的来信,我都会反复地细读,唯恐漏了一个字,甚至还想在字缝里读出更多的字来。
  
  三、书信与美酒一样值得珍藏
  
  书信的收藏,不依赖任何媒体。它收藏简单,耐久,就像美酒一样,越久越香醇。小丫头在网络上征集家书,有位名叫“小葵花书香园”的朋友在留言中写下这样一个感人的细节:“上大学时,也经常写家书,有一次回家,看到父亲把我写的家书都整整齐齐编了号珍藏,看了很是感动!”所以,“小葵花书香园”独爱文学尤其是书信。现在,那为你珍藏的家书一定芳香四溢,飘满了小葵花书香园。像傅雷家书,现在己成为教育孩子的读本,其作用远远超出当初作者给儿于和女儿的教育了。能让人悟出许多为人处世、劝学求知,修身养性的道理。受益不是一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
  更有《古文观止》,选取的历代书信精品达20多篇。书信也是文人间无拘无束发表高论的一种文体,像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袁枚的《答沈大宗伯论诗文》等,都起用书信体写成的精彩论文,其文献价值远远超出朋友间的一般讨论与问候。
  
  四、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媒体
  
  书信用于教育,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有一位老师,碰到一位问题学生,多次谈心效果都不明显。偶尔一次,发现了学生夹在作业本中的字条,于是也随即用书信的形式开始与他交流,一段时间后,那学生“成绩已名列前茅,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惯,赢得了同学的的称赞,老师的好评”(那位问题学生的老师的总结语言)。
  不管教材上有没有书信的内容,我都会教学生写书信,并且是跟语文活动一起进行,达到一声两歌的目的。那就是,首先告诉学生的书写格式和要求,然后让每位学生给老师写信,包括信封的书写。书写格式正确的,我一一进行回复;书写格式有问题的,包括署名或者少写日期等等,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原件退给学生,不予回信。学生都喜欢看看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希望,所以,他们会很认真地完成这项语文作业。没有得到老师回信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原件找同学分析,找出问题,进行纠正,直到达到要求,老师回信为止。这样教学的结果是:不仅挽救了纸质书信,而且学生写电子邮件甚至短信的时候,都有使用书信各式的习惯。尤其还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平时不好说的话,没有机会说的话,都在书信里面独自交流,学生没有顾虑,教师用语因为经过了考虑,也相对文明谦和,学生更容易接受。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利于教学,利于育人。
  眼见着书信“无可奈何花落去”,我真的希望:语文教学,能给书信一席之地。也算是拯救一种文明或者文化吧。
  
  肖平辉,女,教师,现居湖南浏阳。
其他文献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借“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一针见血地道破季氏的野心:“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中的地指出“僭越”是天下大乱的根源。通过分析探讨,学生对孔子“礼治”的治国主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孔子看来,伦理道德是家庭和社会得以维系安定和发展的根本,是任何美好追求的基石。君、臣、父、子的封建纲常要严格维护。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11月1日,与长岛在苏州沧浪亭  只有落叶,只有被树枝折断的幽静,  身后太湖石溅起的  沧浪,拍打着北宋的岸。  但元气还在。如果俯身,不用说卑微,  仿佛不再有焦虑承担着彼此。  ——迷恋,宿命,不完美地活着。  而它们的神秘,支撑,穿堂之风,  昼夜,像更高处的瓦当,  渴望雨雪,被还原,或破碎。  是否到了时候?生死之门虚掩着离别,  时光隐退,沧浪还在,  就在这里,只愿成为虚无——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一、把握古诗词鉴赏的五大要素    (一)掌握古诗词基
陶冶是语文教学的特性。语文是生命的符号,是人的心灵的代码。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人、建设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还原语文的生命本质,用充满生命气息和人性光彩的生命语文去陶冶人、唤醒人。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求得安身立命之本;同时也需要享受文化,陶冶性灵,滋养情感,在精神的世界里实现生命的超越。雅斯贝尔斯说:“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的,同时陶冶
师:(神秘地)老师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字”,想给同学们认认,不知哪位聪明的同学认识?(边说边投影出甲骨文的“雨”字。)  生:异口同声“雨”!  师:(惊讶)这么厉害?(板书“雨”字并追问)怎么知道的?  生:很形象,像天下雨了一样,猜到的。  师:是的,很形象,这就是我们汉字的奇妙之处。很多汉字一看外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没这么古老的汉字——繁体字,(板书“聴”)谁能认得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一个段子:  “在北京喝杯咖啡,一落座,左边在谈五千万的项目,右边在聊一个亿的融资,前面在说IPO,后面在侃大数据……”  在中关村这个创业企业的聚集地,真的会有这样的恍惚。  自从3月创客一词闪亮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各地迎来新一拨创业潮。  2014年6月开街的中关村创业一条街运营已近一年,  我们走访了中关村创业一条街上的几家创业孵化器,从
黄明洋,1998年生于重庆合川,作品散见于《作品》《山西文学》《红豆》等。  田野观察笔记  父亲不停地抽烟,在村庄的缝隙中  野草生长,雾气升腾。黄牛们低着头  沉重的犁被放下,镰刀和斗笠挂在古老的历史中  我们常常想起冬天,油脂般的青瓦片  將一年的收成关在青苔之中。没有雨的日子  一枚枚橘子悬在风中,瑟瑟发抖  雨后。沥青路上的露珠在秋天的早晨自杀  一种苍白般的虚无,从多肉的芦荟中折断  
【教材分析】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古今战争知多少”,重在了解古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二是“文艺作品与战争”,重在通过涉猎有关战争的诗词、名言、故事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三是“铸剑为犁应有日”,重在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战争有个理性的认识和思考。结合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认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基础上,培养
近日参加了由潍坊市教科院主办、潍城实验小学协办的“全国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艺术研讨会议”,听了几节小学语文课,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授课老师理念先进,课堂实践异彩纷呈。具体说来,有如下一些感慨:   一、有感于灵活使用教材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可相当长一段时间,教材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师生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老师们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唯唯诺诺,从第一课,直至最后一课,每一课都
日前,在一次高二语文考试的监考过程中,我看到了下面的这样一道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关于“高峰”,历来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何经历或看法?  请以“高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尽管这道作文题不是出题教师的原创,而是借用了某地高三的统一模考作文题,但对此我还是有一些想法要说。  也许我们都见过太多类似的